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心态塑造

塑造职业化心态
1个回答2023-12-08 14:13

塑造职业化心态

  引导语:心得体会是方法,也是个性化的。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并不是不可以,但找寻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以下是我为你带来的塑造职业化心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什么是职业化心态?

  职业化的三个基本点:

  1、为高标准的产出负责——为客户考虑

  2、团队协作——互相信赖

  3、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不断学习

  职业化的阳光心态包括什么,要想知道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想清楚几个问题?

  第一,我们工作是为了什么?

  第二,我们为什么要工作?

  第三,我们工作的最终动机是什么?

  答案是:工作的最终动机是为了满足自我需求!

  我们为公司工作,更为自己的成长而工作。

  职业化的阳光心态包括:

  强烈的企图心--追求成功,逃离痛苦。

  认真--是第一次就要做好,不马虎、足够投入、零缺陷。

  快--是高效,当日事当日毕,不拖延、不做无价值创造、不浪费时间。

  坚守承诺--是诚信,说到做到,诚实不虚假

  保证完成任务--是100%的目标完成率,坚持到底不能放弃。

  乐观--是快乐,积极思维,不悲观失望、不抱怨指责。

  自信--是相信自己,接受挑战怀疑、不害怕、不说“不可能”。

  爱与奉献--是给予,帮助别人,不索取、不自私。

  决不找借口--是承担责任,不找借口,不找理由、不说我是受害者。

  阳光的心态就是一针强心剂,让你毫不畏惧的击败所有的困难,告诉你,没有什么事情是你做不好的!

  我们怎样才可以拥有职业化的阳光心态呢,十个让你阳光温暖的`速成法:

  一、心态决定人生

  一位哲人说过:“你的心态就是你的主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却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态;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却可以改变自己。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无太大的区别,真正的区别在于心态。所以,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他的心态。

  二、生气不如争气

  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不可能处处是逆境;人生有巅峰也有谷底,不可能处处是谷底。因为顺境或巅峰而趾高气扬,因为逆境或低谷而垂头丧气,都是浅薄的人生。面对挫折,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气,那么你注定永远是个弱者。

  三、有自信才能赢

  古往今来,许多人之所以失败,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无能,而是因为不自信。自信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动力。当你不自信的时候,你难于做好事情;当你什么也不做不好时,你就更加不自信。

  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若想从这种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就得与失败作斗争,就得树立牢固的自信心。

  四、心动更要行动

  心动不如行动,虽然行动不一定会成功,但不行动则一定不会成功。生活不会因为你想做什么而给你报酬,也不会因为你知道什么而给你报酬,而是因为你做了些什么才给你报酬。一个人的目标是从梦想开始的,一个人的幸福是从心态上把握的,而一个人的成功则是在行动中实现的。因为只有行动,才是否滋润你成功的食物和泉水。

  五、平常心不可少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开心,也有失落。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这些起起落落看得太重,那么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永远都不会坦然,永远都没有欢笑。人生应该有所追求,但暂时得不到并不会阻碍日常生活的幸福,因此,拥有一颗平常心,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润滑液剂。

  六、宽容是一种美德

  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让几分心平气和。”这就是说人与人之间需要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它能使一个人得到尊重。宽容是一种良药,它能挽救一个人的灵魂。宽容就像一盏明灯,能在黑暗中放射着万丈光芒,照亮每一个心灵。

  七、学会给心灵松绑

  人的心灵是脆弱的,需要经常地激励与抚慰。常常自我激励,自我表扬,会使心灵快乐无比。

  学会给心灵松绑,就是要给自己营造一个温馨的港湾,常常走进去为自己忙碌疲惫的心灵做做按摩,使心灵的各个零件经常得到维护和保养。

  在现实生活中,终日烦恼的人,实际上并不是遭遇了太多的不幸,而是根源于烦恼者的内心世界。因此,当烦恼降临的时候,我们既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自暴自弃,要学会给心灵松绑,从心理上调适自己,避免烦恼变成心病。

  八、别把挫折当失败

  每个人的一生,难免都会遭受挫折和失败。所不同的是失败者总是把挫折当失败,从而使每次都能够深深打击他取胜的勇气;成功者则是从不言败,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面前,总是对自己说:“我不是失败了,而是还没有成功。”一个暂时失利的人,如果继续努力,打算赢回来,那么他今天的失利,就不是真正的失败。相反的,如果他失去了再战斗的勇气,那就是真输了。

