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三首解析

忆江南赏析
1个回答2022-11-15 08:08
白居易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本来景色是没有生命的,但是江南的景色在白居易的笔下充满了色彩,白居易仿佛勾勒出了一副美丽的江南风景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的风景是多么美好,像画一样的风景久已熟悉。清晨日出的时候,江边盛开花朵的比火焰还要鲜艳,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忆江南·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译文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在月圆之夜的时候,山寺之中,寻找桂子,登上郡亭躺卧其中,欣赏那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忆江南·其三》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译文
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吴宫,喝一杯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那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迟早会再次相逢。
忆江南三 江南忆。。。。。。
1个回答2024-02-24 14:35
吴宫 春竹叶这一首是描绘苏州之美。苏州有当年吴王夫差为美人西施修建的馆娃宫等风景名胜古迹,有名叫“竹叶春”的美酒佳酿,苏州的女子也更美丽多姿,能歌善舞,她们的舞姿,令人联想到那在风中沉醉的荷花。诗人以美妙的诗笔,简洁地勾勒出苏州的旖旎风情,令人无比神往。
忆江南是一首什么忆江南是它的什么?
1个回答2024-02-05 07:09

  1、忆江南是——词。

  2、《忆江南》本为隋唐时期词牌名,原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春去也》.《金奁集》入“南吕宫”。

  3、《忆江南》,词牌名。

  据说,它是唐代宰相李德裕为悼念爱妾谢秋娘所作.段安节《乐府杂录》中记载:“《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后来因为唐代白居易曾依其句格而做《忆江南》三首,但嫌其名不雅,遂改名为《忆江南》。

  4、附白居易《忆江南》三首:

  忆江南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忆江南·衔泥燕赏析
1个回答2023-12-26 22:12

这首词借物咏怀,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美满爱情的追求。

暮春三月,繁花盛开,草木葱茏,一双燕子飞去飞回,匆匆忙忙的衔泥筑巢。它们将巢安安稳稳的筑在房屋的杏梁之上,终成就了美好的烟缘。而独处于闺中的女子勒?她看到了筑巢的燕子,它们双宿双飞的恩爱情态多么令她羡慕。

“衔泥燕,飞到画堂前。占得杏梁安稳处,”这三句写燕子筑巢,以动态咏物。“衔”、“飞”、“占”三个动作,便将燕子筑巢的全过程完整的写了出来,一气呵成。

“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这两句写闺中思妇的感叹。这首咏物词并非止于对燕子的描写,而是借物喻情,由燕及人。女主人公看到结伴而飞的燕子不禁感悟伤神她哀叹自己形单影只,无人怜爱,羡慕梁间燕子的美好烟缘。

这首小令仅仅二十七个字,却写得形神兼备,深隐含蓄,极富情致。语言通俗,感情真挚,带有浓郁的民间风味。

多情江山角色介绍分析?
1个回答2024-02-25 03:08

《多情江山》是由李惠民、白云默执导,侯梦瑶、高云翔、米露、袁咏仪主演的宫廷类电视剧。

该剧讲述了顺治帝在22岁至24岁之间一段短暂却意气风发的经历

董小宛

演员:侯梦瑶

江南名妓,有着沉鱼落雁之容,倾国倾城之貌,身陷困境之时遇到微服私访的顺治帝,与其堕入情网,她与顺治皇帝生死相许,进入宫中。此举触痛清廷严禁汉人女子入宫接近皇室的铁律宫禁,爱情遭到孝庄皇太后的强烈反对,历经磨难,终于二人走到一起,但也随着顺治殡天了。

顺治

演员:高云翔

痴情,为爱执着,极富才情却又敏感细腻的少年皇帝。一生最爱董小宛。他在激烈政治斗争中被拥上帝位,过早地承担起国家和家庭的责任,总是需要斡旋在母亲和群臣之间。他在群臣面前,在外人面前表现出来的多是成熟稳重,有主见有个性的一面,但是在母亲面前,他永远是听话孝顺的孩子,可惜患染疾病,英年早逝

孝庄皇太后

演员:袁咏仪

端庄智慧,曾与姐姐宸妃海兰珠争宠。卓越女政治家,与胸怀远大、年青气盛的儿子福临在诸多事情上有着矛盾冲突,为了巩固大清江山,为了儿子不走父亲的痴情过去,不惜运用权势设计陷害董小宛,最终被董小宛感动。起到安抚群臣之心、为皇帝分忧解难与调和后宫矛盾等多种作用。现被董小宛的所作所为打动,接纳了她。

多娜

演员:米露

倾国倾城,国色天香,为人心狠手辣,颇有心计,竭尽全力去得到自己要想的东西。表面上温柔大度,与嫔妃和睦相处,实际上是恶毒的女人,后宫种种事件都与她息息相关,包括陷害其他嫔妃,害果珍滑胎,得到皇帝宠爱,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无人可以扳倒,还一次又一次化险为夷,最后被董小宛打动,最终被封为孝惠章皇后。

忆江南的出处
1个回答2024-01-25 22:04
词牌名,又叫望江南。描绘了美丽如画的江南风光。
忆 江南。
1个回答2024-02-18 15:10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就曾谙。日出江花红生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意思:
江南特别好,风景对我很熟悉。太阳出来的时候比火还红,春天来的时候井水碧蓝色还绿。能不会忆江南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忆江南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2-14 18:26

《忆江南》的意思是: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诗词原文】《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扩展资料

1、《忆江南》创作背景

刘禹锡曾作《忆江南》词数首,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说:“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此词在公元837年(唐文宗开成二年)初夏作于洛阳,由此可推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词也应在开成二年初夏。

2、《忆江南》鉴赏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待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题中的“忆”字和词中的“旧曾谙”三字还说明了此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层次:以北方春景映衬江南春景。全词以追忆的情怀,写“旧曾谙”的江南春景。而此时,作者却在洛阳。比起江南来,洛阳的春天来得晚。

花发得比江南晚,水也有区别。作者竭力追忆江南春景,从内心深处赞叹“江南好”,而在用生花妙笔写出他“旧曾谙”的江南好景之后,又不禁以“能不忆江南”的眷恋之情,收束全词。这个收束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

忆江南有那些
1个回答2024-02-15 10:17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2-18 09:17
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先说选材。这首词就是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可以说,写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来江水”,正是写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



再说修辞。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都是比喻: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那迷人醉人的春色,当年在苏杭是曾经金属锰览过的,而今却没有那样的机会了。诗不禁叹息地说: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呢?结尾这个反问句,诉说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也激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