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鲍文卿

儒林外史杜少卿故事情节?
1个回答2024-03-12 04:16

杜少卿主要事件概括如下:

杜少卿的形象必须要分成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他是一个可恨的人,一个败家子,宗族里的长辈们都视他为败类,把他当作反面教材来教育子女。杜少卿特别擅长花钱,挥金如土,却从来不赚钱,没钱了就只知道变卖祖宗留下的田产地业。他花钱的手段主要有两样,一是慷慨大方的给别人借钱,二是主动出钱让朋友们高兴。

《儒林外史》杜慎卿的主要事迹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5 23:15

杜慎卿的主要事迹有如下:

1、杜少卿是作者极力称赞的人物,淡薄功名,讲究“文行出处”,对朝政有清醒的认识。

在科举制度和八股毒害的世间,科举成为求取功名仕途的桥梁,极少数人一跃而上,一旦成名就变身为鱼肉百姓、贪得无厌的假名士,一味追逐功名富贵,从而“把那文行出处都看轻了”。杜少卿与之完全不同,他是真儒名贤,出身于“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大官僚地主家庭,有着豪放狂傲的性格。

2、在封建社会的毒害下,世人皆以“三从四德”约束女子。杜少卿却不顾封建社会礼法的束缚,以平等身份对待妻子,反对约束妇女的“三从四德”。从携妻游园,到支持抗婚逃婚,再到反对纳妾,杜少卿的妇女观、夫妻观已经超越他那个时代的限制,达到近代先进思想的境界。

3、即使他自身的生活极为贫困,捉襟见肘的现象不断出现,也不改其乐于助人的性情。比如他的表兄余有达来南京探望,他却无力为其接风,幸亏庄濯汇送来节礼,这主人才做得成。

杜慎卿特点:

杜慎卿被誉为是才貌双全,江南数一数二的才子,他要做真名士,所以处处都避开一个“俗”字,凡事都要与众不同。

实际上他做的却尽是些俗不可耐的事情,娶妾,访男美,都将他俗人的本质暴露无遗,看来所谓的真名士,也不过是徒有虚名。

鲍文卿主要事迹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4-15 10:57

鲍文卿主要事件概括如下:

 鲍文卿是一个较为正面的人物,本是崔按察门下一戏子。曾为素不相识的被人连累下狱的知县求情,堪称义举,不受人恩惠,可见清风,是个大义不贪财的君子。后被知县谢恩,如待上人。后因崔老爷病故,鲍文卿回家做生计,并收倪老爹六儿倪廷玺为继子,教他读书管理戏班。

向知县因为真假牛布衣案件处理的过于草率,被传的上司知道,崔按察负责调查。如果追究下去,查出是牛浦假冒牛布衣,向知县面临着被罢官的险境。正当危机时刻,崔按察的门下戏子鲍文卿出面求情,救了向知县。事后,向知县要酬谢鲍文卿,被鲍文卿婉词拒绝了。

鲍文卿回到南京,他遇到修乐器的倪老爹。倪老爹家境贫寒,一个孩子也养活不起。鲍文卿就把倪老爹的儿子倪廷玺过继来,作为自己的儿子,并送了二十两银子给倪老爹。倪廷玺自此改名为鲍廷玺。其后几年,鲍文卿领着戏班子,在南京官宦府内唱戏谋生。

一日鲍文卿偶遇升为安庆府知府的向知县,双方之间相互叙旧。安庆府的书办见鲍文卿与像向知府关系不错,他就托鲍文卿办事。如果事情办好,书办要谢鲍文卿五百两银子。鲍文卿见所托之事有损向知府的清名,断然拒绝了。

其后,向知府做媒,鲍廷玺娶了府内王总管的女儿。婚后因为难产,鲍廷玺的媳妇死了。向知府升任福建道台,他与鲍文卿父子作别。几个月后,鲍文卿病重亡故。

儒林外传是儒林外史吗
1个回答2024-01-18 15:28
不喊悉是。《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名著,作者是枣袭明人吴承恩,它是明朝三大小说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而《儒林外传》是中国清朝著凳渗兄名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散文集。两者关系并不靠近,同属中国文学经典佳作,但没有直接的联系。
历史上姓鲍的名人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13 14:09
鲍叔牙,春秋时齐国的大夫,以知人著称。
鲍宣,渤海高城(也就是今河北省盐山东南)人敏丛,西汉大臣。

