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书趋吉避凶

趋吉避凶怎么读
1个回答2023-12-16 23:42

关于趋吉避凶怎么读分享如下:

趋吉避凶这个成语出自中国古代的《礼记·曲礼上》,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概念。通常用来描述人们对于未知将要发生的事情,完全不知道事情的好坏和结果的时候,所采取的预防措施。虽然这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但是它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趋吉避凶的发音是qūjíbìxiōng,其中“趋”发音为qū,第一声,意为追求;“吉”发音为jí,第四声,表示好的意思;“避”发音为bì,第四声,意为躲避;“凶”发音为xiōng,第一声,表示坏的意思。

这个“趋吉避凶”是指我们在没有足够了解某件事情的情况下,而去做一些有益地保护自己或者避免自己被损害的事情。这种做法并不是不相信命运,而是根据智慧,去采取可行的预防措施。

对于这种精神,中国人从古至今一直十分重视。在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和中秋节等,人们都会使用一些符号和物品来祈求好运和避免不幸。

比如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在门口贴上被称为“春联”的对联,因为这些对联寓意着吉祥如意、幸福平安。同时,人们还会点燃爆竹以驱逐不祥之气,也会给孩子们发红包,寓意祝福他们健康快乐。

同样,在中秋节期间,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共度团圆佳节。其中月饼的形状和品种多样,但是每一个都寓意着好的寓意,例如圆的月饼寓意美好的团圆,柚子皮的月饼则寓意平安好运。

这些习俗和传统都展示了中国人民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对于“趋吉避凶”理念的珍视。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概念也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在投资和经商中,我们会根据市场情况去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不走冒险的路线,以保证自身的安全和利益。

总之,“趋吉避凶”是一种智慧和谨慎的生活态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我们在生活中更加安全、稳固、和平。

趋利避害
2个回答2023-12-09 16:03

趋利避害的意思是:趋向有利的一面,避开有害的一面。

趋利避害(拼音:qūlì bì hài),汉语成语,意思是趋向有利的一面,避开有害的一面。

出自:汉·霍谞《奏记大将军梁商》:“至于趋利避害,畏死乐生,亦复均也。”

趋利避害的例句:

1、要积极引导和发挥好宗教的这些功能,从而达到趋利避害、弘正抑负之效。

2、人类文明正是在不断趋利避害、兴利除害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3、第三,加强引导,趋利避害,把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结合起来。

4、有句话叫做趋利避害,如果有件事让你烦恼了,离他远远地就好了,有人让你烦恼了,也离他远远地就好了。

5、我们都是普通人家的小孩,怎么为人处事,怎么趋利避害,这些能力,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如果我一直拒绝面对它,总有一天,我会变成一个和别人格格不入,每天装傻,自己骗自己的人。

趋利避害典故?
1个回答2024-01-23 02:11

趋利避害意思是趋向有利的一面,避开有害的一面。出自汉•霍谞《奏记大将军梁商》:至于趋利避害,畏死乐生,亦复均也。

趋利避害的出处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9 02:47

趋利避害:趋向有利的一面,避开有害的一面。

出处

汉·霍谞《奏记大将军梁商》:“至于趋利避害,畏死乐生,亦复均也。”

本质

趋利避害是生物的本能,当然,也是人性的本能,这种本能是生物与生俱来的,也是生物不断向高级进化的保证。生物存在的两种充分的条件是:一、活着(求生);二、避免死亡(畏死)。趋利使生物习得更强的生存能力,避害使得个体的生命得到延续,进而保证了物种的延续,其中的优胜者在大自然的优胜劣汰中生存下来,并促使物种不断向高级进化。

从这个意义上讲,恐惧死亡,维持个体的存在是生物最大的潜在驱动力,是生物最坚实的需求。人,做为一类物种也不例外,无论恐惧害怕的范围有多宽广,恐惧的最终对象 都是死亡,而人的恐惧这一心理情绪仅仅是建立在死亡上是可以肯定的。趋利避害也是人的本能行为,并体现人的每一个行为细节里。

趋利避害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1 15:30
是指低等动物为逃避有害刺激 趋向有利刺激而作出的本能反应
有人对你趋之若鹜,就有人对你避之不及.求解
1个回答2022-11-15 09:53
有人对你奉承拍马,就有人对你远远避开。有人会认同你也会有人反对你
趋利避害的成语意思
1个回答2024-02-09 07:14
解释】:趋:奔向。奔向有利的一面,而避开有害的一面。
趋利避害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04 00:29

趋向有利的一面,避开有害的一面。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什么叫趋利避害?
1个回答2024-02-04 17:24

趋利避害:趋向有利的一面,避开有害的一面。 出处 汉·霍谞《奏记大将军梁商》:“至于趋利避害,畏死乐生,亦复均也。” 本质 趋利避害是生物的本能,当然,也是人性的本能,这种本能是生物与生俱来的,也是生物不断向高级进化的保证。生物存在的两种充分的条件是:一、活着(求生);二、避免死亡(畏死)。趋利使生物习得更强的生存能力,避害使得个体的生命得到延续,进而保证了物种的延续,其中的优胜者在大自然的优胜劣汰中生存下来,并促使物种不断向高级进化。 从这个意义上讲,恐惧死亡,维持个体的存在是生物最大的潜在驱动力,是生物最坚实的需求。人,做为一类物种也不例外,无论恐惧害怕的范围有多宽广,恐惧的最终对象都是死亡,而人的恐惧这一心理情绪仅仅是建立在死亡上是可以肯定的。趋利避害也是人的本能行为,并体现人的每一个行为细节里。

朝花夕拾作者简介
1个回答2024-06-06 10:35

《朝花夕拾》的作者是鲁迅,《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晌让鲁迅的原名叫做周树人,他的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等。

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启亮笔名。

《朝花夕拾》简介

《朝花夕拾》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记叙文,是回忆性散文。

《宴旁局朝花夕拾》里面写了许多关于少年儿童的事,由于这是作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中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所以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不同的味道。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劳动人民的淳朴与善良,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封建旧俗及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揭露、讽刺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