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的散文

懒散男孩如何教育
1个回答2024-02-07 05:00
玩耍是孩子的本性,家长不能因此扼杀了孩子玩耍的权利,而是应该有针对性的引导孩子,让孩子在玩耍中学到知识,比如经常带孩子去科技馆、动物园、植物园等地方,告诉孩子各种动物的习性、各种植物的名字,然后告诉孩子,你很聪明,将来你知道的一定比妈妈/爸爸多,鼓励他去学习,培养他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让他主动去学,这样才能有好的效果。
懒散的孩子怎么教育
1个回答2024-01-29 13:39

懒散的孩子教育方法如下:

1、奖惩分明。当你限制孩子的一些唤斗行为时,他是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的。这时候家长可以用一些奖惩的方式来约束孩子,有的孩子会为了得到奖励而做出努力。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变得勒奋自律

2、给孩子自己做事的机会。有些孩子懒散,就是被父母惯得。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爷爷奶奶一块带娃,更是不用孩子动手做任何事情,从早上起来的穿衣、洗脸刷牙、吃饭,都有人帮孩子做,孩子就像是一个机器任由家长拾掇,渐渐就会习惯什么事都有人帮着做。

3、父母以身作则。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于孩子来说是影响深远的,尤其是孩子喜欢模仿自己的父母,如果父母自己都无法作为一个榜样让孩子学习,自然也不能指望孩子可以自己变得勒奋懂事起来。

教育本质如下:

1、教育本质是指教育的内在要素之间的根本联系和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与"教育现象"相对。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教育,它的职能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促进蔽槐人的发展。

2、培养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个基本特点存在于各种社会的教育活动之中并使之区别于人类其他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在动物界,尤其是高等动物界的代与代之间虽存在着类似于人类的"教育"和"教"与"学"现象。

3、但这两种表面类似的现象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动物只拥有有生宏链友命物质最基本的反映形式- 刺激感应性和动物的心理,只有人才是有意识的。人能通过抽象的理性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儿童散文的意义有美育特质和语言特质?
1个回答2024-02-04 13:45

儿童散文的特征(一)抒发着儿童认同的感情(二)追求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意美(三)带有故事性的叙述方式(四)具有示范作用的语言表达

急求一段散文,学前教育面试用
1个回答2024-03-09 20:10
《飞翔》席慕容
有的诗写给昨日与明日,有的诗写给爱恋,有些诗写给从来未曾谋面,但是在日落之前也从来未曾放弃过的理想。
所以,我要请你,请你跟随着我的想象,(但是要在日落之前,要在黑暗现身之前啊!)但像在晨曦初上时,在澄蓝明净的天空里,所以可能和不可能的翱翔。
想象着一只白色的飞鸟,在展翅之前永远无法满足的渴望。(云山之外的世界呢?那个我从来不曾见过却永远也无法释怀的世界呢?)
多希望能振翅高飞,也许向东南,也许向西北。在令人病症炫目的速度里,对着心里的影像寻去,也许,也许在日落之前终于能与他相会。…在每一个清晨的开始,在每一个生命的开始,请让我们都拥有一双纯白的翅膀。让我们能在黑夜逐渐逼近的天空里,展开所以可能和不可能的飞翔。
《美好的愿望》汪国真
我要用一生去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即便那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走向远方,又有远方。有时,感觉自己真像一只孤独的大雁,扇动着疲惫的翅膀。望天也迷茫,望水也迷茫。只是从来不想改变初衷,只是从来不想埋葬向往。我不在乎,地老天荒。只要能够,如愿以偿。
散步时如何随机教育孩子
1个回答2024-01-25 16:03
其实,与孩子一起散步,既可以强身健体,又可以营造和睦的家庭气氛,更是一个很好地引导孩子的机会。 一.边走边看 与孩子一起散步,可以引导孩子看近处的事物,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景色,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引导孩子看看远处的物体,如远处的灯光、天上的星星和飞机等,这样远近调合,可以调节孩子的瞳孔,有助于保护孩子的眼睛,预防近视。 二.边走边聊 与孩子一起散步,也是一个很好地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可以鼓励孩子讲一讲幼儿园发生的故事,也可以让孩子讲一讲自己与同伴玩的事情,家长可以从孩子的描述中,发现孩子身边存在的一些好的或不好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给孩子分析好的或不好的理由,正确引导孩子的行为。 三.走走玩玩 与孩子一起散步,走到空旷的地方,可以与孩子一起玩一个小游戏,增进亲子感情,如一起学小白兔跳一跳,学小鱼游一游,或在草地上玩个追逐游戏,都是不错的选择。 家长在带领孩子散步时随机教育孩子,能够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赶快试试吧。
光脚散步对小儿发育有好处吗
1个回答2024-05-14 15:31

