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香雪全文赏析

哦香雪的赏析原文好句
1个回答2023-02-18 16:50
  ①台儿沟这座掩藏在大山深深皱褶里的小村,住着女孩香雪、她的女伴们以及十几户乡亲。
  ②每晚七点钟,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留一分钟。在这一分钟里,香雪和女伴们抓紧时间把整筐的鸡蛋、红枣举上火车窗口,换回台儿沟少见的挂面、火柴,以及属于姑娘们喜欢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袜。旅客们爱买香雪的货,因为她是那么信任地瞧着你,那洁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站在车窗下的这个女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骗人或受骗。有时香雪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
  ③台儿沟没有学校,香雪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她每天上学要到十五里以外的公社。公社中学里的女同学不少,但她们的言谈举止,一个眼神,一声轻轻的笑,好像都是为了叫香雪意识到,她是小地方来的,穷地方来的。她们故意一遍又一遍地问她:“你们那儿一天吃几顿饭?”她不明白她们的用意,每次都认真地回答:“两顿。”然后叉友好地瞧着她们反问道:“你们呢?”“三顿!”她们每次都理直气壮地回答。“你上学怎么不带铅笔盒呀?”她们又问。“那不是吗?”香雪指指桌角。
雪花的快乐 赏析
1个回答2024-02-27 07:26
雪花的快乐是徐志摩写的诗歌,表达诗人对自由、理想、爱情的追求与渴望。
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凉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飏(扬),飞飏(扬),飞飏(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籍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前面部分,诗人一再强调,雪花有自己的方向,要朝着自己方向飞翔,这正是诗人对理想的追求。雪花要“潇洒”的,“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凉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因此雪花是自由的,雪花的自由正是诗人的自由,在诗中,雪花就是诗人,诗人就是雪花。
后面诗歌又提到心目中的那个“她”,“雪花”要找个“清幽的住处”,等待心中的爱人过来探望,“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两个人相依相伴,过着世外桃源的日子。最后“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也就是两个人合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爱情的最高境界啊。
雪孩子课文原文及赏析
1个回答2024-01-23 15:44

课文《雪孩子》改编自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嵇鸿的同名童话故事。下面整理了课文原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

课文原文

雪,下个不停,一连下了好几天。

这天早上,天晴了,兔妈妈要出门去。小白兔嚷起来:“妈妈,妈妈,我也要去!”

兔妈妈说:“好孩子,妈妈有事,你不能跟着去。”兔妈妈在门外的空地上给小白兔堆了个雪孩子。小白兔有了小伙伴,就不跟妈妈去了。

小白兔跳舞给雪孩子看,唱歌给雪孩子听。他玩累了,就回家去睡午觉。“屋子里真冷,赶紧往火堆里添把柴吧!”

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得旺旺的,屋子里渐渐暖和了。他躺在床上,闭上眼睛,一会儿就睡着了。

火越烧越旺。哎呀,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小白兔睡得正香,他一点儿也不知道。

“不好了!小白兔家着火了!”雪孩子看见从小白兔家的窗户里冒出黑烟,蹿出火星,他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

“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

小白兔得救了,雪孩子却浑身水淋淋的。

这时候,树林里的小猴子、小刺猬都赶来救火了。不一会儿,大家就把火扑灭了。

兔妈妈回来了,激动地说:“谢谢大家来救火,救了小白兔,谢谢大家!”

“咦,是谁救了小白兔?”小动物们都说,“真得谢谢他呢!”

