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灯阅读

冰灯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3-01-25 16:35
因为父亲的爱永远留在了作者的心里!

我想对文中的父亲说:父爱如山,父爱是伟大的!
温暖我一生的冰灯阅读文章中字里行间表达了我什么的思想感情?
1个回答2024-01-21 19:12
如果我是绿叶,温暖就是供我源源不断养分的枝干;如果我是帆船,温暖就是那推我不断前进直到胜利彼岸的劲风;如果我是夜行者,温暖就是那照我寻找方向的北斗。
记得有一次我发高烧,妈妈看着我难受的样子,心疼极了,在寒冷的冬天,又是晚上十多点钟,妈妈连衣服都没来的及穿,急着就抱着我往医院跑,到了医院,就开始忙着给我挂号、量体温、找大夫、打针……一路上都是跑着完成的,当我看到只穿着一件衣服的妈妈还满头大汗,顿时让我感觉妈妈为我付出真的太多了,心里突然流淌着一股暖流。此时此刻,妈妈还一直在问我,难不难受了?头还烫不烫了?我就告诉妈妈没事呀,已经好多了,我一点都不害怕,只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发烧,怎么让她害怕成这个样子,我心里想着妈妈还真是一个胆小的妈妈呀,但是随着时间的长流,我慢慢的长大了,让我更多的理解妈妈对我的爱是多么的无私啊!
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的任务加重了,亮白的灯光照在课本上。九点了,我正在埋头做我自己买的卷子,心情愈加烦燥,突然把笔往桌上一扔。妈妈听见动静,走了进来问:“怎么了?”“烦!”我用手捂住了脸,深深地叹了口气。妈妈静静地看着我说:“烦了就不写了,洗洗睡吧!”“不行!这一章是分析几何题,我还没有找到方法呢!”。妈妈摸了一下我的头,说“哎,但你也要劳逸结合啊!”说完拉起我的手,说:“来,妈妈陪你去阳台转转。”打开窗,深吸一口沁凉的空气,麻木的头脑轻松了不少。妈妈的大手握着我的小手,暖暖的感觉从手心传到我的内心,烦躁一下子跑得无影无踪。
高山,在无声中诉说威峻;江河,在无声中书写恢宏;蓝天,在无声中袒露旷远;亲情,在无声中传递温暖,滋润心田。妈妈,是您让我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阅读题《温暖我一生的冰灯》
2个回答2023-02-08 15:10
尴尬的本意是神色、态度不自然。形容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父亲尴尬的原因是:已经答应了“我”,但是没能按照“我”的愿望做出一盏玻璃灯。
融化的是现实的冰灯,但父亲为“我”做冰灯所体现的父爱缺深深地印在“我”心中,温暖“我”一生。
父亲宁可自己受冻,也不愿打扰到“我”的休息,从一个细微的动作,体现出父爱的细腻。
父亲是一个贫穷但充满父爱的人。
温暖我一生的冰灯 阅读题
2个回答2023-12-14 18:34
课文主要写了【父亲为我作冰灯】的感人故事,一直亮在我心中,温暖我一生的是【父亲对我浓浓的爱】
把课文分成三段,写出重点段的主要意思

总有一些东西,是岁月所消融不了的。
八岁的那一年春节,我执意要父亲给我……我知道,父亲是农民,没有钱去买这么高级的灯笼。但我还是想,父亲能给我做一个,只要能透出亮就行。
父亲说,行。(父亲答应为我做灯笼)

大约是年三十的早上,我醒得很早,正当我又将迷迷糊湖地睡去时……一合眼,两颗豌豆大的小珠就洇进棉絮里:你知道吗,刚才父亲给我掖初子的时候,他的手真凉啊!(父亲答应我的要求后,为我做了冰灯)

到末尾,讲了:父亲的爱,照亮在我心中,温暖我的一生。
温暖我一生的冰灯 阅读答案 速度!
1个回答2024-02-05 12:33
也洋溢着谆谆的教诲和赞赏.大年三十的早上1、父亲答应制作一直冰灯。父亲。父爱是父亲眼中那略略浑浊的严厉和慈祥,给我做了一个冰灯,我永远爱您,但是那盏冰灯以及制作时的一幕依然存在于“我”的脑海里。

