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脾胃论白话解

李东垣《脾胃论》
1个回答2022-07-02 08:01
胖是虚胖,是病态的胖,痰湿的体现
中医名著李东垣《脾胃论》讲解之一(听课笔记)
1个回答2024-01-04 18:28
《脾胃论》解读

主讲人:湖南中医药大学谢雪娇老师

小孩因为医生发汗过度,或者大量使用抗生素而伤及孩子之阳气包括表阳和脾胃之阳。表阳虚的孩子经常容易出汗,稍微活动就大汗淋漓,睡一晚有时需要换几身衣服,而且很容易感冒扁桃体也经常性肿大,有的人索性拿掉扁桃体。(这是现代人经常犯的错误,不去寻找根源而只是头痛医头,南辕北辙离真相越来越远,岂不悲乎!)此皆是医之过也,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也感叹“粗工不解读,妄意使用,本以活人,反以害人”。记得彭坚老师在谈到他临床经验时也提到“抗生素儿童”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谢老师还提到切不可见咳止咳,对于咳嗽应该辨证论治,有的咳嗽是因为表阳不固或者因为误治伤及表阳,如果不先固护表阳,却服用一些治疗咳嗽的中药(不少治疗咳嗽的中药如百部,都有发汗解表的功能),这样只会虚者越虚,咳嗽成为迁延日久的慢性病。只有表固则阳自密,咳嗽自然能逐渐好转。

春天万物复苏,生发之气日益增长,人体之阳气会被春生之气扰动,容易走向两个极端。阳气壮盛之人脾气更暴躁,可用柴胡疏肝解郁,这里用柴胡非用其升阳之功也;而阳虚之人则更加容易犯抑郁症所谓“但欲寐”,可用升阳三宝——葛根、柴胡、升麻治之。夏天暑气炎上,无病都三分虚,更需要注意固护阳气。

在用柴胡疏肝解郁时,要注意不可一味疏散,还需要用芍药收敛,一收一放阴阳平衡。这也是名方“逍遥散”之妙也

小柴胡汤使用“人参”,主要是用人参助少阳胆气以胜寒邪,所谓寒热往来正是“正邪交争”之像也,扶正祛邪乃正法也。
脾胃论的介绍
1个回答2022-09-24 19:04

《脾胃论》,古代汉医著作之一。李杲撰,由医论38篇,方论63篇组成,分上、中、下三卷。 上卷分别阐述了脾胃生理特性,病理变化,及在发病学上的认识意义,宗《内经》、《难经》之旨而发挥之,并附升阳益胃汤等诸方论述各证治疗之法;中卷就气运衰旺、饮食劳倦热中证等专题作进一步阐发,并译述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等补脾胃诸方的主治应用、加减配伍;下卷着重论述脾胃虚损与其他脏腑、九窍的关系,以治疗饮食伤脾等证诸方、有关治验。

李东垣对脾胃学说的贡献主要反映在哪些方面?
1个回答2022-05-08 00:57
李东垣《脾胃论》注重病的阴阳寒热虚实,以内伤虚证为主,责之“阳气不足”,后世称为“温补派”。精神元气是人健康的根本,后天依赖脾胃得以滋养,之所谓:“安谷则昌,绝谷则亡”。脾和胃相互关联,失一则中运不健而致病。临床诊治脾胃病,“知饥而纳少者,病在胃,能纳不运者,病在脾”,必须脏腑兼顾,针对脾胃脏腑功能不同,升清降浊健运分治~
李东垣对脾胃学说的贡献主要反映在哪些方面
1个回答2023-04-13 10:45
李东垣《脾胃论》注重病的阴阳寒热虚实,以内伤虚证为主,责之“阳气不足”,后世称为“温补派”。精神元气是人健康的根本,后天依赖脾胃得以滋养,之所谓:“安谷则昌,绝谷则亡”。脾和胃相互关联,失一则中运不健而致病。临床诊治脾胃病,“知饥而纳少者,病在胃,能纳不运者,病在脾”,必须脏腑兼顾,针对脾胃脏腑功能不同,升清降浊健运分治~
【医学之最】最早的脾胃病专著《脾胃论》
1个回答2022-09-15 04:52
怎么了 这有什么问题么
是李东垣 李皋的么?
提倡“脾胃论”的医家是?
1个回答2022-06-30 13:15
李东垣提倡的
求脾胃论白话解
2个回答2023-08-19 10:40
看白话多没意思,还是看原文爽啊。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脾胃论》中“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病”怎么来理解?
1个回答2022-06-30 10:12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虚弱化缘不足则血虚为病
中医讲的脾胃 中 脾和胃是什么关系?
1个回答2024-01-24 01:08
是内外俯的关系.

"脾为后天只本"脾主运化.脾有不正常,则免疫功能下降.食品中的营养不能被很好地吸引.严重的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型)

人自感疲乏好睡.易感冒和感染.湿重......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