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儿歌幼儿园大班

普通幼儿园如何做森林班、森林周、森林日?
1个回答2024-02-09 06:03
帮你推荐一个今天11月份的德国幼儿园游学活动,专门考察如何做森林班、森林周、森林日,
飞飞兔是德国森林幼儿园联合会中国唯一办事处,请搜索“飞飞兔”官网查看。
幼儿园中班音乐《小熊穿过了森林》反思
1个回答2024-02-20 04:33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导“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人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创设情境,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美的熏陶,获得审美愉悦,学习创造美、表现美。
幼儿大班科学课《茂密森林》教案
1个回答2024-03-11 07:23
教学设计生活化、游戏化的相关性分析:

  1、活动题材来源于生活,与幼儿最熟悉的身体,音乐旋律较易用动作来表现,充满童趣。

  2、在模仿洗澡的动作中,增加游戏的环节,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游戏方式,增强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游戏性。同时,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洗澡动作,使枯燥韵律互动生动有趣。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欢快的节奏,并能跟着音乐节奏做出洗澡动作。

  2、通过与同伴相互帮助,体验妈妈、孩子、布娃娃之间的爱。
幼儿园大班《森林大宝藏》教案
1个回答2023-12-16 04:15

   教学目标

  1.喜欢在自然的环境中,尝试新奇的、有趣的活动,培养亲近自然的情感。

  2.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

  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培养幼儿与他人友好合作的意识,能与其他幼儿共同游戏,乐意与他人交流、分享不同的玩法。

   教学准备

  1.怪兽、宝藏、勇士奖章各若干。

  2.保龄球、沙包、酸奶瓶、报纸团、可乐罐等。

  3.在体弱幼儿后背上垫好毛巾,以便于出汗后及时抽取。

  4.录音机一台。

  5.将怪兽藏在各个角落,将宝藏也藏起来。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利用园内的自然环境,如凹凸不平的跑道,柔软的草地等。

  一起走过独木桥,再跳过大石头,就到大森林啦!

   (二)引出主题

  1.森林里有很多宝藏,可是却有很多怪兽守卫着这些宝藏,我们只有打败了怪兽才能得到珍贵的宝藏,我们该怎么办?

  2.自由讨论消灭怪兽的各种方法。

  3.准备活动(压压腿、乘飞机、侦察怪兽、跳伞、打怪兽等)。

  4.委派几名勇士侦察并报告怪兽躲藏地点。

  5.提醒勇士们注意森林里的危险地带,让幼儿学会保护自己。

  6.提供多种打怪兽的武器和野战装备,自由挑选。分成两组,苹果组和香蕉组。

   (三)幼儿活动

   1.打怪兽(配合紧张的音乐)。

  要求:必须将前进路上的怪兽全部消灭才能找到宝藏。

  (1)挎上小挎包,选择喜欢的武器装备出发。

  (2)相互合作,以最快的时间消灭怪兽。

  (3)互相讨论哪种武器能最快地消灭怪兽。

  (4)勇士们再次检查怪兽是否全部消灭。

  (5)用干毛巾擦汗,避免着凉。

   2.寻宝藏(配合柔和的音乐)。

  幼儿耐心、细致地寻找宝藏(相互帮助)。

   (四)结束部分

  1.交流分享:都找到了什么宝藏?找到后的心情如何?