4,爸爸没钱给我买高级玻璃灯笼,像冰一样纯净的朴素之情,他蕴涵着责备。

5。

2、提着冰灯过年;表达了“我”对父亲制作的冰灯的感激之情,深深的铭记父爱的伟大与温暖,父爱如海,就不顾严寒,用自己双手的体温: 爸爸为我做冰灯.这篇文章以冰灯为线索。 或者.虽然冰灯融化了。

3.想要一只玻璃灯笼.这个冰灯一直亮在我的心里.父爱如山
冰灯的冰灯发展
1个回答2023-12-14 02:43

尽管冰灯由来已久,但以园林艺术为依托,以建筑和雕塑为表现手法,以文化消费为目的却是很长时间的事情。从冰灯的使用目的分,它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冰灯民俗实用阶段,冰灯民俗娱乐阶段和冰灯艺术消费阶段。
寒温地居民在冬季为了躲过温长的寒夜,过去对窗户是采用木板封闭的,它既遮风雪,又挡严寒,在没有月亮的夜晚,由于各家门窗紧闭,外出晚归的人们极易迷失方向,他们需要光来告之方位。为此,那些有人出门的人家就用屋内常用的油灯放在自家小院门旁以示方向,为防止烛火被风吹灭,就用冰块或用桶盛水冻成冰,再将冰块中心掏空,以放油灯。这样的民俗不可能在古籍中找到,这不仅是没有文人去注意,而且也因为用耗油来解决指示方向的事,本来就不多见。但可以推断的是,在把油灯用作夜晚照明时期,冰灯就有出现的可能了。
这一时期的冰灯从目的上讲是为了指示方位的实用目的。这时的冰灯简单的象一个倒置冰桶。
冰灯民俗娱乐阶段,据李兴盛考证在明朝末年有“冰网灯”的记载,人们利用冰灯过“正月十五闹花灯”的节日。这一时期的冰灯尽管在产生光的能源上与冰灯民俗实用期相近,但在目的上却有了娱乐的性质。由于有钱人家的参与,冰灯形式出现了人物,动物等,体积要比“冰桶”大得多。但受到油灯燃烧需要氧气的限制,其体积必然不会很大。
冰灯艺术消费时期始于1963年的农历正月十四,它在哈尔滨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的创造主体既有决策层的市委书记、市长,又有组织层的市建委和市工会,还有设计施工层的公园人员,并有园木师,雕塑家的专业队伍,以及消费层的广大市民。
在提供光的能源形式上采用了电灯,即用放热少的日光灯。这时的冰灯不需要氧气助燃,冰灯的规模得到了突破。
在艺术来源上,它不仅吸收了园林艺术,还吸收了雕塑艺术。这样,在制作工具上就引进了圆力、直力和角力,并结合冰的物理性能而又加上了电锯、扁铲等工具。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认为,自从有了冰灯艺术,哈尔滨的寒冷冬天竟成了旅游旺季,这一创新举动的成功来自三个因素,第一是就地取材,第二是群众基础,第三是专业队伍。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现代冰灯艺术具有四个有机结合的特点。
首先,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东北地域民俗有机结合的产物。中华传统有 “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民俗,而东北地域又有冰灯这一民俗,两厢结合自然而然。
其次,它又是园林艺术与雕塑艺术的有机结合的产物。冰灯艺术魅力就在于它的艺术源泉多元化,这个多元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溶为一体。
再者,它还是古老的冰与现代文明特质电的有机结合。冰为冷,光有热,它们本该势不两立,但在冰灯艺术中,它们却相得益彰,互为你我,这在其它门类艺术中少见。
最后,它又是流经域市的河水与城市文化的有机结构。流经哈尔滨市的河是那条松花江。正是这条江,为哈尔滨市搞冰灯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冰源。尽管通过现代科技,可在其它城市如热带地区的马来西亚搞室内冰灯艺术展,但由于冰是人造的,就是通过技术使冰材透明,也还是比不上松花江的冰质透明,这才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传说在很早以前,每到冬季的夜晚,在松嫩平原上,人们总会看到三五成群的农夫和渔民在悠然自得地喂马和捕鱼,他们所使用的照明工具就是用冰做成的灯笼。这便是最早的冰灯。当时制作冰灯的工艺也很简单,把水放进木桶里冻成冰坨,凿出空心,放个油灯在里面,用以照明,冰罩挡住了凛冽的寒风,黑夜里便有了不灭的灯盏,冰灯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帮手。后来,每逢新春佳节和上元之夜,人们又把它加以装饰,而成为供人观赏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清代《黑龙江外纪》里对此有过详细的记载:“上元,城中张灯五夜,村落妇女来观剧者,车声彻夜不绝。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人。”其时,冰灯在南方一些地方也相继出现过。乾隆、嘉庆年间,四川诗人张问陶曾写过一首专门描写冰灯的诗,题名就叫《冰灯》,诗云:“黑夜有炎凉,冰灯吐焰长。照来消热念,凿处漏寒光。影湿星沉水,神清月里霜。三冬足文史,底用探萤囊。”南京诗人金德荣在被谪戍新疆巴里坤时,在其古风长诗《巴里坤冰灯歌》中也咏叹道:“雪山高与天山接,上有万古不化雪。朔风一夜结作冰,裁雪妙手搏为冰。以矾入冰冰不化,以烛照冰光四射。五里之内尽通明,半月能教天不夜。元夕月轮照碧空,大千人入水晶宫。”

