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丁解牛是庄子的哪一篇文章

疱丁解牛中的经典成语
1个回答2024-02-12 10:04
  疱丁解牛中的经典成语——庖丁解牛、目无全牛、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庖丁解牛
  páo dīng jiě niú
  【解释】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出处】《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结构】主谓式。

  【用法】含褒义;常与“游刃有余”连用。一般作宾语、定语。

  【正音】庖;不能读作“pāo”或“bāo”。

  【辨形】庖;不能写作“疱”。

  【近义词】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如臂使指

  【例句】我们这位老教授一走上讲台;便如~;游刃有余。
疱丁解牛里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3 06:26
  疱丁解牛里的成语——疱丁解牛、目无全牛、游刃有余。

  游刃有余
  yóu rèn yǒu yú
  【解释】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出处】语出《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结构】主谓式。

  【用法】用作褒义。用来比喻人富有经验;能力强。一般用作谓语、宾语。

  【辨形】刃;不能写作“刀”;余;不能写作“鱼”。

  【近义词】挥洒自如、滚瓜烂熟、炉火纯青

  【反义词】捉襟见肘、一筹莫展

  【辨析】~与“熟能生巧”都有“熟练了就容易”的意思。但“熟能生巧”偏重在“生巧”;指掌握技巧或窍门;~偏重在“有余”;指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例句】你是高级技工;干这活是~。
“疱丁解牛”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1个回答2024-01-23 08:31

庖丁解牛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páo dīng jiě niú,意思是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出处

先秦·庄周《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无非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象视觉停止活动了而全凭精神意愿在活动。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虽然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惧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一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这个寓言故事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它说明世上事物纷繁复杂,只要反复实践,掌握了它的客观规律,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迎刃而解。 文章叙议相间,层次分明。写宰牛时动作之优美,技术之高超;成功后的志得意满等,绘声绘色,如闻如见,引人入胜。语言生动形象,“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切中肯綮”“庖丁解牛”成语,即出自本篇。

成语庖丁解牛出自庄子的哪一篇文章
1个回答2024-02-12 17:52

《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内篇·养生主》。

1、读音

庖丁解牛的读音páo dīng jiě niú。

2、释义

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3、用法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常与“游刃有余”连用。

4、出处

先秦·庄周《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5、近义词
得心应手:心里怎样想,手里就能怎样做。比喻技艺纯熟,心手相应。

左右逢源:逢:遇到;源:水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如臂使指:像胳膊支配手指那样。比喻指挥如意,没有牵制。

庖丁解牛造句:

1、获得幸福感,欲望一定要足够小,像庖丁解牛,要那么细小锋利的刀片,才能在逼仄的骨头之间,游刃有余。

2、就在胡勇不知所措语无伦次的时候,谢子龙庖丁解牛般在胡勇脚踝处快速划过,片刻后,一个刺耳的惨叫再次响起。

3、庖丁解牛的神技,说穿了,也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

4、张师傅在机修车间工作了几十年,拆卸或安装机器神速准确,如同庖丁解牛,令人赞叹不已。

5、这一招连续攻击也是非常有名堂的,叫做庖丁解牛,一个连续攻击就是九九八十一刀。

庖丁解牛出自庄子的哪篇文章
1个回答2024-02-06 04:38

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养生主》中。

庖丁解牛,是庄子的一则寓言,其讲述的是庖丁(一个名叫“丁”的厨师)为魏文惠王杀牛,顺应天然之道从筋骨之空隙游刃有余的故事,并借机讲述道家养生的道理。

《庄子》一般认为是集合了庄子及其后学的篇章,整理而成,分为内篇、外篇与杂篇。道教中奉《庄子》为经典,也称为《南华真经》或《南华经》。民国以来,多认为内篇为庄子言行、外篇为弟子杂说、杂篇为后世学人敷衍逐渐成为定说。

《庄子》的风格特色

《庄子》汪洋恣肆,浪漫主义色彩浓厚,变化莫测,幽默讽刺,采用大量神话传说与寓言故事来表达主题,“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引证历史故事与古人的话。修辞方面,善用譬喻和拟人法,词汇丰富,文辞变化多端。

陶弘景《真诰》称“仙书《庄子内篇》,义穷玄任之境”,同《妙法莲华经》、《上清经》,足以包括万象,体具幽明。

成语庖丁解牛出自庄子的哪一篇文章
1个回答2024-02-17 21:16

《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内篇·养生主》。

1、读音

庖丁解牛的读音páo dīng jiě niú。

2、释义

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3、用法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常与“游刃指碰有余”连用。

4、出处

先秦·庄周《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5、近义词
得心应手:心里怎样想,手里就能怎样做。比喻技艺纯熟,心手相应。

左右逢源:逢:遇到;源:水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如臂使指:像胳膊支配手指那样。比喻指挥如意,没有牵制。

庖丁解牛造句:

1、获得幸福感,欲望一定要足够小,像庖丁解牛,要那么细小锋利的刀片,才能在逼仄的骨头之唯和谈间,游刃有余。

2、就在棚搜胡勇不知所措语无伦次的时候,谢子龙庖丁解牛般在胡勇脚踝处快速划过,片刻后,一个刺耳的惨叫再次响起。

3、庖丁解牛的神技,说穿了,也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

4、张师傅在机修车间工作了几十年,拆卸或安装机器神速准确,如同庖丁解牛,令人赞叹不已。

5、这一招连续攻击也是非常有名堂的,叫做庖丁解牛,一个连续攻击就是九九八十一刀。

疱丁解牛的解释是什么?
3个回答2023-12-13 23:37
【解释】: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出自】:《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常与“游刃有余”连用
疱丁解牛的解释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2-13 00:03
庖丁解牛:庖丁:厨工;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近义词: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如臂使指。

得心应手:谓心手相应,运用自如。多形容技艺纯熟。

左右逢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如臂使指:比喻指挥如意,没有牵制。

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养生主》,是历来传诵的名篇,“庖丁解牛”也成为人们约定俗成的一个成语。这则故事说明做事不仅要掌握规律,还要持着一种谨慎小心的态度,收敛锋芒,并且在懂得利用规律的同时,更要去反复实践,才能终究领悟出事物的真理所在。
疱丁解牛的意思解释
1个回答2023-12-15 00:35

疱丁解牛的意思为: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庖丁解牛(páo,dīng,jiě,niú ),汉语成语,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出自《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据《庄子养生主》载,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文惠君赞叹其技艺之妙。庖丁释刀云:平生宰牛数千头,而今宰牛时全以神运,目“未尝见全牛”,刀入牛身若“无厚入有间”而游刃有余。因此牛刀虽已用了十九年,而其锋利仍“若新发於硎”。后常用“庖丁解牛”作为神妙的技艺的典型。

原文: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疱丁解牛的丁是什么意思 肯定不是这个人名字叫丁
1个回答2022-11-04 00:11
庖丁是一个词,是厨工的意思。

如果你非要单独问丁是什么意思,可以理解为“工”的意思,庖是“厨”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