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治邺四年级

西门豹治邺主要讲了,什么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7 09:02

战国时期,西门豹在邺地任县令治理邺地的情况,巫婆和豪绅勾结在一起赋税加重,西门豹阶级成治了巫婆和,当地豪绅,邺地的风气逐渐好了起来。

西门豹治邺是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30 14:58
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作者:褚少孙,西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号先生,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寓居沛县(今属江苏)。

这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两千多年前,西门豹管理邺那个地方时,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官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危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并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重又繁荣起来。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写两千多年前,西门豹治邺时,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故事,刻画了西门豹有勇有谋,以民为本,敢作敢为,与民做主,为民除害的形象。
西门豹治邺十一字成语?
1个回答2024-02-13 11:06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yǐ qí rén zhī dào,huán zhì qí rén zhī shēn]

释义

以:拿;治:惩处。用别人的办法来惩治别人。

西门豹治邺 出自?
1个回答2024-02-13 14:54
 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作者:褚少孙,西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号先生,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寓居沛县。司马迁死后,《史记》有些篇散失了,据班固说是“十篇缺,有录无书”。褚少孙作了补充、修葺的工作。明人辑有《褚先生集》。少孙早年与山阳县的张长安,东平县的唐长宾等人求教汉朝大儒王式。王式要他凡事不能光靠朗讲,而要回之多加润色,少孙课颂老师教诲,遵此认真研究学问,融会贯通,自成一家。文章不同凡响。
  成帝年间,少孙与张长安,唐长宾等三人同应博士殿试选,即有提问,对答如流,三人均升博士,故《鲁诗》中有唐、褚、张之说。少孙甚爱《史记》,尤其爱读史书列传。美中不足的是司马迁死时,《史记》尚缺十篇未写完。少孙就拜访学识渊博的名流、谈古论今的学士,费尽周折,得到前朝《封册书》,历尽艰辛补缀了《史记》之缺,补写的有《景纪》《武纪》《礼书》《兵书》和汉兴以来的《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及《傅靳蒯成列传》计十篇,并写之《滑稽列传》。褚少孙一生著书甚多,他酷爱学习的劲头及渊博的学识对后人影响极大。
  这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两千多年前,西门豹管理邺县那个地方时,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官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危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并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重又繁荣起来。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写两千多年前,西门豹治邺时,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故事,刻画了西门豹有勇有谋,以民为本,敢作敢为,与民做主,为民除害的形象。
西门豹治邺
1个回答2024-02-24 01:37
西门豹初到邺(yè)城时,看到这里人烟稀少,田地荒芜,百业萧条,一片冷清。后来才知道百姓是为“河伯娶妇”所困扰。魏国邺郡(ju?)屡遭水患。女巫勾结群丞(chéng)等,假借河伯娶妇,榨(zhà)取民财,百姓困苦不堪。他巧妙地利用三老、巫婆等地方豪绅、官吏(lì)、为河伯娶妻的机会,惩治了地方恶霸势力,遂颁(bàn)律令,禁止巫风。教育了广大的百姓。原先出走的人家也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同时,他又亲自率人勘(kàn)测水源,发动百姓在漳河周围开掘了12渠,使大片田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实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很快就使邺城民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东北重镇。由于西门豹治邺有方,深受人民爱戴,后人修祠建庙,以为祭祀。
西门豹几几年治理了邺
1个回答2024-02-23 16:08
西门豹

中国战国时期魏国人。生卒年不详。魏文侯(公元前446~前396年在位)时任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令。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水利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位无神论者。他初到邺城时,看到这里人烟稀少,田地荒芜,百业萧条,一片冷清。后来才知道百姓是为“河伯娶妇”所困扰。魏国邺郡屡遭水患。女巫勾结群丞等,假借河伯娶妇,榨取民财,百姓困苦不堪。他巧妙地利用三老、巫婆等地方豪绅、官吏、为河伯娶妻的机会,惩治了地方恶霸势力,遂颁律令,禁止巫风。教育了广大的百姓。原先出走的人家也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同时,他又亲自率人勘测水源,发动百姓在漳河周围开掘了12渠,使大片田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实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很快就使邺城民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东北重镇。由于西门豹治邺有方,深受人民爱戴,后人修祠建庙,以为祭祀。
求西门豹治邺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3-06 17:34

主要内容

两千多年前,西门豹管理邺县那个地方时,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官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危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并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重又繁荣起来。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写两千多年前,西门豹穗宴治邺时,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郑族侍故事,刻画了西门豹有勇有谋,以民为本,敢作敢为,与民做主,为民除害的形象。

这是一篇历史散文,写西门豹治邺的两大实绩:革除“为河伯娶妇”的陋习,凿渠引水灌溉农田。革除陋习是全文的重点,兴建水利是辅助性的笔墨。二者所用的笔法很不一样:前者主要通过描绘,再现当时的场景;后者主要采用记叙,说明有关的情况。

从了解西门豹的全人来说,这两部分不可或缺。但若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看,前一部分堪称精彩,后一部分则流于平淡。

扩展资料:

课文赏析

《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讲的是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道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事。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重点叙述了西门豹破除迷信,将计就计惩罚坏人的事。本文通过写两千多年前,西门豹治邺时,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故事,刻划了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喊吵做主,为民除害的形象。

西门豹治邺的故事是怎样的?
1个回答2024-01-23 16:11

西门豹是战国初期魏国的一个地主阶级政治家,也是一位无神论者。他在担任魏国邺县县令期间,进行了一场革除迷信陋习的战斗。

邺县在今河南省安阳县和河北省临漳县一带,地处魏国和赵国交界处,是个战略要地。但是邺县土地贫瘠,城镇萧条,人烟稀少,加上连年水旱灾害,是个很不好治理的地方。

魏文侯善于用人是众口皆碑的,为了加强边防,任命西门豹管理邺城,是他又一明智之举。

西门豹到任后,望着混浊汹涌的漳水和当地的凄凉景象,心情非常沉重,但他并没有失去信心,他询问当地的父老们,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邺县的贫穷。父老们说:“百姓最苦恼的是河伯娶妇,为了这事,弄得民穷财尽!”

