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花灯舞蹈

云南花灯舞蹈配乐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9-03 12:46

云南花灯的音乐十分丰富,现有的花灯曲调中有一部分是明、清以来的小曲,如《挂枝儿》、《打枣竿》、《叠断桥》、《虞美人》、《银纽丝》等。

以本省本地为主,适当吸收外省的一些民歌小调是云南花灯音乐的主要来源。

花灯调《送相公》与云南民歌《雨不洒花花不红》同属一曲,这两首歌曲的旋律十分近似,调式均为商调式,经过无数不知名的民间艺人的加工润饰,把一首抒情的云南民歌衍变为舞蹈化的云南花灯调。

花灯歌舞《游春》选曲:老爹与孙女对唱的《采花调》的旋律与上述两首歌曲相似,但更为舞蹈化了。《采花调》的节奏富有弹性,乐曲结构方整,与舞蹈“崴”的动律结合得很紧密,是一首用作“小崴”训练很好的乐曲。

一些外省的民歌小调也被吸收、融合为花灯调,只是花灯调与当搜态地的语言、民间音乐相结合,把外省民歌云南化了。建国以来,音乐工作者编创了一些云南花灯的歌舞音乐,如《万盏红码氏灯》、《游春》、《十大姐》、《大茶山》、《赞花扇》等。

云南花灯音乐的结构短小,多为上下句或4个乐句组成的单乐段。音乐的节奏鲜明,流动性较强,乐句之间很少有较大的停顿,多从“板”上起句,在“眼”上落句。节拍多为2/4或4/4,3/4的节拍较为少见。速度一般为中速或小快板,情绪明快、活泼、潇洒,旋律优美。

云南花灯音乐的调式多为徵调式和羽调式,其次是宫调式和商调式。以五声性的乐曲为主。

  云迟漏散南花灯的伴奏乐器有胡琴、月琴、三弦、笛子等,后来又增加了琵琶、扬琴等民族乐器,有的地方还使用了某些少数民族乐器。

红灯停绿灯行的舞蹈歌曲叫什么
1个回答2024-04-05 00:27

红灯停绿灯行的舞蹈歌曲叫

《红灯停绿灯行》

京族舞蹈的《灯舞》
1个回答2023-10-18 07:06

接下来的两日,在继续“坐梦”之后,庆行四位着粉红色长衫的“桃姑”,将为“娱神”而表演《灯舞》。她们把立于小碟中的燃烛,分别顶于头上、托在掌心,在鼓乐伴奏声中穿梭族槐起舞于神案前。舞蹈动作集中在两臂和手腕部,上身挺拔、双膝微屈,整个舞队的圆场步尤若行云流水般地飘逸,而双双转动的手灯,似萤虫飞舞、流光四溢使人目不暇接。姑娘们的每一伸手、投足,无不体现着京族民众对神灵的崇敬、虔诚和对生活的热爱。这情景使人们不禁联想起京族古代有以“明烛祭神”和“昏夜引船返航”的习俗。《灯舞》的结束开启了亭内外人们誉穗哗与咏队歌声的闸门,如潮的歌声此起彼伏,还逐渐加入着由近及远的人声和笑声,形成一曲曲人间的祥和之音飘向广阔的夜空。

舞蹈童年的柚子灯讲述的是啥
1个回答2024-01-28 08:57
舞蹈《童年的柚子灯》是一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舞蹈作品。该舞蹈通过表现柚子灯的由来、柚子树的生长、人们制作柚子灯的过程以及人们在中秋节欢度佳节的场景等多个方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于家庭、亲情、友情等情感的向往与追求。在舞蹈中,舞者们通过优美的舞姿、灵动的动作以及绚丽的服饰,将柚子灯的故事展现的淋漓尽致。他们舞动着手中的柚子灯,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神奇的故事,这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浓浓的中秋节气息,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获奖舞蹈灯火里的中国介绍
1个回答2024-03-04 01:32

《灯火里的中国》由舒楠作曲,田地填词。2021年1月1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1新年音乐会——扬帆远航大湾区》上由廖昌永首唱。

舞蹈且看行云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2-18 23:12
没觉得它有什么故事,更像表达一种孤傲,自在的大境界。其实我觉得这个舞蹈的表演者的技巧未必胜过点绛唇,胜就胜在境界。
一袖云舞蹈表达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2-28 22:39
表达了一种柔美、优雅、含蓄、抒情的女性形象和情感。在表演中,舞者们身着华丽的传统服饰,手持长袖,以轻盈、流畅、缓慢的舞步和柔美的舞姿,展现出一种抒情、含蓄、充满女性魅力的艺术形态。《一袖云》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舞蹈形式,它通常由女舞者表演。
彩云追月舞蹈介绍?
1个回答2024-03-05 13:56

《彩云追月》的舞者很好地演绎了《彩云追月》名曲的精髓,流畅、奔放行云流水般的舞艺,在多彩的行云中,追奔月球上的常娥姐姐,表演淋漓尽致,劲善尽美。让观者流涟往返,回味无穷!

