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赔款与清华大学的由来

1925年庚子赔款留学生名单
1个回答2024-02-10 03:37
庚款留美生第一届、第二届名单首批录取47人名单:程义法 邝煦堃 金 涛 朱 复 唐悦良 梅贻琦 罗惠桥 吴玉麟 范永增 魏文彬 贺懋庆 张福良 胡刚复 邢契莘 王士杰 程义藻 谢兆基 裘昌运 李鸣龢 陆宝淦 朱维杰 杨永言 何 杰 吴清度 徐佩璜 王仁输 金邦正 戴 济 严家驹 秉 志 陈 熀 张廷金 陈庆尧 卢景泰 陈兆贞 袁钟铨 徐承宗 方仁裕 邱培涵 王 健 高仑瑾 张 准 王长平 曾昭权 王 琎 李进嶐 戴修驹

第二批录取72人名单:杨锡仁 赵元任 王绍礽 张谟实 徐志芗 谭颂瀛 朱 菉 王鸿卓 胡继贤 张彭春 周厚坤 邓鸿宜 沈祖伟 区其伟 程闿运 钱崇澍 陈天骥 吴家高 路敏行 周象贤 沈 艾 陈延寿 傅 骕 李松涛 刘寰伟 徐志诚 高崇德 竺可祯 程延庆 沈溯明 郑达宸 席德炯 徐 墀 成功一 王松海 王 预 谌 立 杨维桢 陈茂康 朱 进
施赞元 胡宣明 胡宪生 郭守纯 毛文钟 霍炎昌 陈福习 殷源之 符宗朝 王裕震 孙 恒 柯成茂 过宪先 邝翼堃 胡 适 许先甲 胡 达 施 莹 李 平 计大雄 周开基 陆元昌 周 铭 庄 俊 马仙峤 易鼎新 周 仁 何 斌 李锡之 张宝华 周 均 胡明堂
赔与退:庚款背后的逻辑
1个回答2023-11-22 09:32
“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咸丰时,清廷皇室赏赐给内务府一座园林,名为"清华园"。后来这里办了所学校,先作预科肄业馆,又学堂,又学校,又大学。取上述诗意,华丽丽叫了"清华大学"。

什么来头嘛,能在皇赐园林办个学校?

这得从庚子年说起。

1900年岁次庚子,大清国闹起"义和团”,说要"扶清灭洋",进了北京。

洋人说那不行,也派兵进京,说要保卫使馆。

西太后说,你洋人派的兵有点多,撤一些吧!洋人不。太后说那我打你,就向列强宣战。

洋人说,打就打。组了个"八国联军”,由英国人西摩尔统帅,打进了紫禁城占了皇宫,吓跑了皇上和太后。

哟嗬,哟嗬嗬!打不过哈。

那咱们谈谈?就有了《辛丑条约》。

特命全权代表奕劻和李鸿章跟人家签的,赔款。多少?4亿5千万两白银。——当时全国约四亿五千万人,也就人均一两嘛!多乎哉不多也。呵呵,不多也。

人均一两?这么巧啊!——MD!纯为了羞辱大清而已!

赔偿对象,为俄德法英美日意澳,以及比荷西葡瑞典挪威,8+6共14国。赔偿期限,为1902一1940年,39年时间。赔款利率,为年息4厘,本息总额共计9亿8千万两。

其中,米国得3200万两,合2400多万美刀。

联起手来,在别人家里烧杀抢掠,把别人家砸成个烂摊子,竟然还要别人家赔偿。这就是他们最初的逻辑:强盗。

强盗们说,我派兵打你花了军费;商人和传教士在你家有了损失费,你得赔我。

同志们!这庚子赔款,损失的不光是白花花的银子。它严重削弱了中国的综合实力,遏制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把原本是囫囵囵一整个封建社会作了两分:半殖民地/半封建。

事到了这一步,也只能这样了。闭关锁国积贫积弱,加上李鸿章等一干卖国贼治国理政,不这样还能怎么样?认栽吧。

不过,历史很有意思。有时因为某一时刻某一句话就能成为拐点,就会变个样子。

这确如茨威格所言:“平素缓慢地先后或平行发生的事件,凝聚到决定一切的唯一的瞬间:唯一的一声‘行',唯一的一声‘不',……使这一时刻长留史册。”

庚款这个事,就因了一句话,拐弯了。

1904年12月上旬,一次两个人的会见,让事情起了变化。

一个是梁诚,大清国驻美公使;一个是海约翰,美利坚的国务卿。

要记住梁诚这个人。

梁诚,广东番禺人。1875年第四批晚清留美幼童,就读于麻省安度华学校,以后成了著名棒球手。再以后奉诏回国从事外交工作,1903年接任伍廷芳的驻美公使。1917年就去世了,岁享53载。

两人的会见,原本是商谈用金子还是用银子赔款的事。

当初,条约里的赔款虽然是用白银计算的,但没有明确用黄金赔付还是用白银偿还,所以在银价低迷时,米国人提出要用黄金。

两人正谈着,海卿忽然嘟囔了一句:“庚子赔案实属过多。”

什么,过多?

