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月亮课文赏析

走月亮课文原文及赏析
1个回答2023-12-20 16:15

《走月亮》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是作家对童年时代美好的回忆,充满童真童趣。下面整理了课文原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

课文原文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啊走,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呦,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作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了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月光下,在坡头上那片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的响着。是啊,旁边就是它浇灌过的田地。在这片地里我们种过油菜,种过蚕豆。我在豆田里找过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飞得好高。收了豆,栽上水稻,看,沉甸甸的,稻穗低着头。现在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中秋节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用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讲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地走着,走着。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嗅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走过月亮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我在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在天上走着走着……

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课文赏析

《走月亮》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是作家对童年时代美好的回忆,充满童真童趣。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为“走月亮”。“走月亮”不同于在月光下赶路,也不是满怀心事地走在月光下,而是特意到月光下走,散步,因此“走月亮”的说法充满了诗意。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地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山之高,村之静,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虫鸣、鸟飞、溪流、人语,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本文的语言优美,如诗如画,很容易使学生深入文本,得到情感的体验,激起孩子们爱的涟漪,使情感得到全面的升华,与作者产生共鸣。

《老山界》课文赏析?
1个回答2024-02-29 04:59

描写了红军战士夜宿半山腰时的所闻,此处何以将寒冷中的雷公岩夜景描写得如此静谧迷人呢?   首先是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方法状物写景,用看似矛盾的语言,极写雷公岩午夜的寂静,让读者如临其境。

四个“像……”分两组:一组以动物作比,一组以水流作比。两组在比声音方面都是一小一大,表现了听觉上或小或大的两种“不可捉摸”的感觉。红军战士在极端困难与危险的情况下夜宿半山腰,能够全身心沉浸、陶醉在对夜景的欣赏中,根本忘记了寒冷,忘记了危险,这表明红军战士乐观豁达的情怀和为了中国革命的成功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

她是我的朋友课文原文及赏析
1个回答2024-05-16 09:48

《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下面整理了课文原文,供大家参考。

课文原文

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

战争时期,有一天,几发炮弹落在一所孤儿院里。两名儿童当场炸死,还有几名儿童受了伤,其中有个小姑娘。

附近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接到消息,带着救护用品迅速赶到了,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输血迫在眉睫。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有几名受伤的孤儿却可以给她输血。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一阵沉默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噢,谢谢你。”医生说,“你叫什么名字?”

“阮恒。”

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垫上。他的胳膊用酒精擦拭后,一根针扎进他的血管,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

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刺疼了他,他又摇了摇头。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医生问他为什么这样哭,然后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事后,医生对周围的人说:“他是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准会让他把所有血都给那个小姑娘,好让她活下来。”

“但是他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有人问。

医生转身向那个小男陔提出同样的问题。小男孩回答说:“她是我的朋友。”

赏析

《她是我的朋友》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细致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在学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

有一个天天向前走的孩子赏析?
1个回答2024-02-08 01:42

有个天天向前走的孩子,他只要观看某一个东西,他就变成了那个东西。在当天或当天某个时候那个对象就成为他的一部分。或者继续许多年或一个个世纪连绵不已。我认为这是在说一个小孩子从童年逐渐长大的过程。因为孩子是无邪的,也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所谓耳濡目染,对成年人都如此,何况是一个孩子呢。所以我们才强调榜样的力量。

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赏析?
1个回答2024-02-12 14:57

孩子像早晨刚刚升起的太阳,充满活力,充满梦想,充满希望。他们向前走去,明天将是孩子们的世界。

《月亮出奔》赏析
1个回答2024-02-20 13:16

月亮出奔

据说,在很古的时候,有一年中秋的夜晚,月亮听到人们对她的赞美和夸奖,禁不住内心的高兴,以至于飘飘然。啊——我是多么明媚,多么皎洁,多么美丽,多么娇艳!要是白天也能够和人们见面,那该有多少荣誉和赞美落到我的身边!——就是那个太阳逼得我不能露脸!

于是,月亮忍不住了,怒气冲冲地对太阳说:“你干吗老瞧着我?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我的光辉倒是你给的。再说,老让我围着你转,这样下去,就会埋没了我的天才!”

