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背唐诗凉州词

凉州词背后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31 00:55
凉州词
—王翰

『作者简介』王翰,字子羽,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景云进士。开元中任秘书正字,通直舍人等职,后贬官仙州别驾,道州司马,随卒。任侠使酒,恃才不羁。王翰诗作词藻华丽,意境壮阔。其诗传世者不多。《凉州词》颇有名,原有集十卷,现已失传。

葡萄美酒夜光杯①,欲饮琵琶马上催。②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人征战几人回?

『注释』
① 夜光杯,一种玉制的名贵酒杯。
② 催,催促马上出发。

Liangzhou Lines
Wang Hang

They are about to drink
The finest wine from Evening Eadiance cups.
When the sudden sounding of the pipa urges them forth.
Don’t scorn them,
They who drunken fall upon the battlefield:
In ancient days or now,how many return who go to war?

这是一首边塞诗。边塞是唐人诗中习见的题材。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形成的过程中,都有过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斗争和融合。中国从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唐代,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交流是极为频繁的。汉族和其它兄弟民族的人民,和睦相处,习以为常。但由于各族统治阶级的贪婪和野心,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也多次发生过战争。在各族人民居住地区的并不严格的分界线之间,为了保卫和平生活,就往往各自设置戍守工事,屯驻防卫力量。唐诗中所谓边塞绝大部分都是指这种地方而言(当然在唐时,也有过中国和外国之间的战争,也称国境线上的防御工事为边塞。这两种边塞,同名而异实,在今天,仔细地加以区别,是完全必要的。)

唐人的边塞诗,绝大多数涉及民族战争,这是很自然的。这种属于中国内部民族矛盾的战争,一种是属于侵略的不义战争,一种是属于防卫的正义战争。就其性质而言。帝王们的黩武开边,将军们的贪功启衅,掳掠人民,觊觎财富,都是不义的战争;而反对民族压迫,保卫人民生活,抵抗侵略,讨伐骚扰,则是正义的战争。但由于政治、军事局势的复杂多变,防卫也可能由胜利而转化为侵略,或者相反,侵略也可能由失败而转化为防卫。另外即使战争的性质是正义的,但如广大人民保卫民族主权的热情和他们对于统治阶级憎恨的矛盾,慷慨从戎与久戍思乡的矛盾,将领逸乐和士卒辛苦的矛盾等等,情况是非常复杂的,所以诗篇中所反映的内容也很复杂。唐代的边塞诗数量很大,有许多是无法考察其确切历史背景的,我们就只能从诗人的感情来加以体会看它们所写的战争是在歌颂或者暴露。当然由于这些诗人都是封建社会的士大夫,我们不能认为他们所反对的战争就一定是不义的,所赞美的战争就一定是正义的但一般地说,广大人民所受到的战争对于生活的影响,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还是在不同程度上也影响他们的创作。他们接受了人民的生活形象所给予的教育之后,也往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民的真实思想感情。因此,我们在唐人边塞诗中,感受到人民对于当时国内民族矛盾所导致的战争在感情上的脉搏,感觉人民对于当时国内民族矛盾所导致的战争的态度,并从而判断其性质的是非,还是可能的。唐人七绝很多是乐府歌词,凉州词,也是其中之一。它是按凉州的地方乐调歌唱的。《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凉州即今甘肃河西、陇右一带,州治在今武威县。

此诗以边塞战场生活为题材,但诗人对于他所要表达的观点,却不是从正面描写而是从侧面衬托显示出来的。它一上来不写战争,却写饮酒。饮的是葡萄酿制的美酒,盛酒的是光能照夜的白玉琢成的宝杯。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的特产,而传说中的夜光杯,据《十洲记》所载,也是西胡献给秦穆王的,所以都是本地风光,与边塞情调切合。(这里的葡萄美酒是实,夜光杯则是虚,它不过用来指制作精美的酒杯而已。大凡诗歌中所用的词和字,常常有基于艺术的要求而加以夸饰的地方,为的是增加声音、颜色之美。这,也就是《文心雕龙》所谓“因情赋采”,读时不可以词害意,信以为真。)

