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割连心肉

形容割肉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08 11:05
[割肉补疮]的详细解释,拼音:gē ròu bǔ chuāng
【割肉拿薯首饲虎 切肤之痛
心如刀割xīn rú dāo gē[释义消数] 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形容极其痛苦难过。[语出] 元·赵简夫《赵礼让肥》:“手知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想起来我心如刀割;
古代割肉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23 15:26

据《韩诗外传》记载,重耳逃入卫国国境时,头须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行,介子推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供养重耳。史称“割股奉君”或“割股啖君”。

割肉自吃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02 04:21
有割肉给父母吃典故吧__孝先

没给自己吃典故
割肉成语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4 01:20

成语“割肉成疮”的意思是: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割:用刀挖取。疮:外伤。

读音: [gē ròu chéng chuāng ]

其他释义:本想割肉医疮,但被割之处反成新疮。比喻行事只顾一面,结果与预想适得其反。也叫剜肉成疮!

同义词:

1、剜肉做疮 [ wān ròu zuò chuāng ] :犹剜肉成疮。比喻行事只顾一面,结果与预想适得其反。

2、剜肉成疮 [ wān ròu chéng chuāng ] :本想割肉医疮,但被割之处反成新疮。比喻行事只顾一面,结果与预想适得其反。

母亲割肉喂儿子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26 17:32

好像是割肉喂母:在蔡元培19岁那年,母亲由于积劳成疾,胃病加剧。卧病在床,即使服药也不见得病情有丝毫的好转,极其孝顺的蔡元培听闻坊间有割手臂上的肉入药,能够使人延寿12年的传闻。于是蔡元培便瞒着家人,割下了自己左臂上的一小块肉为母亲入药治疗。弟弟知道后,也效仿哥哥,割肉医治自己的母亲。

割肉喂母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26 00:30
蔡元培的母亲在他19岁的时候积劳成疾,久病不愈,蔡元培听说割臂肉入药,可以延寿12年,于是瞒着家人,将手臂上的肉割下来给母亲入药。弟弟知道后,也将自己的肉割下来为母亲治病,但是最后母亲还是因为疾病去世了。

黄金灿割肉喂母的故事
黄金灿十岁那年,他的母亲萧氏不幸病重,严重到已经说不出话了。当时黄金灿正在私塾读书,当他听到母亲病重的消息后,急忙赶回家中为母亲祷告,日夜照顾母亲。
直到有一天,他听说用自己的肉做药引,可以让母亲的病情好转,于是就从自己腿上活生生的割了一块肉,以此为药引子煎药给母亲喝,母亲喝了这碗汤药之后,病情大有好转,竟然能说话了。母亲便从床上起来,叫来儿女们,给他们讲为人处世的道理。三天过后,他的母亲安详的离开了人世。

一后年,黄金灿的父亲给他找了一个继母,一家人过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几年后,黄金灿的继母又病重了。孝顺的他对继母细心照料,为继母端水喂饭,从不嫌脏,从不说累,邻居都夸他是个大孝子。正值院试开始的时候,他的同学好友都来约他去考试。可是,黄金灿不忍心在这个时候离开继母,为了让继母的病情得以好转,他便又从自己的腿上割了一块肉当药引子煎药给继母喝。继母喝了黄金灿给她的汤药之后,病真就好了。黄金灿这才安安心心地去参加院试,并一举得中,后就读于学宫。
割肉喂母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19 00:51
  割肉喂母的典故是出自于蔡元培,蔡元培的母亲年纪轻轻就守了寡,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在蔡元培19岁那年,母亲由于积劳成疾,胃病加剧。卧病在床,即使服药也不见得病情有丝毫的好转,极其孝顺的蔡元培听闻坊间有割手臂上的肉入药,能够使人延寿12年的传闻。

  于是蔡元培便瞒着家人,割下了自己左臂上的一小块肉为母亲入药治疗。弟弟知道后,也效仿哥哥,割肉医治自己的母亲。
文言文《割肉相啖》的翻译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19 00:51

