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的译文短一点

谁能给我提供好文章,要感人的,不论长短,谢谢
1个回答2022-12-13 12:34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论语十二章赏析(简短)
1个回答2024-03-15 04:57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译文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 日夜不停。”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注释
子:先生,指孔子。
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不亦说乎}乎:语气词。
说:通“悦”,愉快。
愠:生气,发怒。
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吾:人称代词,我。
日:每天。
立:站立,站得住。
惑:迷惑,疑惑。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所选十二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另外,还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世的原则等论述。
论语十二章的论语简介
1个回答2024-02-01 23:59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首创语录之体,其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核心是“仁”、“礼”、“义”。《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而且论语教给了后人如何为人处世的道理。《论语》与《易经》、《黄帝四经》、《老子》、《庄子》,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典籍,它们不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的智慧结晶。

论语十二章的第十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个回答2024-05-03 08:28

主要讲时间

论语中的简短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15:59

孔子的弟子子路要远行,前来向孔子告别。  孔子说:“我是赠送给你一辆车呢,还是赠送给你一段话呢?”  子路说:“请夫子送给弟子一段话吧。”  孔子说:“不能自强不息,不可能达到远大的目标;不勤劳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可能有功效;不发自真心而有分寸地去对待他人,不可能得到他人的亲近;自己不讲信用,不可能使别人对自己讲信用;不拿出诚心而谦逊地对待他人,不可能符合礼义。如果能够慎重地从这五个方面去做人做事,就能够做得长久。”  子路拜受领教而去.

孔子被困于陈蔡,从者七天没有饭吃。子贡偷出重围,从土人那里讨来了一些米。颜回和子路就用这些米在一个破屋里做饭。一块尘土掉进了饭里,颜回拿起来吃掉了。子贡在井旁看见,以为颜回偷吃,心里很不高兴。问孔子说:“仁人廉士在穷困的时候会改节吗?”孔子说:“改节的人怎么能称得上仁、廉呢?”子贡说:“像回这样的人不会改节吗?”孔子说:“他不会的。”子贡就把他所看到的告诉孔子。孔子:“我一直相信回,虽然你这样说,也并不怀疑他。这其中一定有原因吧。你不用说了,我来问他。”于是让人把颜回叫来,说:“我刚才梦见了我的先人,大概对我有什么启示吧。你做好饭后拿过来,我要先祭祀一下。”颜回说:“刚才有一块尘土掉进了饭里,放在那里不干净,扔了又可惜,我就把它

论语比较长短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04:27

一天,孔子来到郑国,和弟子们走散了。孔子一个人站在城郭东门,郑国有一个人看见了孔子,就对孔子的学生子贡说;“东门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郑国国卿子产,可是腰部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一副狼狈不堪,没精打采的样子,像一条丧家狗。”

子贡与孔子见面后,就把原话如实转述了一遍,孔子大笑道:“他形容我的相貌不一定对,他说我像丧家狗,对极了!对极了!”

论长道短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1个回答2024-02-26 18:49

lùn cháng dào duǎn

成语释义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两个商议定了,一对儿论长道短。”

感情色彩 贬义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同“说长道短”

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

近义词 说长道短

成语例句

我们不要对别人论长道短

短论介绍自己的读书经历
1个回答2024-02-27 07:32
记得小时候,在私塾里读《古文观止》,其中有一篇《五柳先生传》,对五柳先生的为人“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我甚为景仰,而对其“好读书,不求甚解”一点尤感兴趣。小小年纪,世情为谙,对于那恬谈旷达安贫乐道的情怀,虽然敬佩,但毕竟还很难有深刻的体会,更大的兴趣;而对“读书不求甚解”一项,却正中下怀。因为那时,我对这句话的表面理解是:读不懂,也就算了,不必过分钻研强求其解。这就适合了我那懒散贪玩的童心,每当读书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像走路时遇到了横亘在大路当中的岩石一样,索性绕道走,不求甚解了。因为不绕道就得攻坚,就得钻研,那就要吃苦,不如绕道走痛快;可是,痛快固然痛快,但其结果,却常常是食而不化,尽管你吃得再多,也难以得到应有的营养。
《论语》十二章相关的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1 14:39

鲁庄公娶了齐国哀姜为妻,第一次来到鲁国的时候,鲁庄公让鲁国贵族的夫人们带着玉帛去拜见哀姜,这种做法是违礼的,按照立法女人见面携带的礼物应该是枣、栗子等物品,玉帛是男人会见旅辩时才能携带的礼物,而且按照品级的不同有不同的规格要求。

有的大臣就据此出来反对,说了三个字:非故也。鲁庄公听了之后,也说了一句话,也只有三个字:君作故。

非故也,就是说制度中没有这样的搭蚂规定,过去也没有这样的成例,你这是属于创新。

君不是单纯地指自己,而是指国君,故在此代指制度,因为制度本身就是由前人留下的好的法则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所以有时候人们也用它代指制度。

鲁庄公的意思就是我这样做了,后来的人跟着效仿,就有拆枝缺故了,它就会变成制度。

对方一听,毫不客气地给予了反击:国君的创新如果合乎礼法的精神,就会被后人立为制度(君作而顺则故之),如果违背了礼法的精神,就会被当成违礼事件记录下来,变成反面教材(逆则亦书其逆也)。

鲁庄公不听,结果真的成了反面教材(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这个故事领悟前面“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含义)。

《论语》十二章相关的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3 16:49

鲁庄公娶了齐国哀姜为妻,第一次来到鲁国的时候,鲁庄公让鲁国贵族的夫人们带着玉帛去拜见哀姜,这种做法是违礼的,按照立法女人见面携带的礼物应该是枣、栗子等物品,玉帛是男人会见时才能携带的礼物,而且按照品级的不同有不同的规格要求。

有的大臣就据此出来反对,说了三个字:非故也。鲁庄公听了之后,也说了一句话,也只有三个字:君作故。

非故也,就是说制度中没有这样的规定,过去也没有这样的成例,你这是属于创新。

君不是单纯地指自己,而是指国君,故在此代指制度,因为制度本身就是由前人留下的好的法则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所以有时候人们也用它代指制度。

鲁庄公的意思就是我这样做了,后来的人跟着效仿,就有故了,它就会变成滚如制度。

对方一听绝配,毫不客气地给予了反击:国君的创新如果合乎礼法的精神,就会被后人立为制度(君作而顺则故之),如果违背了礼法的精神,就会被当成违礼事件记录下来,变成反面教材(逆则亦书其逆也)。

鲁庄公不听,结果真的成了反面教材(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这个故事领悟前大宏启面“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含义)。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