《冰灯》
1个回答2022-12-24 06:09
1,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在棉衣里暖一会儿。 

2,因为家里没钱买高级的玻璃灯纱,父亲为了让我没有遗憾地过年,在大年三十寒冷的早上忍着冰块刺骨的寒冷为我磨冰灯。父爱的深沉触动了我幼小的心灵。
3,只要是关于表达对父亲的感激之情都可以,随你写
冰灯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1-25 08:48

冰灯,是我国北方冬季民间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出现,历史较早,并且与生产和生活的实践活动紧密相关。

冰灯的来历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9 21:36
  冰灯是流行于中国北方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因为独特的地域优势,黑龙江可以说是制作冰灯最早的地方。传说在很早以前,每到冬季的夜晚,在松嫩平原上,人们总会看到三五成群的农夫和渔民在悠然自得地喂马和捕鱼,他们所使用的照明工具就是用冰做成的灯笼。这便是最早的冰灯。当时制作冰灯的工艺也很简单,把水放进木桶里冻成冰坨,凿出空心,放个油灯在里面,用以照明,冰罩挡住了凛冽的寒风,黑夜里便有了不灭的灯盏,冰灯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帮手。后来,每逢新春佳节和上元之夜,人们又把它加以装饰,而成为供人观赏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清代《黑龙江外纪》里对此有过详细的记载:“上元,城中张灯五夜,村落妇女来观剧者,车声彻夜不绝。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人。”其时,冰灯在南方一些地方也相继出现过。乾隆、嘉庆年间,四川诗人张问陶曾写过一首专门描写冰灯的诗,题名就叫《冰灯》,诗云:“黑夜有炎凉,冰灯吐焰长。照来消热念,凿处漏寒光。影湿星沉水,神清月里霜。三冬足文史,底用探萤囊。”南京诗人金德荣在被谪戍新疆巴里坤时,在其古风长诗《巴里坤冰灯歌》中也咏叹道:“雪山高与天山接,上有万古不化雪。朔风一夜结作冰,裁雪妙手搏为冰。以矾入冰冰不化,以烛照冰光四射。五里之内尽通明,半月能教天不夜。元夕月轮照碧空,大千人入水晶宫。”
  哈尔滨是中国冰雪艺术的摇篮,哈尔滨冰灯驰名中外,饮誉华夏。哈尔滨大规模有组织地制作和展出冰灯始于1963年,人们利用盆、桶等简单模具自然冷冻了千余盏冰灯和数十个冰花,于元宵佳节在兆麟公园展出,轰动全城,形成了万人空巷看冰灯的盛大场面。至今许多老哈尔滨人回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感慨万千。这也是我国第一个有组织、有领导的冰灯游园会。当时就有人即兴作词,来形容这“万人空巷,盛极一时”的今古奇观:“灯节,灯节,玉树冰灯明月。人山人海兴浓,园北园南烛红。红烛,红烛,普照万民同乐。”冰灯是黑土地的特产,是龙江人的骄傲。从盆制冰景到一年一度大规模的冰灯游园会,哈尔滨冰灯艺术日趋成熟,它的影响和辐射早已使其驰名世界,风靡海内外。1985年,勤劳智慧的冰城人民进一步挖掘冰雪热能,开发冰雪资源,以蜚声中外的冰灯游园会为中心,推出了以冰雪艺术、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经贸为内容的哈尔滨冰雪节,把让人畏惧的冰雪变成了宝贵的自然资源,给冰城之冬增添了盎然的春意。以后每年的1月5日,便成为哈尔滨人民特有的地方性传统节日,北方人改变了足不出户的“猫冬”习惯,开始参加各种冰雪活动,哈尔滨之冬不再寂寞,哈尔滨的冬天热了起来。
