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科核心素养

怎样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
1个回答2024-02-12 15:00
认识误区

目前家庭对孩子的艺术修养并不重视,他们眼里的艺术修养,就仅仅是让孩子去学学音乐,或者是学学舞蹈,再不就是画几张画,就认为是拥有了艺术修养了。实际上,这只是表面艺术,并非接触一下,就能让孩子从内而外散发艺术的气息。
只注重表象的短期化的艺术形式,并不注重长期的艺术修养的培养。家长所追求的只不过是一时的冲动,让孩子去学一段时间的乐器,或者是让孩子跳两年舞蹈,然后并不坚持让孩子向绘画方面发展。这是错误的。艺术的修养并不是说去参与一下就能培养出来,而是需要用心,并修之细微,即使不去参加艺术培养课,也照样可以得到艺术气息,将伴终身。
培养过程

提升孩子真情流露
艺术是真实的,又是虚幻的。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就要能让孩子感受到真实,并能真实地把自己的情感流露出来。家长要做的就是多给孩子讲解一些艺术大师的故事,创作的过程,作品中如何融入了大师的生活和情感。这样,孩子就能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真实反映自己的生活和情感。
提升孩子善良指数
艺术是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对人有一种教育意义,能鼓舞人心,所以,通常的艺术都是阳面的。想要让自己的孩子有艺术修养,就要提升孩子的善良指数。这样,就会在自己的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反映出其真实的健康思想和内心。只有良好的首先品质,才能让孩子拥有艺术的基础。
提升孩子审美标准
艺术是美的,但,你所培养出来的孩子的真情和善良,并不一定就能发现美。因为善良的人也会把错误地把肮脏当成美。因此,提升孩子的审美标准,是锻炼孩子艺术修养的因素之一。美,让孩子看到意境,风景,漂亮的东西,能让其充分认识到所接触到的东西,所能体现出来的内在和外在共同的美。
培养孩子浓厚情趣 
这里的情趣,是两个概念,一个是情,一个是趣。所谓的情,就是指孩子能发挥出来的感情度,如何把自己的感情能凝固到自己的艺术作品中去,融入是一个概念,例如画画,画家庭活动,就能增强情。趣,则是指孩子的童趣。这是本性的东西,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要让孩子尽量保持童真,不要打压他的童言以及相像。
培养孩子的辨识度
孩子的辨识度也是需要培养的,只有好的辨识度才会让自己成为艺术界的宠儿。在平时的时候,多带孩子到画展或者是艺术展去看展览,多让孩子接触一下本身已经是艺术圈里的艺术人儿,尤其是画家,音乐家,这样,孩子会直接地接触的过程中,对他的艺术人生有很好的影响。
美术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
1个回答2024-02-27 03:06
上下关系。核心素养之于三维目标是既有传承更有超越。传承更多地体现在内涵上,而超越更多地体现在性质上。作为核心素养主要构成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实际上是对三维目标的提炼和整合,把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提炼为能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炼为品格,能力和品格的形成即是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如何在科学活动中体现的幼儿核心素养教育
1个回答2024-03-15 12:53
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
1.回归学习本质—解决问题
要真正实现这一改变,就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进而回归到学习的本质。纵观人类社会,无论是思想发展史、社会进步史,还是科学发现史、技术革新史,无一不是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而对于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讲,都是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只是,在现代知识的海洋中,我们似乎迷失了自己。所以,回归对问题的探求,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回自己应有的智慧,应是学习的本意。
2.学习方式改变—问题化学习
从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化学习”。“问题化学习”让我们看到,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去设计,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
需要在教学中强调问题化学习。以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问题矩阵,就是试图让孩子在学习中,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慢慢形成一个知识结构——从低结构到高结构,从本学科的结构到跨学科的结构,从知识到真实的世界。在问题化学习的过程中,以认知建构的方式去重组问题、重组内容,让学生在问题与问题的联系中,在综合地带和边缘地带,进行知识的碰撞,进行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就是问题化学习方式极具价值之处。
同时,问题化与情景化是紧密联系的,问题往往产生于情景。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如果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不起联系,那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应依存的情景缺失。情景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景。如果脱离情景,知识就只剩下符号,知识的应用和知识蕴含的文化精神就无从谈起。
3.教学模式的变革—“活动课程”
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科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学科活动要体现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来重构知识;要体现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活动”;要体现校本性,应该结合不同区域和环境的特点选择资源和组织活动;要精心设计活动,充分体现活动的教育性,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结合学科内容和特点设计活动。
4.课程规划—学科和跨学科课程
落实核心素养,从学校的课程规划角度,要完成两种课程的设计:一是学科课程,二是跨学科课程(即综合性课程)。
学科课程是基于学科的逻辑体系开发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间接经验。跨学科课程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它关注的是学生面对真实世界时的真实体验和直接经验,是以社会生活统合和调动已学的书本知识。它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两种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也各有特点,后者是以探究性学习方式为主导的。两种学习交互在一起,才能够实现让教育和学习回归生活,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全部社会意义。也许可以这样说,所有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教学,需要通过学习者间接经验学习和直接经验学习的交互才能实现。因此,当前学校完善两种课程的设计就极为重要。
什么是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1个回答2022-12-23 08:02
负责同志附氨全有投四
初中生艺术素养内容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1-29 15:55

初中生艺术素养内容写法如下:

主要写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的能力。重点记录学生在音乐、美术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经历与成果,以及对生活美学的领悟与践行等。艺术审美与体验是记录学生参观艺术场馆、参与艺术活动等方面的活动记录。

