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桃花崔护

诗人崔护与桃花女的爱情最终如何?
1个回答2024-04-24 07:55
传说很多,有说女子当时思念过度而死,崔护到时,她又奇迹生还,两个人终成眷属--有点唐代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味道

也有的说崔护再去时已经人去楼空,所以才有“人面不知何处去”的诗,这个更合理一些

这种野史哪有什么可以考证的?
诗词故事: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1个回答2024-01-21 02:59
文|米老鼠的糖果屋

唐朝德宗 贞元年间 ,有个叫 崔护 的年轻书生,很有才貌。他到 京城长安 (今陕西西安)考进士,落榜。他家住博陵(今河北定县),离开长安很远,因此就在长安住了下来,准备明年再考。

第二年春天, 杨柳吐青,桃花绽红 ,长安城里的王公贵族、文人佳士、俊男靓女纷纷去郊外踏青春游。

清明节这天,崔护独自一人往城南游览,面对如此美丽的景色,他心旷神怡。他在郊外一边走,一边观赏春色,太阳逐渐西斜,不由有些口渴。这时他看见一所住宅,门口桃花种满桃花,景色怡人,他在那里看了一会桃花,想去讨杯水喝,就上前敲门。

敲了好久,有个青年女子出来开门了。见她把门打开一条小小的缝隙,问道:

“你是谁?”

崔护把自己的姓名告诉了她,并说:

“我一个人出来春游。因为出门前饮了几杯酒,口渴难熬,想讨杯水喝。”

那个女子听了,就进去端了一杯水,出来开了门,请崔护进去喝水。崔护见她容貌出众,招人喜爱,很想跟她交谈,不断地对她问东问西。 那女子只是笑而不答 ,但她脉脉含情的眼神里可以看出,她也被崔护的文雅谈吐、潇洒的举止吸引住了。崔护对她看了一会,时候不早,恋恋不舍地告辞了。那个女子把崔护送到门口,盯着他的背影,直到他走远,方才关门进去。

这以后,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崔护由于潜行备考,没有再去,但姑娘的 倩影 经常映现在他的脑海中。

这年秋天,苍天不负有心人,崔护终于考上了进士。他一直想去再见那自己心爱的姑娘,可又一直下不了决心。第二年清明节,崔护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匆匆出城去寻访。他走到那里,只见院中 桃花依旧 ,但她家中门人,门口 青苔斑斑 ,门上挂了把大锁。他很是伤感,就拿出随身所带的笔砚,在门上提了一首诗:

写罢,他又在诗后题上自己的名字,惆怅地回去了。

过了几天,他再次去南郊寻访。他刚走到那里,忽然听到屋里有哭声。他非常惊讶,连忙上前敲门。一个老翁马上出来开了门。

崔护问老翁说:

“老人家哭为何事?”

老翁看了崔护一眼,就猜疑的口气说:

“你就是崔护吗?”

崔护点了点头。老翁又哭泣起来,说:

“你把我的女儿害死了!”

崔护大吃一惊,吓得一句话都答不上来。

老翁又说:

“我只生一女,她年纪轻轻,很有文采,还没有嫁人。自从去年以来,经常神思恍惚,若有所失。前几天和她一起出门,回来时看到门上有你题的诗,她读了以后,没多久就生病了。她一连几天不饮不食,就这样饿死了。我老了,原来想让她嫁个读书人,我也有个依靠,如今不幸死去,这不是你害的吗?”

老翁越说越悲痛,又痛哭起来。崔护也双泪直流,请求让他进门。老翁同意了。

崔护走进屋内,见那女子还躺在床上,上前哭着说:

“崔护来看你了!崔护来看你了!”

崔护哭了几声,那女子忽然睁开了双眼,活了起来!老翁喜出望外,就把女儿嫁给了崔护。当老翁和他的女儿得知崔护是新科进士,更是高兴。

一幕悲剧顿时变成了喜事。

后来,崔护历管京兆伊、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和这位姑娘度过了幸福而和谐的一生。

