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登乐游原李商隐

唐·李商隐《无题》其一
1个回答2022-08-22 20:53
问题是什么?
无题唐李商隐诗的拼音
1个回答2022-11-10 01:41
如何读就是这诗的拼音
唐 李商隐有什么句子
2个回答2023-09-04 02:41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意: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还没有中雀嫌个准期.今夜巴山秋雨绵绵不断,涨满了池塘.什么时候才能和你相聚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那时再来说说今夜这巴山夜雨时的种种情思.
乐游原
唐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卖手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诗意:临近傍晚的时候,心情很不愉快,于是驾起马车,登上乐游原去散散心.那火红的夕岁埋阳是多么美丽啊,可惜的是,已是黄昏时候,它将要落下山去了.
登乐游原,李商隐
1个回答2022-10-15 16:49
登乐游原
作者:李商隐 (唐代)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唐朝李商隐的诗《柳》的讲解
1个回答2024-03-12 04:19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诗写的是写秋日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起,而是先追想它在春日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的柳上来。你看,在士女如云的乐游苑上,在繁华似锦的春日,婀娜多姿的春柳和飘然起舞的舞女在热闹的舞筵上结合了起来,分不清谁是舞女,何为柳枝,意境是何等的优美!而眼前的秋柳,却是完全相反的另一种景象。“清秋”“斜阳”“秋蝉”点染了环境的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诗人正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全诗句句写柳,却不着一个“柳”字。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诗人年轻时充满幻想和信心,怀有远大抱负,正如洋溢着勃勃生机的春柳。然而由于党争倾轧,诗人一直过着一种沉沦的生活,诗中经历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自伤迟暮、自叹身世的真实写照。作者以柳自喻,借春柳之荣,写秋柳之衰,构成强烈的反差。叹己之少年得志,老来沉沦失意

  “逐”有随着之意,用了拟人手法。本来是东风吹动柳枝,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随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了柳枝的生机可爱。 作者以柳自喻,借春柳之荣,写秋柳之衰,构成强烈的反差。叹己之少年得志,老来沉沦失意。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登乐游原的全诗是什么
2个回答2022-12-28 12:23
登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的诗:登乐游原
1个回答2024-01-18 03:49
登乐游原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体裁:五言绝句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
  ①向晚:傍晚。
  ②古原:指乐游原,汉宣帝修建的游览地,在陕西长安城南。
  【译文】
  傍晚时分心情郁闷,于是驱车来到京都长安族漏皮城东南的乐游原。只见夕阳放射出迷人的余晖,然而这一切美景将转瞬即逝,不久会被那夜幕所笼罩。
  【赏析】
  当诗人为排遣「意搜老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有人认为夕阳是嗟老伤穷、残光末路之感叹;也有人认为此为诗兆差人热爱生命、执着人间而心光不灭,是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千百年来,此两种观念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唐,李商隐《无题》的译文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2-13 17:05
相见的时候难,分离的时候也是难舍难离,春风没有办法,到了暮春,百花就会凋谢;
春蚕直到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吐尽,红烛燃烧尽头,蜡泪才会流干;
早晨起来照镜子,黑发都变了颜色;.夜晚吟诗,觉得月光都是寒冷的;
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青鸟啊,麻烦您带去我情深意厚的探望吧。
旧唐书 李商隐传
1个回答2022-05-06 05:15
你是想买《李商隐传》这本书还是想知道关于李商隐的生平?
唐-李商隐-无题全文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20 04:21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