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给女人的警示

曾国藩警示家书
1个回答2024-02-27 04:24
警示家书

【清】曾国藩

君子欲成大器,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利可共不可独,谋可寡不可众。

凡成大事者,

以识为主,以才为辅,

人谋一半,天意一半,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译文:

长久获利的事情不要做,因为物胜则衰,众人争夺的地方不要去容易招惹祸端。利益要分享而非独吞。有舍才有得,谋划而不能商讨,因为众口难调。成大事者主要看人生阅历和经验,事情的

成就也要看天意。不必怨天尤人,不必自暴自弃,凡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付出全力就会有所收获。
曾国藩的启示
1个回答2024-02-16 16:45
感受:蕴含了太多智慧,金句值得背诵

本书要点:在介绍了曾国藩的人生经历中揭示了智慧(我历史不好,看完也忘了,就知道他大器晚成,虽然现在我还很普通,但我也有梦想“晚成”一下!)

觉察点和总结:

1.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这个改变首先在自己的观念,如果我们做的事是合乎天道的, 我们就应该坚持。

2.学到一种沟通方式——没有人喜欢被说服,尽管我看到有不对的地方,我应该说,我是这么做的,你可以参考一下。

读书笔记:

人生就是经历各种曲折 ,在每个经历中反省自己,最后走完自己的一生。

勤劳、谦虚、礼让、节俭都绝对没有错,一定要坚持,我还要继续保持我的这些优点哦!

曾国藩是大器晚成的,希望我也是!

人生就是一条曲线,每个人都是经过中间的种种曲折,最后走完自己的一生

人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其实也很简单。因为“相由心生”,相一变,命就会变了。所以最终要改的是什么?是你的心。心是什么?心就是观念。你只要观念正确,你的命整个就变了

人一生太顺其实并不一定是好事情,因为大器往往是晚成的

一个人在这个阶段不尽快把孩子的事情解决好,后半段再要做事情,就会很麻烦。如果早不生,等到临终的时候,可能就会很后悔

当自己不得意的时候,应该赶快去结交一些好朋友,这样,将来得意的时候,才有人可以合作。当自己顺利的时候,出现在身边的人多半都是小人,而当自己落难的时候还肯跟自己在一起的,才更可能是君子

一个人千万要记住,你有任何成就,都不要到处去彰显,不要引人嫉妒,不要引人羡慕,也不要以为自己有很多观众,自认为了不起,而要始终保持低调和谦虚

第一,早起

第二,静坐

第三,读史。其实历史真的是需要很认真地去读、去体

第四,谨言慎行,而且还要养气。说话做事都要小心谨慎,既要三思而后行,也要三思而后言,因为人很容易受情绪控制,或者短时间内考虑事情很容易不周全,这样就容易犯错,而有时候一句话、一个动作的影响都会是决定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

第五,保身

第六,书法

第七,夜不出门

结果不是很重要,出发点,也叫动机才更重要

人一定要未想赢,先想输,凡事都要先想自己会怎么输。多问自己“我输得起吗?”如果输得起再做,“再输也不过如此”

执两用中”,是说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办法,不能“过分”,也不能“不及”

一个人要有意见,没什么不可以,但是你要先把自己的性命保住,才可以有意见。而且说话尽量迂回一点,缓和一点,不要直言,直言不一定会有好处的

一个有成就的人,往往也是备经挫折、备受考验的人,否则他不可能有大成就

凡是碰到内外的变动,你都要告诉自己,这是老天对你的考验,你是必须要面对的,你要想“没办法,老天要考验我,我跑也跑不掉,我只好面对它,我想办法来因应”,这样才能更好地加以应对

一个人要会利用敌人,而不是跟敌人死拼,这正是曾国藩的高明之处

你如果一出手,所有人都说你是为公的话,那么,就算你再做错,别人也会认为你是对的

平常交朋友要交一个敢骂自己的人

曾国藩虽然常常失败,但却开始变得有恒心,能坚持,最后终于等到了局势的扭转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一个人要能勇敢地面对自己,要能找出自己的缺点。记住,你的缺点就是你这辈子的功课。

