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怎么去培养孩子的逻辑能力?
1个回答2024-02-01 09:08
逻辑能力的培养其实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学习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培养的就是孩子的逻辑能力,但是,自然地数学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另外一个方法就是下棋,从对战中学会逻辑分析能力。相比较于数学,下棋更为轻松,也更能促进孩子数学能力的发展,学习这件事最重要的就是兴趣,有兴趣怎么都好,如果真的想去学下棋的话,其实可以去试试聪明蛙,在兴趣和其他方面培养上,聪明蛙做的挺不错的,希望我的意见能帮上您。
小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1个回答2024-02-04 16:13
看奥数书,上奥数班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1个回答2024-02-01 08:28
数学具有严谨逻辑性的特点,逻辑推理能力应该是学生必须具有的基本数学能力之一。数学中的逻辑推理能力是指正确地运用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或数学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推理证明的能力。那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呢?一、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数数学具有严谨逻辑性的特点,逻辑推理能力应该是学生必须具有的基本数学能力之一。数学中的逻辑推理能力是指正确地运用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或数学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推理证明的能力。那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呢?一、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数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是数学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一旦为学生所掌握,就成为进一步认识新对象,解决新问题的逻辑思维工具。如果没有系统的科学概念和原理的掌握作为前提,要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是困难的。二、结合具体数学内容讲授一些必要的逻辑知识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具体数学内容讲授一些必要的逻辑知识,是学生能运用它们来进行推理和证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必须掌握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等基本规律。教师应该结合数学的具体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规律,使他们明了不能偷换概念和论题。要使学生懂得论断不能自相矛盾,在同一关系下对同一对象的互相矛盾的判断至少有一个是错误的;论断不得含糊其词,模棱两可,在同一关系下,对同一对象的判断或者肯定或者否定,不能有第三种情况成立.引导学生把这些已有的知识和资料进行分析、逻辑、推理,也就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总之,在科学课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是科学教学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要深挖教材内涵,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怎样培养孩子的逻辑性呢?
1个回答2024-01-31 02:42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问题。宝宝3岁,会编故事已经很厉害了,说明宝宝想象力比较丰富,要对孩子多多表扬,对于逻辑思维能力,建议家长不要太心急,孩子成长有一个过程,要慢慢来,有时宝宝讲故事时,妈妈可以适当引导一下,问问宝宝为什么呀它后来又怎么样了的问题,借此既能提高孩子的兴趣,又可以适当培养孩子的逻辑能力。



查看原帖>>
怎么培养孩子的逻辑
1个回答2024-02-14 08:26
1、丰富孩子的词汇,教孩子说话用词达意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尽早教孩子准确用词,不但能防止别人曲解、误解他的意思,而且促使他思维活跃、思路清晰。
家长要学会对孩子的话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对他的表达要多作分析,这样可以使孩子用词准确、鲜明、生动。
2、有意识地对孩子设疑,给孩子留下思考的时间。孩子回答问题往往是凭直觉,如果家长满足于孩子的这点“小聪明”,那么,他们会习惯对问题不假思索地做出回答,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大脑启动思维“程序”。
所以,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家长最好不要急于让他说答案,而是让他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种解决的方案,多几次对自己的否定,然后在否定中寻找最佳答案。
3、利用游戏促进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进行分类和归类的游戏。也可以进行比较动、植物或其他事物、训练理解力和创造力的游戏等。
比如收衣服时,让孩子将不同的袜子分类卷起来;去动物园时,告诉孩子如何通过牙齿区别食草和食肉的动物,并让他分辨;给孩子一些零钱,让孩子去买东西……
对孩子而言,说过的话,玩过的游戏或许会忘记,但日复一日默默培养起来的逻辑思维能力会伴随他们终身,使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表现得更为优秀出色
如何培养说话做事的逻辑
1个回答2024-02-11 12:38
描述法就是把你看到的景、事、物、人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达出来。描述法可以说是比以上的几种训练法更进了一步。
描述法训练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训练你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的条理性。

无论是演讲、说话、论辩都需要有较强的组织语言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也就不可能有一张悬河之口,组织语言的能力是口语表达能力的一项基本功。其方法是一幅画或一个景物作为描述的对象。第一步,对要描述的对象进行观察。比如,我们所要描述的对象是“秋天的小湖边”,那么我们就要观察一下这个湖的周围都有些什么,有树?有假山?有凉亭?还有游人?并且树是什么样子,山是什么样子?凉亭在这湖光山色、树影的衬托下又是个什么样子,这秋天里的游人此时又该是一种什么心情呢?这一切都需要你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你的心去体验。只有有了这种观察,你的描述才有基础。第二步,描述。描述时一定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要有顺序地进行描述。其要求是,抓住特点进行描述。语言要清楚,明白,要有一定的文采。描述的千万不要成流水账,平平淡淡,一定要用描述性的语言,尽量生动些,活泼些。要讲点顺序,不要东一句,西一句,南一句,北一句的,描述出的东西,让人听了以后能知道你描述的到底是个什么景物。描述的时候允许有联想与想象。比如,你观察到秋天的湖边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孤独地坐在斑驳陆离的树荫下,你就可能有一种联想,你可能想到了自己的爷爷,也可能想到这个老人的生活晚景,还可能想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个诗句……那么在描述的时候,你就可以把这一切都加进去,使你的描述更充实、生动。 展开
怎样培养孩子的逻辑性?
1个回答2024-02-02 03:34
您好,逻辑思维能力在一个人一生的任何阶段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宝宝发展思维能力的早期,如果爸爸妈妈注意培养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这对于宝宝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奠基性的作用。人的逻辑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即由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依次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所以,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从小就开始发展的,要让宝宝更聪明、更胜人一筹,从小就培养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变得相当重要了。宝宝在这个阶段,思维是依霏感知和动作来完成的。宝宝只有在听、看、玩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进行思维。比如说,宝宝常常会边玩边想,但一旦动作停止,思维活动也就随之停止。这个时期的宝宝由于生理、心理发展都不完善,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往往都是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做起。