梁公使一下子采住了这句话。采住了就使劲抠,终于弄清楚了。当然,这个"抠“,包括后续时日里,梁公使亲自查阅了米国政府有关庚款问题的大量档案资料。

梁公使发现,米国政府早就调查知晓,被义和团折腾的那些所谓损失费,存在“浮报冒报"  —— 看看,虚报浮夸风,竟然是个泊来品。

浮冒了多少呢?不多,才虚了1196万美刀。可是,米国索赔的数额,总共才2400万美刀啊!

算出来了吗,2400万一1196万=米国全部的实际的损失:只有204万左右美刀。

狠!

前边说了,梁、海二人会谈的议题,是用金子还帐还是用银子还帐。是海卿不经意的一句话,带出了浮冒问题。

那也就意味着,值此之时,米国根本就没有打算把这事告诉大清帝国,更没打算退还这笔浮冒的款项。

捂着盖着。当时有媒体披露此事,白宫还举行新闻发布会,予以澄清否认。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这是强盗们的又一个逻辑:厚颜无耻。

梁诚借此顺势一拐,不谈还款的事了,谈起了退款的事来。

自此后,他便利用各种机会,从议会到白宫,从议员到总统,上下左右,游说八方四面。

“省一分之出款,即裕一分之国用,即纾一分之民力。" 

——这事得找找。梁公使说,万一找成了,国家宽裕点是点,人民省下点是点。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最终,梁公使说服了米国。

这里要划重点。米国退还庚款,是大清国的公使说服的!公使说服的!公使说服的!

于是,时任米国大统领西奥多•罗斯福——这个在古巴打过仗、在非洲打过猎的人,于1908年12月28日签署总统令。

说是从1909年1月1日起,分年度把多余庚款退还中国。

还顺便发表最高指示:

"我国宜实力帮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巨数之国民,能以渐融洽于近世之境地。”

漂洋过海来帮你!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分明就是活生生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呀同志们!

且慢。退庚款咋还扯上教育了涅?

还得从梁诚的游说说起。在这一过程中,有些米国名流从中悟出一种战略构想。其中有两个人物比较具有代表性。

——明恩溥,米国传教士。他直接去晋见总统,建议用多出来的庚款,作为津贴给中国学校或直接在中国办学。并于1907年写了《今日的中国和美国》一书,主张应多让中国知识分子到米国留学。

——爱德蒙•詹姆斯,米国伊里诺大学校长。他送呈总统一份备忘录,建议政府加速吸引中国留学生来米国。

难不成,这两位先生是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抑或是大清国的卧底?不然,怎么会扭着胳膊肘硬往中国拐?

“财富追随精神,比追随军旗更可靠。"

这句话,摘自爱德蒙•詹姆斯的备忘录。一语道破。天机尽泄。

我用你的钱,来办我的事——用庚款资助中国留学生来米国,从精神上武装和影响他们,培养米国潜在的代言人,将来通过他们控制中国。不用去拉拢那些打打杀杀的军阀了。

因此有了后来的庚款留学生。因此有了后来的教会学校。

金岳霖先生在他的回忆录里,说了这么一段话:

“学校教育这一势力范围的占领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头一点要强调,它的对象是青年,……要占领青年的什么呢?意志、情感、思想,或者两个字‘灵魂'。

“这一势力范围的占领制造了许多黄脸黑头发而又有中国国籍的美国人。”

不愧是中国哲学界第一人,老金!

后来的情况表明,对中国青年“灵魂”的占领,美利坚成功了。

以第二批庚款留美生胡适为代表的买办阶层,回来后,成为学界知识界文化界的精神领袖和支柱,影响中国长达几十年。

这种影响,叫做“洋奴”。

这种影响,甚至直到现在。

可怕的是,胡适们具有极端的迷惑性。前几天在网上,我还看到有人称颂其为"完人"。

胡适这个人,抗战初期做过四年驻美大使,被宋子文排挤后,又在米国滞留五年,专事"戴帽子" —— 胡适在美九年,戴了三十多顶博士帽,虚多实少。抗战胜利后被召回,当了北京大学校长。

有人说,胡大使对中国抗战有两大贡献,一是争取来大量美援,一是怂恿美国参与太平洋战争。

好吧!