次句写正要开怀畅饮的时候,马上的乐队已经弹起琵琶,催人出发了。先写美酒宝杯,使人觉得非痛饮不可,次写琵琶催发,又使人感到欲尽醉而不能。由平静舒适的环境中一下子转入紧张激昂的气氛里,文情极抑扬顿挫,变幻莫测。(有的注家认为,这个 “催”字仅指催饮,何必奏琵琶于马上呢?乐师们尽管可以坐着或站着表演。正因为饮后立即就要出征,所以乐队才在马上奏曲,饮时则侑酒,出发则送行)。

第三、四两句是征人设想之词。虽然出发在即,我却依然痛饮,不辞醉卧沙场,也许会引起你们见笑吧?但是自古以来,有几个人是在战争之后活着回去的呢?那么,在未死之前,我为什么不痛快一下呢?这,又有什么可笑的呢?

这种感情是很沉痛的,但却用豪迈的语言表达出来,显得这位军人的胸襟似乎很是旷达。凡是忧伤的感情,如果用悲哀的语言来表达,还不一定能使人感受到它的分量,而用与之正好相反的豪迈旷达的口气说出来,就往往觉得非常沉重深刻。在生活中,一个人气愤极了,反而会发笑;悲哀极了,反而会唱歌。如柳宗元所说的:“嬉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于痛哭。”此诗所写心情,正是如此。所以,诗人对于写战争的看法,也就是通过其所写的将士们反对黩武这种比较隐蔽的心理状态而曲折地透露了出来。
唐太宗时期凉州生活什么人
1个回答2024-06-27 07:15
凉州,古地名,即甘肃省西北部的武威,地处河西走廊东端,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史有“ 四凉古都,河西都会” 之美称,素有“银武威”之称,自古以来就是“人烟扑地桑柘稠” 的富饶之地,“ 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军事战略要地和“ 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的商埠重镇。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而得名。当时武威都下属姑臧、张掖、武威郡、休屠、次、鸾鸟、扑 、媪围、苍松、宣围10个县,治所在故臧。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历代王朝曾在这里设郡置府,东晋十六国是,前凉、后凉、西凉、南凉、北凉国和隋末的大凉政权先后在此建都,成为长安以西的大都会,中西交通的咽喉,丝绸之路的重镇,民族融合的熔炉。
生活着凉州人,三国时期的马腾(马超之父)曾驻守西凉。
凉州词怎么背?
2个回答2023-10-02 18:15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唐王之涣改编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7 21:40

唐朝著名的传说“旗亭画壁”,开元年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旗亭饮酒,三人以伶人唱词中所含各自诗歌数量一较高下,刚开始两首是王昌龄的诗歌,一首高适,而王之涣的诗歌却无人唱诵,直到轮到伶人中最美的女子演唱《凉州词》

唐朝时的凉州,现在是那里,?
1个回答2023-01-29 22:49
甘肃武威,有金武威,银张掖的美誉
第二首凉州词怎么背
1个回答2023-10-10 02:55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23 08:07
根据王之涣墓志铭可知,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辞官,过了15年的自由生活。《凉州词二首》当作于其辞官居家的15年期间,即开元十五年(727年)至二十九年(741年)。
凉州词的写作背景?
2个回答2022-12-06 19:15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公元713—741年)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旗亭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王昌龄的诗被唱了两首,高适也有一首诗被唱到,王之涣接连落空。轮到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演唱了,她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诗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亲,没复制!
背后凉凉的怎么回事
1个回答2024-03-05 16:01
【中医解释】:肾阳不足,属于肾虚的一种,可用些温阳中药调理,如金匮肾气丸等(须经中医师辨证)。或采用理疗按摩的方法治疗。

【西医解释】:身体虚弱、贫血,导致的局部供血不足。久坐、睡眠时心跳变缓,受惊激动时心跳加快,都可导致这种现象产生。比如看鬼故事心里害怕,也会觉得背心发冷,也是同样道理。西医主张营养、补血、锻练、及放松心情来改善。
《凉州词》【唐】王之涣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1-02 06:08
一、译文:
被风卷起的黄沙,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
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曲子《折杨柳》呢?玉门关一代根本没有杨柳可折啊!
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二、原文: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三、赏析: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