文言文《割肉相啖》〖翻译〗

齐国有两个自吹为勇敢的人,一个住在城东,一个住在城西,有一天两人在路上不期而遇。住在城西的说:“难得见面,我们姑且去喝酒吧。”“行”。于是两人踏进酒铺喝起酒来。酒过数巡后,住在城东的说:“弄一点肉来吃吃怎么样?”住在城西的说:“你我都是好汉。你身上有肉,我身上有肉,还要另外买肉干什么?”“好!好!”另一个说。于是叫伙计拿出豆豉酱作为调料,两人便拔出刀来,你割我身上的肉吃,我割你身上的肉吃,纵然血流满地,他们还是边割边吃,直到送掉性命才停止。要是像这样也算勇敢的话,还不如没有勇敢来的好。

《割肉自啖》的寓意是什么

割肉自啖【gē ròu zì dàn 】:这故事告诉我们:勇敢本来是很好的品质,它能帮助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危险和困难。但是盲目的逞勇斗狠却是无聊的行为,是非常愚蠢而且可悲的。

文言文,割肉相啖,翻译?
1个回答2024-01-18 16:42

文言文《割肉相啖》〖翻译〗齐国有两个自吹为勇敢的人,一个住在城东,一个住在城西,有一天两人在路上不期而遇。住在城西的说:“难得见面,我们姑且去喝酒吧。”“行”。于是两人踏进酒铺喝起酒来。酒过数巡后,住在城东的说:“弄一点肉来吃吃怎么样?”住在城西的说:“你我都是好汉。你身上有肉,我身上有肉,还要另外买肉干什么?”“好!好!”另一个说。于是叫伙计拿出豆豉酱作为调料,两人便拔出刀来,你割我身上的肉吃,我割你身上的肉吃,纵然血流满地,他们还是边割边吃,直到送掉性命才停止。要是像这样也算勇敢的话,还不如没有勇敢来的好。《割肉自啖》的寓意是什么割肉自啖【gēròuzìdàn 】:这故事告诉我们:勇敢本来是很好的品质,它能帮助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危险和困难。但是盲目的逞勇斗狠却是无聊的行为,是非常愚蠢而且可悲的。〖注释〗①郭:城墙。这里指城。②卒然:突然。卒同“猝”,突然。③故:姑且。④觞数行:喝了几杯酒。觞,shāng,酒杯;行,xíng,遍数。⑤求肉:找一点肉吃。⑥尚胡革求肉而为:为什么还要另外买肉呢?⑦具:准备。⑧染:豆豉酱。⑨啖:啖dàn,吃。⑩若:像。

割肉喂狼典故?
1个回答2024-02-08 01:03

有一僧人,持坚毅志,行慈悲心。

一日,僧人见一狼逐羊,羊力竭,即将入狼口。

咄!你这饿狼,万物皆有情,你何苦伤羊性命。说完僧人便欲将羊放走。

岂料饿狼双目含泪,苦苦哀求“我已多日未进食,进入若不进食,恐命不久矣!大师慈悲心,救一命伤一命,此乃慈悲乎?”

僧人顿时无语,良久,乃拔刀割肉,以自己血肉,替羊一死。

羊跪地泣泪,饿狼一亦跪地拜服。

千百年匆匆而过,昔日高僧事迹流传世间。

一日,一年轻僧人经过草原,见群狼逐群羊,羊疲于奔命,狼气喘吁吁。

咄!尔等饿狼,万物皆有情,何苦伤羊群性命。

群狼苦苦哀求,“狼吃羊乃天性,若不吃羊,我等如何存活?”

僧人左顾右盼,一侧是群狼,一侧是惊恐不安的群羊。

良久,僧人道“可是必须要吃活羊?”

群狼摇头。

僧人又问羊群“以老死之羊的肉,换尔等不死,可愿否?”

群羊点头如捣蒜。

于是,羊不再畏惧狼,狼不再追逐羊。

老死的羊,被僧人风干保存,用来饲养群狼。

久而久之,羊不再奔跑如风,狼也不再牙尖爪利。

于是,僧人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财主。

野羊成了家羊,狼成了狗。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