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韩信

韩信胯下之辱故事百家讲坛
1个回答2024-04-17 05:00
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 施舍,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胯下之辱”。
《百家讲坛》之项羽和韩信有感
1个回答2024-02-24 21:22
项羽和韩信是作为一对对手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之前,虽然韩信试图为项羽所用,但是却未成功。之后,当他作为与刘邦和项羽鼎足而立的力量时,项羽也曾试图使其中立,但也未成功。所以,在韩信作为历史人物存在的期间内,他和项羽始终是对手。



项羽和韩信的对立,从根本上说是性格的对立,也是两种军事思想的对立。有时我甚至觉得楚汉之争是汉民族民族精神的一个分水岭。在楚汉之争之前的战国以及短暂的秦朝,汉民族是以一种尚武和强悍的形象存在的。那时的战争还未摆脱春秋时的贵族色彩。在奴隶社会晚期的春秋时代,军事权是少数自由民和贵族的特权,而造价不菲的金属武器和战车,更是限制了军队的人数,从而使军队的素质有了保证。那时的战士是装备精良的、是荣耀的、是精英化的。这样的战士更崇尚力和尊严,喜欢纯粹的战斗的胜利,而不是诡计和阴谋的胜利。所以才会有宋襄公的“兵半渡而不击”;所以才会有华元对敌军的“鄙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炊。虽如此,城下之盟,不能从也。”的坦承相告。而项羽正是这种精神、这种荣耀的继承者。在项羽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力”与“勇”的最大体现。



正如他所说的:“不学剑,要学万人敌。”项羽的力与勇是超越技术的,他并不武艺娴熟深通韬略,他也没有很好的战略眼光和用人之道。但他就象是一把开山斧,至钝而至刚,一切花哨的招数精妙的算计,对他毫无意义。他只是简单的直击,以绝对的力量和绝对的气势,使一切智慧暗淡无光、相形见绌,粉碎在他的纯粹下。而楚军就是项羽的化身,这是一支真正的精兵,它最出色的战役都是以少胜多,而且都是在正面攻击中将敌人击溃,没有十面埋伏的阴险、没有声东击西的油滑、没有围魏救赵的取巧,有的只是一以当十、一以当百的勇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是不败的象征,也是残暴和强悍的象征。它也许没有韩信的军队那样的训练有素,那样的进退攻防中规中矩;也许没有秦军装备精良、矛尖箭利。但是它无疑是最有战斗激情和荣誉感的军队。这一切都是项羽人格的感染,他的勇猛、他的狂暴、他的破釜沉舟,这一切构成了楚军的脊梁。在巨鹿,项羽第一次唤醒楚人血液里的荣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当项羽叱咤着高举长戟向秦军冲去时,所有的楚军兵士被点燃了,亡国的屈辱和战死的光荣,象火一样的烧灼着他们,他们完全疯狂了,跟着他们的英雄,不知疲倦的奔跑冲杀。“象一个战士那样的战斗,象一个战士那样的死去。”每个楚兵的心里被这样的念头所充满,在以后的日子里这样的念头支持着他们使他们成为百胜之师,也支持着他们走到生命的终点。秦军在这一天被彻底击败了,曾经高傲的王者之师,在这群衣甲不全而又全无章法的敌人面前被打的粉碎,九战九败。项羽胜利了,诸侯们“膝行而前”。无敌的楚军在这一天诞生了,同时诞生的是项羽的悲剧。
百家讲坛韩田鹿的大话西游视频全集
1个回答2024-03-16 14:55
kejiao_cntv_cn/C34454/videopage/index_shtml
百家讲坛韩田鹿大话西游MP3全集
1个回答2024-02-20 14:24
已发送,请及时查收
百家讲坛
1个回答2024-01-26 04:30
据我了解还没人专门对元史讲解
或许是因为元史史料较少
或许是因为大众对元史了解没有其他朝代多
或许还在寻找元史教授
学生讲百家讲坛怎么讲
1个回答2024-01-30 17:38
额。。讲什么内容的?如果随便讲的话,就是选定一个历史人物,然后评价一下他(她)的历史功绩,当然,他(她)不好的一面也可以说说。你也可以找一个主讲人,讲的集数比较少的,然后,花一点时间把这些看完,总结出里面的精华部分。
百家讲坛中那个讲得最好
1个回答2024-01-29 10:13
易中天品三国,最吊人胃口的一个,52集从06年2月搞到07年8月,时间跨度太长,不过内容真的很好,以故事说历史,以历史说人性(怎么说得记不大清楚了),值得一看.
《百家讲坛》
1个回答2024-01-25 18:16
好像电驴里有很多《百家讲坛》的信息,虽然删了一些,但是还有很多。你自己去看看吧
百家讲坛十大经典
1个回答2024-01-28 07:21

