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和眼睛有声书

眼睛眼睛看一看 耳朵耳朵听一听歌曲叫什么名字
1个回答2024-02-05 02:18
虹之间 - 金贵晟
词:大风刮过,韦正
曲:金贵晟
编曲:高佳
想借天使的翅膀
抓住云端的彩虹
总在将要触碰时消散
错觉的地久天长
其实是一无所有
童话说雨后会有一道彩虹
却不曾说过它也会 转瞬成空

想芦轿要把绚烂紧紧 握在手中
忽然发现你已不见
站在无尽红尘中
仰望曾有你虚埋的苍穹
得到以后转眼又落空
究竟什么是永恒
都无法拥有完整
Oh my love
我看见希望闪耀在虹之间
光芒凝结于你我的那片天
不再追问你为何 不能停留
微笑看见爱的浮现
雨后的天空重又出现彩虹
天使的恩惠亲吻着世间万众
不再追问你为何不能停留
放下了执念微笑现在差哗蚂
用耳机,耳朵和眼睛
1个回答2024-04-04 00:41
是有一些中耳炎症的现像。就可以用一些消炎药来清洗,这个少用耳朵不然本来就会伤害到听力的。手术以后。要注意清洗消炎,用一些红霉素眼膏药,就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的,手弄痛的也需要消炎清洗的。
一只耳朵一只眼睛打一成语
1个回答2024-02-12 17:56
门里面一只耳朵、一只眼睛、一个者字成语玩命猜——耳闻目睹。“耳加门是闻;眼内睛(目)加者是睹”所以是“容耳闻目睹”。

答案:耳闻目睹

易混淆 耳濡目染

反义词 闭目塞听

释 义:为亲耳听到,亲眼看见。形容亲身见证,千真万确。联合式;作谓语;用于亲眼所见。

示 例:鲁迅《呐喊·一件小事》:“我从乡下跑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

歇后语:电视是电话

辨析 耳濡目染是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濡:沾湿;染:沾染。)

形容见得多了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指受好的影响。强调受到了影响;
而耳闻目睹是指 亲耳听到,亲眼看见。形容亲身见证,千真万确。强调了事情是真实的
英语翻译:用耳朵听,用眼睛看
1个回答2024-02-20 03:30
Listen by your ears and see by your eyes。
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让我想起了八字成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1 12:27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读音】ěr tīng wéi xū,yǎn jiàn wéi shí
【释义】形容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听来的传闻是靠不住的,亲眼看到才算是真实的。谓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 【
分词解释义】眼见 : 1.眼看;目睹。2.犹眼界。3.分明;显然。4.很快;马上。
【出处】汉·刘向《说苑·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中文名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出处
《 说苑·政理》

释义

形容不要轻信传闻

拼音
ěr tīng wéi xū、yǎn jiàn
眼睛看不见了耳朵听不见了
1个回答2024-03-05 20:48
一般的发烧,还是属于感冒病毒感染受凉等会引起的一般的还是建议合理的保养休息还是很必要地,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一点百服宁,指导意见还是很不错的,一般的还是问题不大的,可以结合抗病毒治疗,抗病毒颗粒就很好的
自己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心去体会到的…那一定是真的吗?
1个回答2024-03-17 14:06
眼见不一定为实,有时候眼睛也会骗人~
《耳朵不看,眼睛不听》是什么歌的歌词啊
1个回答2024-04-17 04:10
雨在风中 风在雨里 你的影子在我脑海摇曳 雨下不停风 风吹不断雨 风静雨停 仍挥不去想念的你 看小雨摇曳 看不到你的身影 听微风低吟 听不到你的声音 眼睛不看 耳朵不听 你是我所有的回忆 雨在风中 风在雨里 你的影子在我脑海摇曳 雨下不停风 风吹不断雨 风静雨停 仍挥不去想念的你 看小雨摇曳 看不到你的身影 听微风低吟 听不到你的声音 眼睛不看 耳朵不听 你是我所有的回忆 眼睛不看 耳朵不听 你是我所有的回忆 你是我所有的回忆 ( 是不是这个啊 辰亦儒——你是我所有的回忆)
耳朵和眼睛打一成语
1个回答2024-02-07 10:10
掩人耳目yǎn rén ěr mù
[释义] 掩:遮盖。堵住人家耳朵;遮着人家的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欺骗人。
[语出] 《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事迹显然;虽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正音] 人;不能读作“yín”。
[辨形] 掩;不能写作“奄”。
[近义] 欲盖弥彰 偷天换日 瞒上欺下
[反义] 原形毕露 真心实意 光明磊落
外国女作家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见也不能说话她的名字她有什么作品?
1个回答2024-01-20 09:57
  是海伦凯勒! ~她是一个聋盲哑 ,最著名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吉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

  1882年1月因患猩红热致盲致聋。

  1887年3月安妮·沙利文成为凯勒的老师。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02–1903撰写出版《我的一生》(有的译作《我生活的故事》)。

  1904年6月以优等成绩大学毕业。

  1908–1913 著《我的天地》(又译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墙之歌》、《冲出黑暗》。

