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告诉我们什么品质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19 03:54
      01
      孔融让梨是中国千百年来一直流传至今的道德教育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告诉我们从小就要向孔融学习,养成尊老爱幼的习惯,也告诉人们,要互相忍让,不要只想自己,不想别人;凡事都应该懂得遵守公序良俗。

      孔融让梨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从小就要向孔融学习,养成尊老爱幼的习惯,也告诉人们,要互相忍让,不要只想自己,不想别人;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

      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
      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给小弟弟吃。”
      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融四岁,能让梨。”就是出自这个典故。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19 02:34

和自己的兄弟一起吃梨,孔融自己拿了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拿小的

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翻译为白话孔融四岁的时候,和自己的兄弟一起吃梨,孔融自己拿了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拿小的,孔融说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

《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融家传》曰:‘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扩展资料:

孔融让梨告诉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了。孔融让梨,是指孔融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把大个的梨让给哥哥吃的故事。

细细分析故事的本身:兄大弟小,兄之于弟是强者,弟之于兄是弱者亮迹;梨有大小,大梨乃大利者,小梨乃小利者。强者占大利,弱者占小利敬态并,何来谦让?要是强者将占据大利的闭弯机会让给弱者,这才叫谦让(因为强者本来就有力占据大利)。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11 18:20

孔融让梨故事的道理:人们从小就要向孔融学习,养成尊老爱幼的习惯,也告诉人们,要互相忍让,不要只想自己,不想别人。

孔融让梨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这个故事表明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扩展资料:

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神童。4岁时,他已经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

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3-01 23:39

孔融让梨的故事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经典故事之一.他告诉人们要学会孝亲敬老,懂得尊重.不要自私自利. 孔融让梨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统美德故事.很多家长都用此故事来教育自己年幼的孩子要懂得谦让。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不同的人们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下是“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在美国宣讲的反馈!

千百年来,“孔融让梨”一直作为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而广泛流传,成了许多父母拿来教导子女礼仪谦让的典范。但美国孩子对这个故事会怎样反应呢?以下是美国某中文学校的中文班里——这些孩子的年龄范围在 8-12 岁——老师讲完这个故事后的讨论记录。

老师: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四岁时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很懂礼节,巧言擅答。据传某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让孔融分给兄弟们吃,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给自己,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哥哥弟弟们,孔融说 :“我年纪小,应该吃小梨,大的应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很赞许地接着问:“那弟弟比你小为什么梨也比你的大呢?”孔融说 :“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应该让着他。”对此你们怎么看?

学生:爸爸的朋友为什么要给孔融家带梨?

老师 :作为礼物。

学生:既然是礼物一定要是好梨子了,为什么还明显地有大有小,不能一般大吗?

老师 :…

学生 :既然梨子有大有小,爸爸为什么还要四岁的孔融去分,一旦分不公平怎么办?分出去了的梨子难道再要回来?

老师 :……

学生 :为什么要分给每个人吃,谁愿吃谁自己去拿,不行吗?

老师 :那样或许会不公平。

学生:但孔融这样分也不一定公平啊,所有的兄弟都得根据孔融的喜好得到梨子,他们的选择机会被剥夺并瞎了,分到最大梨的兄弟可能恰巧不喜欢吃梨呢。

老师:你说的对,这个故事的确基于每个人都喜欢吃梨的假设前提。

学生:孔融为什么对哥哥和弟弟实行前后矛盾、绝对相反的标准呢?他难道没有固定的做事原则吗?

老师 :他是在表现谦让。

学生 :他只能表现自己的谦让,给自己拿一个最小的好了,他为什么不给其他兄弟表现谦让的机会呢?

老师 :轮厅那你怎么看孔融?

学生 :我不喜欢孔融,他这么做对别人不公平,剥夺了其他兄弟选择和表现的机会。

学生 :我觉得孔融不诚实。

老师 :为什么?

学生 :这件事情有点自相矛盾,孔融可能是不喜欢吃绝桐空梨才给自己一个最小的,但不喜欢吃就该直说,讨巧地编出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很虚伪的。反过来,要是他喜欢吃梨的话却把大的都给了别人也是口是心非,喜欢什么该勇于承认才对。

学生 :我也不喜欢孔融的爸爸。

老师 :为什么?

学生:他不负责任,让没有行为能力的四岁孔融分梨,而且他也没有是非观念,孔融分梨的行为很主观武断却得到了父亲的表扬。

老师 : ……

学生 :这个故事不好,这种扭曲自己的欲望去赢得赞扬的做法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

老师:要是你是孔融会怎么做呢?

学生:把梨放到桌子上,谁吃谁拿好了。

看,这是多么巨大的差别!所以,很多事情,作为独立个体的我们,应该有着自己对事情独立的观点和主张。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或许都不尽相同,一方面要坚持自己的独立想法,另一方面要最大程度的争取求同存异,才是认真负责的处世态度,而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07 07:26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谦让。

孔融让梨的故事是记载于《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融家传》。原文如下:

续汉书曰:“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高祖父尚,钜鹿太守。父宙,泰山都尉。”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翻译过来就是:

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然后按照长幼顺序把梨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22 01:58
孔融让梨是中国千百年来一直流传至今的道德教育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告诉我们从小就要向孔融学习,养成尊老爱幼的习惯,也告诉人们,要互相忍让,不要只想自己,不想别人;凡事都应该懂得遵守公序良俗。

孔融让梨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从小就要向孔融学习,养成尊老爱幼的习惯,也毕汪告诉人们,要互相忍让,不要只想自己,不想别人;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

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手枣仔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

爸爸岩穗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给小弟弟吃。

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融四岁,能让梨。就是出自这个典故。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24 01:58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谦让。

孔融让梨的故事是记载于《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融家传》。原文如下:

续汉书曰:“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高祖父尚,钜鹿太守。父宙,泰山都尉。”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翻译过来就是:

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然后按照长幼顺序把梨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26 00:21

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世碰的妈妈买来许多梨,一盘梨子放在含返轮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而孔融把大梨子让给兄弟的故事。该故事教育小朋友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兄弟姐妹之间应当友好相处。

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谈信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



扩展资料:

曾经有一位老师将孔融让梨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交流这个故事的感受,学生们大多都说孔融具有谦让的美德、要如何学习云云。唯独一名学生,语出惊人:如果孔融不让梨,他的哥哥们会揍他。这是他不得已的选择。也许在他哥哥们的眼里,他这不是谦让,而是一种屈服。

细细分析故事的本身:兄大弟小,兄之于弟是强者,弟之于兄是弱者;梨有大小,大梨乃大利者,小梨乃小利者。强者占大利,弱者占小利,何来谦让。要是强者将占据大利的机会让给弱者,这才叫谦让(因为强者本来就有力占据大利)。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28 21:48

孔融让梨故事的道理:人们从小就要向孔融学习,养成尊老爱幼的习惯,也告诉人们,要互相忍让,不要只想自己,不想别人。

孔融让梨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这个故事表明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扩展资料:

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神童。4岁时,他已经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

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18 19:02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谦让。

孔融让梨的故事是记载于《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融家传》。原文如下:

续汉书曰:“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高祖父尚,钜鹿太守。父宙,泰山都尉。”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翻译过来就是:

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然后按照长幼顺序把梨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