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游戏

弘扬民族传统培育民族精神主题班会内容(小学)
1个回答2024-02-09 07:46
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作为具体体现的一种精神。它使得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连绵不绝,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而其核心——爱国主义,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它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期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

中华民族具有爱国主义传统,为了民族的独立、解放、发展和强大,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奋斗,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英雄事迹。屈原、闻天祥、郑成功、邓世昌、杨靖宇等,是其中杰出代表。
节日传统文化的民族故事
1个回答2024-02-16 04:51
展开全部 端午节: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中秋节: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族精神的传统故事
1个回答2024-02-28 17:33

苏武持节,耿恭守疏勒,班超定西域,冉闵杀胡令等等.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5-08 20:50
中国一共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著名的有: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酥油花灯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拉祜族的月亮节、苗族的花山节等等。

由于一些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出现相同的重大节日,如:古尔邦节等。

蒙古族:那达慕

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和射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历史上的那达慕不受时间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军队出征、凯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庆典等场合举行。今天的那达慕,在每年夏秋之交举行,规模一般是看当年牧业的生产情况,小丰收小开,大丰收大开。活动内容除了传统的“男子三竞技”,还有文艺演出、田径比赛和各类经济文化展览以及订货洽谈、物资交流等。

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即“浴佛节”,是傣族的主要节日,相当于傣族的新年,一般在每年的四月中旬,持续4——7天。当天清晨人们便沐浴礼佛,之后的几天内大家用清澈的互泼洒,以清洗掉过去一年的不顺与坎坷。活动有文泼和武泼,文泼用木盆装满清水,同时用树枝沾满水,轻洒在对方身上,而武泼是将一整盆水直接全泼出去。在泼水过程中,谁被泼的越多,谁越幸福安康。

彝族: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彝族各村寨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天地、祭火、祭祖先、驱除邪恶,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体现了彝族人民尊重自然规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傈僳族:刀杆节

傈僳族刀杆节,傈僳语叫“阿堂得”,意思是“爬刀节”,它是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境内的傈僳族以及彝族的传统节日,节期是每年正月十五日。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流行于保山地区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傈僳族地区,表演者表演“上刀山”、“下火海”,表现了傈僳族人民不畏艰险的精神。刀杆节这天,几名健壮男子先表演“蹈火”仪式。他们赤裸双脚,跳到烧红的火炭堆里,蹦跳翻滚,表演各种绝技。第二天,他们把磨快的36把长刀,刀刃口向上分别用藤条横绑在两根20多米高的木杆上,组成一刀梯。表演者空手赤足,从快刀刃口攀上顶端,并在杆顶表演各种高难动作。如今,这顶惊险的传统祭奠仪式,已演变为傈僳族好汉表演绝技的体育活动。

哈尼族:扎勒特

“扎勒特“是哈尼语音译,又称“大年“。时值农历十月,故又称“译腊和实”,即十月年。节日当天各家要在天井里杀一只红毛公鸡,就地煮食,表示祭天。家中成员都要吃一块鸡肉,己出嫁的姑娘不能吃。在农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举行,至属猴日结束,历时5天。哈尼族信奉原始宗教,扎勒特节主要是祭献天神和祖先。夏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开始过年,历时五、六天至半月不等。节日期间杀猪宰羊,舂粑粑,蒸黄糯米饭祭祀天地和祖宗,并宴请邻近村寨、民族的宾客。人们身着盛装,走亲访友,求亲订婚,出嫁的姑娘也要带着酒、肉、粑粑回娘家献祖拜年。白日里开展荡秋千、摔跤、打陀螺、歌舞等娱乐活动。夜晚,在村边草坪上燃起篝火,各户抬来桌子,摆上酒肉、粑粑、水果等互相宴饭,充满友爱欢乐气氛。

伊斯兰教: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尔德节。古尔邦节与开斋节(肉孜节)、圣纪并列为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古尔邦节是我国穆斯林的盛大节日。“古尔邦”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临近古尔邦节三天,家家户户的主妇就忙碌起来了,她们要制作大量的油炸馓子和各种精美点心,为节日期间来家里贺节的亲朋好友和远方的来客准备充足的美食。节日也成为主妇们厨艺与持家德行的大展示和大竞赛。古尔邦节这一天清晨的礼拜,是一年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礼拜,所有成年男人皆去当地礼拜寺参加聚礼,场面蔚为壮观。聚礼之后,各家各户都要到坟地去祈祷,怀念并为死去的亲人祈福。在新疆,著名的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大寺前的大聚礼结束后,乐师们会登上艾提尕尔清真大寺的门顶,敲起纳格拉(铁壳鼓),吹起苏尔奈伊(唢呐),大寺前广场上的男子们会适时跳起热烈奔放的萨玛舞,以表达喜庆之情。

刷题巩固

01
下列是各少数民族在节日中举办的喜庆活动,其中正确的是哪一项( )

