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的感受

春节习俗的感受
1个回答2024-02-29 00:30
 在这个少雪且日渐温暖的季节里,春节不知不觉掩埋了平淡的日子,迎面扑来。看着墙上新买的挂历,数着本世纪最后一个春节临近的明银日子,不禁感叹岁月匆匆,流逝的又是一个平静而忙碌的一年。

  年近而立,孩提时代积攒的或多或少的好印象随之趋淡,不再是鞭炮烟花水饺压岁钱的年代,不再憧憬自己又长了一岁,见识又多了一成,与其说春节是个最快乐的时候,不如说是个让人猛然意识到年龄为之衰老、责任为之重大的关口。

  泛泛地祝贺一下,说几句辞旧迎新的吉利话,写一点闹春怀旧的文章,早就没了那份雅兴。像节目主持人一般,说说今年大事,感慨今昔,畅想未来,不过是赢得捧场人恭维的培槐腔掌声。自欺欺人的话我不说,或许我们的期望太高,春节不过是一年365天里平平常常的一天,我们对它注入了太多的文化内涵和商业炒作,因而显得格外沉重。其实,我们不如以一颗平常心待之,抑制那份期望和躁动,在吃喝说笑、探亲访友的程式外,获得一些不易觉察的满足。

  曾经,春节留给我许多美丽又难忘的记忆。我想,今天的孩子们也会和我当时一样,感受到这一喜庆而隆重的节日。但是,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体验,或许是自己的性格和兴趣使然,无论各类媒体如何渲染轰炸,我的实际感受总是不尽人意,比平常的日子,多了许多无奈,多了些烦累与沉重。父母那里必须去,亲朋好友那里也得去,同事相约还得去,实质内容总不外乎吃喝二字。恭喜发财、新年好、大吉大利之类的陈词滥调说得心里别扭却又不得不一遍遍反复念叨。游街购物、猜谜挑灯、送礼请客一年又一年重重复复无休无止。人就像一只陀螺,被它抽打着旋转不止,自己都不知道重心在哪里。如此不堪重负的节日,我们还要强作儿时的兴奋,观看彻夜循环的晚会,听听属于别人的笑声,感受的却是自己困乏的双眼、失望的情绪、无欲的胃。我宁肯像往常一样,粗茶淡饭,十点钟睡觉,临时看一会书,或者跟朋友们打一圈牌。总觉得在这个全民皆欢的日子,我丝毫的兴致都没有,甚至一向良好的食欲。
  传统、文化、历史、习俗原是人为的产物,是我们的祖先制定了它,我们一代一代人不停地拷贝翻版,演化发挥使其辉煌灿烂,更有网络的宣传让其飞腾变异,它最终制约了我们自己,违背了人类起码的一点本性--人是向往自由和幸福的,春节,可以配衫说是一面最为清晰的镜子,从中每个人都能看到,如此疲惫消极的脸孔,是你儿时的样子吗?哪怕一丝欢乐的影子。
感受春节民俗文化征文
1个回答2024-01-22 11:33
民俗中的暖意,春节里的回忆

——春节、民俗只是承载欢乐的一个符号,但我们不能没有它,因为它包含了太多的回忆,牵动着太多的情感。

提起过年,感觉是暖暖的。暖的感觉让人想起了很多映画,这些映画都与红有关。孩子们穿着红绸面的棉袄,戴着有一圈白毛的帽子,手中提着红红的灯笼;红红的鞭炮用竹杆挑着,长长的,用一根长长的香点着,赶紧捂住耳朵,噼里啪啦……;红红的吊钱儿,四季平安、连年有余,招财进宝;红红的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记得有一次过年,电视里小陶红穿着红红的棉袄,带着几个喜气洋洋的孩子,唱着我们耳熟能详的歌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走一走……背景很静,只有她们歌谣的回声,似乎传得很远,又似乎从很远处传来,似乎传回了童年的回忆,又似乎从心底的沉淀中传出。

