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镜先生

水镜先生是三国演义中哪个人物
1个回答2022-12-12 07:18
诸葛亮的老师
镜云先生是谁
1个回答2024-02-05 17:49

就是姜子牙,诸葛亮和刘伯温,姜子牙转世成诸葛亮,诸葛亮转世成刘伯温,统称镜云先生

那个叫我照镜子的人,叫他先用镜子照照自己
1个回答2024-04-30 01:26
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每个人的审美都不一样。
高中时,我们宿舍有个男生喜欢一个妹子 ,在我和其他舍友那个妹子不是很好看,可是他就是喜欢,说什么也不行→_→
所以,我们只要做好自己就好啦。每个人都值得被爱,只是还没到来。
好好等,会晚些,但是会更好一些😊
水镜先生与他徒弟的故事集
1个回答2024-02-09 13:23
水镜先生是一名有名的教育家。他教了许多弟子,其中出名的有诸葛亮,庞统,和徐庶,他们在水镜先生的熟心教导下,后来都成为了谋略家。
诸葛亮跟随水镜先生学了三年后,一天,水镜先生对弟子们说,我出一道题,从现在开始,到午时三刻止,看看谁能得到我的允许,走出水镜庄。谁能做到,谁就出师。
弟子们纷纷动起脑筋,有的大呼,庄外失火!有的谎报,家里死了人,得赶紧回去!经先生根本不理睬。只有诸葛亮不慌不忙,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呼噜声大作,老的考场不得安宁。水镜先生很生气。午时三刻快到了,诸葛亮醒来,一把拉住先生的衣襟,哭道,先生这么刁钻,尽出些歪题,害我们,我不当你的弟子了,还我三年学费,快还我三年学费!
水镜先生是天下名士,谁不尊敬?现在见诸葛亮这样辱骂他,她气得浑身打颤,命令诸葛亮滚出水镜庄。诸葛亮哪里肯走,水镜先生吩咐几个弟子,硬把他赶出去。
诸葛亮一出庄,哈哈大笑起来,在路旁拾了根棍子,跑回水镜庄,跪在先生面前,双手奉上棍子说,才为了应付考试,万不得已冲撞了恩师,弟子愿受重罚。水镜先生猛然醒悟,转怒为喜,扶起诸葛亮说,看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可以出师了。
近视眼镜是谁发明的?太先进了!
1个回答2024-03-19 20:03
13世纪中期,英国学者培根看到许多人因视力不好,不能看清书上的文字,就想发明一种工具来帮助人们提高视力。为此,他想了很多办法,做了不少试验,但都没有成功。

一天雨后,培根来到花园散步,看到蜘蛛网上沾了不少雨珠,他发现透过雨珠看树叶,叶脉放大了不少,连树叶上细细的毛都能看得见。他看到这个现象,高兴极了。

培根立即跑回家中,翻箱倒柜,找到了一颗玻璃球。但透过玻璃球,看书上的文字,还是模糊不清。他又找来一块金刚石与锤子,将玻璃割出一块,拿着这块玻璃片靠近书一看,文字果然放大了。试验成功了,培根欣喜若狂。后来他又找来一块木片,挖出一个圆洞,将玻璃球片装上去,再安上一根柄,便于手拿,这样人们阅读写字就方便多了。

这种镜片后来经过不断改进,成了现在人们戴的眼镜。光矫正视力的就有青少年用的近视镜与老年人戴的老花镜,还有其他各种用途的眼镜,人们学习、工作就更方便了。培根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

眼镜的由来



眼镜已不是什么稀罕之物,然而迄今尚未有人考证出眼镜究竟是何人发明、又是何人首先配戴的。



最早的透镜是在伊拉克的尼尼书遗址发现的。它是用水晶石制作的,直径1.5英寸,焦距4.5英寸。由此可以知道古巴比伦人和吉亚洲人已经发现某些透明宝石具有放大作用。但是,可以肯定他们和古希伯来人以及古埃及人都不知道使用眼镜。



眼镜可能是在13世纪末期在中国和欧洲同时出现的。马可·波罗大约在1260年记载:“中国的老年人看小字时戴着眼镜。”14世纪曾有记载说中国的一个绅士用一匹马换了一副眼镜。



