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作文

那些动物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拟态保护自己
1个回答2022-08-15 10:08
变色龙,枯叶蝶等等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地球上各种什么状态?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地球上各种什么状态?
1个回答2023-06-16 03:45
地球上有大小不同的生态系统,这罩行扒些生态系统由非生物带巧环境和生物群落组成。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就是地球生物圈。保护地球环境就是保物昌护各种生态系统。保持生态系统长期的相对比较稳定的一个动态平衡。
保护生态环境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7 23:26
这是我找到 然后复制的 见谅
关于保护环境的成语:
万木争荣——有繁花似锦的意思。形容美好的事物多或人才济济。
枝繁叶茂——繁:繁盛。茂:茂盛,草木旺盛。形容枝叶繁盛茂密。或比喻家族人丁兴旺,后代子孙多。
遮天蔽日——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或形容生长茂盛,多指树木。
绿树成荫——形容树木枝叶茂密,遮蔽了阳光。
亭亭如盖——形容树木长得很茂盛
高大挺拔——笔直,挺拔的意思
青松翠竹——青色的松树和翠绿的竹子
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前人种树 后人乘凉——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国计民生——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涸泽而渔——涸:干涸,使水干。泽:聚水的地方。排尽湖中或池中的水捕鱼。比喻获取利益只顾眼前,不作长远打算。
森林茂密、郁郁葱葱、 青松翠竹、挺拔高大、 亭亭如盖、绿树成荫
遮天蔽日、枝繁叶茂、 万木争荣、茂林秀竹、 林海无边、树木丛生
保护大自然生态平衡的知识和故事
1个回答2024-02-07 06:26
一座岛上生活着鹿和狼...人们总会看到狼吃鹿,便可怜鹿...之后大量捕杀狼,狼的数量急剧减少..而鹿的数量逐渐增多..几年过去了,岛上的早吃完了....鹿开始大量减少,狼又开始增多.最后鹿灭绝了,狼也因为鹿的灭绝而没有了食物,也相继灭绝了.....最终岛上只有人类了~~!!!!!
这件事告诉我们不能破坏生态平衡~~!!!!!!
保护生态环境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18 15:06

描写环保生态环境良好的成语:春意盎然,春风化雨,满园春色,春回大地,欣欣向荣,鸟语花香,莺歌燕舞,春光明媚,万紫千红。谢谢,希望能够帮到你们。

保护大自然生态平衡的知识和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3:22
一座岛上生活着鹿和狼...人们总会看到狼吃鹿,便可怜鹿...之后大量捕杀狼,狼的数量急剧减少..而鹿的数量逐渐增多..几年过去了,岛上的早吃完了....鹿开始大量减少,狼又开始增多.最后鹿灭绝了,狼也因为鹿的灭绝而没有了食物,也相继灭绝了.....最终岛上只有人类了~~!!!!!
这件事告诉我们不能破坏生态平衡~~!!!!!!
为什么要保护生态平衡
1个回答2022-12-07 06:22
地球总是处在动态平衡状态中,如果生态平衡被破坏,所有生物将手到牵连……
讲述的是一个人变成了灵魂状态在他的女朋友身边保护他的故事(这部电影叫什么)
1个回答2024-01-29 21:13
给我看了第一感觉也是人鬼情未了啊,不然还有什么比这个更经典的?
保护生态文明如此重要,谁是史上记载的第一批保护生态的人呢?
4个回答2023-12-06 11:30

说到生态文明保护,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重大工程。在国家的大力创导下,小到刚牙牙学语的幼儿,大到耄耋老人,人人都知道爱护环境。

既然保护生态人人有责,我们的老祖宗当然也知道,要不然我们现在还有多少资源可利用呢?那您知道华夏大地有史记载的第一位负责管理生态环境的官员是谁吗?第一批治理环境的人又有谁呢?

时光倒退到4000多年前,帝尧过世,三年丧期结束。帝舜在群臣的拥护下,登上帝王。

一日,帝舜和群臣来到了文祖庙,和四岳(分管四方的诸侯)商讨官职的分封。原来,帝尧之时,起用了一批人才,但是都还没有官职。

帝舜就开始让群臣举荐人才,大禹负责治水,后稷负责农业。

这时,帝舜又问道:“谁能替我管理山泽之中的草木鸟兽?”

四岳道:“伯益。”

帝舜对着伯益说道:“伯益,我任命你为虞。"

伯益赶紧稽首辞谢:“舜,伯益不及朱虎、熊罴,请让位于他们。”

帝舜挥手道:“你完全可以胜任!我任命朱虎、熊罴为你的助理。”

虞便是掌管山泽的官职,而伯益变成了第一位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官员。

有人问,伯益是谁?他来头可不小,正是秦国的始祖。据《史记》记载,伯益的母亲女修吞了一颗燕蛋,然后就怀孕了,生下了伯益。

伯益任职后,才发现这工作是无法开展。为何?当时,洪水滔天,山岳被包围,丘陵被淹没。伯益和负责农业的后稷一样,两人皆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时,大禹向他们发出了邀请,然后他们也投身于治水工作中。

大禹最为辛苦,那时的工具又十分简陋,就是绳墨、圆规之类的。大禹一路披荆斩棘,跋山涉水,标记高山大川,计量山岳脉络,规划九州,修堤筑坝。

洪水还没有退去,田地还淹没在水中。伯益便灵机一动,教他们在湿地里播种稻谷。

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看着天下黎民嗷嗷待哺,后稷和伯益竭尽所能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后稷负责调剂民众的食物,统筹粮食的发放,使得各地粮食供应不相上下。

可是,光节流也撑不了多久,还得开源,才能解决民生问题。当时,洪水还未退去,田地浸泡在水中。伯益苦思良久,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何不顺势而为呢?于是,他拿来稻种,叫民众在湿地里播种。生活虽然艰难,但大家同心协力,还是挺过去了。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 河流得到疏通,水患终于被治理,黎民终于能够安居乐业。

帝舜很高兴,嘉奖大禹,大禹对帝舜说道:“非我一人之力,幸得伯益相助啊!”

帝舜便对伯益说道:“伯益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赐黑色旗旒,赐姓嬴氏!”

虽然现在也经常有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但是和4千多年前的情况完全无可比拟。当时,我们的祖先简直就是赤手空拳,硬是靠着顽强的意志,用自己的双手砍出了一条条道路,疏通了一条条河流,才有了孕育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良好生态环境。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是华夏子孙的母亲河,她在用经久不息的浪花向人们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4000多年前,大禹、伯益、后稷,还有无数的先人们,为了治理水患,为了给后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他们曾经流过的汗水、泪水可以注满一条黄河!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