鲍永,上党屯留人,东汉初大臣。
鲍恢,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人,东汉官吏。
鲍信,泰山人,东汉末官吏。任骑都尉、济北相。
鲍敬言,中国两晋之际思想家。
鲍照,字明远,南朝宋著名作家。
鲍防,字子慎,襄州襄阳(今湖北省襄阳)人,唐代大臣、诗人。
鲍溶,字德源,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
鲍慎由,处州龙模拿罩泉(今属浙江省)人,北宋学者。
鲍象贤,字复之,明朝时歙人(今安徽歙县人),曾先后在七省十二任为官。
鲍超,字春亭旦闹,后改字春霆,四川省夔州(今奉节)人,行伍出身,清朝湘军将领。
鲍俊,广东香山(今珠海市香州区山场村)人,晚清著名诗人、书画家。
儒林外史小故事
1个回答2023-05-06 18:25
诜剿灭惨捉波纹运
儒林外史讲的是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2-07 03:52
1.范进中举
故事讲述古代广东有一贫苦童生范进从20岁开始考秀才,理想是中举人。直到34岁才中了秀才。他的岳父胡屠户是个趋炎附势、嫌贫爱富的人,对女婿感到很不满意,老棚闹在范进面前趾高气扬,粗野狂暴,范进也只是唯唯连声、低声下气。好不容易在次年范进中了举人,他喜极而疯,后来又被岳父胡屠户一个耳光打醒了。侍罩范进身边的人都是趋炎附势的小人,因此他因中举而升官发财了。
2.两根灯草
华说有个乡绅叫严监生,胆小又有钱。严监生老了临死的时候,卧房里挤满了子女后代,老人家卧在床上话也说不出,就只是伸出两根手指,众人不知其意。侄子问严监生的意思是不是有两个亲人还没见面,老人摇头。侄子又问严监生是不是有两笔银子不曾交代家人,拉人摇头摇的厉害。老奶妈有问是不是他两个儿子不在眼前,老人还是摇头,两个手指指着不动。待到其妻子赵氏擦擦眼泪对老爷子说:“我知道,你是看那灯里有两根灯和侍草怕费了灯油。”然后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严监生看了随即点点头,手一垂,人就挂了。
3.少年王冕
元朝末年,诸暨县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贫寒,他从小替人放牛,聪明颖悟,勤奋好学,他画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并且他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他不愿意接交朋友,更不愿意求取功名利禄。县令登门拜访,他躲避不见;朱元璋授他“咨议参军”的职务,他也不接受,心甘情愿的逃往会稽山中,去过隐姓埋名的生活。

儒林外史其中一个故事情节?
1个回答2024-02-07 13:47

1,范进中举

故事讲述古代广东有一贫苦童生范进从20岁开始考秀才,理想是中举人.直到34岁才中了秀才.他的岳父胡屠户是个趋炎附势、嫌贫爱富的人,对女婿感到很不满意,在范进面前趾高气扬,粗野狂暴,范进也只是唯唯连声、低声下气.好不容易在次年范进中了举人,他喜极而疯,后来又被岳父胡屠户一个耳光打醒了.范进身边的人都是趋炎附势的小人,因此他因中举而升官发财了.

2.两根灯草

华说有个乡绅叫严监生,胆小又有钱.严监生老了临死的时候,卧房里挤满了子女后代,老人家卧在床上话也说不出,就只是伸出两根手指,众人不知其意.侄子问严监生的意思是不是有两个亲人还没见面,老人摇头.侄子又问严监生是不是有两笔银子不曾交代家人,拉人摇头摇的厉害.老奶妈有问是不是他两个儿子不在眼前,老人还是摇头,两个手指指着不动.待到其妻子赵氏擦擦眼泪对老爷子说:“我知道,你是看那灯里有两根灯草怕费了灯油.”然后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严监生看了随即点点头,手一垂,人就挂了.

3.少年王冕

元朝末年,诸暨县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贫寒,他从小替人放牛,聪明颖悟,勤奋好学,他画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并且他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他不愿意接交朋友,更不愿意求取功名利禄.县令登门拜访,他躲避不见;朱元璋授他“咨议参军”的职务,他也不接受,心甘情愿的逃往会稽山中,去过隐姓埋名的生活.