中国古老的眼镜镜片很大,呈椭圆形,通常用水晶石、石英、黄玉或紫晶制成,镜片镶嵌在乌龟壳做的镜框里。有的眼镜带有铜质的眼镜脚,卡在鬓角上,有的用细绳子系在耳朵上,也有的把眼镜固定在帽子上。由于眼镜框是用象征神圣的动物——乌龟的壳做的,镜片是宝石做的,所以眼镜被视作贵重物品。最初人们配戴眼镜是为了表示吉祥或者表示身份高贵,而不是为了改善视力。



眼镜在13世纪由两位意大利医生传入欧洲,直到14世纪中叶才被广泛使用。当初欧洲人也把眼镜看做区分人们身份高低的装饰品.



欧洲早期的眼镜是由各种宝石做的单一的放大镜,使用时拿在手里,就像现在人们读书时用的放大镜。16世纪初,供近视眼镜用的凹透镜才问世。



最初,眼镜是架在鼻子上的,造成了使用者呼吸困难。后来发明了眼镜架,或用皮条把眼镜系在头上,这才解决了呼吸困难问题。到1784年美国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出双光眼镜,眼镜才算完善起来
古代水镜先生跟谁学的八卦
1个回答2024-02-29 08:54
司马徽的师傅们没有记载,但是人称他是诸葛亮、庞统和徐庶的师傅
《镜。双城》、《镜。破军》和《镜。龙战》那本最先?
4个回答2022-05-01 20:20
《镜。双城》、《镜。破军》和《镜。龙战》