如何培养宝宝的数理逻辑
1个回答2024-03-20 05:22
方法一,把握生活中的契机,将游戏和智能开发巧妙结合。

生活就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学知识容易,学会运用知识才是大智慧。吃饭是每天的需要,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技能,而能在吃饭中发展孩子的各个领域就不是一件普通的事情啦。既能激发幼儿感受数词和量词的匹配兴趣,并开始学会合理运用量词;又能使幼儿的总结及归纳能力的得到良好地发展。如:饭后一起归纳吃过的食物。例:你早餐吃了些什么呢?你最喜欢吃哪一种呢?

方法二,学会运用数学小游戏。将数学教育融入到生活小游戏中,让孩子在生活小游戏中感受数学,运用数学,与数学游戏。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1个回答2024-01-23 15:39
教思路复述给听教些数用思想例:数形结合思想逆向思维等给做题课些趣推理故事讲给题既培养孩逻辑能力能使课堂气氛跃利于接受新知识
怎样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
1个回答2024-01-26 20:28

逻辑思维是否够强,根本在于概念清晰、推理正确、判断有效。所以提升逻辑思维第一是训练自己大脑中对概念的认知水平、运用水平,第二是训练自己的推理过程。那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注意:我以下介绍的方法,是基于大脑的基础能力的方法,并不是逻辑学中所给出的方法,请大家区别运用。)

一、训练概念认知:

每一个概念有它的内涵和外延,对内涵和外延我们可以简单用下图解释:不够精准但通俗,就每一个概念上面有大概念、下面有小概念、旁边有平行概念。如下图:

水果是一个一级的大概念,苹果是二级,国光苹果是三级。三级往二级、一级,叫作概念的上堆,一级往下到二级、三级是概念的下切,“梨子”、“香蕉”这些,在“水果”的大概念下,是“苹果”的平行概念。一个人的脑子里有“苹果”这个词时,他脑子里既有上堆概念、也有下切的概念、还有平行概念,那么他对于“苹果”的理解就很精准。如果这个人在“水果”下面想到有“苹果”、同时认为还有“黄瓜”、“冬瓜”,那么他脑子里的概念逻辑就有问题,因为如果“苹果”跟“黄瓜”“冬瓜”一起,上面的大概念就不是“水果”,而应该是“瓜果”。

所以训练自己概念清晰的办法很简单,就是不停地想一个概念,然后想它的上堆下切平行是什么概念?可以用思维导图、组织结构图画出来。

更进一步,苹果不光一种概念结构分类,还可能有其他的,往上可能是瓜果,往下可能是iphone\ipad\mac,还可能是下图。这样展开来练习,练多了,概念就会清晰很多。

根本上,这是跟脑神经网络有关,这样的图形,本质是跟大脑的网络连接一致的,所以上堆下切平行是大脑运作的基本“套路”。

二、训练有效的推理思维:

推理有三个:归纳、演绎、溯因。

什么是归纳?可以简单看成上堆,无论你看到了什么数据、证据、现象……综合在一起,上堆叫什么?

我看到土豆、番茄、黄瓜、大葱、白菜……都降价了,我是不是可以上堆(归纳)这个现象“蔬菜降价”了?如果还有大米、鸡蛋、豆腐、茶油……也降价了,我是不是可以上堆(归纳)农副产品降价了?这就是归纳。

反之,往下切,可以看作演绎(注意,在逻辑学上不是完全一致的,但在训练思维方式、训练大脑的思考方式上是一致的)。

我看见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怎么美丽了?她大眼睛、黑头发、红嘴唇、高鼻梁……这就是对“美丽姑娘外貌”的下切,说出来就是对美丽姑娘的演绎。

因此,用上述训练概念的方式,将概念扩大为现象、数据、证据……进行上堆下切平行训练,就可以训练自己归纳、演绎的能力。

那什么是溯因呢?

溯因,跟大脑中的时间线有关,大脑通常把脑海中(注意不是实际中)发生在同一时间线上靠前的认为是因,后面认为是果。例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父母在前,子女在后,父母因,子女是果。没有人会认为儿子是老鼠是父母是老鼠的原因的。所以在大脑中,溯因总是出现问题的根本问题是这个人的大脑时间线不够清晰。因此在职场上、生活中,溯因不清晰的人,往往工作计划、时间管理也会同步出现问题。

要训练自己的溯因能力,就要训练自己的时间线。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划时间线,把复杂事件的时间线一点点画下来,注意,要用手握笔画,不要用计算机画(画板可以),因为只有这样手脑结合运用,才能形成对大脑的训练。

在划线时候,试着找出来,什么是什么的因,什么是什么的果,最好把复杂事件划成一个网状图。比如下图: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复杂时间线图,如果我们大量训练自己画这样的图,就能训练自己的溯因能力。

再强调一次:我以上介绍的方法,是基于大脑的基础能力的方法,并不是逻辑学中所给出的方法,请大家区别运用。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