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明禅寺坐落于素有“辽南第一峰”之美誉的普兰同益乡老帽山脚下,始建于唐贞观十九年。普明禅寺南望复州河,北依老帽山,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其占地面积约有10000平方米,全寺殿宇建筑将依山势次第而建,梯级院落,殿宇之间,曲径回廊,雕梁画栋,飞檐翼角,蔚为壮观。
普宁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动场所,僧侣云集、香火旺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首批公布的4A级景区。普宁寺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通高27.21米,是世界上最大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经过整体维修后,更具宗教艺术的魅力,其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堪称世界之最。普宁寺于清朝乾隆时代修建,一座汉藏结合的寺庙。前半部为汉式,具有汉族传统佛教寺庙的特征;后半部为藏式,仿西藏桑鸢寺而建。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融为一体,结合的相当完美。
龙泉寺为千山“五大禅林”中最大的一座佛寺,极富盛名。龙泉寺内遗址、景点比较多,清光绪年间,确定出松门塔影、瓶峰晨翠、象山晴雪等“龙泉十六景”,到清末,开发至36景,每景每物景色各异,一景一个故事。
普照寺位于陕西韩城市东北10公里昝村镇吴村,是韩城元代建筑中的标志性建筑。创建于元延佑三年即1316年,建寺后于元泰定三年,即1326年塑佛。寺洞亏庙建在十余米高的古寨堡南端,寺门向南,拾级面上,居高临下。大佛殿雄伟壮观,面阔五间,进深六橡。殿内有佛龛,龛上部有藻井,藻井有绘画,共130幅佳作,其中人物画33幅,花鸟虫鱼画97幅,笔墨生动,情景逼真,形态各异,堪为珍品。龛内有五尊彩色泥塑像,坐在工字莲花须弥座上,面相丰满,神态自然,古雅庄严,呈说法状,通高4.2米。左右站着释迦十大弟子中的阿难和迦叶两尊塑像,各通高2米。一个双唇紧闭,双手合十。一个面带笑容,拱手而立。两边龛内是两尊菩萨塑像,均盘膝坐在工字莲花须弥座上,通高均3.6米,左边是文殊,右边是普贤。像近年来,经过修缮保护的普照寺,被当地人称为韩城的”布达拉宫”。1999年开始在此建设的尺颤派陕西省元陵贺代建筑博物馆也已初具规模,现已对外开放。
普济寺位于丽江古城以西的普济山麓,藏名“舍培兰辛林”,意为“解脱修行院”,坐落在丽江古城西6公里的普济山密林中,青峰叠翠,风景优美,是距古城最近的一座喇嘛寺。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重修,道光十四年(公元1854年)拓建,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由普济寺掌寺大喇嘛圣露活佛重修殿宇,大殿覆以铜瓦。
普照寺位于岱麓凌汉峰下,秀峰环抱,翠柏掩映亭岁型尺殿楼阁,气象峥嵘。清人有“门前租知几曲流水,寺后千寻碧峰。鸟语溪声断续,山光云影玲珑”的赞咏。普照寺取“佛光普照”之意,传为六朝时建,后历代皆有拓修。寺院以大雄宝殿、摩松楼为中轴,形乎高成三进式院落。两侧配以殿庑、禅房和花园等。
普渡寺位于微山岛南部张良墓东侧。早在宋代,古留城内就建有佛教设施“普渡寺”,是当时鲁南、苏北较大的庙头。南宋时黄河发水,该寺受到破坏,迁至微山山坡下重建。明清时期微山湖形成。该庙又迁至张良墓东侧约80米处再次重建。拥有1~2.5米胸围的古树10株,历代古碑40多块。而且还有两棵“松抱槐”的奇树;有民谣说:“张良墓,凤凰台,普渡寺前松抱槐。”
普照寺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夏店乡夏东村境内,古汝州八大景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