他把“恒”当作什么呢? 第一,在忧患中成长

第二,持正道以开新

第三,恒久中行善德。“恒”的目的是什么呢?“恒”就是要不断修德

一个人并不是天生就是那么好的人的,都是慢慢改的。这样才有意思,有价值

一个人最了不起的不是说“我天赋异秉,我有什么好的遗传”,而是说“我不管怎样,我都要把自己变得越来越好”,这才是最大的修炼

《挺经》可以说是曾国藩总结自身人生经验与成功心得的一部传世奇书

人首先要不断超越自己,然后才可能最终得以超脱

我们总是喜欢事后找借口。凡事都应该事先防范,不要等孩子出了事情,再来后悔,再来骂人,再来求别人原谅,这是不可以的,而且也来不及了

明强。智、仁、勇这“三达德”

一个人如果会听话,就会知人;会知人,就会用人;用对人,事情就解决一大半了。“喜爱的人要能知其短处,厌恶的人要能知其长处。

“首先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然后再去访察别人的言论。

勤劳才不会懒惰,谦虚就不会骄傲,而“大”就是“勤”“谦”二者兼具,这三点合起来,就是古人修身治人的最大法门

每个人都要在心里面衡量,把握好所有事情的度,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状态

当老大往往是很辛苦的,为什么非要争着当老大呢

对待部属,用钱不能斤斤计较,有功不能争夺;话不说太多,感情不过密切,犯有过失,要严加惩治。”这就是曾国藩带兵为官所坚持的原则,不以人情违背规矩法令,不论是谁,有过失决不姑息,必定严加惩处

外王”的意思是你只修自己是没有用的,独善其身有什么用呢?你一定要让跟你在一起的人都能感觉到,他跟你在一起能受益,对他有好处,他很欢迎你,这才叫“外王”

一个人最要紧的就是要花时间用心来改变自己,这才是你一生要

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的心,改变自己的观念,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办法

视其所以”是看他的动机,“观其所由”是看他做事的方法,而“察其所安”则是看他个人的识度。视、观、察这三个字就代表三个层次,而

一个比一个深。

看清一个人的动机已经很难了,而你还要看他的方法是否正确。有很多人的动机是对的,但是这样的方法是错的,所以最后还是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除此之外,你还要看他的识度够不够,也就是说,看人要看三层,这样一层一层地深入看进去,你才能看得更清楚

你这辈子长成什么面相

都是根据你这辈子要做的事情配搭好的

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教会他正确的走路姿势,这对他将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看人就要趁他不注意的时候看本相,然后再在他注意的时候看他是怎么装的,之后再看这前后有多大落差。这个落差有多大,就说明这个人的变化有多大。这样,你才有可能真正看透他的内心

一、邪正看眼鼻:眼闪鼻歪的人不正

二、聪明看嘴唇:嘴唇厚的人多半忠

功名看气宇:气宇轩昂的人更争气 看一个人的“气宇”,先看他的额头,然后看他一身的气如何

事业看精神:精神专注的人易成

寿夭看指爪:手脚要有气而又柔

第一,看它有没有气。第二,看他手上的肉是否柔软。第三,看他的手指是否细长

风波看脚跟:脚步稳重的人有担当 大家平时可以多留意,看别人怎么走路。通过看一个人走路最能够看出这个人如何

条理看语言:透过语言看人的内

任何事情都要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多站在别人的立场想一想,多检讨反思自己,自己一定是有欠缺,有做得不够、做得不好的地方,这样你也会进步很快

古往今来都是一心为公的人才会留名,而为私的人,往往很快就被遗忘了

“勤读”不是指一遍又一遍的读。你就算读到倒背如流,也不一定有用。勤读的主要含义是要能举一反三

但是要想知人,一定要先知己。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是没有办法知人的。知人难,知己则更加难上加难

任何事情,一定要用心,不用心是难以成功的

1.有无独立之志 曾国藩看人首先看什么呢?看这个人有没有独立之志,在大事上是否有自主判断力,能否独当一面。而且不仅要能独当一面,还要能够聚集众人的力量。一个领导最要紧的不是自己在做事,而是要让跟自己的人都能好好做事,这点才是最关键的

作为臣子,要忠君当然没错,但也不能百依百顺,一味言听计从,因为最后打败仗的责任还是得由臣子来承担

所以一个人与上级打交道,主要不是服从不服从的问题,而是自己有没有能力坚持的问题。你坚持到最后是对的,你就要坚持,你怎么能不坚持呢

你要让别人相信你,你首先得自己相信自己,自己有底气,然后在这种信心下坚持,别人才可能最终被你说服

立好志之后,还要有胆识。“要能自己拿定主意,就必须有胆识,能因时、因地、因人、因事作出合理应变。

有胆识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行事果断,能果断决策。因此要“博采众议,不主观武断”,也“不能以自我为中心。