冰灯的来历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9 04:22
  冰灯是流行于中国北方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因为独特的地域优势,黑龙江可以说是制作冰灯最早的地方。传说在很早以前,每到冬季的夜晚,在松嫩平原上,人们总会看到三五成群的农夫和渔民在悠然自得地喂马和捕鱼,他们所使用的照明工具就是用冰做成的灯笼。这便是最早的冰灯。当时制作冰灯的工艺也很简单,把水放进木桶里冻成冰坨,凿出空心,放个油灯在里面,用以照明,冰罩挡住了凛冽的寒风,黑夜里便有了不灭的灯盏,冰灯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帮手。后来,每逢新春佳节和上元之夜,人们又把它加以装饰,而成为供人观赏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清代《黑龙江外纪》里对此有过详细的记载:“上元,城中张灯五夜,村落妇女来观剧者,车声彻夜不绝。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人。”其时,冰灯在南方一些地方也相继出现过。乾隆、嘉庆年间,四川诗人张问陶曾写过一首专门描写冰灯的诗,题名就叫《冰灯》,诗云:“黑夜有炎凉,冰灯吐焰长。照来消热念,凿处漏寒光。影湿星沉水,神清月里霜。三冬足文史,底用探萤囊。”南京诗人金德荣在被谪戍新疆巴里坤时,在其古风长诗《巴里坤冰灯歌》中也咏叹道:“雪山高与天山接,上有万古不化雪。朔风一夜结作冰,裁雪妙手搏为冰。以矾入冰冰不化,以烛照冰光四射。五里之内尽通明,半月能教天不夜。元夕月轮照碧空,大千人入水晶宫。”

  哈尔滨是中国冰雪艺术的摇篮,哈尔滨冰灯驰名中外,饮誉华夏。哈尔滨大规模有组织地制作和展出冰灯始于1963年,人们利用盆、桶等简单模具自然冷冻了千余盏冰灯和数十个冰花,于元宵佳节在兆麟公园展出,轰动全城,形成了万人空巷看冰灯的盛大场面。至今许多老哈尔滨人回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感慨万千。这也是我国第一个有组织、有领导的冰灯游园会。当时就有人即兴作词,来形容这“万人空巷,盛极一时”的今古奇观:“灯节,灯节,玉树冰灯明月。人山人海兴浓,园北园南烛红。红烛,红烛,普照万民同乐。”冰灯是黑土地的特产,是龙江人的骄傲。从盆制冰景到一年一度大规模的冰灯游园会,哈尔滨冰灯艺术日趋成熟,它的影响和辐射早已使其驰名世界,风靡海内外。1985年,勤劳智慧的冰城人民进一步挖掘冰雪热能,开发冰雪资源,以蜚声中外的冰灯游园会为中心,推出了以冰雪艺术、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经贸为内容的哈尔滨冰雪节,把让人畏惧的冰雪变成了宝贵的自然资源,给冰城之冬增添了盎然的春意。以后每年的1月5日,便成为哈尔滨人民特有的地方性传统节日,北方人改变了足不出户的“猫冬”习惯,开始参加各种冰雪活动,哈尔滨之冬不再寂寞,哈尔滨的冬天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