小的时候听老人们讲过很多关于春节的故事,比如:古时有一怪兽叫"年",每到年根就出来吃人,因此,人们皆熄灭灯火,躲避怪兽。偶有一次,一穿红衣顽童燃竹取暖,适逢"年"来,怪兽见火光红色及听到燃竹之爆响,顿时被吓得逃窜,此后家家燃竹爆响,以求安宁。再比如:传说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向玉皇大帝报告说人间要谋反天庭。玉帝大怒,命他在谋反人家的墙上写下记号。玉帝又命亡灵官在除夕夜下界,凡见到做了记号的人家,就满门抄斩。三尸神于是在每户人家的墙上都做了记号。灶君发现了三尸神的阴谋,急忙找来各家的灶王爷商量对策:从送灶之日起,在除夕前家家打扫得干干净净。等亡灵官大年夜奉旨下界察看时,发现家家户户都很干净,没有任何标记,百姓安分守己,辛勤劳动。玉帝从亡灵官和灶君嘴里得知三尸神冤枉好人,怒火万丈,将三尸神永押于牢。从此,心地善良的灶君受到大家的拥戴,每年腊月二十三都要祭灶,二十四扫尘也成为民间的习俗。

北方人包饺子是年三十必须的项目,各家小有区别。过去在奶奶家,是从早上就开始准备年夜饭,中午吃蒸好的馒头——豆沙的、白糖的,小刺猬,小老鼠。晚饭备好后,下午包饺子,十几个人齐上阵,以我们小辈儿为年轻主力,那阵势还真挺壮观!我哥哥主要负责擀皮儿,每年他几乎都在抱怨我二大爷——也就是他爸爸——面和得太硬,把他累得够呛!包完饺子,差不多吃晚饭,一定要在“春晚”前吃完,这是爷爷的命令!大家挤在一起看春晚,想想,十几个人,60多平米的小偏单。我被弟弟们挤在了角落里,离得远,电视小(当时还是14寸),人都看不清,一出来,我就问:“谁出来了?男的女的?”大家笑了,后来还是二大爷让我到前排去看了。十一点半,弟弟妹妹们就下楼放炮了,我妈和婶儿就开始煮饺子了。放炮回来,大家已经热热乎乎吃着饺子,听钟声了!呵呵,好温馨的回忆!

奶奶年三十是从来不睡的,我每年都要睡,熬不住。初一早上,总会看到干净的家,看到依旧忙碌的奶奶,闻到饺子的香味,听奶奶喊:“快起床,一会儿拜年的就来了!”记得嫁为人妇的前一个除夕,也是在奶奶家过得最后一个春节,奶奶念叨了很多遍,说我明年就不在这里过年了……如今,短短几年,爷爷奶奶都已经乘鹤西去,过年的热闹早已经是回忆里的事了。今年三十,我忽然想到那个空荡荡的小偏单,房子有记忆吗?是否还记得昔日的欢笑?热闹?我哽咽了,眼角有点湿……

我对着天上的爷爷奶奶说,我在心里跟你们一起过年……过年好!