太阳忠告她说:“每一个星球都有自己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可以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要是离开这个位置,就会沉入宇宙海洋的底部。”

地球也忍不住地对她说:“你呀,要是离开太阳就会失去一切光辉和温暖,要是离开了太阳,就会迷失方向。”

可是,月亮更恼火了:“好哇,你们串通一气来欺侮我。你们以为我离开你们就不行吗?不,没有太阳,我自己可以发光。没有地球,宇宙中有善感的织女,多情的牛郎,他们会对我做出崇高的评价,正确的估量。成年累月地跟着你们转,有什么出息?我要独立创立一番事业。”

说罢,月亮真的离开太阳去了,走向那无边的星空,浩瀚的宇宙。月亮越走越寒冷,越来越凄凉。她对着茫茫的前途,感到无限的悔恨和懊丧,最后终于忍不住放声痛哭起来,泪水落在身上凝成了一座座冰山。

慈祥的太阳听到了月亮的哀哭,就用强大的引力把她重新吸到自己身旁,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月亮。

训练提示

1.这篇寓言讽刺了那些自以为是的人。

2.在表达时要注意不同角色的声音造型:月亮的话可处理成甩腔甩调,洋洋自得,以年轻的女性为好;太阳可设计成一个宽厚的长者,声音慈祥而睿智;地球可以是个理性而质朴的小伙子。

《晒月亮》赏析
1个回答2024-04-02 03:41
1、不清楚哪个词!
2、“晒月亮”点明文章中心,故乡的所有景物、人们以及人们的心灵都沐浴在月亮柔和的光芒里。
3、突出了故乡在月光下格外美丽、宁静。也从侧面反映作者对故乡的由衷热爱、思念!
4、美丽的神话故事是故乡孩子们心中一个美丽的憧憬,让我们知道作者的家乡不仅景美、人善良,还是孩子们精神寄托所在。
5、“故乡夏夜里那明晃晃的月亮,原是供我们晒的呵。”点明文章中心,看似晒月亮,其实月亮自古以来都是思乡之情的寄托,把故乡的月亮写得越美,说明作者的思乡之情更浓!
走月亮吴然文学赏析
2个回答2022-11-29 21:13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这时候,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走哇走,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我用树叶作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小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从果园好边飘来了果子的甜香。
阿妈用温暖的手拉着我,我闻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我们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在我仰走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下走着,走着……
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花钟课文原文及赏析
1个回答2024-01-27 22:23

《花钟》是一篇具有浓厚科学性的阅读文章,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 ——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儿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

课文原文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陆续开放。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

赏析

《花钟》是一篇具有浓厚科学性的阅读文章,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 -----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儿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 作者先讲观察后的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 的,并形象例举了牵牛花等9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分析回答了 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与昆虫的 活动时间有关;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花钟》是一篇语言优美的科普小品文,属于说明文范畴,说明对象是各种植物开花时间不同,以及这种不同的原因和在实际中的运用。说明方法主要是举例说明。说明语言既体现了准确性,又体现了生动性。是一篇打开说明文殿堂的好范例。

雪孩子课文原文及赏析
1个回答2024-01-23 15:44

课文《雪孩子》改编自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嵇鸿的同名童话故事。下面整理了课文原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

课文原文

雪,下个不停,一连下了好几天。

这天早上,天晴了,兔妈妈要出门去。小白兔嚷起来:“妈妈,妈妈,我也要去!”

兔妈妈说:“好孩子,妈妈有事,你不能跟着去。”兔妈妈在门外的空地上给小白兔堆了个雪孩子。小白兔有了小伙伴,就不跟妈妈去了。

小白兔跳舞给雪孩子看,唱歌给雪孩子听。他玩累了,就回家去睡午觉。“屋子里真冷,赶紧往火堆里添把柴吧!”

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得旺旺的,屋子里渐渐暖和了。他躺在床上,闭上眼睛,一会儿就睡着了。

火越烧越旺。哎呀,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小白兔睡得正香,他一点儿也不知道。

“不好了!小白兔家着火了!”雪孩子看见从小白兔家的窗户里冒出黑烟,蹿出火星,他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

“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

小白兔得救了,雪孩子却浑身水淋淋的。

这时候,树林里的小猴子、小刺猬都赶来救火了。不一会儿,大家就把火扑灭了。

兔妈妈回来了,激动地说:“谢谢大家来救火,救了小白兔,谢谢大家!”

“咦,是谁救了小白兔?”小动物们都说,“真得谢谢他呢!”

这时,救小白兔的雪孩子不见了。他已经化成水了。

不,雪孩子还在呢!瞧,太阳晒着晒着,他变成了很轻很轻的水汽。飞呀,飞呀,飞上天空,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赏析

课文《雪孩子》改编自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嵇鸿的同名童话故事。可爱的雪孩子陪小白兔玩,给小白兔带来了欢乐。小白兔的家着火了,勇敢的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成了一朵白云。白云很美很美,就像雪孩子纯洁美丽的心灵。课文富有童趣,意境优美,同时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故事之中,利于学生理解。

《雪孩子》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以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讲述了友谊、奉献、分离。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用平实的语言描述雪孩子陪伴小白兔的情景,快乐而温情。第五至八自然段中雪孩子奋不顾身勇救小白兔,它焦急的语言、急切的动作让人敬佩,雪孩子成了我们心中的英雄。第九至十四自然段写了故事的结局,雪孩子“浑身水淋淋—化成水—变成水汽—变成了白云”,如此温情细腻的表达让人既伤感又欣慰,雪孩子没有远离,它依然在小白兔看得见的地方,守候着它的朋友。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