A

幼儿散文在美育中的优势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0 16:21
幼儿散文比幼儿诗更有情节,比童话更具有现实性,比幼儿故事更具有优美的意境和语言。
大部分从小就接受音乐教育的女孩,在她们的身上会散发出一种气质
1个回答2024-01-20 20:47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女孩就应该“琴棋书画样样通”,不过这可不止是传统观念,相信每一位千金明珠的父母都希望女儿是博学多才而恬静优雅、斯文淡定又积极乐观的,这基本上是女孩家长们的夙愿了。不过,随着 社会 不断发展,家长们对于音乐更加孜孜不倦,因为音乐是一种表达心灵感受的独特语言。对女孩而言,它可以让女孩的 情感 承受力和体验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还对培养女孩的文化修养起着重大作用。大部分从小就接受音乐教育的女孩,在她们的身上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气质。

不过,家长们的烦恼也接踵而来:

“女儿学习音乐的兴趣不大,又没有天分。”

“面对如此多的乐器,都不知道女儿适合哪一种。”

“刚开始时,女儿对钢琴很感兴趣,等到买回来不久,孩子的兴趣又没有了,可能是孩子无法接受音乐学习的课程。”

……

家长们有疑惑是正常的,上述问题也是家长在培养女孩音乐才能的过程中会碰到的问题。那家长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大部分家长都不耐烦地说:“刚花了很多钱给女儿买了钢琴,弹了几天后她就不想学了。不久,她又想学小提琴,我给她买了,不出几天又不想学了。好折腾人啊!”

实际上,家长之所以烦恼,是因为他们太快地就让孩子获得心中所想。小星妈妈的做法,给我们一些启示。

小星看到朋友家有小提琴,她回家后也吵着要妈妈买。她妈妈没有马上就买,她不想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任性。

小星妈妈通过观察发现,女儿的确很想学小提琴,就认真告诉她,说:“小提琴要用妈妈两个月的工资才能买到,等妈妈发工资后就买给你,你要等一等。”

一个月后,小星又对妈妈说买小提琴,妈妈故意为难地说:“对不起,现在才存一个月的工资,能再等等吗?”尽管小星面露失望,不过还是答应再等等。

两个月到了,妈妈去银行取了一万元钱,并特意让工作人员把钱换成面值10元的钞票,她一捆捆收好,拿回家放到小星面前,并告诉她,要花完这么多的钱才能买得起小提琴。小星看到摆在眼前的那么多钱,眼都睁大了,满脸吃惊的样子。

由于妈妈的苦心,小星知道了小提琴来之不易,不仅懂得了珍惜,还更加认真地学习小提琴。

【教女心得】

方法一:父母要明白没有音乐天赋也可以学习音乐

通常,有音乐才能的孩子会有如下特征:

(1)对音乐活动很感兴趣,喜欢听歌和唱歌;

(2)定音较快且准确;

(3)很快就能把曲调记住,并准确唱出来;

(4)识谱能力很强;

(5)自己能够写出一些简单的曲调,并对一些简单的乐器很快就能熟悉。

孩子有音乐天赋固然好,不过没有音乐天赋的孩子也能学习音乐。父母要明白,学习音乐并非要很严肃,让孩子学习音乐只是让孩子能够从音乐中获得快乐,并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