原本漳河是条水产丰富、交通方便的河流,由于年久失修,管理不善,一遇大雨河水便泛滥,附近的庄稼被淹,房屋倒塌无数,后来有一个女巫说这条河的河神要娶媳妇,只要每年送给她一个新娘,就会保佑这一带风调雨顺,否则就要降灾发大水。

每到河伯娶妇的时节,巫婆们便到处巡视察看,遇到哪个穷人家的女儿长得好,就硬说她该作河伯的老婆了,于是强行聘娶。人抢来后,巫婆给她梳妆打扮一番,穿上华丽的衣服,独自住在河边一间专门布置的房子里。过了十来天,就把这位少女放在一张铺设讲究的新床上,然后把新床放到河里,自行漂浮,顺流而下,行数十里后就沉到河底,说是河伯给接走了。许多人家生怕自己的女儿被选中,纷纷背井离乡,逃亡外地。“河伯娶妇”在当地由来已久,这就使得本地人口越来越少,土地荒芜,人民生活十分贫困。

西门豹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决定要狠狠打击这股邪恶势力,铲除这种愚弄欺压人民的陋习。于是,他不动声色地对父老们说:“下次给河伯娶妇时,请告诉我一声,我要去参加典礼,为新妇送行。”

河伯娶妇的时节到了,那天一大早,县吏乡官和当地豪绅,听说新上任的县令也要来为河伯的新媳妇送行,便早早地来到河边等候。远近的百姓也扶老携幼赶来观看,漳河两岸,人山人海,人们都在翘首等待着。只见十来个小女巫簇拥着一个70来岁的老巫婆来到现场。这时,西门豹带领他的随从也来到了河边,人们马上安静下来,西门豹向左右巡视了一下,见这一活动的主角都已经到场了。老巫婆正要宣布仪式开始时,西门豹突然说:“把新妇带上来,让我看看她长得美不美。”老巫波很想巴结一下这位新县令,便把“新娘”领到了西门豹的身边。

西门豹看了一眼,摇着头说:“这位新娘长得一点也不美,这样的人怎么能送给河伯作老婆呢?还是麻烦你去辛苦一趟,告诉河伯等选到漂亮的,改日再送去吧!”老巫婆一听,脸色大变,刚要张口说什么,就被兵丁拦腰抓起,扔进了漳河。西门豹在河边一本正经地等了一段时间,脸上显出焦急的神色,他转身对随从说:“老巫婆怎么还不回来?大概是上了年纪不中用了,还是她的徒弟去打听一下吧!”于是又把一个小巫婆投到了河里,这样一共扔进了三个小巫婆,可还是没有回音。这时,西门豹转向乡官们说:“老巫婆和她的徒弟都是女流之辈,办不成大事,只好劳驾三老(乡官)亲自下河跑一趟了!”这样,“三老”也被抛进了水中。这些被扔进河里的人,很快就被滚滚的波涛吞没了,当然是不会回来的。西门豹为了使这场革除迷信陋习的斗争进行下去,便装出非常认真的样子,在河边等候了很长时间,然后说:“老巫婆和三老办事不力,还是请县吏和豪绅们派一个代表去催问一下吧!”顿时,这伙平时满口敬神信天,鱼肉人民的家伙,一个个惊恐万状,生怕被西门豹抛到河里去,纷纷跪倒在西门豹的脚下,磕头求饶,乞求活命。这样,为河伯娶妇的鬼把戏,便不攻自破了。

西门豹通过这件事,打击了邪恶势力,树立了新县令的威信,也得到了当地人民的拥护。接着,他又对邺县的政治经济进行了改革。为了根治水患,发展生产,他动员民众组织起来,依靠自己的力量根治漳河,先后开凿了十二条水渠,涝可分洪,旱可引漳河水灌田,既减少了漳河泛滥的危害,又大大地肥活了土壤,使原来两岸遍布的盐碱地一变而成为肥田。这些水渠,在以后的一千多年中,始终发挥着作用。

在治理漳河的同时,西门豹还根据邺县土地质量普遍较差的实际情况,大胆地将魏国规定每户农民由国家授田100亩的限额改为200亩,作为民众生活、生产的保障。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西门豹又推行寓财于民、寓兵于农的政策,不重敛,不征兵,而致力于使民众富裕、亦农亦兵。

经过西门豹的治理,邺县的生产发展了,军事力量也强大起来。西门豹率领这支士气旺盛的民兵,北击燕国,收复被燕国侵占的土地,使邺县成为魏国的东北屏障。人们过着富足、祥和的生活,西门豹受到百姓的欢迎和爱戴。

西门豹治邺时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04:46
《西门豹治邺》课文讲的是两千多年前,西门豹管理邺那个地方时,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危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并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重又繁荣起来。
《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讲的是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道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事。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重点叙述了西门豹破除迷信,将计就计惩罚坏人的事。本文通过写两千多年前,西门豹治邺时,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故事,刻划了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做主,为民除害的形象。
西门豹治邺讲了一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07:32

治理人为河鬼的故事。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