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 见人善

《弟子规》中“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中“劝
1个回答2024-03-10 02:26

正确“

解析:

《弟子规》认为无谓的是非不要参与。

求《弟子规》里相关的小故事。“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和“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1个回答2024-01-26 21:05
1、"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的小说

不合时宜的劝说

三国时期,魏明帝最疼爱的一个女儿死了。魏明帝十分悲痛,决定厚葬她,并且表示自己要亲自去送丧。这时,大臣杨阜对明帝说:“过去,先皇和太后去世时,你都没有去送丧,现在女儿死了却去送丧,这与礼法不合。”杨阜说得有道理,但他却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当时魏明帝正处在悲痛之时,所以,他不仅没有理会杨阜的意见,还把他赶出了朝堂。杨阜落得这样下场,完全是因为他说话不看时机的结果。



2、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译文]称赞别人的美德,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别人听到你这样说他,就会更加勉励自己。

[小故事]

贺之章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性格直爽,豁达健谈,当时的达官贤士都很仰慕他,都愿意和他交谈,他虽然名气很大,但爱才若渴,热情地提携讲坛后辈。当他在京城身居要职时,李白还是一个初露头角的诗人。贺之章读了李白的《蜀道难》一诗后,赞叹不已,称李白是“谪仙”。两人见面后,虽然年龄相差四十多岁,但却一见如故,成了忘年之交。后来,在他的推荐下,李白名震天下,后来成了人人赞叹的“诗仙”。
求《弟子规》里相关的小故事。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和“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1个回答2024-02-01 09:44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注释】

称赞别人的美德,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因为别人知道你在宣扬他的美德,就会更加勉励自己行善。

【小故事】

倒屣相迎

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东汉时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五十九岁时,他担任汉献帝的左中侍郎,进出常常是前呼后拥,车骑填巷,真可谓朝堂显贵,名垂朝野。

当时,有个叫王粲的人,专程从老家步行到长安拜访蔡邕。此人虽然年少不过十六七岁,却也才华出众,名传四方。这天,蔡邕正在家中与来宾交谈,门房前来禀报:“有王粲求见。”古时候,人们在家里有个脱鞋席地而坐的习惯,蔡邕听说王粲在门外,急忙起身相迎,连鞋子都顾不上穿好,倒拖着鞋子就往门外奔去。

满座高士见蔡邕如此急忙,以为来了什么大官,也都连忙起身恭候,等到蔡邕和王粲来到堂前,不禁大吃一惊,只见王粲不仅年幼,而且长得十分瘦弱矮小,完全是一个孩子,他们觉得蔡邕这样做未免有些失身份了,可是历来尊重人才、道人之善的蔡邕却满不在乎,他一边和王粲亲切的交谈,一边对宾客们称赞说:“这是王粲,有奇异的才能,我是比不上的。从今以后,我家的书籍文章,全都可以给他看。”

年轻的才子王粲受到蔡邕倒屣相迎的礼遇,又听到这样一通赞誉,深受鼓舞。从这以后,五十九岁的蔡邕和十七岁的王粲做了一对好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谈心学习,互相请教。王粲后来成为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是曹魏政权的重要谋士。

蔡邕倒屣迎王粲的故事,常被后人用来形容对来客的热情欢迎。
求《弟子规》里相关的小故事。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和“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1个回答2024-01-25 08:46
1、"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的小说
不 合 时 宜的 劝 说
三国时期,魏明帝最疼爱的一个女儿死了。魏明帝十分悲痛,决定厚葬她,并且表示自己要亲自去送丧。这时,大臣杨阜对明帝说:“过去,先皇和太后去世时,你都没有去送丧,现在女儿死了却去送丧,这与礼法不合。”杨阜说得有道理,但他却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当时魏明帝正处在悲痛之时,所以,他不仅没有理会杨阜的意见,还把他赶出了朝堂。杨阜落得这样下场,完全是因为他说话不看时机的结果。

2、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译文] 称赞别人的美德,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别人听到你这样说他,就会更加勉励自己。
[小故事]
贺之章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性格直爽,豁达健谈,当时的达官贤士都 很仰慕他,都愿意和他交谈,他虽然名气很大,但爱才若渴,热情地提携讲坛后辈。当他在京城身居要职时,李白还是一个初露头角的诗人。贺之章读了李白的《蜀道难》一诗后,赞叹不已,称李白是“谪仙”。两人见面后,虽然年龄相差四十多岁,但却一见如故,成了忘年之交。后来,在他的推荐下,李白名震天下,后来成了人人赞叹的“诗仙”。
求《弟子规》里相关的小故事。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和“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1个回答2024-01-27 09:25
1、"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的小说

不 合 时 宜的 劝 说

三国时期,魏明帝最疼爱的一个女儿死了。魏明帝十分悲痛,决定厚葬她,并且表示自己要亲自去送丧。这时,大臣杨阜对明帝说:“过去,先皇和太后去世时,你都没有去送丧,现在女儿死了却去送丧,这与礼法不合。”杨阜说得有道理,但他却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当时魏明帝正处在悲痛之时,所以,他不仅没有理会杨阜的意见,还把他赶出了朝堂。杨阜落得这样下场,完全是因为他说话不看时机的结果。



2、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译文] 称赞别人的美德,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别人听到你这样说他,就会更加勉励自己。

[小故事]

贺之章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性格直爽,豁达健谈,当时的达官贤士都 很仰慕他,都愿意和他交谈,他虽然名气很大,但爱才若渴,热情地提携讲坛后辈。当他在京城身居要职时,李白还是一个初露头角的诗人。贺之章读了李白的《蜀道难》一诗后,赞叹不已,称李白是“谪仙”。两人见面后,虽然年龄相差四十多岁,但却一见如故,成了忘年之交。后来,在他的推荐下,李白名震天下,后来成了人人赞叹的“诗仙”。
求《弟子规》里相关的小故事。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和“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1个回答2024-01-22 02:40
三国时期,魏明帝最疼爱的一个女儿死了。魏明帝十分悲痛,决定厚葬她,并且表示自己要亲自去送丧。这时,大臣杨阜对明帝说:“过去,先皇和太后去世时,你都没有去送丧,现在女儿死了却去送丧,这与礼法不合。”杨阜说得有道理,但他却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当时魏明帝正处在悲痛之时,所以,他不仅没有理会杨阜的意见,还把他赶出了朝堂。杨阜落得这样下场,完全是因为他说话不看时机的结果。

蔡邕是东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当时,蔡邕在朝野名重一时,常常是宾客盈门。但是,蔡邕从不高傲,非常尊重有才学的人。有一位年轻的才子叫王粲,出身名门望族,才学出众。一天,王粲来到长安,去拜访蔡邕。蔡邕听说王粲来了,马上出门相迎,甚至把鞋子都穿倒了。他把王粲迎进家中,向宾客们进行了介绍,并对王粲大加赞誉。王粲为此深受鼓舞,后来王粲成为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建安七子”之一。
弟子规全文。弟子规总叙全文
1个回答2022-06-15 05:45
弟子规 圣人训
劝善规过的善是什么意思
4个回答2023-02-07 09:21

“善”意为“为善”,属于名词动用。

劝善规过

  【拼音】quàn shàn guī guò

  【解释】比喻勉励学好,规劝改正错误。

  【出处】清·刘开《问说》:“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