同时,假如父母在孩子6岁以前就指导孩子学音乐,培养孩子的兴趣,这对日后孩子学习音乐会有很大的帮助。

方法二:引导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乐器

孩子的好奇心很强,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想要让孩子坚持学下去,那就要让孩子拥有适合自己的乐器。如何给孩子选择适合的乐器,儿童音乐教育专家给了一些建议:

3岁不到的孩子,肺活量不大,对于学习吹奏乐比较难,因此不要选择这方面的乐器;4 5岁的孩子,父母可以让他们学手风琴、电子琴、钢琴等键盘乐器;5岁半以后,可以让他们学习弦乐器,如古筝等。

父母要注意的是,要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为孩子选择乐器。孩子之所以想学,是因为兴趣所在。父母不能不顾孩子的兴趣强迫孩子去学,这样做只会导致孩子不喜欢学音乐,严重者还会厌烦音乐。

所以,在帮助孩子选乐器时最好的做法是:在父母的引导下,让孩子自己选。

【教女故事】

贝多芬,1770年12月26日生于德国波恩。他爷爷是荷兰人,后移居德国,曾经做过宫廷乐长。他的爸爸是男高音歌唱家,母亲是御厨的女儿。贝多芬生长在约瑟夫二世统治时期,当时政治清明,波恩也由此成为德国启蒙运动中的一个中心地。幼年时期的贝多芬很幸福,但是到他童年时期,父亲的堕落导致了家道中落。4岁的贝多芬就变成了父亲的挣钱工具,他想让儿子变成一个音乐神童。所以他除了逼孩子不停地练琴外,还让当时年幼的贝多芬在波恩的听众前弹奏。11岁时,贝多芬在剧院的乐队找了份工作。在此种环境下,贝多芬很小就踏上了以音乐谋生的道路,此外,他也变得越来越坚强。

如果我们为人父母的还记得孩子尚未出生的“胎动”,我们就应该了解,其实孩子都是天生的舞者。尤其是女孩,她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手舞足蹈,连哭闹都是跳来跳去的那种大动作。因为女孩天生喜欢受到关注,而舞蹈满足了她们的欲望。

舞蹈其实是一种肢体语言,是抒发 情感 和想法的最佳方式。家长们请试着观察一下你们的女儿,她们总会有不少的肢体动作,紧张的时候会握拳,高兴的时候会甩手。这是因为女孩的肢体语言向来比男孩要丰富一些。因此,在这个点上,舞蹈也满足了她们的欲望。

所以说,如果你们家有宝贝女孩,不妨让她学学舞蹈,这不仅有助于孩子更好地表达内心的 情感 ,还可以为她们创造一个表现自己的舞台。

不过,对待舞蹈,家长们不能盲目。有的女孩天生肢体柔软,适合跳芭蕾、民族舞、肚皮舞等,但是有的女孩天生热情、优雅,则适合挑拉丁舞或者国标。

所以说,家长在女孩是不是报读舞蹈班这个点上,首先要做好两大前提的准备:第一,要明确而清晰地了解孩子是不是喜欢跳舞;第二,要慎重地考虑适合孩子的舞蹈。不要盲目跟风,看到国标优雅就硬要孩子学国标。须知道,一个本身具备舞蹈天分和热情的女孩,如果盲目地长时间学习一种自己不喜欢的舞蹈,不但抹杀了女孩的舞蹈热情,而且还可能对她的心理造成影响。

泳珊今年12岁了,她从5岁开始便学习芭蕾,已经学了七八个年头了。最近泳珊在爸妈和老师的鼓励下参加了青少年芭蕾舞比赛。为此,舞蹈老师和家长协商,加强了泳珊的训练强度,以备比赛。

好不容易到了比赛当天,泳珊站到台上,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身体太累,大跳动作没做好,连小跳也出现了失误。妈妈见状,赶紧在泳珊完成比赛后到了后台,准备安慰泳珊。没想到泳珊竟然没有不高兴,反而还和周围的参赛女孩一起说说笑笑。

妈妈顿时火气上来,学芭蕾的费用并不低,泳珊这样对待比赛,就是不认真。妈妈回家后找泳珊谈话。泳珊知道妈妈想说什么,便自己开口先发制人了:“比赛失误,是我故意的。”

“故意的,为什么?”妈妈不解地看着泳珊,停顿了几秒钟后,回过头问泳珊,“宝贝儿,你是不是压力太大了?”