崔护这首《题都城南庄》也成为人们传诵的名篇, “人面桃花” 也由此而来。

(完)
崔护与桃花女的结局
1个回答2024-01-06 07:42
结局:崔护与桃花女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共度余生。
详细解释:
崔护与桃花女的故事是中国古代爱情故事的经典之一。故事中,崔护在赏花时邂逅了美丽的桃花女,两人一见钟情。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不得不分开。在分开后的日子里,崔护对桃花女思念不已,最终他鼓起勇气再次寻找桃花女。
在他们重逢的时刻,桃花女向崔护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思念和忠诚。崔护也向桃花女保证,他会一直爱她,守护她。最终,两人牵手走向未来,共度余生。
这个故事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爱情需要勇气和坚持。崔护和桃花女都经历了痛苦和困难,但他们始终相信爱情,坚持追求自己的幸福。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此外,这个故事也展示了古代人们对爱情的看法和态度。在古代,爱情往往被看作是缘分和命运的安排。人们相信,只要两个人有缘,无论经历多少波折和困难,最终都能走到一起。这种观念在现代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人依然相信缘分和命运的力量。
崔护相关典故。
1个回答2024-02-04 17:17
人面桃花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唐朝博陵(郡治在今河北省定县)人,字殷功,贞元进士,官岭南节度使。



崔护的这首七言绝句,字面简单,语言率真自然,明白流畅,几百年来一直为后世人传诵,经久不衰,且“人面桃花”已被广为引做典故和成语使用。说到这首小诗,还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本事,《唐诗纪事》和《本事诗》对此都有所记载。《唐诗纪事》载此诗本事云:“护举进士不第,清明独游都城南,得村居,花木丛萃。扣门久,有女子自门隙问之。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子启关,以盂水至。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崔辞起,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径往寻之,门庭如故,而已扃锁之。因题‘去年今日此门中’诗于其左扉”。



《唐诗纪事》和《本事诗》所记载的这个“本事”,其真实性很值得怀疑。兴许是先有了诗,然后据以敷衍成上述“本事”,也并非没有可能。但不管这个“本事”真假与否,有两点似乎应该可以断定,那就是这首诗一是有情节的,二是这个“本事”对理解这首诗有一定的帮助。



崔护此诗,整篇写今昔之感,寥寥四句包含了一前一后两个物是人杳而又相互依托、交互衬映的场面。



诗的今昔之感是从对一位乍见而又旋离的貌美情多、靓若桃花的少女的回忆引起的,由今思昔,利用追叙的手法,先写“去年”,由此引起了第一个场景:寻春艳遇--“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去年”、“此门”点出时间、地点,说的非常肯定,毫无含糊,可见认象之深刻、记忆之确切。当时“此门中”正春风拂煦、桃花盛开,立着一位美丽的少女,其容面与桃花交互映照,着实靓丽。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去描摹桃花的娇艳和女子的美丽,而是抓住“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幕,只用“相映红”三个字一点,顿把人面花光交互辉映、互为陪衬又争妍斗胜的美好景象勾勒的栩栩如生。“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托出少女光彩照人的容颜,同时也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神驰目注、意夺情摇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通过这动人的一幕,从而激发读者对前后情事的许多美丽想象,留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
和崔护相关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5 01:44
人面桃花:
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出 处
唐·崔护《游城南》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简介?
1个回答2024-04-15 12:14

崔护,字殷功,博陵人。唐贞元十二年登第。终岭南节度使。作品目录郡斋三月下旬作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山鸡舞石镜题都城南庄五月水边柳

崔护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3-12 04:40
崔护,
唐朝诗人,生平不详。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登第(进士及第)。公元829年(太和三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
想知道崔护写的唐诗故事
1个回答2024-02-11 02:40
<<诗词逸事--崔护的人面桃花>>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都城南庄》崔护



崔护,字殷功,博陵人。贞元十二年登第。终岭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



而这首《题都城南庄》背后还有段美丽的爱情故事。



崔护是唐德宗贞年间博陵县的一位书生,出身于书香世家,天资纯良,才情俊逸,性情清高孤傲。三月桃花盛放时节,崔护游历到了城南门外看到了一位名叫绛娘少女,只见她骨骼清奇神韵自然天成与盛开着的桃花相映成辉,一时心荡;绛娘也对崔护心生爱意。后来,因为崔护要赴朋友之约就匆匆和绛娘告别。第二年,崔护又来到此地寻找绛娘时,再无因讯,询问了别人,崔护才知道绛娘因为思念他成疾,在崔护走后不久便死去了。崔护一时感慨万分,提笔写了这首流传下古的《题都城南庄》。



这是流传最广的人面桃花故事的版本.还有杂史说崔护次年去寻绛娘时,她只剩奄奄一口气,见着崔护突然醒转,进后开口说话诉衷肠.后面的事不消再说,自然是大团圆结局.



总觉得笔记里崔护与绛娘大团圆结局有些象聊斋那些诡异的传奇,寄托了自己的臆想和希望,但就是不切实际.想是文人墨客见多了才子佳人的多桀命运所以才杜撰出脱离实际的故事来宽慰自己.