百家讲坛十大经典有易中天《品三国》、王立群《读史记》以及《读宋史》、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于丹《论语感悟》、蒙曼《武则天》、方志远《国史通鉴之春秋战国篇》合集、李山《春秋五霸》合集、王卫平《春秋吴国风云录》合集、董平《名相管仲》合集、李任飞《名相晏婴》合集。

1、易中天《品三国》

易中天以一种幽默风趣的口吻,从历史的另一个角度带我们重温了那段铁马金戈的年代,易中天先生独到的分析、风趣的话语让很多历史迷们对历史更加有兴趣,甚至很多不喜欢历史的人都喜欢看易中天的演说。

2、王立群《读史记》以及《读宋史》

王立群以他专业的角度,重新带我们了解《史记》里的大大小小事件,包括司马迁是怎么写成《史记》的,《读宋史》是从宋朝2位皇帝开始,深入浅出的带着大家重温中国北宋初年的历史。

3、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

阎崇年先生是清史的专家,专门研究清朝的史籍,对于清朝的档案文件有相当高的了解,百家讲坛中阎崇年先生对于清朝的讲解,让我们能够了解到不一样的清朝历史,特别是清朝初年太祖努尔哈赤的发迹史。

4、于丹《论语感悟》

其最大特点是,直指当今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心灵,通过诠释经典中的智慧,找到解决当代人生存和心灵问题的钥匙。从人生之道、处世之道、理想之道、交友之道、心灵之道等七个方面总结《论语》和孔子的智慧,以及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5、蒙曼《武则天》

该节目主要从武则天入宫开始,讲述武则天如何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蒙曼跟一般人对武则天的看法不一样,想揭示一个真正的武则天,她认为武则天和唐高宗一直相互信任,为共同的利益行动。

6、方志远《国史通鉴之春秋战国篇》合集

春秋战国时期又称东周时期,平王东迁以后,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中原各国开始争夺霸主,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

7、李山《春秋五霸》合集

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仅据鲁史《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四百八十余次。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8、王卫平《春秋吴国风云录》合集

在距今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周天子只是表面上的共主,各路诸侯逐渐走上了争霸的道路,其中有一个神秘的国家一直默默无闻,直到有一天,它一举打败了老牌霸主楚国,才让世人刮目相看,这就是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生力量吴国。吴国从一个二流国家一跃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鼎盛时期,吴国的疆域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及江西的东北部。

9、董平《名相管仲》合集

二千七百年多年前,中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时代。虽然各个诸侯国在名义上仍然尊崇周朝天子为天下之王,但相互之间却经常因为土地、财富和人民而发生战争。在烽烟四起、弱肉强食的三百年的争斗中,名相管仲有五位诸侯国国君,先后依靠自身的实力和声望,召集诸侯会盟而成为诸侯盟主,他们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

10、李任飞《名相晏婴》合集

春秋时期的晏婴,是后世人们心目中智慧的化身,他的智慧充满幽默与灵动,发生在晏婴身上的,“晏子使楚”、“挂牛头卖马肉”、“二桃杀三士”等故事,至今广为流传;晏婴作为齐国宰相,对内以身垂范,对外不辱使命,足足影响了三代君主,连至圣先师孔子都对他推崇有加,史圣司马迁更是发出了,愿意为他执鞭驾马的感叹。

百家讲坛讲过哪些人物
1个回答2024-01-29 06:16
三国里的人物

庄子

历史上的人物较多


答案补充
人物讲坛 ()

[方尔加讲孔子] [老子与百姓生活] [张爱玲系列] [钱钟书系列] [张恨水] [杜甫的文化意义] [老舍的文学地图] [唐诗的故事] [陆游的故事] [唐伯虎] [苏轼] [走近鲁迅] [杨子荣] [王国维] [李清照

名著讲坛

[庄子心得] [新解红楼梦] [品读水浒传] [周思源也说秦可卿] [揭秘红楼梦] [说聊斋] [红楼梦里的配角] [红楼六家谈] [从悲到喜说西厢] [论语心得] [我读经典] [新解三十六计]

修养讲坛

[当茶遇到咖啡] [金正昆谈现代礼仪] [心灵鸡汤] [身边的礼仪] [爱的四重奏] [经典中的爱情]

文明的发展 (4)

[传承的神韵] [智慧的痛苦] [文学的个性] [语言的方程] [地域文化的形成] [探秘中国汉字] [文明的驻足地] [楹联的故事]



等等 很多 你可以找时间看下吧~!我觉得讲的历史人物很不错~!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