有恒”?就是要专心,要长期坚持,而不能有始无终、有头无尾

心存仁义、肩负重任的人,才有资格叫人才

“自达达人”,这个“自达”是说做人办事圆融,使凡事都能行得通,说话做事小心谨慎,不自夸自大,这才叫圆融。“达人”的本意是,我守规矩你也守规矩,也就是说,我有规范,然后让别人在这个规范内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绝对不能完全约束一个人,否则他的才能、潜能都会被扼杀,而你也会很累;但是,也不能完全让一个人自主,因为一旦他超越底线,超越规范,你就很难再控制住他了

一个人的知识要广博一点,才能有很多话题,才能碰到什么人讲什么话,这样你就可以四方交友,就可以拓宽你的交际范围。如果你只会讲一种话,一个行道的话,那你的眼界永远都会很窄、很狭隘

中国人说话还是要看交情的,交浅不言深

真正有价值的改变是根据天理的改变,符合天理就改,如果不合天理,那么,不管别人怎么说都不改。这才是儒家所讲的“慎独”,一辈子坚持做自己,只要自己合乎天理就可以,因为不一定别人讲的就对

所谓“化”,就是所有人跟你在一起都会不知不觉地受到你潜移默化、无形的影响。你周围的人自己主动去改变自己,而不是你硬性的规定,不是你逼迫他,不是你立下规矩要求他,也不是你要考核他。他跟你久了以后,慢慢变得跟你一样,这就叫“化”。“化”是很难的,要“化”就得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如果只是不断地口头上讲大道理,即便是苦口婆心,也仅仅只是教而已

曾国藩有家训八字诀,分别是早、扫、考、宝、书、蔬、鱼、猪。这八个字让曾家得以长期保持农耕生活方式,子弟勤奋好学,家风严谨和善而又朴实

第三,考。“考”就是“孝”,指祖先祭祀,敬奉考妣,不忘先辈教诲

第四,宝。“亲族邻里,时时周旋,贺喜吊丧,问疾济急”

读书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有那些道理才可以改变你的气质。因此曾国藩很早就要求自己“无一日不读书”,而且他也当真做到了

后面三个,蔬、鱼、猪,即种菜、养鱼和养猪,代指“耕”,保持农耕生活方式,健康而又朴实

无论为官还是做人,都一定要有责任感,要守信用,这会决定你的个人信誉与口碑,进而直接影响你的人

“识时务”,是指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应该出来做事,才出来,而且当仁不让;否则,他宁可归隐

其实我们每个人本来都有很多缺点,我们这一生就是要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不断改进,然后让自己从茅塞未开变为茅塞顿开,到最后自己有一些独特的心得,这才是我们这一辈子最大的成就

当老大的就要“我不说了算,让老二说了算”,这才高明

什么叫作“道德”?“行道有所得”,就叫“道德”

一个人如果按照天理去做,并不是说结果一定会好,也不是说他一定会升官发财,而是他自己深深感觉到的确是符合天道,单凭这一点,就说明这个人的道德修养很高

真正知道的人,一定做得到。只有做到的人,才有资格说他知道。凡是做起来、行起来有困难的,就是没有彻底地知道。一定要知行合一才行。你知道有什么用?做不到就等于零

不要说你对谁好,你对谁有恩惠,别人必须感谢你。人情你不讨,它永远在,你一讨,就会什么都没有了

一个人修炼到最后,所有坏人看到你,都会变好,这是你最大的功德

学曾国藩,到底是要学他的什么呢?其实只有四个字,忠孝节义

人生是什么?就是坚忍与等待。一个会等的人永远是有希望的,一个不能等的人则经常是错过机会的

三不朽”就是指立德、立功、立言

他知道如果一个人还没有准备好,就得到机会居高位其实是非常不幸的,因为这样最后会害己害人。因此他利用这段时间不断反省自己,踏踏实实地学习提高,在品性陶冶、意志锻炼和学问精进上,都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根基

易经》告诉我们“时”非常重要,它可以决定很多事情。“时”没有到,能拖就拖;“时”一到,当机立断。所以要坚持待时而动,顺势而为。不管是顺境、逆境,都要审时度势。当然逆时要有逆时的做法,顺时要有顺时的做法,只要稍不合理,就会徒劳无功

