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以致博笃行而达雅

博学慎思,勤学笃行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8-01 20:15

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行。

出自《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句话讲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

1、“博学”是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就是求知欲;

2、“慎思”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

3、“明辩”知道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要选好的去学;

4、“笃行”是就是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引申含义

古人谈学习的五个方面,不管是学习书本知识也好,学习某种技能也好,都得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完成。“有弗学”的意思是要么不学,学就要学会;如果学了还不会,“弗措也”,也就是说绝不放弃。这段话,不是对天才,而是对一般人说的,聪明人一下就学会,你就学一百下。

聪明人十次能学会的,你就学一千次。只要有这种韧劲,开始哪怕迟钝一点,会变得聪明的;开始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强壮有力。

勤信博雅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10 22:46
应该是一个对人素质方面要求的一个组合词语
勤:勤奋
信:信用
博:博学
雅:雅致
等等这类素质要求方面的说明
勤思笃诚 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3-07-01 21:22
勤思是指不懒惰,时常思考,是生活学习方面
笃诚是指坚定信念,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方面
少年勤学修德笃上进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16:39
青年大学生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古希腊哲学家说,知识即美德。我国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档和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改猜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人说:“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青年要把艰苦环行歼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
  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不要顺利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怀疑动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守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关于博学笃行的名言或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1 22:15

博学笃志,神闲气静。清代学者王永彬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博学名言

汉·戴圣《礼记·学记》学习是无止境的,知识的积累是无止境的;要时刻注意谨慎言行,不能懈怠!

西汉学者戴圣《礼记·学记》

多才之士才储八斗,博学之儒学富五车。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文事》。才储八斗:南朝谢灵运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后人因而以才储八斗、才高八斗形容人的才分超群。五车:本指书多,此喻学识渊博。这两句大意是:多才的文士应是多才多艺,博学的儒生应是学贯古今。这是《幼学琼林》为学子们树立的奋斗目标,无论是才储八斗的多才之士,还是学富五车的博学之懦,都是一种理想化的形象,都是为学子们树立的楷模。多才多艺、知识渊博是封建社会学子们的理想目标,因而此句对了解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与行为标准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该名句长于用典,对仗工稳,句形整饬,给人典雅、整齐的美感,其内容及形式仍可借鉴。

明末清初学者程允升《幼学琼林·文事》

博学的人是知识的蓄水池,而不是源泉。英国行政学者诺思科特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审:详尽细密。笃:忠实,切实。这几句大意是:学习应该做到的境界是:广泛地学习,详尽地询问,细密地思考,明确地辨析,切实地实行。这是儒家的治学标准。该标准强调“学”、“问”、“思”、“辨”、“行”五个环节,反映了中华文化鲜明突出的实用理性特点,指出了学习的规律性,是迄今仍然具有实用价值的值得继承的文化遗产。

西汉学者戴圣《礼记·中庸》

关于博学笃行的名言或故事
1个回答2024-03-08 03:46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了然后按时复习,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怠惰而无所成就。]

学而不厌,悔人不倦。 [努力学习而不厌烦,谆谆教诲别人从来不觉得疲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聪明而好学,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而不以为羞耻。]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并勤奋好学,誓死保全它。]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正夜不睡觉,来苦苦思索,但那是没用的,还不如去学习。]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广博地学习以坚定自己的意志,恳切地提问并且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解说,最后回到可以说出其要领的境界。]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

学至乎没而后止。 [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终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具;人不学习,就不懂得做人的道理。]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对自己所学的东西,要慎重地思考,做出精确的辨析,然后踏踏实实地去实践。]

讯问者智之本,思虑者智之道也。 [好发疑问时智慧的根本,勤于思考是增长智慧的途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参照自己的情况加以改正。]
亦为勤笃的笃怎么解释
2个回答2022-12-24 00:16

亦为勤笃的笃是专一的意思。做名词。

出自《囊萤映雪》,原句为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

释义是古代人勤于学习,有用锥刺腿的,有求学投斧的,有利用雪光读书的,有聚萤火虫而苦读的,有在田间劳作时带书学习的,有放牧时勤学不已的,所有这一切都是专心勤学的榜样。

文言文笃的其他意思:

①忠诚;厚道。《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仆道不笃,业甚浅近。”

②坚定。《礼记·中庸》:“明辨之,笃行之。”

③(病)重。《陈情表》:“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④很;非常。《南史·文学传》:“盖由时主儒雅,笃好文章。”

大学生要切实做到勤学什么明辨笃实
1个回答2024-01-26 17:28

大学生要切实做到勤学什么明辨笃实如下:

青年大学生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古希腊哲学家说,知识即美德。我国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

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

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

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对大学生的意义?
1个回答2024-03-04 17:19

古人为学,主要是身心性命之学,要勤,勤是持续身心时间投入。修德,其实就是修心持行,具体内容很多,明辨,即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以及能辨真伪表里,体用。笃是坚定,实即本质,,意思是对前面三件事,需坚定不移,于本质上下实实在在的切实功夫,以求有所得有所成。

大学生要切实做到勤学什么明辨笃实
1个回答2024-03-04 15:51

大学生要切实做到勤学什么明辨笃实如下:

青年大学生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古希腊哲学家说,知识即美德。我国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

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

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

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