能让清高孤傲的崔护心系,绛娘自然不是平庸女子,又如何不明白男子心思善变?又如何不知道才高的男子自然不甘于人下,倘若平步青云后,他又如何记得如小家碧玉般玲珑清透的绛娘.所以我相信绛娘在崔护走后是死了的,至少崔护看到的那个绛娘在他告别之日就已经死了.



倘若我是绛娘,也会在崔护走后,就立即把往事尘封,消隐起来,即使我依然活在这个世上,也会托人告诉他,绛娘已死。不为别的,为的只是在他心上留一个浅浅的痕,让他一生一世都记得。



在最美的时候转身离去,留给对方一个最美的身影,这要比从对方眼中看到自己的容颜变老,感觉对方一点一点厌倦的眼神要幸福的多。这样崔护在梦萦之时还是会恍惚的记得那个那有着桃花般美丽的绛娘。



想起了汉武帝与他的爱妃李夫人的故事。李夫人病重,汉武帝去探望,李夫人坚决不见刘彻。刘彻询问为何,李夫人差人答道:“是不想皇上看到她病重恹恹的样子。”后来,李夫人病故,刘彻念念不忘的还是她芳华美艳的模样。



多么玲珑奇巧的女子,李夫人坚决不给汉武帝刘彻看到自己病中萎靡的样子与绛娘留给崔护一个属于永恒的粉面桃花的模样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



只要记得,便忘不了先前的浓情蜜意,纵然身边新人无数,也会在偶尔孤独寂寥时忆起那烙在心上的影子.绚烂瞬间消失的东西总让人怀念,赢不了一世的爱怜,也要赢一生的魂牵梦萦.
想知道崔护写的唐诗故事
1个回答2024-01-19 03:38
<<诗词逸事--崔护的人面桃花>>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都城南庄》崔护



崔护,字殷功,博陵人。贞元十二年登第。终岭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



而这首《题都城南庄》背后还有段美丽的爱情故事。



崔护是唐德宗贞年间博陵县的一位书生,出身于书香世家,天资纯良,才情俊逸,性情清高孤傲。三月桃花盛放时节,崔护游历到了城南门外看到了一位名叫绛娘少女,只见她骨骼清奇神韵自然天成与盛开着的桃花相映成辉,一时心荡;绛娘也对崔护心生爱意。后来,因为崔护要赴朋友之约就匆匆和绛娘告别。第二年,崔护又来到此地寻找绛娘时,再无因讯,询问了别人,崔护才知道绛娘因为思念他成疾,在崔护走后不久便死去了。崔护一时感慨万分,提笔写了这首流传下古的《题都城南庄》。



这是流传最广的人面桃花故事的版本.还有杂史说崔护次年去寻绛娘时,她只剩奄奄一口气,见着崔护突然醒转,进后开口说话诉衷肠.后面的事不消再说,自然是大团圆结局.



总觉得笔记里崔护与绛娘大团圆结局有些象聊斋那些诡异的传奇,寄托了自己的臆想和希望,但就是不切实际.想是文人墨客见多了才子佳人的多桀命运所以才杜撰出脱离实际的故事来宽慰自己.



能让清高孤傲的崔护心系,绛娘自然不是平庸女子,又如何不明白男子心思善变?又如何不知道才高的男子自然不甘于人下,倘若平步青云后,他又如何记得如小家碧玉般玲珑清透的绛娘.所以我相信绛娘在崔护走后是死了的,至少崔护看到的那个绛娘在他告别之日就已经死了.



倘若我是绛娘,也会在崔护走后,就立即把往事尘封,消隐起来,即使我依然活在这个世上,也会托人告诉他,绛娘已死。不为别的,为的只是在他心上留一个浅浅的痕,让他一生一世都记得。



在最美的时候转身离去,留给对方一个最美的身影,这要比从对方眼中看到自己的容颜变老,感觉对方一点一点厌倦的眼神要幸福的多。这样崔护在梦萦之时还是会恍惚的记得那个那有着桃花般美丽的绛娘。



想起了汉武帝与他的爱妃李夫人的故事。李夫人病重,汉武帝去探望,李夫人坚决不见刘彻。刘彻询问为何,李夫人差人答道:“是不想皇上看到她病重恹恹的样子。”后来,李夫人病故,刘彻念念不忘的还是她芳华美艳的模样。



多么玲珑奇巧的女子,李夫人坚决不给汉武帝刘彻看到自己病中萎靡的样子与绛娘留给崔护一个属于永恒的粉面桃花的模样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



只要记得,便忘不了先前的浓情蜜意,纵然身边新人无数,也会在偶尔孤独寂寥时忆起那烙在心上的影子.绚烂瞬间消失的东西总让人怀念,赢不了一世的爱怜,也要赢一生的魂牵梦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