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机不见不散

倾听收音机的岁月散文
1个回答2024-02-16 18:25
  少时的农村岁月是枯燥的,没有电,白天晚上能带响的也就是收音机了。

  那时的收音机节目,一样的精彩,精彩得让人过耳不忘。像《杨家将》、《隋唐演义》、《岳飞传》那些经典的评书,经家喻户晓的艺人荡气回肠地演绎,故事情节早已深入人心,每个人闲时也能煞有其事地说上那么一两回。那时没有现在的流行歌曲这么充斥耳膜,虽然歌曲数量聊聊无几,但每一首都能让你心中流出泉水,那是《每周一歌》的功劳。只要收音机里的音乐一响起,每个人都能耳熟能唱,不像现在的.那些陈词滥调,那时是自然的“山清水秀”和“红红火火”的幸福。电影到了收音机里就成了广播剧,那劲头一点也不亚于现在的好莱坞大片的诱惑。自然也有孩子们的由衷。“嗒滴嗒、嗒滴嗒、嗒滴嗒——嗒——滴——小朋友,小喇叭节目开始广播啦!”只要这声音一响起,双手托腮,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收音机,如痴地听里面的爷爷、叔叔、阿姨们绘声绘色地讲诉各种故事、童谣、儿歌……

  收音机那时可是紧俏商品,价格颇为不菲,一般人家买不起。就是城里的职工不吃不喝两三个月才能紧紧巴巴地买上一台,更甭说土里刨食的老农民了,那可是一个壮劳力小半年的收入,于是,能拥有一台收音机那可是每个家庭天大的梦想。

  每到晚饭过后,人们便拎着小马扎,揣着旱烟袋,一路小跑奔着有那特有吸引力响声的地方去。主家也是非常热情周到,来者不拒,屋里坐满了,干脆把收音机搬到院子里。院子中间放一凳子,凳子上端放着一个方方正正的收音机,虽然周围人群里没有一点杂音,主人也总是把声响开到最大,洪亮清脆。不一会儿,天井里、院墙上、畜圈顶上,到处是人,旱烟浓烈的味儿充斥着整个夜空里,不时传来几声爽朗的咳嗽声,瞬间便在收音机迷人的声音中消淡得无影无踪了……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牛车,牛儿是识路的,从家到田地里,再从田地里到家,牛儿都会轻车熟路。干活的人只要把收音机往车厢里一放,牛儿走得悠然自得,车夫听得津津有味。到了田地里,再把收音机往地头一放,于是,田间地头到处飘扬着收音机的声音,人们也干得热火朝天。

  冬天农闲的时候,当暖阳高照,几个老人们便凑在一起,怀抱一个收音机懒洋洋地依靠在墙边。听得舒服了,索性扔了板凳,抓一把柔软的蒲草往腚下一塞,背直接靠在墙上,腿一伸,裹一裹肥大棉衣,然后双手往袖子一揣,仰头眯缝着眼睛看着天空的行云,也是一味慨叹:世上最幸福的日子莫过于此!

  还是孩子们有心机,如果有机会,等大人酣睡过去,便悄悄怀抱收音机溜出院落。那时自然没有便达的通讯工具,不用担心,孩子们自有特有的暗号,不大一会就会约来一大帮伙伴。他们偷偷爬到场院里高高的草垛上,在满天星光下,打开收音机,尽情欣赏着小小匣子里无线电波释放出来的无限神奇。不远处偶尔响起的几声犬吠,加上还没有消去炊烟味,很快让孩子们陶醉于那迷人的夜色里,不知不觉地睡去了。几声嘹亮鸡鸣惊醒了孩子的睡梦,不知觉中就天明了,于是大家瞬间便散了……

  收音机里的岁月虽已久远,却始终清晰地萦绕在脑海里,且忆且温馨……
什么是发散?什么是收敛?
2个回答2022-12-23 16:28
简单的说
有极限(极限不为无穷)就是收敛,没有极限(极限为无穷)就是发散。
例如:f(x)=1/x 当x趋于无穷是极限为0,所以收敛。
f(x)= x 当x趋于无穷是极限为无穷,即没有极限,所以发散
谁的散文吸收了神话创作的精神
1个回答2024-04-27 09:32
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风格。这首先是吸收拿知敬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根据;因此想象奇幻,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庄消慎子》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天下》)。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人们习惯于以“我”为是非标准,为避免主观片面,把道理讲清,取信于人,必须“藉外论之”(《寓言》)。重言即借重长者、尊者、名人的言语,为使自己的道理为他人接受,托己说于长者、尊者之言以自重。卮言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语言,这种言语层出无穷,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下去。《庄子》一书,大都是用“三言”形式说理。这三种形式有时融为一体,难以分清。“三言猛笑”之中,“寓言十九”(《寓言》),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庄子》内篇及外、杂篇中的许多篇目,都以寓言为文章的主干。大量运用充满“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天下》)的寓言,使《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如《逍遥游》前半部分,不惜笔墨,用大量寓言、重言铺张渲染,从鲲鹏展翅到列子御风而行的内容,并非作品的主旨,只是为了用他们有待逍遥,而“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这个主题句,却如蜻蜓点水,一笔带过。《庄子》结构线索上的模糊隐秘,并不意味着文章结构缺乏内在联系,而是深邃的思想和浓郁的情感贯注于行文之中,形成一条纽带,把看似断断续续的孤立的寓言与寓言之间,段与段之间联结在一起,融为一个有机体。《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无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文章先为主题作铺垫,然后是主题的阐发,最后结束在至人游于无何有之乡的袅袅余音之中。内篇中的其他作品,也是在明确的内在主旨的统领之下,以各种各样的寓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以形象的展示,最后完全
飘散的思绪谁来收是什么歌
1个回答2023-09-12 09:06
西楼别序“飘散的思绪谁来收 我提笔不为离愁 只为你转身回眸......”
收集摘录中国古代经典诗词及散文的书籍
1个回答2022-11-09 04:21
唐诗全集,宋词全集
孩子懒散,不爱收拾,怎样去改正呢?
1个回答2024-03-13 05:03

身教胜于言教

梦见米饭散在地上去收拾
1个回答2023-02-14 08:55
去看周公解梦
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共收集了几篇散文
1个回答2022-10-18 05:10
10篇散文,,
收散文、美文 (要美!)
2个回答2022-05-31 22:23
zhaozhuziqing
适合朗诵的有关丰收的诗歌或者散文诗?
1个回答2024-02-24 03:25

《丰收歌》  星星  秋季到来丰收年,田里绿豆带笑脸。  农民伯伯丰收忙,为了生活努力干。  我家只有五亩地,干活全家总动员。  看见绿豆大丰收,爸妈终于露笑脸。  一年勤劳没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