;
可塑之才是什么意思啊 可塑之才造句
1个回答2022-10-19 22:35
1、可塑之才意思是可以塑造的人才。指这个人很有潜力,值得培养,将来会是个人才。

2、例句:

我看他是虎头虎脑的,憨厚雄健,将来定是可塑之材

他从内心里感激老人家,如果不是老人在他还一名不文的时候独具慧眼,看出他是一个可塑之材。鼓励他大胆去闯,他怎么会有今天呢。
《全职猎人》中对小杰的塑造,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喜欢
2个回答2022-12-21 18:11
因为他们嫉妒小杰,一直能得到别人的帮助(◕ˇ∀ˇ◕)
如何塑造良好职业形象?
2个回答2022-12-21 21:31

1、言谈

言谈就是一个人的说话方式、说出口的话往往就是直接表达自己的内心,是双方信息沟通的桥梁,谈话要注意音量和场合,在办公室打电话时要注意不要影响他人。在商谈时说话要慎重,所谓“祸从口出”,所讨论的问题,首先是你的所思所想,要知道该谈什么不该谈什么。

2、表情

表情是人的第二语言,表情要配合语言。表情自然、不要假模假样,表情友善、不要表现的太孤傲,很多时候,表情往往会出卖一个人的真正想法,所以,不要这么轻易将自己的心情表现在脸上。

3、个人形象

个人形象表现在衣着、仪表、行为等几个方面,重点是外在,因为我们首先看到的都是一个人的外在。

4、同事相处的礼仪

真诚合作、宽以待人、公平竞争、主动打招呼、诚实守信。  

5、以礼待人

谈话不必刻意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轰动效应,以礼待人,善解人意才是最重要的。


塑造良好的职场形象的技巧

1、仪容仪表

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人的相貌自己无法决定,但服饰取决于自己。服装整洁、得体、自然、符合身份和场合,相信谁都会投来赞许的目光。

2、仪态动作

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常常将他的气质、性格表达得淋漓尽致。这就建议我们无论在站立行走、递物接物、言谈举止等各方面都体现职业素颜,符合商务规范,更有利于以后的商务交往。这样更有利于接下来的交往。因为粗俗的动作总是令人升厌。

3、态度决定成败

谁都不会拒绝和一个真诚、热情、大方的人交流。乐于沟通、善于聆听、应对得体、面带微笑,让别人感受到被尊重,也恰当表明自己立场,都是我们应该修炼并保持的态度。

求声音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1个回答2024-02-08 21:41
《红楼梦》 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一语未了, 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 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 "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 凤辣子'就是了.”

这是林黛玉初到贾府,贾母接待她时,王熙凤出场的情节。也是全书中王熙凤的第一次亮相。短短一段文字即详细描写了人物的外表,也概括性的暗示了人物的性格,也使读者马上下意识的接受了这个人物的性格,这即是王熙凤的“先声夺人”,也是作者对我们的“先声夺人”。
仙剑到底塑造了个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2-08 20:57

仙剑奇侠传主要讲述了渝州城永安当的小伙计景天和唐门大小姐雪见受到两人随身玉佩的彼此吸引,因此二人“热闹而又尴尬”地相识了,并且成了一对欢喜冤家。其实雪见和景天正是彼此的有缘人,随着雪见家族的剧变,二人阴差阳错地步入了江湖中,并结识了徐长卿、紫萱和龙葵等,后面等待他们的是更加惊险的前程。