  2.根据自己的运动情况擦汗或换衣服。

  3.为找到宝藏的`勇士们颁发勇士奖章。

  4.整理场地回教室。

   教学反思

  选择适合于幼儿的体育游戏内容是实现体育目标的有力保证。通过观察,教师在了解每个孩子实际水平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让水平高低的孩子各有选择,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孩子,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总之,只要教师能做个有心人,积极想办法,认真地去组织每个户外体育活动,孩子们就能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幼儿园大班游戏教案:过森林
1个回答2023-11-12 10:24
【活动目标】
  1、大胆勇敢的扮演游戏角色,挖掘孩子潜在的帮助他人、提醒他人的能力。
  2、在游戏中感受集体同伴之间的互相合作与信任。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蒙眼罩8个、凳子11张、音乐、带钩的布条。
  经验准备:玩过盲人摸人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初步游戏,感知同伴之间的相互帮助。
  1、妈妈要带小朋友到黑森林里去游玩,可是一不小心跟妈妈走散了,留下你们自己在黑森林里找妈妈。(蒙上眼的孩子在森林里自己摸索行走,放音乐)
  2、请另一半孩子找一个蒙眼的孩子把他从黑森林带回家。
  3、在黑森林里跟妈妈走散了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害怕、孤单)那时候你找不到回家的路,又怕树精灵来抓你,这时你心里希望什么事情发生?(有人来救我,帮助我)
  4、去帮助的小朋友你们看着他们迷路打转的时候你们是怎么想的?(很着急,想帮助他们)
  5、改变游戏情境:妈妈带孩子们到黑森林去玩,发现有个宝宝不见了,要去找孩子,请剩下的孩子们在黑森林里保护好自己别碰到树精灵哦。(音乐响起,另一组幼儿摸索行走,适时请另一半孩子帮助带回家)
  6、刚才你们也在黑森林里迷路了,那时心情怎么样?你们去帮助他们时又有什么感觉?(开心、快乐)
  二、加深游戏,感受同伴间的相互合作和信任。
  1、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在相互的帮助下很顺利的都回到了家,真高兴。
  黑森林的树精灵变变变,变出了一条新的森林通道。(教师变出新通道)
  2、提出游戏的新玩法
  1、妈妈病了,小朋友要通过黑森林的通道去帮妈妈取药。
  2、提出规则:当小朋友走进通道时其他的小朋友要用拍手声帮助他,当他走对时就给他掌声(鼓励他你走对了,继续往前,加油),当他走错时我们就不发出任何声音,以免给他错误的信息。
  3、小朋友蒙上眼睛过森林。(教师和其他孩子一起帮助提醒)当你听到掌声时是怎么想的?(知道走对了,勇敢往前);没有听到掌声时是怎么想的?(走错了,要改变方向)
  4、再请一个小朋友过森林。提问拍手的孩子,你们的掌声代表什么?你是想告诉他什么?
  5、请2个、3个小朋友做一辆小火车过森林取药。(可请2组小朋友)
  提问:刚才小火车听到掌声就怎么样啊?没有掌声了你们又怎样了?(看来你们很相信同伴);如果我们要成功的通过森林,需要我们怎么样才行呢?(互相帮助、合作、团结等)
  三、游戏结束
  调整通道,请所有的小朋友变成长长的火车一起来过森林吧!把眼睛闭上,拉好前面的一个朋友,请客人老师来拍手鼓励和提醒我们,火车出发喽!(通过后出活动室)
幼儿园大班幼儿班级简介
1个回答2024-03-08 02:35

写作思路:把班级的基本情况写下来,把幼儿们的表现写下来。

本班共有学生45名,男生24名,女生21名,外省市借读生9名。本班学生中的女生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比较良好,基本能做到认真上课,思想集中,并按时完成作业,对教师所教知识能基本掌握,并做好预习和复习工作。可是本班的男生情景就不容乐观。他们不仅仅人数比较多,并且相对女生而言,比较调皮、捣蛋,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不太好。

尤其上课时,思想无法集中,经常开小差,并且喜欢自说自话。对于教师的批评或表扬有些无动于衷,缺乏学习进取性。另外,本班学生中有半数的学生由于家里动拆迁或其他等原因,都由爷爷、奶奶带着,平时缺少学习上的指导,这对他们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都带来了必须的困难。

升入三年级,学生日常行规有提高:讲礼貌,懂礼貌,学会宽容,学会与他人合作,营造出良好的班内氛围,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学能尽快地适应学校环境,投入到学习当中,争做优秀的小学生。