A.扎勒特是哈尼族传统的节日,在农历十月份举行,故称十月年,节日当天各家要在天井里杀一头牛,就地煮食,表示祭天。
B.彝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泼水节是彝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彝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C.傈僳族的火把节,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流行于保山地区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傈僳族地区,表演者表演“上刀山”、“下火海”,表现了傈僳族人民不畏艰险的精神。
D.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在每年夏秋之交举行,规模一般是看当年牧业的生产情况,小丰收小开,大丰收大开。活动内容除了传统的“男子三竞技”,还有文艺演出、田径比赛和各类经济文化展览以及订货洽谈、物资交流等。
【解析】D。A项扎勒特是哈尼族传统的节日,在农历十月份举行,故称十月年,节日当天各家要在天井里杀一只红毛公鸡,就地煮食,表示祭天。家中成员都要吃一块鸡肉,己出嫁的姑娘不能吃,这里杀的是鸡而非牛;B项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这里应是傣族而非彝族;C项傈僳族的刀杆节节,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流行于保山地区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傈僳族地区,表演者表演“上刀山”、“下火海”,表现了傈僳族人民不畏艰险的精神,这里应是傈傈族的刀杆节而非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因此,此题正确答案选择D。

【解析】D。A项扎勒特是哈尼族传统的节日,在农历十月份举行,故称十月年,节日当天各家要在天井里杀一只红毛公鸡,就地煮食,表示祭天。家中成员都要吃一块鸡肉,己出嫁的姑娘不能吃,这里杀的是鸡而非牛;B项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这里应是傣族而非彝族;C项傈僳族的刀杆节节,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流行于保山地区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傈僳族地区,表演者表演“上刀山”、“下火海”,表现了傈僳族人民不畏艰险的精神,这里应是傈傈族的刀杆节而非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因此,此题正确答案选择D。

02
下列依次与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有关的是( )

A. 酥油茶、馓子、青稞酒、馕、萨其马
B. 马头琴、冬不拉、铜钦、葫芦丝、芦笙
C. 那达慕大会、开斋节、雪顿节、古尔邦节、泼水节
D. 《嘎达梅林》、《穆斯林的葬礼》、《格萨尔王传》、《阿凡提的故事》、《刘三姐》
【解析】D。A选项的说法错误:酥油茶是藏族的传统饮料;萨其马是满族的一种食物;B选项的说法错误:冬不拉是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铜钦是藏族佛教特有的铜管乐器;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芦笙是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C选项的说法错误: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形式;开斋节是伊斯兰教节日,包括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塔吉克等民族;雪顿节是西藏传统的节日;古尔邦节是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等族共同的盛大节日;D选项的说法正确:《嘎达梅林》是蒙古族长篇叙事民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穆斯林的葬礼》是霍达的长篇小说,描写了回族家族的兴衰,获茅盾文学奖;《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英雄史诗,是世界上唯一的活史诗;《阿凡提的故事》描写了维吾尔族的机智人物;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刘三姐”歌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少数民族的传统游戏
1个回答2024-03-09 00:15

1、苗族的“苗童毽趣”

苗毽具体起源于什么时候暂无考证,据苗族寨老说是从“古老古代”就兴起来的。这种活动深受苗族男女青少年喜爱。每年春节期间,从初二到十四,各寨毽堂都是人头攒动,彩毽飞舞,芦笙嘤嘤,歌声悠扬,蔚为壮观。

2 、傣族的“掷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

3 、黎族的“竹竿舞”

当一对舞者灵巧地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喝出“ 嘿! 呵嘿! ”场合极是豪迈洒脱,气氛热烈。如果跳舞者不熟练或胆怯,就会被竹竿夹住脚或打到头,持竿者便会用竹竿抬起被夹到的人往外一倒,并群起而嘻笑之。

相反,善于跳竹竿舞的小伙子在这时,往往因为机灵敏捷,应变自如而博得姑娘们的青睐。

4、壮族的“板鞋竞速”

板鞋竞速是由多名运动员一起将足套在同一双板鞋上,在田径场上进行的比赛,以在同等的距离内所用时间多少决定成绩名次。目前正式的比赛项目包括:男女60米,男女100米和男女2×100米混合接力五个项目。

5、白族的”跳花盆“

是白族青少年喜爱的传统跳高活动。比赛开始,由两位姑娘席地而坐,相距一米,她们用腿和脚尖叠成一定的高度,让小伙子跳过去。

随着高度的不断升高,两边的姑娘再以拳头为标高,每升高一次,加一拳头高度,以跳得高者为优胜。

民族精神传统小故事。
1个回答2023-11-03 21:55
民族精神传统小故事。
节日传统文化的民族故事
1个回答2024-03-15 14:46
端午节: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中秋节: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传统体育游戏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10 21:49

指源于中国民间传统芦埋游戏或体育项目,具有健身性、趣味性。便于参加,便于普及。形式文明、健康、内容活泼。具有独创性,不抄袭现有棚哗辩体育项目,但可加工、创意。为进一步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主题链缺,让北京奥运成果惠及更广大群众,国家体育总局已经发出通知面向全国征集民间传统体育游戏,为北京迎奥运添彩。

如何教育少数民族孩子?
1个回答2024-02-01 23:27
首先要让他们觉得你对他们是关心的,少数民族的孩子有时候会感觉不合群,,是他们和你的交流上有障碍,即使是汉族小朋友有时候还和老师产生代沟呢,更何况普通话不怎么好,生活经历不一样的少数民族小朋友。平时多关心他们,还有最重要的,要一视同仁,有时候还可以多关心一点,但不要过度关心,这样会起反效果。

孩子小,很单纯,有时候只看表面现象,所以要尽量让自己的行为能够让他们理解。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