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疏导

请问如何进行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
1个回答2024-01-24 13:55
由于缺乏父母关爱,交流渠道不畅,留守儿童难以向外界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容易形成自闭的心理;此外,留守儿童在与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由于显性与隐性的现实差距,自己的想法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内心容易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受挫情绪。亲情呵护的缺位,孩子在一个缺乏温情的环境中长大,使得孩子们不懂得去享受爱,去关爱别人;心理支持的缺失,孩子缺乏应有的鼓励和肯定,导致孩子对生活、学习自信心不强。
[2](一)以活动为载体,让他们学会交往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性格孤僻、冷漠的学生学会关心别人,和同学交往的过程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古语说:“投桃报李”,人际交往是互酬性的,你与人家交往,人家才愿意与你交往。教育他们最简单的主动与同学打招呼做起,每天能主动地与同学聊天,形成一种习惯,就能逐渐摆脱孤独了。同时,有意识的多举行一些文体活动,如教师节、“六.
一”、中秋节等节日安排文娱演出,春季、冬季举行运动会,多动员他们参加。在参加的过程中和其他同学团结协作,共同拼搏,为集体争光。与此同时,和其他同学增进了解,促进沟通,互相关爱。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这样,他就会被无数善意的手握住的。
(二)了解、尊重、赏识,培养他们自信心
帮助留守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树立自信心,是克服自卑心理的关键所在,让他们在各种困难和挫折面前相信自己的能力。要善于这些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事实上,每个孩子有了才能,会引以为自豪,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心理学家威廉.
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关怀。”一般来说,留守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比较强,班主任教师可以智慧性地在班干部配置上设置诸如“劳动委员助理”、“劳技课科代表”等职位,鼓励留守孩子积极参与这些职位的竞争。教师对留守儿童应细心观察,努力发现留守孩子的长处,并合理地利用孩子的优点,让孩子多参与班集体的管理事务,以树立其对生活、学习的信心。
(三)、锻炼意志,激发他们战胜困难、挫折的勇气
针对留守儿童意志薄弱,不善于克服困难的状况,可以开展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演讲等教育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同学之间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挫折是经常出现的,应正视所面临的挫折和困难;同时,组织学生了解名人、伟人的故事,让他们谈看法,谈体会,以提高他们对生活中各种的认识。另外,教师还应该在培养孩子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上多努力,以锻炼孩子的意志。(四)、特别的呵护特别的爱,培养学生的自护能力
随着社会流动人口的增加,随着多种经济型体制的并存,贫富悬殊,犯罪率出现了上升的趋势。于是社会不安定因素也在增加,教师应结合学校的德育教育,团队活动指导学生懂得自护、自救常识,珍视生命,教师可在班级中展开一些机智擒敌,大胆自救,冷静脱阵的案例分析,增强学生的自护自救意识,同时还可开展一些安全知识讲座等活动,使学生的自护、自救成为一种能力。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该如何引导?
3个回答2023-01-11 19:27
老师要多和留守儿童聊聊天,多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帮助他们和父母通过网络沟通或视频聊天,可以的话平时把留守儿童聚集在一起,大家一起学着做饭吃饭, 聊天,关注他们的身心发展。
幼儿园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疏导怎样完善台账
1个回答2024-01-30 15:15
一般来说,幼儿园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台账的书写要求包括:1、师生姓名和性别;2、受疏导时间;3、疏导过程;4、疏导结果;5、疏导者的总结。此外,还需注明疏导者的信息,以及是否有父母参与疏导等。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表
1个回答2024-03-23 15:51
由于受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所迫,父母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儿童过早地,品尝生活的艰难。,一方面,出于远离父母.缺少家庭温暖.他们在情绪方面极其不稳定,固执、孤僻、为人处事不合群、多疑敏感,以致同周围的人关系紧张.甚至仇视一切。另一方面,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压力导致他们过早地开始思考一些对他们而言太过沉重、太过成熟的人生问题.如“我们为什么这么穷?怎样才能挣许多钱?”在经历了生活的贫困到父母的离别到生活的改观的一系列过程后,孩子的心理变得比同龄人敏感、早熟。部分孩子在父母双方外出后有一种严重的失落心理,在一段时间里不爱交谈、不愿和别人交往.性格抑郁,再则,即使有隔代监护或代理监护,这些儿童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但终究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他们有心事无处说,只能用自己幼嫩的双肩扛下所有问题.这很容易形成精神或人格障碍。没有父母的关爱,他们自惭形秽.怕被别人看不起,不敢参与集体活动,把自己严实地封闭起来,甘心生活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这样.交往问题就导致其它心理问题,面对一些的孩子就容易形成自卑、孤僻等性格。留守儿童和正常儿童比较起来.没有父母的在身边呵护,形单影只。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疼爱.留守儿童有种被遗弃之感,久而久之.他们便会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另一方面.他们总觉得是因为自己的原凶,父母才离家外出,所以陷入深深自责之中.这样也导致极度自卑。面对生活和学习的问题和困难,他们没有求助的对象.不像其他正常儿童那样有父母的指导,而只能依靠自己解决,出现错误和问题后,他们会后悔不已,缺少自信心。