“我不喜欢芭蕾!”泳珊说。

“怎么会呢?你都学了多少年了,怎么会不喜欢呢?”

“我不喜欢芭蕾!”泳珊继续说。

原来,泳珊小时候便在小区附近的舞蹈学校看着哥哥姐姐们跳《好日子》,她喜欢民族舞,尤其是东北秧歌、傣族舞等别具特色的舞蹈,可是妈妈说民族舞蹈难登大雅之堂,芭蕾才是高贵的选择,所以硬要她学芭蕾。现在好了,一学多年,还要泳珊去参加芭蕾比赛,泳珊面对自己不喜欢的舞蹈本就觉得压力很大,再说参加比赛她觉得身心都累,于是便使用了故意出错这种“叛逆”的做法跟父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从泳珊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家长们都意识到女孩学习舞蹈的作用和好处,这里不再赘言。不过对于舞种的选择,家长一定要尊重女孩的意见,学会分析孩子的性格,不要生搬硬套,不要随心所欲。毕竟,舞蹈是用来陶冶女孩性情的,一定要根据女孩的兴趣来选。

【教女心得】

方法一:善于发现和培养孩子的舞蹈天赋

通常,具有舞蹈才能的1 4岁的孩子会有以下特征:

(1)对舞蹈很感兴趣;

(2)动作协调性很高、灵活而优美;

(3)节奏感强;

(4)能自己做出很多动作;

(5)很喜欢模仿;

(6)喜欢看舞蹈节目;

(7)喜欢和小朋友一起表演;

(8)能根据自己脑海里的记忆,自编一些舞蹈动作。

假如孩子没有表现出自己的舞蹈天赋,父母可以培养孩子对舞蹈的兴趣。如让孩子观看一些歌舞节目、少儿文艺节目等,把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都吸引过来。此时,假如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很喜欢跳起来时,应该及时地引导。

同时,父母还可以让较小的孩子学儿童舞蹈。儿童舞很简单,孩子很容易学会。当孩子发现自己能够跳舞时,就会有自信,从而产生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要看孩子有没有兴趣进行一些舞蹈课程的学习,除此,父母还要看孩子的身体是否允许,要身体力行。专家建议:孩子在5 12岁这个时间段内进行专业的舞蹈培训,对孩子的 健康 成长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方法二:不要太早满足孩子学舞的心愿

在家庭教育中,延迟满足是常用的方法。学舞很辛苦,大部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因为怕累、怕苦而放弃。所以,当你的孩子跟你说要学舞时,不能太快答应。要让她知道学习的机会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这时她便会用心坚持地去学,才会学有所成。

【教女故事】

小曼非常喜欢跳舞。她觉得,每当音乐为舞蹈而回旋,慢慢渗入内心,渐渐舞起的时候,每一个动作都会牵系着她的内心,因此,小曼最喜欢随音乐起伏着心情,随舞蹈波动着情绪。

小曼非常喜欢跳舞。她觉得,每当音乐为舞蹈而回旋,慢慢渗入内心,渐渐舞起的时候,每一个动作都会牵系着她的内心,因此,小曼最喜欢随音乐起伏着心情,随舞蹈波动着情绪。

小曼非常喜欢跳舞。她觉得,每当音乐为舞蹈而回旋,慢慢渗入内心,渐渐舞起的时候,每一个动作都会牵系着她的内心,因此,小曼最喜欢随音乐起伏着心情,随舞蹈波动着情绪。
如何教育懒散的弟弟
1个回答2024-02-24 20:49
我也有一个这样的弟弟,只会玩,你可以说一些激励他的话,让他自己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与他一起想办法,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嘛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