云南彝族舞蹈
1个回答2024-01-26 02:18
1,豪迈舞风
彝族被称为火的民族,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得彝族的舞蹈风格具有高原粗犷、豪放的特征。彝族舞蹈种类繁多,舞蹈动作大多刚劲有力,力度大,而且动感十足。打歌是彝族最常见的一种自娱性舞蹈,跳时人们紧密携手、相互挽臂,面向圈心熊熊燃烧的篝火,脚下踏地为节,且唱且舞。在打歌高潮时,比男声高八度的音域里,女声边舞边用假嗓应声高唱 “罗哩罗,罗哩罗哩罗” ,意思就是 “虎哇虎,虎哇虎哇虎” ,这是对祖先的怀念和呼唤。舞蹈节奏中舞者们高亢的歌声、强健的脚步声、急促的呼吸声,通过紧紧依靠的身躯将热情传播开来,使人们沉浸在通宵狂舞的气氛中。“从早跳到黄昏落,只见黄灰不见脚”的俗语,形象地描绘了彝族人民不知疲倦地跺脚踏地兴致勃勃的景象,表现了彝族舞蹈火一样的热情豪放和虎一样的粗犷勇猛。
2,动作旋律
彝族人民生活的地区环境恶劣,在与环境作斗争的过程中,彝族人民形成了粗犷豪放、坚强刚毅的民族性格。崇火崇虎的原始崇拜塑造了热情、强悍的民族特性。刀耕火种的劳作方式使劳作的人们形成豁达开朗的性格和朴野刚强的秉性。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造就了彝族舞蹈热烈奔放、节奏明快的动律特点。例如:阿细跳月, 这是一种快节奏、充满阳刚之气的彝族舞蹈。舞蹈的基本动作排比、对比、反复,舞者边弹边唱边舞。动作简单明快,跳跃性强。跳时舞者左脚跳跃,右脚抬起自然弯曲,同时双手击掌,动作反复循环;胯部左右自然摆动, 男女交错互换位置,变换队形,时而顺时针转动,时而逆时针转动;男子身背三弦,边奏边舞;在笛子的和声下,女子则拍着手与男子在一进一退中进行心灵的沟通,舞蹈动作粗犷健美,情绪热烈奔放。在篝火燃起时,人们围着篝火跳跃、旋转,有矮步顿足,有跳步搓脚;有拍手,有折腿。步调和谐,动作激烈,彰显了 “火” 的本性。
3,造型特点
彝族的舞蹈动作大多是动态的,舞蹈造型的雕塑感不强。但彝族都有高原舞蹈 “一顺边” 的造型特点。高原民族在生活和劳动中,由于山路崎岖,人们上山,下山,尤其是带着重物时,一侧脚步着地,身体重心多移向一侧,双手也随向一侧自然微摆,逐渐形成了既省力、又能减少危险的顺手顺边保持平衡的一顺边的体态,这种体态慢慢成为日常生活的基本动态,并逐渐升华为 “一顺边”的艺术美,成为高原民族共同的审美心理,也形成了高原民族舞蹈中 “一顺边” 的艺术造型和文化现象。例如,彝族妇女在火把节中跳的 “都荷舞” ,这是一种只有女子参加表演的集体舞,跳时,由一人领唱领舞,其余舞者尾随并逆时针方向形成圆圈边歌边舞。其舞步为两拍,左脚旁边迈一大步为重拍,同时上身微向前倾,弱拍右脚向右旁迈一步,同时上身正直,微后仰,面对圆心或面对前进的方向缓慢而悠闲地循环跳唱,形成火焰般 “一顺边” 的优美艺术造型。
湘云飞舞蹈讲的是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2-26 09:03

应该写的是《红楼梦》里湘云的故事,湘云是个活泼的人,但是命运却悲惨。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