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观海潮

柳永 《望海潮》 名句
1个回答2022-09-21 05:14
1. 钱塘自古繁华。

2.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的望海潮 赏析 精炼
2个回答2022-11-12 08:45
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柳永的望海潮 赏析 精炼
1个回答2023-01-28 04:46
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观潮潮来时发生了怎样的声音?
1个回答2024-03-03 03:44

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涌潮有三处:山东青州涌潮、广陵涛和钱塘潮。

清费饧璜(1664-?年)《广陵涛辩》云:"春秋时,潮盛于山东,汉及六朝盛于广陵。 唐、宋以后,潮盛于浙江,盖地气自北而南,有真知其然者"。

钱塘潮比广陵涛出现的时间晚一些,至迟在东汉就已形成。王充《论衡·书虚篇》提到“浙江、山阴江、上虞江皆有涛”。又说当时钱唐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 但是,王充只说“广陵曲江有涛,文人赋之”,没有说赋钱塘江潮。可见,东汉时,钱塘潮远没有广陵涛出名。

读柳永文章题为 读柳永 说说 读 字的妙处
1个回答2022-06-25 23:52
你也在做着题啊
观潮中观的意思是什么
3个回答2022-08-21 16:48
中观的解释如下:
1、宗教学解释。
2、社会学解释,也是经济学的分支即中观经济学。
中观思想根源于初期大乘时期流通的《般若经》,龙树撰写了《中观论》来阐述正确的中观思想与修持方法,提出二十四观,以此来评破外道与小乘部派等其他学派的理论,在大乘佛教中极受重视。
中观的修行者,通常也会以此二十四观为主题来进行观想。
后世许多学派继承龙树的想法,并加以开展。最著名的三大学派,包括中观派、瑜伽行唯识学派与如来藏学派,都提出自己的见解,形成大乘佛教重要的讨论课题之一。
柳永的《望海潮》位向我们展示杭州的什么?
1个回答2023-01-02 16:27
答案: 解析: 评分要点:①必须是根据词作内容进行的扩写,描写对象为钱塘江,内容需涉及“柳”、“桥”、“人家”、“树”、“堤”、“涛”;②需表现出钱塘江的“繁华”、“美丽”;③需有文采。
柳永的《望海潮》对后世有什么明显的影响?
4个回答2022-11-10 16:15
柳永的《望海潮》让后世对这个地方越来越向往,更成了现在人们的旅游胜地。
观潮里的一线潮的由来
2个回答2023-09-08 08:26

潮水刚进杭州湾,水面宽阔,越往西就越受到河流两岸地形的约束,水只好涌积起来,潮头越积越高,好像一道直立的水墙,向西推进。

同时,由于潮流的作用,把长江泻入海中的大量泥沙,不断地带到杭州湾来,在钱塘江口形成一个体积庞大、好像门坎一样的“沙坎”。当海水推着江水向钱塘江口内涌去的时候,沙坎挡住了潮头,就形成后浪。

扩展资料:

观潮中对一线潮的描写:

未见潮影,先闻潮声。耳边传来轰隆隆的巨响,江面仍是风平浪静。响声越来越大,犹如擂起万面战鼓,震耳欲聋。远处,雾蒙蒙的江面出现一条白线,迅速西移,犹如“素练横江,漫漫平沙起白虹”。

再近薯塌,白线变成了一堵水墙,逐渐升高,“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横在浪花中”。随着一堵白墙的迅速向前推移,涌潮来到眼前,悄轿有万马奔腾之势,雷霆万钧之力,锐启手肆不可当。

《观潮》中描写潮水声音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3-01-04 16:06
白浪翻滚,风号浪吼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