这些人选择性忽略了美援背后,一船船运往米国的桐油。

胡适怂恿米国参战?两个字:梦呓。

对退还庚款,如今仍有众多米粉,在称道米国的高尚,感念米国的无私,歌唱米国的伟大。却无视这一阳谋背后的阴招,无视米国的决定,是来自法治而非情理。

美利坚的政府和议会,不是雷锋班。

更为根本的是,这些钱是它打残了我们,又逼着我们赔的,这叫屈辱!说多了全是血,都是泪啊!

也难怪,有些人跪习惯了,站不起来;起来了,也站不直。

知道赔多了,瞒着;不小心说出来了,拖着;好歹同意退了,又演戏:前台唱高调,后台附加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这才是亲亲的美利坚合众国。

帝国主义的逻辑又多了一条:虚伪阴险。

1909年10月,大清政府顺应米国要求,在清华园开办"游美肄业馆",作为选派留米学生的预科班。

1911年2月改称"清华学堂"。次年由外交部接管,派左丞周自齐任督办,唐国安任会办兼学堂副监督,学部不再参与,成了100%的留米学生培育基地。

1912年12月,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直接听命于米国驻华使馆,由米国对董事会和校务进行控制。1925年设立大学部和研究院;1928年,改名“国立清华大学"。

这回知道它的来头了吧?

大家还得明确一点,赔款是按年度偿付的。多出来的款项,于米国只是个帐务上的数字符号。要变成咔咔作响的美刀,还要靠从大清国哗哗淌来的银子。

你们眼里那么富于正义仗义的米国,为什么不直接免除?为什么还继续索要?还假惺惺地说成退还?米粉们想过吗?

它甚至强硬规定了庚款的使用方向、使用范围,还在庚款理事会中塞进四个米国理事。

这活脱脱明白白凸显了他们的惯有逻辑:干涉内政。

自然地,米国退还庚款,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教育与国际的接轨,促进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除了大陆的清华大学,后来掌管庚款的梅贻琦,还利用这块资金创办了台湾新竹的清华大学。

后来也有了英法等国的退款跟进。

这统统不是米国的本来意思。

事情过去了,真相不可湮没。可是这许多年里,真相就是浮不出水面,为什么?

美国现在又有一个福特基金会,与庚款目标性质一样,专门资助为其代言的公知大V。茅X轼、张X迎、贺Ⅹ方,都是受资助拿美刀的人。

清华园依旧静谧如昨。
庚子赔款,到底赔了列强多少钱?
1个回答2023-01-16 16:46
庚子赔款共赔了4.5亿两纹银,分39年还清。
庚子赔款留学怎么回事
1个回答2023-11-20 11:26
庚子赔款留学是指中国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并向列强支付巨额赔款。
根据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清政府同意向八个列强支付白银四亿五千万两作为战争赔偿金。在1908年时,美国认为自己索取到的金额过高,通过议案决定逐年退还一部分所谓的“额外”赔款给中国。这些退回来的资金被用于选派中国留学生前往美国接受教育。
庚子赔款的本息是如何计算的
2个回答2022-09-08 02:10
每年还款金额 =
贷款本金 X