  1916年遭受婚姻不幸。

  1919年应邀去好莱坞主演电影。

  1924年成为美国盲人基金会的主要领导人。

  1929年著《我的后半生》(也译作《中流––––我以后的生活》)。

  1930年旅游英国。

  1931–1933年荣获坦普尔大学荣誉学位。访问法国、南斯拉夫、英国。

  1936年10月20日老师安妮·沙利文去世。

  1942–1952年出访欧、亚、非、澳各大洲十三国。

  1953年美国上映凯勒生活和工作的记录片《不可征服的人》。

  1955年著《老师:安妮·沙利文·梅西》 荣获哈佛大学荣誉学位

  1959年联合国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

  1960年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颁布“海伦·凯勒”奖金。

  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

  1968年6月1日与世长辞。

  海伦凯勒延生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塔斯比亚城。她天生聪明伶俐,出生不到六个月,便能清楚地说出「tea」(茶)、「water」(水)等几个单字,对周遭事物的感受性更是敏锐。



  刚满周岁那年,一天傍晚,母亲趁太阳西下以前,放了一盆热水为海伦凯勒擦洗身子。可是,当母亲自浴盆把海伦凯勒抱了起来,放在膝盖上,正想拿条大毛巾替她包裹身子的时候,海伦凯勒的目光,突然被地板上摇晃不定的树影给吸引了过去。她好奇地看著,看得很入神,眼珠子动也不动一下,而且还忍不住伸长小手扑了过去,好像非得揪住它不可。



  当时,母亲虽然已经注意到海伦凯勒的眼神,但是看在母亲的眼里,树影不过是平常又自然的现象,没什麼好大惊小怪的。所以,她万万没有想到海伦凯勒会使出这麼原劲儿往前倾,结果不小心一溜手,竟让海伦凯勒滑倒在地,哇哇大哭个不停。母亲知道女儿受了惊吓,飞快地将海伦凯勒搂进怀里,连哄带骗了好一阵子,海伦凯勒才安静了下来。



  事隔不久,母亲一个人静静回想这件事情发生的经过,她发现海伦凯勒的观察力似乎特别灵敏。通常一个周岁大





  的婴儿,应该是懵懵懂懂的,对什麼事情都没有企图深入了解的倾向,可是海伦凯勒却别有细腻的之思,甚至於想用自己的肢体去感受变化的奇妙。当然,跟大人比起来,海伦凯勒的表现并不成熟,如果跟其他的婴孩相比,可就不能不算特殊了。



  而为人父母的,能幸运地生下一个天赋优异的小孩,当然是得意洋洋罗!每逢亲朋好友到家里做客,不谈起女儿也就罢了,一旦话题转到海伦凯勒身上,母亲心满意足的喜悦,就会自然而然地从言谈中流露了出来。



  但是这份喜悦到底能持续多久呢?当父母亲正兴高鸟烈畅谈海伦凯勒美好未来的当儿,海伦凯勒却莫名其妙生了一场大病,这场大病不但夺走了父母心中的希望,更使海伦凯勒变成一个看不见、也听不见的小女孩。



  可怜的海伦凯勒,该如何去面对一个没有光线,没有声音的世界呢?这真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通常教育一个五官健全的孩子,已经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更何况海伦凯勒又瞎又聋!也许,父母亲他们可以猜测、也可以想像海伦凯勒的心情,但是他们绝对无法体会,就如同海伦凯勒无法体会正常人的生活一样,他们真的无从体会。



  起先,父母亲采用实验的方法,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虽然他们失败过无数次,但是日子久了,也摸索出不少要领,他们除了被动地猜想海伦凯勒的比手画脚,有时也教导海伦凯勒凭藉肢体动作,表达喜怒哀乐。



  另外,海伦凯勒也学习运用触觉去感受周遭的事事物物。就这样一点一的累积,四、五年以后,大凡孩子们用眼睛、耳朵能感受的,海伦凯勒都能以触摸的方式领略。只是父母亲不是残障教育的专家,所以海伦凯勒学到的肢体语言,只有父母才看得懂,至於外人可就很难说了。



  向来关心女儿的父母亲,也一直挂心这个问题,尤其他们想到自己终有年老体衰的一天,到时候要是海伦凯勒仍然不能跟外人沟通,那海伦凯勒往后的遭遇,将是非常悲惨的。於是,在海伦凯勒七岁那年,他们从外地请来一位受过专门训练的苏利文老师。



  苏利文老师跟海伦凯勒很投缘,她们认识没有几天就相处融洽,而且海伦凯勒还从苏利文老师那里学会了认字。



  一天,老师在海伦凯勒的手心写了「水」这个字,海伦凯勒不知怎麼搞的,总是没法子记下来。老师知道海伦凯勒的困难处在哪儿,她带著海伦凯勒走到喷水池边,要海伦凯勒把小手放在喷水孔下,让清凉的泉水溅溢在海伦凯勒的手上。接著,苏利文老师又在海伦凯勒的手心,写下「水」这个字,从此海伦凯勒就牢牢记住了,再也不会搞不清楚。



  不过,苏利文老师认为,光是懂得认字而说不出话来,仍然不方便沟通。可是,从小又聋又瞎的海伦凯勒,一来听不见别人说话的声音,二来看不见别人说话的嘴型,所以,尽管她不是不能说话的哑巴,却也没法子说话。



  为了克服这个困难,苏利文老师替海伦凯勒找了一位专家,教导她利用双手去感受别人说话时嘴型的变化,以及鼻腔吸气、吐气的不同,来学习发音。当然,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不过,海伦凯勒还是做到了。 盲人作家海伦凯勒,除了突破官能障碍学会说话,更奉献自己的一生,四处为残障人士演讲,鼓励他们肯定自己,立志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海伦凯勒这份爱心,不但给予残障人士十足的信心,更激起各国人士正视残障福利,纷纷设立服务机构,辅助他们健康快乐的过生活。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