端午节习俗挂艾草

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
1个回答2024-02-23 11:03

端午节挂艾草原因如下:

1、消灾防害  

端午节是整个热天的开端,我们熟知的“五毒”也开始活跃。而且很多人认为端午节位于春夏之交,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所以大家在这一天会特别注意消灾防毒,艾草是具有驱蚊虫以及净化空气等多个作用,所以大家在端午节挂艾叶也成为了一个传统习俗。但实际上这种习俗不仅仅只是对节日的点缀,它的存在是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2、驱邪  

在古人看来,艾草会散发香气,而这种香气可以起到驱邪、辟邪的作用。在端午设置种种可驱邪的花草,来源亦久。最早的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

3、招福治病 

艾草的功效作用非常多,还可以入药治疗很多疾病。艾草能芳香通窍,常闻能令人头脑清晰、耳聪目明、记忆力增强,可预防感冒,还能活络通筋。同时,还可以燃点艾条用作治病,称为艾灸法。所以在端午节将门口挂上艾草也是为了达到身体健康的作用。

端午节挂艾草的过程
1个回答2024-02-05 19:36
端午节挂艾草的过程如下:
艾草一巧野般都是挂在房檐的,但是对于很多的小孩子来说,可以将艾草捆成一个小环粗蠢,戴在孩子的脖子上也是可以的。
同样也可以将艾草做成一个香包挂起来,岩宽陪挂艾草是端午一项特别有意义的习俗,因此至今很多人在端午都还是会挂艾草。
端午节挂艾草的由来和寓意
1个回答2024-03-14 06:58

端午节挂艾草的由来和寓意如下:

端午节挂艾草的由来

传说,在远古时候,水怪想淹一些地方用来做他的地盘,可是这样的想法被天上的神仙知道了,神仙怜悯地上的百姓,便想了一个方法。

神仙砍了艾草和菖蒲做成宝剑,先去找水怪决斗,在经过了几天几夜以后,神仙终于胜利了。水怪答应神仙,只要是神仙的子孙,那它就不去侵犯,如果做不州纤谨到,就让神仙做法砍死。神仙答应了,他们就说好,只要在墙上挂艾草和菖蒲的人家,那就属于神仙,没有的,那就归水怪所有。

到端午的时候,水怪乘着浪头来了。当浪来到一户户人家的屋檐下的时候,水怪总会看见这人家屋檐下挂着一束象宝剑一样的艾草和菖蒲,跑了许多的地方,只淹了一些没人住的空房子。最后,天黑了,水怪只好悻悻的回去了。竖枯

原来那天决斗后,神仙就把手中用来做宝剑的艾草和菖蒲洒到了人们住的房子上面,所以到了端午,才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后来,到了端午节的时候,人们就会在自己家的墙上挂一些艾草和菖蒲,来吓退水怪,以此来保存自己的房屋和财产。

端午节挂艾草寓意

而端午当天在门上挂艾草,可以起到祛瘟辟邪,招福进门的效果,也寓意着能保佑家人平安健康,福气临门,一年顺遂。

祈求吉祥如意等,而艾草因为本来就有独特的芳香气味,把它悬挂在家门口,就能起到驱赶驱蚊蝇、虫蚁等作用,从而能减少册基虫害。



端午节挂艾草有什么寓意,怎么挂艾草,有哪些讲究呢?
1个回答2023-02-12 21:15
挂艾草有招福驱邪的作用,挂艾草时要端午节早上挂,而且要挂一个月才能取下。
端午门口挂艾草和菖蒲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3-07 22:54

端午节门口挂艾草和菖蒲的传统源自中国古代的民俗习惯,源自于古代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和对于保护家庭免受邪恶侵害、祈求平安和驱散疫病的愿望。

1、挂艾草的由来

挂艾草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相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忠臣和文学家,他为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付出了很多努力。然而,由于政治斗争的复杂局势,他遭到了流放和排挤。最终,他选择了投江自尽,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无奈之情。

当地的渔民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纷纷划船撒下了糯米和菖蒲叶,吸引鱼虾吃这些东西,而保留了屈原的尸体。人们得知后感到十分痛心,于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将菖蒲叶和糯米制成的艾草捆成束,挂在门口、窗户等地方,以纪念屈原和驱邪避恶。