年利率×[(1+年利率)^ 还款年数 ]
---------------------------------
[(1+年利率)^ 还款年数 ] - 1
需要专门的计算器就可以算出来了
美国退庚子赔款收留学生,为什么?
3个回答2024-01-05 06:41
因为知道他是一个很爱国的人,不想因为培养了人才留不住,只好送走,转而收留留学生
华尔庚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8 15:15
华罗庚勤奋成才
小时候,华罗庚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在家,辍学之后,他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而且也懂得用功读书,他从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及一本50页从老师那儿摘抄来的《微积分》开始,勤奋自学,踏上了通往数学大师的路。
华罗庚辍学期间,帮父亲打理小店铺。为了抽出时间学习,他经常早起。隔壁邻居早起磨豆腐的时候,华罗庚已经点着油灯在看书了。伏天的晚上,他很少到外面去乘凉,而是在蚊子嗡嗡叫的小店里学习。严冬,他常常把砚台放在脚炉上,一边磨墨一边用毛笔蘸着墨汁做习题。每逢年节,华罗庚也不去亲戚家里串门,埋头在家里读书。
白天,华罗庚就帮助他的父亲在小杂货店里干活与站柜台。顾客来了,帮助他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顾客走了,就又埋头看书或演算习题。有时入了迷,竟然忘记了接待顾客。时间久了,父亲很生气,干脆把华罗庚演算的一大堆草稿纸拿来就撕,撕完扔到大街上。有时甚至把他的算草纸往火炉里扔。每逢遇到这种时候,华罗庚总是拼命的抱住他视之如命的算草纸,不让他的父亲烧掉。
华罗庚的志气与行径,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华罗庚和全世界无数的杰出人才一样,困难愈多,克服困难的决心也愈坚。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与阻力。不断前进,这倒反而锻炼了他。没有时间,养成了他早起,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善于心算的习惯。没有书,养成了他勤于动手,勤于独立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他的晚年。
什么叫无忧赔款
1个回答2023-08-13 13:05
无赔款优待险是指被保险车辆如果在上一年的保险期间内没有发生赔款的话,察圆被保险人在续保的时候就可以享受无赔款减收保险费的一种保险,它是按单个车辆计算的,主要是被保险公司用来鼓励被保险人及其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安全行车的。

如果你想要投保一份无赔款优待险的话,那么只要你被保险败弊塌的车辆在上一年的保险期间内没有发生赔款,车辆的所有权也没有发生转移,你就可以在续保的时候享受到这个保险了。

至于赔款这一项,有的保险公司是把没有发生任何险种的赔款作为条件的,有的保险公司则是把没有发生所使用的相关主险及其对应附加险的赔款作为条件的。而且无赔款优待险只有在续保的时候才可以享受,也就是说,就算你被保险的车辆在上一年的保险期间没有发生赔款,但是这一年你不续保了,那么你照样是享受不卜坦到无赔款优待险的。
当年取得庚子赔款的留学生究竟有多优秀
1个回答2023-11-22 09:31
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第一批幼童于公元1872年8月11日由上海出发,跨越太平洋,在美国旧金山登陆。他们乘坐刚刚贯通北美大陆的蒸汽火车,到达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从此开始了他们长达十五年的留学生涯。

这些幼童们被分配到54户美国家庭(其中康涅狄格州34户,麻萨诸塞州20户)中生活。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克服了语言障碍,成为他们就读的各个学校中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群体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令美国人惊叹不已,据不完全统计,到1880年,共有50多名幼童进入美国的大学学习。其中22名进入耶鲁大学,8名进入麻省理工学院,3名进入哥伦比亚大学,1名进入哈佛大学。比较知名的人才有:唐绍仪(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蔡廷干(北洋水师杰出将领)、和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华罗庚有哪些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13:52

华罗庚的小故事简短4个:

故事一:“罗呆子”

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很爱动脑筋,下了课,小伙伴们都出去玩了,他还在教室里想老师讲的问题,有时候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同学叫他都听不见。久而久之,同学送他一个外号,叫他“罗呆子”。

故事二:数学还真有用

由于家境贫寒,华罗庚失学后,一边帮助父亲照顾小店,一边继续自学数学。杂货店的生意不太好,父亲白天帮人收购蚕丝,晚上算账。有一天晚上,算来算去账上错了一千多元,把父亲急得满头大汗。伙计点上香烛,求狐仙帮忙,可还是没算清。

华罗庚在屋子里闻到香气,就出来说“不要求狐仙了,让我来帮你们算账吧。”父亲开始还不相信儿子有这本事,把两大本账册往他面前一推。结果华罗庚没花多少时间就把账目全部理清了。父亲一看,儿子学数学还真有用,这才不反对他学习了。

故事三:喜欢上了数学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有一个数,3个3个地数,还余2。

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地数,还余2,请问这个得数是多少?”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故事四:童年时代

童年时代,他最想骑马。他将一个小木凳拴上绳子,牵着当马骑,边骑边喊“马嘟嘟,马嘟嘟。”现在这个小凳子还陈列在金坛的“华罗庚纪念馆”里呢。稍大以后,他就把家中小杂货店的柜台当马骑,跳上跳下,并且还不时学着大人骑马的样子,感觉十分得意。

华罗庚爱好:

少年时期的华罗庚就特别爱好数学,但数学成绩并不突出。19岁那年,一篇出色的文章惊动了当时著名的数学家熊庆来。

从此在熊庆来先生的引导下,走上了研究数学的道路。晚年为了国家经济建设,把纯粹数学推广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中,为祖国建设事业奋斗终生。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