解决方法: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还要依靠广大留守儿童的父母做出更大的努力和牺牲。父母双双离开孩子的时时间应该尽量的晚一些,最好是能够在小学高年级之后,或者至少留一个人在家中。有了家长的帮助.孩子才能建立起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才会充分体会到自己在父母心日中的重要地位,才会克服他在早期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建立自信,走向正常的社会化道路,同时,父母离开家庭后要和孩子保持联系,不要把教育子女的义务全部扔给祖辈。在满足儿童物质方面要适可而止,可以经常给孩子一些表示爱意的小礼物,而不能只是金钱的满足。在寒暑假可以把孩子接到身边.这样可以加强亲子联系,也能让孩子接触社会,体会父母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学校和教师应充分照顾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农村小学宿舍条件普遍很差,很多学校没有寄宿条件.政府应加大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要尽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条件.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给他们以家庭教育补偿,教师在辅导学习和生活中,应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多发现和鼓励他们的优点,对他们的缺点多一些忍耐和宽容,在课程设置上可以相应地增加心理健康课程和情感教育课程,而不应只把目光放在那儿个考试科目上,还应建立生活指导制度,配备专门的生活指导老师,给留守儿童以生活方面的指导,增强师生之间的了解。对目前的农村学校而育.这可能有很大的闲难。无论是师资还是经费都有很多的问题。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扶持力度。
8岁小孩留长头发对健康有害吗?
1个回答2024-01-27 09:21
女孩还是男孩。我的闺女爱漂亮,今年5岁,就留长发,扎辫子挺好的,就是注意卫生了,长洗。要是男孩就没有必要了。这是形象的问题。
如何引导孩子健康的着装?
1个回答2024-01-22 12:42
最近,一位宝妈表达了她的担忧:她住在学校附近,经常看到有人穿着清凉的衣服走过去,担心这会影响到自己的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这种担忧是否有道理呢?

首先猜袜,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无论是什么因素都可能对其产生影响。然而,对于宝妈所提到的“穿着清凉”的问题,我们需要更深入地思考。

首先,我们需要澄清一个观念:人们的穿着是个人自由,任何人都有权自由选择自己的着装方式。另外,只要不违法、不猥亵,任何合理的穿着方式都应该被尊重。宝妈担心的“穿着清凉”是否合理,我们需要明确这样的标准。如果这样的穿着并未违反任何规定,那么我们就应该尊重他人的自由。

其次,宝妈的担忧是否有必要?我们需要认识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漏兆烂样的事物,包括不同的穿着方式。正如我们不能把孩子放在“玻璃罩子”里生活一样,我们也不能期望他们永远只看到自己认为合适的东西。相反,我们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和教育,让他们有能力去理解和处理这些信息。

最后,我们需要明确一个事实:孩子的心理健康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除了穿着方式之外,还有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关系等返漏等。如果我们仅仅将问题归咎于穿着方式,那么很可能忽略掉其他重要的因素。因此,如果宝妈真的担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应该从多方面入手,而不是仅仅把问题局限于“穿着清凉”。

总之,宝妈的担忧虽然可以理解,但我们需要用更开放、更科学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穿着方式是个人自由,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孩子的心理健康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关注和处理。
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
1个回答2024-02-06 04:35

是专职或兼职的心理辅导人员,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其所需要的帮助和指导的过程。

健康类节目导语 以及名称
1个回答2024-04-06 01:59
健康生活你我他

导语:
快乐生活每一天,尽在健康你我他!
如何正确看待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
4个回答2023-01-15 05:03
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因为长期缺少家人的陪伴,所以性格会变得十分内向敏感,甚至孤僻,不能自然地与人交流。作为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家人,应该多多陪伴他们,及时了解他们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
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要如何疏导?
4个回答2022-12-01 00:23
可以用图画或者是故事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的心理变得健康,因为这样子他们接受起来更加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