以及其他日常生活中形成艺术体验的记录;艺术兴趣与特长是记录学生参与校内外艺术兴趣小组或社团和各类艺术活动等情况,学生掌握某一艺术项目特长的情况;艺术创作与成果是记录学生参加艺术展演、比赛的情况,形成了有代表性的艺术创作或成果等。

综合素养示例:

1、你有一颗纯真的心,你的笑容如春风洋溢。你的自觉、认真、刻苦精神很难得,你是一个令老师和家长宽慰的孩子。

你品行优良,待人诚恳,表里一致。初二阶段学习稳定,成绩良好,有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我想,你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你的思维理解能力并不在他人之下,只是要多加注意学习的细节。多思多练做好知识的归纳和问题的反思,你的成绩会有很大的提高。

2、你拥有聪明才智又不乏刻苦勤奋、多思善问,所以你的成绩名列前茅;你为人和善,开口必笑但又坚持原则,所以得到大家的信赖。

我观察过很久,在全班男生中,你属于做事认真、精益求精的那种;你很自信,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但要记住“山外有山”的道理,胜不骄,败不馁,永远不放弃追求。

如何提高孩子的艺术素养
1个回答2024-02-17 02:25
培养孩子艺术气质的六个方法
1、艺术气质
听听儿童音乐会、看看童话剧,看看儿童画展等等,在活动中和孩子一起品味艺术的魅力,孩子耳濡目染,参加的艺术活动多了,就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出一种艺术气质。
2、音乐修养
平时给孩子听一听儿童歌曲,并让孩子一起学唱;休闲时放上古典音乐或是大自然音乐,一样让孩子体验到音乐之美。
3、兴趣爱好
让孩子选择一项兴趣,比如乐器、画画、舞蹈等等,亲身逗配参与到艺术活动中。起初孩子可能做得一团糟,但逐渐就会找到艺术感觉,能够发现美,表现美。侍指孝
4、舞蹈知识
舞蹈要求动作优美,富有表情和节奏感,一般与音乐和光相结合,给人以强烈而直观的美的感受,可以培养孩子对体形美的认识和韵律感。父母可带孩子看歌舞晚会,指导宝宝看电视舞蹈节目,丰富孩子的舞蹈知识。
5、艺术想象
美术作品色彩协调,线条清晰,形象生动,有助于锻炼孩子的视觉,又能够发展孩子的观察力和艺术想象力。一些简单的绘画、泥工、手工、纸工、制作玩具等和美术有关的技能,可以培养孩子对美术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美术创造能力。
6、走进自然
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带孩子到处走走,有利于孩子感受不同的文化、艺术,长城的雄伟壮观,大海的波澜壮阔,各地的建筑之美等等,都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
培育孩子艺术能力的三大重点
3岁前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非常迅速。您从来没跟孩子讲过的话,他突然有一天自己会说了。如果您经常与孩子一起唱儿歌、读诗歌,潜移默化中,孩子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很快的提高,孩子的创作能力也会相应地有很大提高。
重点1:为孩子准备充足的艺术材料
为孩子准备各种各样的颜料,让他自由地探索各种颜色带来的快乐,或许不久之后您就会发现,孩子创作出了一幅“印象派”画作;为孩子准备各种各样的小乐器,让他自由地弹奏、敲击或吹奏,或许不久之后,您会发现孩子创作出了一首令人“情绪激昂”的“军队进行曲”。
重点2:用身体动作来感受艺术
3岁前孩子的思维特点是动作性思维占主要地位,因此,在培育孩子的艺术能力时,要注意让孩子用具体的身体活动来体验和感受艺术。比如,孩子喜欢“小燕子”的歌,您可以让孩子挥动胳膊学燕子飞,感受小燕子老稿是怎么飞的。
重点3:重视艺术感知与体验
艺术感知与体验是艺术创作与表现的前提,并为创作与表现提供素材。因此,您不能只注重孩子创作了什么,而应该注重孩子创作以及创作之间的这个体验的过程。艺术的巨大潜能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和无限表达空间,培育的方式千变万化,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也不一样,关键是您有没有从观念上重视孩子的艺术能力的发挥。如果您重视,孩子的创造力一定会让您大为吃惊的!
数学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1个回答2024-01-27 08:24

数学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如下:

核心素养是学生素养发展的基干,居中心地位,起主导作用,非核心素养可以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数学素养是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包括数学素养在内的少数决定学生发展方向的最关键、最必要的素养。

数学素养属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综合性思维形式,它具有概念化、抽象化、模式化的认识特征。

具有数学素养的人善于把数学中的概念结论和处理方法推广应用于认识一切客观事物,具有这样的哲学高度和认识特征。

核心素养简介: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数学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1个回答2024-01-27 18:12

数学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如下:

核心素养是学生素养发展的基干,居中心地位,起主导作用,非核心素养可以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数学素养是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包括数学素养在内的少数决定学生发展方向的最关键、最必要的素养。

数学素养属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综合性思维形式,它具有概念化、抽象化、模式化的认识特征。

具有数学素养的人善于把数学中的概念结论和处理方法推广应用于认识一切客观事物,具有这样的哲学高度和认识特征。

核心素养简介: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核物理核心素养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6 08:11

1、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成分。

2、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物理观念”包括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及其应用等要素。

如何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
1个回答2023-05-19 06:11
从学习画画开始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