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势篇

《孙子兵法》中的造势有什么具体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4-27 10:15
比如说项羽的破釜沉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还有三国演义中的《官渡之战》
孙子兵法-形篇 势篇
1个回答2023-02-25 04:34
奇是相对正说得,正用来稳定局面 奇用来打破平衡
不可偏废
谋势就是让势险 节短(例如射箭,拉弦使势险,快速松手是让节短) 有秩序就可以行成势
我的理解
《孙子兵法》中「形」与「势」的含义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13 16:43
孙子兵法中: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形也;若转圆石于千仞之山,势也。就是说在其看来,形是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而势则是非常困难的问题,很少有人可以做到。
读《孙子兵法》“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1个回答2023-12-23 13:56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制宜,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说的是运兵的规律,就像流水,流水的属性是避开高处流向低处。作战的规律,是避开敌人的坚实之处而攻击敌之弱点,水因地形的高低而制约其流向作战,再根据不同的敌情而制定取胜的策略。

所以,用兵打仗,没有固定的态势,正如水的流动,不曾有一成不变的形态一样。五行相生相克,没有固定的常势,四季轮流更替,也没有常位。白天有长有短,月亮也有圆有缺。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不仅是在兵势上如此。在我们日常生活场中,何不也是如此?

流水在奔向大海的时候,并不是一条直流直接到大江。一路上,它遇到了石头,绕开石头;遇到了山丘,绕过山丘;跌进坑坑洼洼,就越过坑坑洼洼;遇到了枯木树叶的阻挡,它从枯木树叶的底下穿流而过。流水逃过重重磨难,绕过千难万险,最后才汇入大海!

人生漫漫长路,一路上会经历风风雨雨,都有可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都会影响着我们向设想的愿景出发,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应该像流水一样不畏艰难,遇山绕山,遇坑跨过坑。遇着困难想办法克服,然后才能实现我们最终的人生愿望。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

说的就是我们面临着人生意外灾难来临的时候。不要唉声叹气,不要悲观失望,这是一种自然界的常态。

我们唯有成长自己的心灵,拥有大我能量场,去积极面对这一灾难,克服解决突如其来的灾难,才能迅速从灾难中脱出来。

我的朋友小乔,一生经历许许多多的挫折,但她每一次挫折过后,擦干眼泪,用坚强和笑容来应对未来的生活,一次次从艰难处境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了幸福的生活。

谁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磨难。遇到挫折磨难,想办法去克服它,解决它,绕过它,才是人生的常态。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是不是出自孙子兵法的
1个回答2022-09-09 16:52
出自孙子兵法《虚实篇》。
兵法中的势,什么是势?势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1-31 10:58
势就是物质的运动。是指在作战中,指挥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的一种威力无比,不可阻挡的力量,能够形成强大的打击力量,让敌人无法抗拒。请看一下孙子兵法《势篇》。“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击,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就是对势最好的论述。
《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作者分别是谁?
1个回答2024-05-14 00:00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孙膑写的是《孙膑兵法》 ,传说孙膑是孙子的后代,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二者都在兵书方面有很高的的造诣。

一、孙膑的《孙膑兵法》。孙膑(原名孙伯灵),中国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唐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和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同为鬼谷子弟子。因受庞涓嫉妒孙膑的才华而迫害孙膑,使其受膑刑,身体残疾 。

孙膑可以说是古代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师出鬼谷子的他没有愧对师门,反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被迫害后本以为会英年早逝的他,却被齐国使者救了下来。齐国使者当然不会费九牛二虎之力去救一个废人,当时的孙膑受黥刑已经被挖去膝盖,并且在脸上刻字,但是孙膑的才能还是非常吸引这位齐国使者,所以齐国使者才会偷偷的救下孙膑。后来孙膑到达齐国后,展现卓越的军事才能,田忌赛马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由此可见孙膑的卓越才华。而且孙膑的军事思想非常的先进,他认为强大的军事战力才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他虽然主张战争,但是他并不好战。他主张慎重的对待战争,每一次战斗都要有所得,但是不可滥用战争,战争只是自报的一种手段。由此可见孙膑对于兵法战争的理解非常高。

二、兵家之圣孙武。

孙武的《孙子兵法》可谓是影响深远,其中的军事思想一直影响至今。他的《孙子兵法》甚至被国际上认为它是“世界古代第一部兵书” ,由此可见孙武军事思想影响的深远程度。


《孙子兵法》阐述了战争中制胜敌人的规律,军队应该怎样组织和建设,作战时必须遵循的战略原则,临阵击敌的战术技巧,一些特殊的战斗方法。

由此可见其完备程度,所以世人才会对《孙子兵法》有如此之高的评价。

兵无常势成语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3-09 20:30
兵无常势 [ bīng wú cháng shì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bīng wú cháng shì ]
常:不变;势:形势。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用以说明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
出 处
《孙子·虚实》:“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急求孙子兵法形与势的关系
3个回答2023-02-08 19:51
形”即为“形式”,“势”即是“态势”。
比方,“形”是一块材料,材料本身的质地好坏,便是“形”的好坏,至于这材料到底有多大用途,这所指的就是“势”。
如孙子兵法中所说得,“形”如一把拉满的弓,而射箭就是“势”了。弓拉的满,“形”固然好,若没射中,就是“势”的不好了。有形无势,不好。
不过“形”与“势”,不同于“外表”与“内在”这样的关系,“形”与“势”如同慧能六祖对“定”和“慧”的定义:名虽有二,体本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