不行了,要哭……
不收受别人的钱财让你想起想起了什么俗语?
1个回答2024-02-29 10:53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无功不受禄。他的意思就是说,我对你没有什么帮助,就不会接受你的什么钱财。也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现代最多产和最受欢迎的通俗小说作家是
1个回答2024-03-29 20:20
倪匡,就是写卫斯理系列的
你最不能忍受的旧习俗有哪些?
4个回答2022-12-06 10:07
过年磕头我是不认可的,我觉得说一个吉祥话就可以了,真的没必要下跪。
感受春节民俗文化征文拜托了各位 谢谢
1个回答2024-01-24 08:04
民俗中的暖意,春节里的回忆 ——春节、民俗只是承载欢乐的一个符号,但我们不能没有它,因为它包含了太多的回忆,牵动着太多的情感。 提起过年,感觉是暖暖的。暖的感觉让人想起了很多映画,这些映画都与红有关。孩子们穿着红绸面的棉袄,戴着有一圈白毛的帽子,手中提着红红的灯笼;红红的鞭炮用竹杆挑着,长长的,用一根长长的香点着,赶紧捂住耳朵,噼里啪啦……;红红的吊钱儿,四季平安、连年有余,招财进宝;红红的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记得有一次过年,电视里小陶红穿着红红的棉袄,带着几个喜气洋洋的孩子,唱着我们耳熟能详的歌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走一走……背景很静,只有她们歌谣的回声,似乎传得很远,又似乎从很远处传来,似乎传回了童年的回忆,又似乎从心底的沉淀中传出。 小的时候听老人们讲过很多关于春节的故事,比如:古时有一怪兽叫"年",每到年根就出来吃人,因此,人们皆熄灭灯火,躲避怪兽。偶有一次,一穿红衣顽童燃竹取暖,适逢"年"来,怪兽见火光红色及听到燃竹之爆响,顿时被吓得逃窜,此后家家燃竹爆响,以求安宁。再比如:传说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向玉皇大帝报告说人间要谋反天庭。玉帝大怒,命他在谋反人家的墙上写下记号。玉帝又命亡灵官在除夕夜下界,凡见到做了记号的人家,就满门抄斩。三尸神于是在每户人家的墙上都做了记号。灶君发现了三尸神的阴谋,急忙找来各家的灶王爷商量对策:从送灶之日起,在除夕前家家打扫得干干净净。等亡灵官大年夜奉旨下界察看时,发现家家户户都很干净,没有任何标记,百姓安分守己,辛勤劳动。玉帝从亡灵官和灶君嘴里得知三尸神冤枉好人,怒火万丈,将三尸神永押于牢。从此,心地善良的灶君受到大家的拥戴,每年腊月二十三都要祭灶,二十四扫尘也成为民间的习俗。 北方人包饺子是年三十必须的项目,各家小有区别。过去在奶奶家,是从早上就开始准备年夜饭,中午吃蒸好的馒头——豆沙的、白糖的,小刺猬,小老鼠。晚饭备好后,下午包饺子,十几个人齐上阵,以我们小辈儿为年轻主力,那阵势还真挺壮观!我哥哥主要负责擀皮儿,每年他几乎都在抱怨我二大爷——也就是他爸爸——面和得太硬,把他累得够呛!包完饺子,差不多吃晚饭,一定要在“春晚”前吃完,这是爷爷的命令!大家挤在一起看春晚,想想,十几个人,60多平米的小偏单。我被弟弟们挤在了角落里,离得远,电视小(当时还是14寸),人都看不清,一出来,我就问:“谁出来了?男的女的?”大家笑了,后来还是二大爷让我到前排去看了。十一点半,弟弟妹妹们就下楼放炮了,我妈和婶儿就开始煮饺子了。放炮回来,大家已经热热乎乎吃着饺子,听钟声了!呵呵,好温馨的回忆! 奶奶年三十是从来不睡的,我每年都要睡,熬不住。初一早上,总会看到干净的家,看到依旧忙碌的奶奶,闻到饺子的香味,听奶奶喊:“快起床,一会儿拜年的就来了!”记得嫁为人妇的前一个除夕,也是在奶奶家过得最后一个春节,奶奶念叨了很多遍,说我明年就不在这里过年了……如今,短短几年,爷爷奶奶都已经乘鹤西去,过年的热闹早已经是回忆里的事了。今年三十,我忽然想到那个空荡荡的小偏单,房子有记忆吗?是否还记得昔日的欢笑?热闹?我哽咽了,眼角有点湿…… 我对着天上的爷爷奶奶说,我在心里跟你们一起过年……过年好! 不行了,要哭……
你们当地有哪些婚礼习俗让你觉得接受不了?
4个回答2022-12-18 09:31
其实我们这边的婚礼习俗还挺好的,没有特别过分的那种习俗,但是要说我最不能接受的一种婚礼习俗,那应该就是闹新娘了,有的地方闹新娘闹得特别狠,甚至会去扯新娘的衣服,很让人无语。
有哪些各位不能忍受的旧习俗?
1个回答2022-12-13 21:30
无分寸闹洞房和戏弄伴娘,这个真受不了,
朋友结婚,叫了一个朋友当伴娘,有些人对伴娘上下其手,最后伴娘忍无可忍打了一个人一巴掌,弄得场面特别尴尬,重点是一群人在那指责伴娘,说她不分场合等等,最后伴娘气的躲在房间里哭了好久,
俗语“宁受婆家一斗气”,是啥意思?
3个回答2022-10-14 02:04
“宁受婆家一斗气”,姑娘出嫁以后来到丈夫家,融入到一个新的家庭当中,所产生的矛盾,瓜葛是非常多的!除了丈夫跟你亲,谁跟你都不亲,刚开始跟家庭其他成员相处不合,有矛盾受气也是正常现象,“一斗气”,“斗”是古代用来衡量容器的单位,像我们以前总是说一斗米,这里的“一斗气”是指受了很多气,姑娘出嫁以后,对娘家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婆家丈夫是唯一的依靠,再多的委屈也要无奈的忍受着,要不然能咋办呢?自己只是嫁进来的,是因为丈夫这层关系才进的这个家门,所以“宁受婆家一斗气”,这个“宁”其实非常的无奈!
俗世奇人 读完他的感受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4-02 18:58
(๑•́ ₃ •̀๑)6666****6666****6666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