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介绍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 》
1个回答2024-03-17 15:45
《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期、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关于“清明”二字存在一些争议,有人认为是指入画时间为清明时节,还有人认为是在粉饰太平。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总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复制的。
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1个回答2024-05-03 08:10

兄弟,你的这个版本不是原版的张择端啊,我找了一下高精的图片,连色调都差远了~给兄弟两个图看看。





这都是已经能看到绢本纹理的图了,都看不到你发出来的那么鲜艳的红色。而且我个人在博物馆见过张择端的原版(2002上博晋唐宋元国宝展)和明朝仇英的临本(2013深圳博物馆),都不是你的这个颜色的。

张择端献《清明上河图》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4:46
 ,开封的相国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天保六年,到北宋太宗时期,相国寺发展到鼎盛时期,占地540亩,僧院64座,殿阁雄伟、花木葱茏,因此被誉为“金碧辉映运伍哗、云霞失容”。偌大的相国寺雕梁橘蔽画栋需要大量的画师为之服务。   传说当年在北宋东京今开封市的相国寺里,住着一些靠给寺院绘画谋生的民间画师,其中有一个青年画师,他说可以把首都东京城的繁华盛景搬到画上来,这个青年就是来自山东诸城的张择端。   张择端住在相国寺的香积厨里,潜心作画。一天,宋徽宗赵佶在皇家卫队的护卫下,声势浩荡地驾临相国寺降香。赵佶听说相国寺里住着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画师,便命宰相蔡京去了解情况。宋徽宗赵佶和宰相蔡京不但喜欢绘画,并且都是绘画的高手。宋徽宗赵佶命宰相蔡京将张择端召进翰林图画院,亲自命题让张择端绘画北宋东京的繁华盛景。   张择端被召进了宫中翰林图画院,但是他提出,不能关在皇宫里面作画,要求在安静的农舍中作画,宋徽宗赵佶同意了张择端的请求,命宰相蔡京为张择端在北宋东京都城的郊外,找了一处安静的农舍。从此,张择端披星戴月潜心作画。谁能想到,这样一幅北宋东京的繁华盛景,竟是在东京都城郊外的偏僻农舍里创作完成的。   当宰相蔡京将张择端绘画的长卷呈给宋徽宗赵佶看时,宋徽宗赵佶见了张择端的绘画大喜过望。从此,《清明上河图》被宋徽宗赵佶收入皇宫内府。   北宋灭亡后,宋徽宗赵佶和儿子宋钦宗赵桓被金人俘虏到北方,藏于北宋内府的《清明上河图》及6000件艺术品也被金兵掠获。宋徽宗赵佶的第十一个儿子宋高宗赵构杭州称帝。   张择端为了让宋高宗赵构不忘国仇家恨,坚决抗金,闭门谢客,呕心沥血,又绘制出一幅《清明上河图》长卷,献给宋高宗赵构。宋高宗旁行赵构与父亲宋徽宗赵佶不同,对画根本不感兴趣,并将画退了回来。张择端展开长卷,心绪难平,一气之下,将自己呕心沥血绘制的《清明上河图》长卷付之一炬,幸好被家人及时抢出一半。在沉痛的打击下,张择端不久忧郁而死。   张择端两次献《清明上河图》的 故事 是否真实无法考证,但是传说中,张择端却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画家。清明上河图