说一个《儒林外史》中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2-09 07:26
元朝末年,诸暨县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贫寒,他从小替人放牛,聪明颖悟,勤奋好学,他画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并且他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他不愿意接交朋友,更不愿意求取功名利禄。县令登门拜访,他躲避不见;朱元璋授他“咨议参军”的职务,他也不接受,心甘情愿的逃往会稽山中,去过隐姓埋名的生活。  明朝立国,推行八股取士制度,王冕不禁感叹:这种以八股文形式取士的制度不仅不会为国家选到真正的人才而且将来的读书人恐怕也只有这一条荣身之路了,他们因此会把学问、道德、做官、退隐的准则都看得轻了。这是一代文人碰上了厄运!王冕是反对八股取士、自甘清贫的隐士,然而在当时的社会里,像王冕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在王冕死后百年的明朝成化年间,文人们所走的是一条醉心于科举功名的歧路。  明宪宗成化末年,山东兖州府汶上县有一位教书先生,名叫周进,他为了能够出人头地,荣耀乡里,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是60多岁了,却连秀才也未考上。  一天,他与姐夫来到省城,走进了贡院。他触景生情,悲痛不已,一头撞在了号板上,不省人事,被救醒后,满地打滚,哭得口中鲜血直流。几个商人见他很是堪怜,于是凑了二百两银子替他捐了个监生。他马上就向众人磕头,说:“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   不久,周进凭着监生的资格竟考中了举人。顷刻之间,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是朋友的也来认做朋友,连他教过书的学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爷”的“长生牌”。过了几年,他又中了进士,升为御史,被指派为广东学道。在广州,周进发现了范进。为了照顾这个54岁的老童生,他把范进的卷子反复看了三遍,终于发现那是一字一珠的天地间最好的文章,于是将范进取为秀才。过后不久,范进又去应考,中了举人。
《儒林外史》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
1个回答2024-02-22 13:08

儒林外史主要人物介绍举列如下:

1、王冕

王冕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作者据此进行了改编。王冕在小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小说的人物塑造上,他奠定了作者理想人物的基本特点,正如回目所说“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王冕作为一个士人作为一个“名流”,在他身上体现着中国士人的精神。

2、周进

周进原本是个教书先生,对科举考试极为热衷,可惜到了花甲之年,却连个秀才都没考中。有一回,他和姐夫来到省城开科取士的考场贡院,触景生情,伤心欲绝,竟一头撞到木板上,晕了过去。

醒来以后,他满心悲怆无法排解,索性嚎啕大哭,满地打滚。这一幕被几个商人见到了,他们出于怜悯,凑钱帮这个可怜的老头儿捐了个监生。周进欣喜不已,向他们叩头谢恩。后来,借着监生的身份,他居然中了举人,接着又中了进士,到广东为官。

3、范进

范进时年五十余岁,伏缓连秀才都没考中,家中穷困不堪,他腊月还穿着单衣,冻得他直打哆嗦,广东虽然气候温暖,但腊月时节温度也不高。周进见到他,便想起了自己当年的惨状,在惺惺相惜之下,将他录取为秀才,后来又将他录取为举人,因此上演了一出“范进中举”的癫狂闹剧。

4、匡超人

匡超缺缺模人,原名匡迥,号超人,温州府乐清县人。小说在匡超人的行为描写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表现质朴孝顺的匡超人,二是表现泯灭人性的匡超人。他本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年,为人乖巧、做事勤快,其对父亲的一片孝思,亦令人感动、小说最初对匡超人的行为描写是表现他纯朴孝顺的一面。

在流落他乡时,他受社会影响逐步发生了变化。在杭州,匡超人遇到了马二先生,并受马二先生的影响,把科举作为人生的唯一出路,考上秀才后,又受一群斗方名士的“培养”,以名士自居,以此作为追名逐利的手段。社会给他这样的道路,他巧妙周旋其间,一步步走向堕落。他吹牛撒谎,钻取功名,卖友求荣,忘恩负义,变成一个衣冠禽兽。

5、沈琼枝

沈琼枝是教书先生沈大年的女儿,遵父命嫁给盐商宋为富为妻。但扮坦到了盐商宋为富府上之后,才知道是一场骗局,盐商宋为富原来是娶沈琼枝为妾。琼枝父状告宋为富,宋重金贿赂知县,把沈大年押回常州。沈琼枝带着金银细软独自去往南京,开始了她新的独立生活。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