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里藏刀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中笑里藏刀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0-11 00:37
三十六计之“笑里藏刀”的原文: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 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通俗讲,就是将你的刀藏在你的笑容背后。

你如果想要对付这个人,就对他微笑,对他好,让他放松警惕,甚至信任你。这样你就可以在后面悄悄准备对付他的武器,然后尽力的稳住他,在他最不小心的时候突然出击。
就是,用你的微笑使对方放松警惕,从而为自己对付他赢得时间和时机,达到致敌于死地的目的。
笑里藏刀出自三十六计里哪一计?
2个回答2022-12-04 05:19
出自第十计 笑里藏刀
借刀杀人 三十六计之第三四计
1个回答2023-12-25 01:34
三十六计第03计 借刀杀人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借刀杀人的故事:

  齐威王派人监视田忌,孙膑告诉田忌,只有交出兵权才可免去杀身之祸。田忌听从孙膑的计策,主动交出兵权,齐威王打消斩杀田忌的念头。

  公孙阅劝邹忌斩草除根,邹忌说在齐国难以得手。公孙阅让邹忌"借刀杀人"。

  邹忌向齐威王建议与楚国建立联盟,共同对付魏国,并提议让田忌和孙膑出使楚国。齐王担心二人一去不回,邹忌说他们如果不回,就灭其九族。邹忌随后派心腹赶往楚国,密报田、孙到楚国是为了探查虚实。

  孙膑和田忌一路上几遇危险,幸遇钟离春暗中保护,才化险为夷,到达楚国。楚国为了对付魏国,要留往田忌孙膑,并许以高官厚禄,田忌和孙膑执意要走,楚王一怒之下将二人困在楚国。
以 三十六计第04计 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以逸待劳: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逸待劳 三十六计之第四计

以逸待劳的故事:

  楚、韩、燕三国军队退去。庞涓也只好撤军。回军的路上庞涓越想越气,又带大军杀回。

  魏国大军的突然返回,使齐国有此措手不及。齐威王命田忌和孙膑带兵抗敌。虽然楚、韩、燕三国的军队已经返回,齐军和魏军相比还是敌强我弱,孙膑令全军守而不出。

  庞涓为激孙膑出营作战,命魏国士兵在营外高声漫骂。孙膑仍按兵不动。田国气愤不过,要求出兵,没想到孙膑竟然同意。田国率精干之兵不断袭击敌人,使魏军更加疲惫。

  庞涓战不能战,拖又拖不起,只好撤军,孙膑乘机出兵,大败魏军。
成语知识:笑里藏刀的故事 笑里藏刀是怎么样的计谋
1个回答2022-11-30 20:15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却阴险狠辣。
三十六计之借刀杀人的介绍
1个回答2023-12-20 23:01

三十六计之借刀杀人出自孙子兵法,该计策是指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藏在地图中的三十六计》中的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3-12-19 23:17
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
瞒天过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围魏救赵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以逸待劳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
《藏在地图中的三十六计》中的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13 11:07
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
瞒天过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围魏救赵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以逸待劳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
笑里藏刀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4 02:25
笑里藏刀 [xiào lǐ cáng dāo]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却阴险毒辣。
贬义
出 处
《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例 句
1. 对那些~的坏人,我们要格外警惕。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佛口蛇心 口蜜腹剑 心怀叵测
成语笑里藏刀?
1个回答2024-01-26 07:47

笑里藏刀,汉语成语。

拼音是xiào lǐ cáng dāo,

意思是对人外表和气,却阴险毒辣。出自《旧唐书·李义府传》。

笑里藏刀成语来历
1个回答2024-01-27 07:43
笑里藏刀

【近义】佛口蛇心、口是心非
【反义】心口不一、推心置腹
【释义】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却阴险毒辣。
【出处】《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要权,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
【用例】他把我丕的来药倒,烟生七窍,冰浸四稍,谁承望~,眼见的丧荒郊。(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二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