2、挂菖蒲的由来

挂菖蒲也是端午节的传统之一。菖蒲被视为一种草药,被认为有辟邪、驱毒的作用。古代人们相信,在端午节这个恶鬼横行的时刻,挂菖蒲可以辟邪驱鬼,保护家庭平安和健康。菖蒲还具有清香的气味,人们相信挂上菖蒲可以驱走恶臭和疫病,保持空气清新。因此,在端午节,人们会将菖蒲放置在门口、窗户等位置,以期驱散恶气、辟邪,并祈求家庭的平安与健康。

端午节的习俗

1、龙舟竞渡:龙舟竞旦裤渡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人们组成龙舟队,划着装饰华丽的龙舟,在江河湖海中比赛划桨速度和力量。这一习俗起源于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也被视为驱邪和祈福猛巧的象征。

2、食粽子:端午节人们传统上会食用粽子。粽子是用糯米、豆子、肉类等馅料包裹在竹叶或粽叶中蒸煮而成。粽子形状多样,各地口味也有所不同。吃粽子是纪念屈原的传统之一,也象征着辟邪和驱瘟疫的意义。

3、佩戴五彩丝线:在端午节,人们会佩戴五彩丝枝迟键线,将其系在手腕或穿在衣物上,以驱邪避灾,祈求平安和吉祥。

端午节挂艾草的传说
1个回答2023-12-04 05:54

端午节挂艾草的传说如下:

在远古时候,水怪想淹一些地方用来做他的地盘,可是这样的想法被天上的神仙知道了,神仙怜悯地上的百姓,便想了一个方法。神仙砍了艾草和菖蒲做成宝剑,先去找水怪决斗,在经过了几天几夜以后,神仙终于胜利了。

水怪答应神仙,只要是神仙的子孙,那它就不去侵犯,如果做不到,就让神仙做法砍死。神仙答应了,他们就说好,只要在墙上挂艾草和菖蒲的人家,那就属于神仙,没有的,那就归水怪所有。到端午的时候,水怪乘着浪头来了。

当浪来到一户户人家的屋檐下的时候,水怪总会看见这人家屋檐下挂着一束象宝剑一样的艾草和菖蒲,跑了许多的地方,只淹了一些没人住的空房子。

最后,天黑了,水怪只好悻悻的回去了。原来那天决斗后,神仙就把手中用来做宝剑的艾草和菖蒲洒到了人们住的房子上面,所以到了端午,才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后来,到了端午节的时候,人们就会在自己家的墙上挂一些艾草和菖蒲,来吓退水怪,以此来保存自己的房屋和财产。

为啥端午节要挂菖蒲和艾草,这是有什么寓意吗?
2个回答2023-02-14 11:17
端午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主要项目有划龙舟,吃粽子,挂菖蒲和艾草,喝雄黄酒等,之所以要做这些是因为端午节是正值炎热的时节,也是各种昆虫出没的时期,所以这些东西可以起到驱虫的效果。
端午节的习俗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0-23 15:15
划龙舟,吃粽子
端午节的习俗和故事有那些?
1个回答2024-01-30 03:58
2. 关于端午节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 在江淮地区, 家家悬钟馗像, 用以镇宅驱邪。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 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赶迫拯救, 是为尤舟竞渡之起源, 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 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 盛行于吴,越、楚。
台湾开始有尤舟竞渡是始于清乾隆二十九年, 由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均举行尤舟竞赛, 香港有竞渡之举,近英国人亦仿效我国人作法, 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据近代著名的爱国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说:“端午节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妃的节日, 而赛龙舟便是祭仪中半宗教。半娱乐性节目。”

四五千年前, 居住在原始图腾社会的水乡部落的人民,受到蛇虫、 疾病的侵害和水患威胁,为了抵御这些天灾, 他们尊奉想象中的具有威力的龙作为自己的祖先兼保护神(即图腾), 并把船建造成龙形、 画上龙纹, 每年端午举行竞渡。以表示对龙的尊敬,也说明自己是龙的子孙,龙的传人。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 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雄黄本属矿物, 含有三硫化砷成分,与酒混合。即成雄黄酒,用以驱虫解五毒,小儿涂于头额。耳鼻,手足心。 并洒墙壁问, 以法诸毒。流传民间之《白蛇传》故事,即是以雄黄酒解蛇虺诸毒,而现白蛇原形。此种习佰,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为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男女老幼往野外游玩, 穿新衣, 在中午一时左右, 路上山上或树下挤满人群,手抱花草, 非常快乐。晚上回家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老年人称为“游百病”及“洗百病”,不出去游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头就不会获得吉利。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藏有朱砂。 雄黄。香药, 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 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习俗
1个回答2023-07-25 18:15
赛龙舟吃饺子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