就是这个顺序哈!!
诸葛亮和水镜先生见面时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7-20 11:35
诸葛亮八、九岁时,还不会说话,家里又穷,爹爹就让他在附近的山上放羊。 这山上有个道观,里边住着个白发老道人。老道人每天都走出观门闲转,见了诸葛亮便逗他玩,比比划划地问这问那。诸葛亮总是乐呵呵地用手势一一回答。 老道人见诸葛亮聪明可爱,便给他治病,很快就把诸葛亮不会说话的病治好了。 诸葛亮会说话了,非常高兴,跑到道观向老道人拜谢。老道人说:“回家对你爹娘说,我要收你当徒弟,教你记忆识字,学天文地理,阴阳八卦用兵的方法。你爹娘同意,就天天来学,不可一天旷课!” 从此,诸葛亮就拜这位老道人为师,风雨无阻,天天上山求教。他聪明好学,专心致志,读书过目不忘,听讲一遍就记住了。老道人对他更加喜爱了。 转眼七、八年过去了。 有一天,诸葛亮下山经过半山腰的一个废弃的“庵”时,突然狂风大作,铺天盖地地下起雨来。诸葛亮忙到庵内避雨。这时,一个从未见过的女子把他迎进屋里。只见这女子长得细眉大眼,仙姿娇娆,犹如仙女下凡。他不由动了心,临走,那女子把诸葛亮送出门,笑着说:“今天我们算认识了,往后上山下山渴了累了就过来歇息用茶。” 诸葛亮从“庵”中出来时,到是觉得有一丝奇怪,怎么以前从来没见过这地方有人住呢?! 打这以后,诸葛亮每每到庵中来,那女子不仅殷勤接待,还盛情挽留,做好的饭菜。吃过饭他们不是说笑,就是下棋逗趣。与道观相比,这里真是另一个天地。诸葛亮开始迷迷糊糊起来。 诸葛亮思想出了岔,对学习倦了起来,师父讲的他这个耳朵进去,从那个耳朵出来,印不到脑子上;书上写的,看一遍不知道说的啥,再看一遍还是记不住。 老道人看出了问题,把诸葛亮叫到跟前,长叹一声说:“毁树容易栽树难哪!我白下了这些年的功夫!” 诸葛亮听出来师父的话里有话,就低着头说:“师父!我不会辜负您的一片苦心的!” “这话现在我却不信。”老道人望着诸葛亮说:“我看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想教你成才,才治好你的哑病,收下你当徒弟。前些年你是聪明加勤奋,师父我苦心教你不觉得苦;现在你是由勤奋变懒惰,虽聪明也枉然哪!还说不辜负我一片苦心,我能相信吗?” 老道人又说:“风不来,树不动;船不摇,水不浑。”说着,他指着庭院里被葛藤缠绕的一棵树让诸葛亮看:“你看那棵树为啥死不死活不活,不往上长呢?” “让葛藤缠得太紧了!” “对呀!树长在山上,石多土少,够苦的。但它根往下扎,枝往上长,不怕热,不怕冷,总是越长越大。可是葛藤紧紧一缠,它就长不上去啦,这就叫‘树怕软藤缠’哪!” 聪明人一点就灵。诸葛亮看瞒不过师父,问道:“师父!你都知道啦?” 老道人说:“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看你的神色,观你的行动,还能不知道你的心事吗?”停了一下,老道人面色凝重的对他说:“实话给你说了,你喜爱的那女子并不是人,它原是天宫一只仙鹤,只因贪嘴偷吃了王母娘娘的蟠桃,被打下天宫受苦。来到人间,它化作美女,不学无术,不事耕耘,只知寻欢作乐。你只看它貌美,岂不知乃是寝食而已,你这样浑浑僵僵下去,终身将一事无成啊!若不随她的意,还会伤害你。” 诸葛亮一听有点心慌,忙问怎么办。 老道人说:“那仙鹤有个习惯,每晚子时要现原形,飞上天河洗澡。这时,你进她的房中,把她穿的衣裳烧掉。衣裳是她从天宫盗来的,一烧掉便不能化作美女了。” 诸葛亮答应按师父的吩咐去办。临行,老道人将一把龙头拐杖递给诸葛亮,说:“那仙鹤发现庵内起火,会立即从天河飞下来,见你烧了她的衣裳,必不与你甘休。如果伤害你时,你就用这拐杖去打,切记!” 这天晚上子时,诸葛亮悄悄来到庵里,打开房门,果然见床上只有衣裳,不见有人。他立即点火去烧那衣裳。 仙鹤正在天河里洗澡,忽觉心头一颤,便急忙往下张望,发现庵内出现火光,“呼”地飞了下来。她见诸葛亮正烧她的衣裳,扑过来便啄诸葛亮的眼睛。诸葛亮眼疾手快,拿起拐杖,一下子把仙鹤打落在地。他伸手去抓,抓住了仙鹤的尾巴。仙鹤拼命挣脱,翅膀一扑一闪,又腾空飞去。结果仙鹤尾巴上的羽毛被诸葛亮抓掉了。 仙鹤秃了尾巴,便与天宫中的仙鹤个个不同。从此便再也不去天河里洗澡,也不敢再混进天宫去偷可以化作美女的衣裳,永远留在人间,混进了白鹤群里。 从此,诸葛亮为不忘这个教训,把仙鹤尾巴上的羽毛保存起来,以此作为戒鉴。 打这以后,诸葛亮更加勤奋,凡师父讲的,书上写的,他都博学强记,心领神会,变成自己的东西。又过了一年,正是诸葛亮烧美女画皮的那天,老道人笑着对诸葛亮说:“徒弟呀,你跟我已经九年了。该读的书都读了,我要传授的你都听了。常言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已年满十八岁了,该走出家门,干你自己应该干的事啦!” 诸葛亮一听师父说他“满师”啦,连忙恳求说:“师父,徒弟我越学越觉得学识浅薄,还要再跟你多学点本领!” “真正的本领要在实干中才能得到,书上学来的,还要看天地万物变化,随时而转,随机应变,才有用啊!比如你上那仙鹤当的教训,以后不要再被情色迷恋,这是直接的教训;推而广之,世上一切事物都不可被它的表像所迷惑,要小心谨慎从事,洞察其本质才是。这算是我临别的嘱咐吧!今天我就要走了。” “师父,你往哪里去?”诸葛亮惊奇地问:“以后我到哪里看望您呀?” “四海云游,没有定向。” 顿时,诸葛亮热泪滚滚,说道:“师父一定要走,请受徒弟一拜,以谢栽培大恩!” 诸葛亮躬身拜罢,抬头不见了师父,从此便再也寻不到他的踪影。 老道人临走,给诸葛亮留下一件东西,就是他后来常穿的八卦衣。 诸葛亮怀念师父,把师父的八卦衣穿在身上,只当师父永远在自己的身边。 诸葛亮不忘师父的教诲,尤其是那临别的嘱咐,特意把带在身边的羽毛做成一把扇子,拿在手中,告诫自己谨慎从事。这就是诸葛亮手中那把羽扇的来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