《易经》的“易”有三重含义,变易、不易、简易

我推荐大家去看一本书,书名叫《易经真的很容易》

·一个人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的,但只能你自己改,改你的心,改你的观念。 ·每一个人都有盲点,这个盲点就是你自己看不清楚的那一点。你要能勇敢地面对自己,找出自己的缺点。记住,你的缺点就是你这辈子的功课。 ·每个人都要记住四个字:适可而止。任何时候都要有“知止之明”,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切勿得寸进尺。 ·人有时候是需要有人来点醒的。不是谁聪明不聪明的问题,而是看自己的事情经常看不清楚,看别人的事情反而看得很明白。 ·你干吗要去说服别人?你凭什么去说服别人?有谁愿意被你说服?“说服”这两个字要从我们脑海里彻底清除掉。我们没有资格去说服任何人,也很少有人真正愿意接受我们的说服。我们只能说,“我做了,你可以参考一下”。 ·现代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我知道,我知道,就是做不到”,不要拿这句话当借口,真正知道的人,一定做得到。只有做到的人,才有资格说他知道。凡是做起来、行起来有困难的,就是没有彻底地知道。 ·一个人要老实,但是不能太老实;一个人要认真,但又不能太认真。 ·人生是阶段性的调整。我们走一段就会遇到瓶颈,那个瓶颈就是转折点,或者叫拐点。你拐不过去,就会栽跟头

你要好好考虑怎么转得好、转得顺、转得有效,这就叫调整

·在任何时代,勤劳、谦虚、礼让、节俭都绝对没有错,一定要坚持

·“慎独”就是好好做你自己,走你自己的路。而不是我们一般所理解的单独一个人要小心。这个“独”是你特有的、独特的,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但是如果你的特色老是跟别人格格不入,那你就需要好好去调整

·每一个人都应该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情,不要觉得这不好。你本来就应该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分内之事

·“边带边教”,其实父母的责任就是这四个字

·每个人一辈子只喝两杯酒,一杯苦酒,一杯甜酒,关键看你怎么喝。你先把甜的灌下去喝光,后面就是受罪。因此我们宁可年轻的时候受点罪,吃点苦。所以父母不要怕孩子吃苦。父母不可能跟随子女一辈子,这句话应该牢记于心

·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凡是当老板当得很辛苦的人,都是缺少“中国式”这一部分的修养。 ·领导者只需在一件事上检讨自己,那就是用对人没有,你把人安排在合适的地方没有,这是你的责任。 ·一个老板只有两件事情要做:第一,把场子做大,让每个人都有升迁的希望;第二,让跟你的人都有饭吃。 ·作为一个领导,一定要恩威并济,不可以好到底,好到底就变成烂好人,也不能坏到底,坏到底就是硬心肠,肯定会不得人心

·精于管理的人也经常会死于管理,为什么?因为他把管理看得太万能了。其实管理只是一种工具而已,真正的关键还是管理者的品德

·“命可改,惟有自己改。”用什么来改?用学习来改,但先决条件是要学对。我们很多人有的毛病,曾国藩曾经也都有过,但关键是后来他自己改了,这才厉害。一个人最了不起的不是说“我天赋异秉,我有什么好的遗传”,而是说“我不管怎样,都要把自己变得越来越好”,这才是最大的修炼

·“凡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这就是他自己下定的决心,然后才慢慢地将自己的命运转
曾国藩家书的启示
1个回答2024-03-01 21:37

一、进德:

孝敬父母和长辈、关心家人、结交有益处的朋友、帮助品德高尚之人、提拔优秀的人才。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百善孝当家。中国的传统是不能忘记的。

看过曾国藩在信中对其父母长辈的恭敬,再对比我自己的诸多行事,顿感相形见绌。好好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他们已经老了,用心的陪伴是对其养育之恩最好的报答了。

二、自强:

自强 就是自己战胜自己,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

读书重在明理,体会修身、为人之道。领悟办事、处世之方。中国人注重向内求,更多的追求是指向内心的。读书的最终目标就是用,书是前人智慧的总结。一切的死读书都是浪费资源。要通过读书实现自我价值,解决生存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了,生活中的困难就少了,也就一切顺遂了。感觉生活不顺,大概率不是你倒霉,而是你太弱小了。