这时,救小白兔的雪孩子不见了。他已经化成水了。

不,雪孩子还在呢!瞧,太阳晒着晒着,他变成了很轻很轻的水汽。飞呀,飞呀,飞上天空,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赏析

课文《雪孩子》改编自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嵇鸿的同名童话故事。可爱的雪孩子陪小白兔玩,给小白兔带来了欢乐。小白兔的家着火了,勇敢的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成了一朵白云。白云很美很美,就像雪孩子纯洁美丽的心灵。课文富有童趣,意境优美,同时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故事之中,利于学生理解。

《雪孩子》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以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讲述了友谊、奉献、分离。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用平实的语言描述雪孩子陪伴小白兔的情景,快乐而温情。第五至八自然段中雪孩子奋不顾身勇救小白兔,它焦急的语言、急切的动作让人敬佩,雪孩子成了我们心中的英雄。第九至十四自然段写了故事的结局,雪孩子“浑身水淋淋—化成水—变成水汽—变成了白云”,如此温情细腻的表达让人既伤感又欣慰,雪孩子没有远离,它依然在小白兔看得见的地方,守候着它的朋友。

《春天的雪花》儿童诗写一篇赏析文章
1个回答2024-06-14 10:23
春天的雪花, | 雪花飘呀飘, | 一片小雪花,
轻、柔、妙、美。 | 落到手心上。 | 引起我幻想。
一朵,两朵…… | 我眨眨眼, | “小雪花,
滋润着万物,孕育着生命。 | “哎呀,雪花儿没啦!”| 会跟冰淇淋一样吗?”
名文赏析(雪)
2个回答2022-12-14 09:59
①梁实秋《雪》:雪具有宽广的包容心,能覆盖一切。雪大公无私,没有差别地装点和遮掩事物。雪是纯洁的象征,所以即使冬有寒风,凛冽刺骨,仍不能抹灭人们赏雪、咏雪的雅兴。

②冬天,雪花开始悠闲自在从天上慢慢地飘落,落在小朋友们脸上,顿时冷嗖嗖的,接着雪纷纷扬扬,像春天满天飞舞的柳絮,覆盖了大地。小河、山村,到处是诗一般的境界,难怪古今中外有这么多诗人来赞颂雪的妩媚和壮丽,有这么多画家来描绘冬天那壮丽的雪景。你看,房屋边一条条银柱般的冰,往下垂着,真像一只只号角。
《春雪》的赏析?
1个回答2022-09-02 19:46
真正的春天虽然还未来到,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纷纷扬扬,自己妆点出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久盼春天的烦恼顿时化成一片欣喜。全诗构思精巧,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别开生面。
=================================================
春 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这首《春雪》,构思新巧,是韩愈小诗中的佼佼
者。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年即
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
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
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流露出
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
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纯粹的
叹惜、遗憾。“惊”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诗人在焦
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
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感
受 。着一“ 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
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
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
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
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 。从章法上看 ,前句
“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
宕有致,波澜起伏。
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
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
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
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
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
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对春雪
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一个盼
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
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
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谓神来之笔。“却嫌”、
“故穿”,把春雪刻画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诗的构
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
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
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 才“ 故穿庭树”纷
飞而来 。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
“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
仲春的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
《江雪》的赏析?/
2个回答2022-09-22 06:36
江雪

千山鸟飞绝, 山岭重重,不见只鸟飞过,

万径人踪灭。 道路条条,也无人迹行走。

孤舟蓑笠翁, 只一条小船坐个穿蓑衣的老翁,

独钓寒江雪。 大雪纷纷,独自在的江上垂钓。
赏析《江雪》?
1个回答2023-05-21 01:21
一个寒冷的雪天,郁郁不得志的衰粒翁,在江边垂钓。
水龙吟·雪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1个回答2024-02-01 22:57
水龙吟·雪

[作者] 袁去华   [朝代] 宋代

晚来侧侧清寒,冻云万里回飞鸟。故园梦断,单于吹罢,房栊易晓。西帝神游,万妃缟袂,相看一笑。泛扁舟乘兴,蹇驴觅句,山阴曲、霸陵道。

舞态随风窈窕。任穿帘、儿童休扫。洛阳高卧,萧条门巷,悄无人到。供断诗愁,夜窗还共,陈编相照。念寒梅映水,匀妆弄粉,与谁争好。

《水龙吟·雪》作者袁去华简介

袁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

袁去华的其它作品

○ 鹊桥仙·明眸皓齿

○ 瑞鹤仙·郊原初过雨

○ 剑器近·夜来雨

○ 水调歌头·定王台

○ 水调歌头·鸟影度疏木

○ 袁去华更多作品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