同时,本班在学习或管理上异常出色的学生不多,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培养。从整体而言,本班学生的总体素质平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主要是抓好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到达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要抓好学生的培优补差工作,使班级的整体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急求中班语言《森林里的动物》教案
1个回答2024-02-10 21:01
希望这篇教案对你有帮助,后附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森林里的动物

  【活动背景】
  大多数幼儿对动物特别感兴趣,他们在书上、动画片里或故事中都听过很多有关动物的故事,积累了一些有关动物的知识,因此,我选择了讲述动物的这一主题。在活动中,主要通过让幼儿听录音,辨别不同动物的叫声,产生谈论动物的愿望,谈论森林里的动物;然后通过有重点地倾听和教师有层次地提问,引导幼儿集中地比较深入地用一段话讲述某一种动物,从而达到培养幼儿大胆地、清楚连贯地讲述能力的目的。

  【活动目标】
  1、仔细听辨出录音中各种动物的叫声,想象发出不同叫声的动物形象。
  2、能大胆地、生动形象地描述动物的叫声、形象及动态。
  3、在集体活动中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和主动发言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听说能力及幼儿大胆地清楚连贯地讲述能力和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录有森林里动物叫声的磁带一盒。制带的方法可以是:从口技表演录音中选择或从电视片中录取,甚至可到动物园实录。注意动物的叫声不必太多,可选择几种性情温和的小动物,如小鸟、松鼠、小鹿、小马等,再选择几种凶猛的野兽,如老虎、狮子、熊、狼等,应注意所选的动物要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
  2、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1、幼儿听录音。
  在放录音之前,要求幼儿仔细辨别这些声音是哪些动物发出的,确认这些动物的名称。听完一遍录音之后,让幼儿说说录音里面有哪些动物的叫声。遇有争议的,可让幼儿再次听录音进行分辩,做出正确判断。
  2、第二遍完整放录音,听后要求幼儿说说森林里有哪些动物?这些动物的叫声是怎么样的?它们的叫声给人什么样的感觉?让幼儿根据要求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讲述,充分发表个人见解。
  3、教师选择录音中的某一段,例如老虎或狮子,让幼儿重点听这种动物的叫声,然后指导幼儿根据录音描述某种动物的叫声和形象特征。教师可以提出下列问题:
  (1)老虎的叫声和别的动物有什么区别?可以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它的叫声?
  (2)听老虎的叫声时,我们好象看到老虎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样子的?
  (3)听着老虎的叫声,你觉得老虎正要干什么?什么事情可能会发生?
  在幼儿对这些问题重点讨论并讲述后,教师可以就幼儿的讲述做归纳总结,也可以示范性的讲述。
  4、在上述重点讨论分析并讲述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幼儿理清描述动物的叫声及动物形象特征的思路。接下来让幼儿试着用这样的思路去讲述录音中的其它动物。可以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讲一种动物。最后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在集体面前讲述。
  教师再放一遍录音,请各组的幼儿代表按录音动物出现的次序,描述动物的叫声、形象特征和活动特征,最后形成较完整的“森林里的动物”的讲述内容。