《曾国藩》和《曾国藩家书》还有《曾国藩的启示》有什么不同,看哪本好?
1个回答2022-05-28 22:40
《曾国藩》主要是以时间为主线,从曾国藩回家丁忧直到过世的事迹与故事。《曾国藩家书》主要是曾国藩写给家人、朋友的信,主要是劝勉、鼓励。一封信一个子目。《曾国藩的启示》主要是根据曾国藩的事迹后人做的评价与启示。
个人建议:先看你《曾国藩》,先了解曾国藩的人生脉络;再看《家书》,联系曾国藩的事迹,在何时何地写的。最后再看《启示》
警示教育警什么示什么
1个回答2024-03-08 03:43
减少或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示教育是指通过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的惩戒、警醒和教育,来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道德水平和行为规范,以减少或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警示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和后果,并引导他们正确的行为方式,同时也是一种预防犯罪和违法行为的手段。
表示警示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8 00:40

一、惩前毖后 [ chéng qián bì hòu ] 

【解释】: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

【出自】:周  孔子编订《诗经·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译文】:我要惩罚,然后让其他人以此为戒,不再犯错。

二、严惩不贷 [ yán chéng bù dài ] 

【解释】:惩:处罚;贷:宽容。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出自】:明·余继登《典故纪闻》:“有或违者;必罚不贷。

【译文】:如果有发现或者是违反的人,一定严厉处罚,不宽恕。

三、严惩不待 [ yán chéng bù dài ] 

【解释】:同严惩不贷 。对待违法犯罪者,绝对不能手软,否则,后患无穷。

【出自】:明·余继登《典故纪闻》:“有或违者;必罚不贷。

【译文】:如果有发现或者是违反的人,一定严厉处罚,不宽恕。

四、杀一儆百 [ shā yī jǐng bǎi ] 

【解释】:儆:警告。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出自】:东汉 班固《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译文】:对于这件事情要有所得到,以一个为警示来让许多人知道,官吏百姓都要服从,恐惧才能改过自新。

五、杀鸡吓猴 [ shā jī xià hóu ] 

【解释】: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出自】: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一章:“猜到皇上有杀鸡吓猴之意,心中七上八下,半天没有做声。”

水上安全警示语大全
1个回答2022-10-01 15:44
请注意安全,此处水深
形容警示的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8 19:29
惩前毖后: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

二罪俱罚:罚:处罚。前后两桩罪过一并处罚。

罚不当罪:当:相当,抵挡。处罚和罪行不相当。

讽一劝百: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谏尸谤屠向尸体劝谏,向屠伯指兆闭责杀牲的过失。

拒谏饰非:拒绝别人的规劝,掩饰自己的错误断织劝学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谏争如流:劝谏的话如同流水一样族隐裂,滔滔不绝。叩马而谏勒住马头携伏进行规劝。形容竭力进行劝谏。
警示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2 01:25