声音在影视剧中对人物的塑造
1个回答2024-01-23 17:49
这个哥们儿,声音对人物的塑造那是无法置疑的!你看周星弛的电影,正是有了他的配音石斑鱼才能成功塑造那些经典的形象!
如何塑造人物
1个回答2024-01-27 02:18
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行为描写和环境描写,既能展现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还能完整展现人物与环境互为作用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的人物形象.
(一)肖象
1、从作者观察的角度写
2、从其他人物观察的角度写
3、从人物自我观察的角度写
4、描写人物在不同场合下的不同特点
5、描写人物在不同场合的同一特点
6、工笔细
7、简笔勾勒
8、侧面渲染
(二)语言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学本身即是语言的艺术,它是靠语言来塑造形象和反映生活的.文学语言本来包括人物的语言和叙述人的语言,我这里谈的是人物的语言描写方法.人物语言包括独白和对话两种.独白指人物的自言自语,对话是两个人或多个人之间的相互交谈.
人物的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古人说“言为码扒心声”,可见语言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工具,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镜子,是袒露人物内心世界的窗户.历来优秀作家都十分重视人物语言的描写,常说的“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既是对作家塑生动人物形象的高明技法的赞誉.也正是语言描写的功能和作用的体现.
那么,常用的语言描写技法有哪些呢?1、只言片语勾轮廓
2、间接描写人景物
3、一样言语多样说
4、用叙述的方法写语言
(三)行为描写
一部《水浒传》因精彩曲折的故事情节和鲜活典型的人物形象被著名扰模毁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誉为从先秦到明清中国文学史上的“六大才子书”之一,与《史记》、《离骚》等并列.倘若没有类似“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样极富魅力的支伤描写,整部小说就会顿时暗然失色,一个个梁山好汉也都英雄不再了.可见,行为描写与肖象、语言、心理描写相比,在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上更具有特殊作用.恩格斯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更表现在怎样做.”足见举手投足直接关系人物性格、形象.
下边举例谈谈行为描写的一些技法.
1、具体描写人物的连贯动作
2、人物行动对比着描写
3、运用特写镜头
4、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5、矛盾冲突中写行为
6、侧面烘托写人物
(四)心理
人生活在矛盾重重的社会中,人、物于己,悲喜各异: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有睛、耳、鼻、舌、身、意“六欲”.这种种心理反应,支配着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精神.于是,开发人类的精神大陆,探索人物的心灵奥秘,成为写作的基本要求.
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有着许多独特的作用.它可以表现人物的面貌,如:“‘夜里写文章’.奥勃洛摩夫想,‘那他什么时候睡觉?……尽写尽写,要把一个人的思想和精神全消磨在鸡毛蒜皮的事情上,要改变一个人的信念,要出卖一个人的智慧和想象,要戕害一个人的天性……要象一个车轮子,象一架机器一样,尽写,尽写,明天写,后天写;假期快到了,夏天临近了——他还非写不可!什么时候他才可以休息呢?真是不幸!’”冈察洛夫用铺陈心绪的手法,给我们刻画了一个天天无所事事、苦思冥想和懒惰成性的寄生虫形象.他认为夜里写文章真是缓备不可思议,真是“不幸”.心理描写还可以透露人物的心灵变幻,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交待人际关系情节发展趋向,和反映生活本质,突出作品主题等作用.比如鲁迅先生用心理描写刻画阿Q的“精神胜利法”这一典型的性格特征:他分明穷困潦倒,却幻想着“先前阔”过,“我的儿子会闹得多啦”(其实连丈母娘出生与否尚未可知);他分明生了丢人的癞疮疤,却偏偏心里说人家“还不配”;他分明被人家痛打了一顿,却偏偏自嘲解痛,“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儿子打老子……”下列示例介绍几种常用的心理描写技法,希望对学写作的人有所裨益.
1、人物独白展示心理
2、摹写“意识流”流露心理
3、借梦境幻觉反映心理
4、让环境衬托心理
(五)细节描写
优秀的文学作品,常常因其某一独特而极具个性的细节描写,而令我们过目不忘.什么是细节描写呢?简洁地说,就是情节中那些极富个性特点的细枝末节方面的描写.细节细小,却往往通过文学作品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读过《儒林外史》的人,可能对严监生临死时伸出两个手指头不肯闭目归天的细节记忆犹新吧.他看见屋里的灯盏里燃着两根灯草,心疼费油,放不下心,闭不上眼.只到他小老婆走过去挑掉了一根灯草时,悭吝鬼才“点一点头,把头垂下,顿时就没了气.”这个艺术形象的不朽魅力,不能不说得力于这样入木三分的细节描写.
1、摄取细小动作
2、抓住细微的痕迹
3、勾勒细小的景物
4、描摹个性神态
诗歌小说在人物塑造上的区别
1个回答2024-01-19 04:53
可以从心理描写、性格描写、外貌描写等方面来看
求声音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1个回答2024-01-19 02:51
《红楼梦》 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一语未了, 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 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 "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 凤辣子'就是了.”



这是林黛玉初到贾府,贾母接待她时,王熙凤出场的情节。也是全书中王熙凤的第一次亮相。短短一段文字即详细描写了人物的外表,也概括性的暗示了人物的性格,也使读者马上下意识的接受了这个人物的性格,这即是王熙凤的“先声夺人”,也是作者对我们的“先声夺人”。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