  【教学反思】
  动物是孩子很感兴趣又有比较丰富生活经验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动物,他们喜欢模仿动物的叫声走路的样子,乐于谈论动物的生活习性。因此,森林里的动物这个内容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通过让幼儿有重点有层次地倾听,由谈论动物的叫声逐步过渡到想像与叫声有关的情节,并想像讲述自己编的故事。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孩子们轻松地谈论着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森林防火主题班会
1个回答2024-02-08 16:26
1,火势不大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
或裹上湿毛毯,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但千万不
要披塑料雨衣.2,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尽量
放低身体,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3,不要盲目
跳楼,可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起来,紧拴在门窗框和重物上,顺势滑下.4,当被大火围困又没有其他办法可自救时,可用手电筒,醒目物品不停地发出呼救信号,以便消防队及时发现,组织营救.四,灭火器使用方法1,干粉灭火器: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握紧压柄,干粉即可喷出. 2,1211灭火器: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然后握紧压柄开关,压杆就使密封间开启,在氨气压力作用下,1211灭火剂喷出.3,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然后握紧压柄开关,二氧化碳即可喷出.注意:1,干粉灭火器属于窒息灭火,一般适用于固体,液体及电器的火灾.2,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属于冷却灭火,一般适用于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的火灾.3,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措施.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到8.5 %时,会使人血压升高,呼吸困难;当含量达到 20 %时,人就会呼吸衰弱,严重者可窒息死亡.所以,在狭窄的空间使用后应迅速撤离或带呼吸器.其次,要注意勿逆风使用.因为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射距离较短,逆风使用可使灭火剂很快被吹散而影响灭火.此外,二氧化碳喷出后迅速排出气体并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热量,因此使用中防止冻伤.
小班美术森林里的小动物
1个回答2024-04-05 14:05
  活动目标:
  1.学画折线、波浪线、螺旋线三种曲线。
  2.提高手的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电脑制成的动画:螃蟹、金鱼、蝴蝶的动态及留下的痕迹并配上儿歌。笔记本电脑、背投电视机。
  2.幼儿每人一支蜡笔、一张画有小动物图片的画纸。
  活动过程:
  1. 看动画课件,观察画面,逐步感知三种不同的曲线。
  师:今天呀,有一些动物朋友要来我们这里做客,欢迎它们吗?先来看是谁来了?
  (1)(课件出示小金鱼)师:是谁呀?(金鱼)游来了一条小金鱼,它是怎么来的?(游来的)谁来学学小金鱼游的样子。(请一位幼儿上来模仿)(点击课件)师:看,小金鱼快乐地往前游,往前游,唉,在它的后面,还留下了一条痕迹,是怎样的呀?(一弯一弯的)有点像什么?(小山)师小结:这种一弯一弯的曲线叫波浪线,叫什么线?它也很像河里的波浪,一弯一弯,我们来学一学?(小金鱼,尾巴大,摇摇尾巴游呀游)
  (2)(点击课件出示蝴蝶)师:接着是谁来了呢?(蝴蝶),原来是一只花蝴蝶,它是怎么来的?(飞来的)谁来学学花蝴蝶飞来的样子。(请一位幼儿上来模仿)(点击课件)花蝴蝶高兴得跳起了圆圈舞,她后面留下了的痕迹是什么样的?(一圈一圈的)像什么?(绕毛线、棒棒糖、蜗牛)师小结:这种一圈一圈的曲线叫螺旋线,什么线?我们来学学看,(花蝴蝶,来跳舞,圆圈舞呀真漂亮)
  (3)(点击课件出示螃蟹)师:谁等不及,也来了?(螃蟹),它是怎么来的?(爬来的)螃蟹爬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谁来学一学。(请一位幼儿上来模仿)(点击课件)别看螃蟹个小,力气可大啦,它是来找朋友的,它后面留下了什么样的痕迹呢?(一上一下、尖尖的)像什么?(牙齿)师小结:这种像牙齿一样、一上一下的曲线叫曲折线,什么线?我们来学学看,(小螃蟹,力气大,东爬西爬找朋友。)
  2.念儿歌复习巩固三种线的画法。
  提问:刚才来了几个动物朋友?(三个),请它们一起出来,我们和它们打个招呼。(提示幼儿徒手练习)
  (点击课件)老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小金鱼,尾巴大,摇摇尾巴游呀游;花蝴蝶,来跳舞,圆圈舞呀真漂亮;小螃蟹,力气大,东爬西爬找朋友”。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师:还有许多花小金鱼、花蝴蝶、螃蟹也都来了,请你帮它们画上留下的痕迹,愿意吗?每张纸上都有三个小动物,画之前先想想它会留下什么样的曲线痕迹,用蜡笔画下来。画的时候,线条要画得深一些,多一些。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幼儿回忆不同的曲线,鼓励幼儿把线条画得大一些,深一些。
  5.欣赏作品,评价。
  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画的线条。小金鱼留下的痕迹是什么线?(波浪线)花蝴蝶留下的是什么线?(螺旋线)螃蟹留下的是什么线?(曲折线)看看他们画得怎么样?师生一起点评。
  6.跟着音乐学小金鱼、花蝴蝶、螃蟹。
幼儿园大班教案《森林狂想曲》
1个回答2023-12-12 19:37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森林狂想曲》,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森林狂想曲》1