警示成语有

1. 惩前毖后

2. 二罪俱罚

3. 罚不当罪

4. 讽一劝百

5. 拒谏饰非

与警示有关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3 09:53
惩前毖后 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
出处:《诗经·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除邪惩恶 惩:处罚。清除邪气,惩办坏人。
出处:鲁迅《集个集·编校后记》:“他爱看侠士小说,固此发了游侠狂,硬要到各处去除邪惩恶,碰了种种钉子。”
二罪俱罚 罚:处罚。前后两桩罪过一并处罚
出处:元·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二折:“赢了将功折过,输了二罪俱罚。”
罚不当罪 当:相当,抵挡。处罚和罪行不相当。
出处:《荀子·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罚一劝百 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
出处:唐·韩愈《谁氏子》:“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不晚耳。”李汉注引《中说》:“牡如晦问政,子曰:‘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
反面教员 反面:坏的,消极的一面。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可以从反面教育人民。
出处:李娴娟等《血染的爱》:“出了最大的反面教员,我们的党可以从这场血淋淋的惨痛的教训中汲取教益。”
丰屋之戒 指高大其屋,将有覆家之祸,应引以为戒。
出处:《易·丰》:“《象》曰:‘丰其屋’,天际翔也。”高亨注:“‘丰其屋’,言贵族在位之时,如鸟得以飞翔于天空,故能大其屋也。”
覆车之鉴 覆:倾覆;鉴:镜子。把翻车作为镜子。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
出处:《三国志·蜀志·后主传》注引王隐《蜀记》:“隗器凭陇而亡,公孙述据蜀而灭,此皆前世覆车之鉴。”
覆车之戒 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
出处:《晋书·庾纯传》:“纯以凡才,备位卿尹,不惟谦敬之节,不忌覆车之戒矣。”
覆舟之戒 推翻船的教训。比喻失败的教训。
出处:明·陈子龙《陈涉论》:“后之人主,亦知邱民之可畏,而覆舟之戒始信。”
后车之戒 对后面跟上来的车子的警戒。比喻以前的失败或挫折,可以作为以后做事情的借鉴或教训。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五十二回:“秦王道:‘孤当初不听先生们之谏,致有此难,将来后车之戒,孤当谨重。’”
祸首罪魁 首:头目;魁:首领。犯罪作恶的首罪者。
出处:明·郑若庸《玉玦记·索命》:“虽是虔婆杀我,娟奴是祸首罪魁,追了他去。”
稽古振今 指考查古事作为借鉴,以振兴现代。
出处:清谭嗣同《报贝元微书》:“稽古振今,士风一奋。”
鉴前毖后 指把过去的错误引为借鉴,以后谨慎行事,避免重犯。
鉴往知来 鉴:审察或引为教训;往:过去;来:未来。根据以往的情形便知道以后怎样发生变化。
出处:《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就地正法 正法:执行死刑。在犯罪的当地执行死刑。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五回:“因为案情重大,并且是积案累累的,就办了个就地正法。”
前车可鉴 鉴:引申为教训。指用前人的失败作为教训。
出处:《清史稿·刘韵珂传》:“洋人在粤,曾经就抚,迨给银后,滋扰不休,反覆性成,前车可鉴。”
前车之鉴 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出处:《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汉·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前覆后戒 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出处:汉·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前危后则 前人的危亡,后人应引以为戒。犹言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前辙可鉴 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同“前车之鉴”。
赏贤罚暴 犹赏善罚恶。指赏赐善人善事,惩罚恶人恶事。
天网恢恢 天网:天道之网;恢恢:宽广的样子。指天道如大网,坏人是逃不过这个网的,作恶必受到惩罚。
出处:《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小惩大诫 惩:惩罚;诫:警告,劝告。有小过失就惩戒,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
出处:《周易·系辞下》:“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严惩不贷 惩:处罚;贷:宽容。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严刑峻法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出处:《后汉书·崔骃传》:“故严刑峻法,破奸轨之胆。”
严刑峻制 犹言严刑峻法。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以人为镜 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
出处:《墨子·非攻中》:“君子不镜于水而镜於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以往鉴来 用过去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办事的借鉴。
出处:《三国志·魏书·杨阜传》:“愿陛下动则三思,虑而后行,重慎出入,以往鉴来。”
以一儆百 惩罚一个人以警戒众人。同“以一警百”。
出处:萧复兴《贴深蓝色海绵的球拍》:“连队的指导员是个复员军人,本想以一儆百,好好批评她一通。”
以一警百 惩罚一个人来警戒其他的人。
出处:《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殷鉴不远 殷:指商朝后期;鉴:镜子。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出处:《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引古证今 用古代的经验教训,证明现实中的事情。
出处:《南齐书·高逸传》:“儒家之教,宪章祖述,引古证今,于学易悟。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锁相袭。”
引以为戒 引:用;戒:鉴戒。指把过去犯错误的教训拿来作为警戒,避免重犯。
出处:《国语·楚语下》:“人之求多闻善败,以鉴戒也。”
与受同科 行贿和受贿的人受到同等的处罚。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六回:“家兄一想,这件事倘要认真办起来,与受同科,不但姓文的担不起,就是老哥亦落不是的。”
知往鉴今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酌古御今 指择古之善者以为治今的借鉴。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强志足以成务,博见足以穷理,酌古御今,治繁总要,此其体也。”
罪加一等 指对罪犯加重处罚。
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五回:“你为着吃烟,这才犯法,我们来拿你,倒来吃你的烟,本官知道,办起来罪加一等。”
罪有应得 应:应该。按罪恶或错误的性质,理应得到这样的惩罚。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今日卑职故违大人禁令,自知罪有应得。”
罪责难逃 指不能逃避犯罪所应负的责任,一定要受到惩处。
出处:明·王守仁《批右江道移置凤化县南丹卫事宜呈》:“若其因循玩愒,隳绩废事,非独自败坏,抑且罪责难逃。”
观今宜鉴古 宜:应该;鉴:镜子。观察当今的社会,应以古代为镜子加以借鉴。
出处:《增广贤文》:“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失败为成功之母 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取得胜利。
前人失脚,后人把滑 比喻吸取人家失败的教训,小心谨慎,免得再失事。
出处:明·叶盛《水东日记》卷七:“仁庙素苦足疾,中官翼之,犹或时失足。汉顾赵曰:‘前人失脚,后人把滑。’”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师:借鉴。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出处:《战国策·赵策一》:“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出处:《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魏书·任城王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