看过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的感受
3个回答2022-06-27 03:48
刻画的很细致.画面感很强。场面热闹生动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有什么秘密呢?
2个回答2023-04-01 19:27
手里拿木棍的搬运工人。其实他们的手里不是木棍,是竹签。古代计件工资的一种形式。
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为什么名扬中外?
1个回答2023-02-09 16:41
因为这幅画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的生平?
2个回答2024-01-04 08:05
  张择端(1085年—1145年),字正道,汉族,出生于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居住于中国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画家。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等,皆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人物生平:
  张择端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他是北宋末年杰出的现实画家,其作品大都失传,存世《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清明上河图》作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另外,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有署名“张择端”的小幅《西湖争标图》,系委托之作,该作品已经转到天津博物馆。《清明上河图》尚存,是《东京梦华录》、《圣畿赋》、《汴都赋》等著作的最佳图解,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不只继承发展了久已经失传的中国古代风俗画,尤其继承了北宋前期历史风俗画的优良传统。
  张择端,北宋末年著名的画家。对于张择端的身世,史书上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千百年来一直是个难解之谜。有关《清明上河图》及作者的资料只有71个字的信息,这些信息就是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石渠宝笈三编本”,后面第一个题跋者,金代人张著的跋文。跋文全文如下:“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
  金人张著用行楷在《清明上河图》后面写下的这71个字的跋文,距北宋灭亡仅五十八年,张著的题跋是关于张择端身世最早的记载,也是世上惟一的记载(可称为孤证)。后世有关《清明上河图》及作者的依据皆源于这71个字。 金人张著的题跋确实是最有价值的史料,也是对张择端身世最权威的记载。张著本人也没有确切的生卒年记载,《中州集》卷七有这样的文字记载:“著,字仲扬,永安人。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以诗名,召见应制,称旨,特恩授监御府书画。” 可知张著为《清明上河图》作跋,是在其进入金内府的前19年,当时张著应该比较年轻。
  张著的跋文中所记张择端和作品的介绍,是引自《向氏评论书画记》一书。《向氏评论书画记》一书是最早著录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的信息。可惜《向氏评论书画记》一书已失传,我们只能从张著的跋文中,知道一些有关《清明上河图》和张择端的一点情况,张择端和《清明上河图》才由此传名于后世。
  在没有其它可靠的、新的资料之前,后人也仅能从张著的这71个字题跋里了解有关《清明上河图》及作者了。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现在在哪里?这幅图展现了什么?
2个回答2023-08-04 13:27
1,《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当时的汴京,生动地记录了当时汴京的繁荣景象,轿庆森也是当时北宋城市经济状况的真实写照。
2,可以说《清明上河图》经历了人间的差困波澜起伏,最终流落于北京闭亩故宫博物馆。
画家配图名(如张泽端 配 清明上河图 )
1个回答2024-03-13 15:04
顾恺之《洛神赋图》
阎立本《步辇图》
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
韩滉《五牛图》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仇英《汉宫春晓图》
郎世宁《百骏图》
杨子华《北齐校书图》
阎立本《历代帝王像》
关仝《关山行旅》
周文矩《重屏会棋图》
周文矩《文苑图卷》
刘松年《春景》《夏景》《秋景》《冬景》
李嵩 《花篮》
马远《踏歌图》
夏圭 《山水十二景之一》
武元直《赤壁图卷》
赵孟坚《墨兰卷》
刘贯道《清夏图卷》
高克恭《云横秀岭》
赵孟頫 《浴马图》《人马图卷》《鹊华秋色图》《红衣罗汉图》《秋郊饮马图》《秀石疏竹图》
管道升《墨竹》
陈琳《溪凫图》
赵佶《听琴图》
朱德润 《林下鸣琴》
黄公望《天池石壁》《九峰雪霁》
吴镇《双桧平远》
张舜咨《鹰桧图轴》
盛懋《秋舸清啸》
倪瓒《容膝斋图卷》《水竹居图轴》《渔庄秋霁》《梧竹秀石》
王蒙《太白山图卷》《丹山赢海图卷》《秋山草堂图轴》《夏山高隐》《葛稚川移居图》
马琬《暮云诗意》
王绂《北京八景图》
戴进《溪堂诗思》《达摩六代祖师像》
杜琼《友松图卷》《南村别墅图》
沈周《庐山高图轴》《沧州趣图》局部 《盆菊幽赏图卷》《两江名胜》
殷偕《鹰击天鹅图轴》
林良《山茶白羽》

还有很多的。。。。。。。。。。。。。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