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有哪几种体例

求关于性格急躁的历史人物及其例子或生活中关于急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4-18 18:24
三国时期的张飞
张飞脾气暴躁,对士兵非常严厉,刘备也说过他,用刑太严,甚至有时杀错人,又每日鞭打犯错误的军官,打完之后又把这些人安排在身边,一点防备也没有,这样下去必然会惹祸上身。(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只可惜张飞并没有醒悟,后他要范疆、张达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以攻打吴,然二人知三天并无法弄好所以便向张飞提出要宽限时日,可是听过张飞不仅没有宽限时日还把他们各打了50鞭,并说两人若违了时限便斩首,范、达两人便利用张飞经常醉酒在晚上把了杀了,然后逃去了吴,而当刘备一听到张飞的军营都督有紧急事情上报时,就猜到是什么事情了。刘备说:“噫,飞死矣!”
刘备听说张飞的军营都督有紧急事情上报时,就猜到是什么事情了。刘备说:“噫,飞死矣!”
以下为史料:
(张达)初为蜀车骑将军张飞部下末将。先主伐吴,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飞命疆与张达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二将乞延期,飞怒,叱武士缚于树上,各鞭背五十。鞭毕,以手指之曰:“来日俱要完备!若违了限,即杀汝二人示众!”打得二人满口出血。当日,二人与夜中杀飞取头奔吴。
求关于性格急躁的历史人物及其例子或生活中关于急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6-06 06:37

三国时期的张飞 张飞脾气暴躁,对士兵非常严厉,刘备也说过他,用刑太严,甚至有时杀错人,又每日鞭打犯错误的军官,打完之后又把这些人安排在身边,一点防备也没有,这样下去必然会惹祸上身。

(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只可惜张飞并没有醒悟,后他要范疆、张达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以攻打吴,然二人知三天并无法弄好所以便向张飞提出要宽限时日,可是听过张飞不仅没有宽限时日还把他们各打了50鞭,并说两人若违了时限便斩首,范、达两人便利用张飞经常醉酒在晚上把了杀了,然后逃去了吴,而当刘备一听到张飞的军营都督有紧急事情上报时,就猜到是什么事情了。刘备说:“噫,飞死矣!” 刘备听说张飞的军营都督有紧急事情上报时,就猜到是什么事情了。刘备说:“噫,飞死矣!” 以下为史料: (张达)初为蜀车骑将军张飞部下末将。先主伐吴,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飞命疆与张达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二将乞延期,飞怒,叱武士缚于树上,各鞭背五十。鞭毕,以手指之曰:“来日俱要完备!若违了限,即杀汝二人示众!”打得二人满口出血。当日,二人与夜中杀飞取头奔吴。

历史上没有勇气的事事例例
1个回答2024-04-26 21:54
韩信就是一个典型.
韩信从项羽那跳槽到刘邦门下,一开始颇不得意,就连夜当了逃兵,幸亏有个萧何,夜下追韩信,对其进行政策攻心,不然历史不会记住这个人,如果韩信足够自信的话,会那样一走了之吗?

在楚汉之争那段时间,韩信本可以坐收渔翁之利,自立为王,鼎足六合,最后一统天下,但是他没有做帝王的勇气,只满足作个诸侯,甘心依顺刘邦.最后连诸侯也没混上,反倒落个兔死狗烹的结局.

 “扶不起的阿斗” 《三国演义》中蜀主刘备的儿子刘禅,小名叫阿斗。刘备死后他继承皇位,称为蜀后主。刘禅平庸无能,虽然有诸葛亮等贤臣良将人辅佐,也不能振兴蜀国,最后还主动投降魏国。后用“阿斗”,“扶不起的刘阿斗”形容软弱无能,没有大志,不思振作的人。   
  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 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却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你思念蜀吗?”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他的旧臣郤正闻听此言,连忙找个机会悄悄对他说:“陛下,等会儿若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赶忙把郤正教他的话学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司马昭听了,说“咦,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惊奇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开了。
结合教学实例说明你在教学中是如何讲历史事实的?
1个回答2024-01-28 09:20
通过学生讨论得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想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变成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这从《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足以说明。又如,在讲孔子
史无前例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3 18:17
【拼音】:shǐ wú qián lì
【释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指前所未有。
【出处】:清·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卷十二:“牢落文章第一人,天门垂翅竟何因?百年记注无前例,万事枢机有要津。”
历史上死于安乐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3-05 09:02
三国晚期的:刘备的儿子——刘禅(死于安乐,乐不思蜀)
史无前例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3-06 03:29
shǐ wú qián lì
[释义]
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指前所未有。
[出处]
清·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卷十二:“牢落文章第一人,天门垂翅竟何因?百年记注无前例,万事枢机有要津。”
历史上有名的女性(带事例)
1个回答2024-03-14 02:56
  妇好,商朝国王武丁的妻子,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因此武丁十分喜欢她,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妇好墓于1976年于河南安阳发现,墓中的谜团目前正在不断发掘之中。
  妇好她多次带兵出征,立下赫赫战功,卜辞有“登妇好三千,登旅万乎伐羌”的记载,意思是说,商王武丁征发妇好所属三千军队和其他士兵一万人,前往征伐羌国,在出土文物中发现有两把“妇好”的滑启铜钺,每把重达八、九公斤,这在商朝是王权和军权的象征,有一次,武丁亲征巴方,令妇好设伏兵,巴军中伏,为妇好所歼灭,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记载,妇好曾多次主持各种类型和名目的祭祀活动,利用神权为商王朝统治服务昌裤。此外,妇好还多次受武丁派遣带兵打仗,北讨土方族,东南攻伐夷国,西南打败巴军,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马功劳。武丁对她十分宠爱,授予她独立的封邑,并经常向鬼神祈祷她健康长寿。然而,妇好还是先于武丁辞世。武丁十分痛心,把她葬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约100米处。墓葬被发掘,保存完好。除发掘出大量青铜器外,其中所出玉器共755件,是商代玉器出土最多、最集中的墓,另有63件石器、47件信迅如宝石器及象牙雕刻等物。
历史人物爱书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3-16 20:04
  拿破仑
为摆脱被讥笑的困境,提高自己在同学中的威信,他十一二岁便养成了努力读书的习惯.
他对书中人物的崇拜,使得他自己有了雄心斗志,激励着他朝向这一目标奋进,为以后他的走上政治生涯奠定了思想基础.
岳飞爱读书,尤爱读史.《宋史·岳飞传》就可窥见他曾读过《史记》、《汉书箱》和《晋书》等.他读史,懂得史书功能,史官职能就是要将忠奸、好事坏事都记在本本上.史书的故事也激励和约束着岳飞.岳飞曾对部属说:“要使后世书册中知有岳某之名,与关张辈功烈相仿佛耳”
  凿壁偷光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篇后一语]
这篇寓言写了匡衡少年时读书的两件事,一件是凿壁偷光,一件是借书苦读。他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条件,勤奋的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刻苦读书的好榜样。
历史名人无知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3-16 18:50
夜郎自大,夜郎国国王对汉朝侍者说自己多牛逼,其实夜郎国只有汉朝一个郡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