设计意图:

1、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能提高幼儿音乐欣赏力,理解力,并能开阔幼儿音乐视野,提高音乐听觉能力和音乐整体素质。

2、《森林狂想曲》形象鲜明,三段体音乐变化明显、突出,便于幼儿分辨,表现旋律的内容,音乐美好、有趣、有意义,很适合大班的幼儿欣赏。

3、我的设计意图是在于通过《森林狂想曲》这一音乐欣赏活动,集艺术、语言、健康等于一体,让孩子们在自由愉快的过程中,提高综合素质,培养音乐活动的兴趣;并希望通过这一活动加强幼儿对环保的认识。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森林狂想曲》,帮助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

2、感受大自然中音响的和谐与优美的同时,初步学会用表情(神态)、动作、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3、加深幼儿对环境保护的感性认识。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歌表演(歌声与微笑)

2、音乐《森林狂想曲》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跳(歌声与微笑):

教师:小宝贝们,今天天气真不错,我们一起跳个舞吧,播放音乐(歌声与微笑)师幼共舞。

二、听一听

1、教师以讲述的形式设置悬念,引起兴趣:

师:小宝贝们,你们刚才累了吗?大家今天这么开心,老师奖励给你们一段好听的音乐,我们现在一起来听一听,看看你们听到了什么?听了感觉怎样。

教师放音乐幼儿欣赏

2、提问

1、刚才小宝贝们听到了什么(青蛙、小鸟、知了、蟋蟀、小鸭等)

2、听了音乐感觉怎样(抒情、欢快)

教师小结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台湾乐曲,表现了在台湾的热带雨林里各种动物、昆虫丰富、奇异而和谐的鸣叫声,加上优美动听的乐器的演奏,奏出了一幅优美的森林狂想曲。今天我们欣赏的曲子就叫《森林狂想曲》。

三、看一看

1、请幼儿第二次边欣赏乐曲,边看画面感受“乐曲和画面带给我们的视听享受”。

2、提问:

1、你们看到了什么?请幼儿自由回答。

2、这样的音乐中森林里的小动物会怎样?请你选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进行动作表演,鼓励幼儿表现不同的动物动作。

四、动一动大家一起模仿小动物的样子。鼓励小组幼儿自愿地按音乐内容扮演角色、表现情绪、创编与内容相关的动作。

五、想一想

教师小结;这么美的音乐,这么可爱的小动物,大自然原来这么美!”那就让我们好好的去欣赏自然,保护自然吧!

提问:从现在做起我们应该怎么做(不伤害小动物、植树造林、不践踏草坪、不摘花、不打鸟)等等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不光是我们自己做到还要监督我们周围的人好吗?

六、结束部分:播放《森林狂想曲》小动物玩累了,该回家了,让我们和小动物再见吧,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音乐是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一直以来我也比较喜欢带领孩子唱唱跳跳。《纲要》中也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森林狂想曲》正是这样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想象空间并蕴含丰富的情感教育的活动。上完这个音乐活动,我总体感觉比较满意。幼儿都能在我的引导下较认真地欣赏音乐,也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活动气氛也挺活跃,仿佛他们一个个就是那森林里可爱的小动物。

幼儿园大班教案《森林狂想曲》2

活动目标:

1.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根据图谱拍出相应的节奏型,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

2.尝试小组合作,探索配器方案,并会分声部进行轮奏、合奏。

3.能积极愉快地和同伴合作商量讨论配器的方法,体验演奏的快乐。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重难点:

会分声部进行轮奏、合奏。

尝试小组合作,探索配器的方法,尝试即兴演奏。

活动准备:

1.森林狂想曲音乐、指挥棒、乐器(铃鼓,圆舞板、小铃)、教学图谱。

2.在椅子四周提供探讨配器时的桌子、乐器、图谱。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感受节奏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告诉小朋友们一个好消息,今天晚上森林里要开音乐会了,许多小动物都想要来参加,那么到底都有谁来呢?仔细听听音乐就知道啦。”

(二)分析图谱,掌握节奏

1.“有谁来参加音乐会了?谁能用有、还有的句式来告诉我?”(有青蛙,有小鸭子还有孔雀)

2.“小青蛙表演唱歌、小鸭子表演跳舞、孔雀会带来什么表演呢?谁来学一学?”(学习孔雀开屏的动作)

二、借助图谱,配乐演奏

(一)初次“彩排”,看指挥,徒手练习

1.“小演员们表演节目的节奏都不一样,你能听着音乐把它演奏出来吗?”

2.“在音乐结束的地方,节奏发生了什么变化?”(重点注重休止符)

3.“看,这次老师的指挥有变化了。”(尝试即兴演奏)

4.“在森林音乐会开始之前要进行彩排,请小演员们看着指挥,听着音乐进行演奏。”(重点学习结束部分的节奏,再次完整演奏一次)

(二)幼儿合作讨论,设计配乐方案

1.“现在要进行第二次彩排,今天老师带来了三种乐器,有小铃、圆舞板、还有碰铃。每张桌子上都有一张节目单。请小朋友想一想哪个地方可以配小铃,哪个地方可以配圆舞板,哪个地方可以配铃鼓?

2.请幼儿把这些乐器标志贴在节目相对应的位置上,把它编成一张完整的节目单,由谁来演奏小铃、谁来演奏铃鼓、谁来演奏圆舞板?

(三)分组表演各自的设计方案,看指挥,分声部轮奏、合奏

1.哪组愿意把你们的配器方案拿给大家看一下?

2.还有哪一组跟他们不一样?敢于挑战?

三、正式“演出”,提升难度,完整演奏

1.刚才小演奏家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演奏方法,真动小脑筋,可是现在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指挥员这里也有一种演出方案,一起来看一看吧!”

2.“小青蛙这儿用的是铃鼓和小铃,大家想想应该怎样演奏呢?

3.最后结束时用了三种乐器又表示什么意思,如何表演?”

4.交换位置,交换乐器,快乐演奏。

四、感受快乐,结束活动

“今天的演奏到此结束,恭喜你们,演出成功!谢谢小演奏家们,现在森林音乐舞会开始啦,我们一起去跳舞吧。”

课后反思:

当孩子们聆听那潺潺流水、雀鸟、蛙声、虫鸣等大自然的声音时,我感到了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其次,乐曲中欢快的主旋律、鲜明的形象,清晰的结构是容易被幼儿所理解和接受的,曲中变换的旋律又给予了幼儿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我根据大班年龄特点,使幼儿在充分感受乐曲的基础上获得情绪体验,引起联想想象,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和肢体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知道好奇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契机。活动开始我让幼儿以倾听乐曲前奏,在我语言描述下的森林美景来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并制造悬念,使幼儿自觉自在,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活动中。在这里,我结合图谱让幼儿分段欣赏,并利用故事情节帮助幼儿了解乐曲的结构、性质和各段的情绪。在欣赏时,我引导幼儿只要不影响同伴,可以摆各种造型动作,随着旋律释放表演激情,欢快的乐曲加上有趣的情节,幼儿想象着自己是小动物,用创造性的肢体动作非常投入地表演。这种幼儿喜欢的欣赏方式耳濡目染的熏陶一下子就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幼儿身心带进音乐的殿堂,群情激动,气氛达到了,在孩子意犹未尽中结束整个活动。但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没有很好地捕捉孩子话语中一些有价值的信息给予积极恰当地回应;个别环节当孩子出现困难时,我有些急躁,没有及时的设计一些层次性的问题作为铺垫。总之,如何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怎样睿智地促进师幼良性的互动,是我今后教学生涯中不懈努力的目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