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同学漫画二战史

有关黄山的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3-17 14:59
有关黄山的历史名人如下:

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游没坦人。李白游黄山时写下: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2、神桐曹文值察衡:字竹虚,号近薇。清朝安徽歙县雄村人。乾隆二十五年二甲一名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曹文值曾如此描写黄山:四月始知春,一岁竟无夏。

3、温庭筠:字飞卿,男,是唐代并州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他在黄山送李亿东时曾写诗:黄山远隔秦树,紫禁斜通渭城。别路青青柳弱,前溪漠漠苔生。和风澹荡归客,落月殷勤早莺。灞上金樽未饮,宴歌已有馀声。

4、王维:号摩诘居士,是唐朝著名诗人、画家,他的书画特臻奇妙,他的画诗多咏山水田园,他曾为黄山写诗:长乐青门外,宜春小苑东。楼开万井上,辇过百花中。画鹢移仙妓,金貂列上公。清歌邀落日,妙舞向春风。渭水明秦甸,黄山入汉宫。君王来祓禊,灞浐亦朝宗。
史上十大最经典黄笑话
1个回答2023-12-26 21:53
世上最黄的笑话
有关黄山的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4-21 10:55
  有关黄山的历史名人如下:

  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游黄山时写下: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2、曹文值:字竹虚,号近薇。清朝安徽歙县雄村人。乾隆二十五年二甲一名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曹文值曾如此描写黄山:四月始知春,一岁竟无夏。

  3、温庭筠:字飞卿,男,是唐代并州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他在黄山送李亿东时曾写诗:黄山远隔秦树,紫禁斜通渭城。别路青青柳弱,前溪漠漠苔生。和风澹荡归客,落月殷勤早莺。灞上金樽未饮,宴歌已有馀声。

  4、王维:号摩诘居士,是唐朝著名诗人、画家,他的书画特臻奇妙,他的画诗多咏山水田园,他曾为黄山写诗:长乐青门外,宜春小苑东。楼开万井上,辇过百花中。画鹢移仙妓,金貂列上公。清歌邀落日,妙舞向春风。渭水明秦甸,黄山入汉宫。君王来祓禊,灞浐亦朝宗。
求:黄姓的历史与黄姓的名人。
1个回答2024-01-03 21:58
黄帝,黄圣依
史书上说黄帝有“四面”是怎么回事啊?
1个回答2024-02-09 10:05
 古者黄帝四面。(《尸子》)



  黄帝之初,养**民,不好战伐,而四帝各以方色称号,交共谋之,边城日惊,介胄不释。黄帝叹曰:“夫君危于上,民不安于下;主失其国,其臣再嫁:厥病之由,非养寇邪?今处民萌之上,而四盗亢衡,递震于师。于是遂即营垒以灭四帝。



  中央之极,自昆仑东绝两恒山,日月之通,江、汉之所出,众民之野,五谷之所宜,龙门、河、济相贯,以息壤埋洪水之州,东至于碣石,黄帝、后土之所司者万二千里。(《淮南子·时则篇》)



  关于黄帝相貌的描写最为有趣的就是“四面”了。神话说黄帝四面其实是突出其统治四方之意,不过到了孔子那里就变成:“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了。孔子这样说是当然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仪态之尊”,于是就与黄帝和四帝的征战矛盾了。至于黄帝与四帝战争的记录应该是历史上部落之间混战的一个反映,不是指的黄帝和神话系统里的那其他四帝之间打起来了——很明显的一点,四帝中的颛顼和少昊都是黄帝的自己人,再怎么样他们也不会去和炎帝结盟打黄帝(也只有炎帝有打黄帝的理由了)。所以这里就是历史和神话的一个相异之处。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记录,我们都几乎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黄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带有封建统治特征的统治者——特别是在封建文化这一点上,黄帝体现得十分深刻。他之前的炎帝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部落的首领或头人,统治方式大多是一些无为而治,而他的主要功用就是确立其人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农业、医药),炎帝的“仁政”也就体现在这里。到了黄帝,我们就已经可以看到他和他的臣子讨论关于封建道德(君臣之义)的事了,并且从他的那个比喻我们也可以看出那时男女之间的封建礼教已经建立起来了,再也不是伏羲女娲的那种原始、自由、平等的关系。所以从炎帝到黄帝,神话意义上的中国古代文明的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变——当然这也是真实历史上的变化的反映。我们知道,历史上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是秦始皇,而且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还经历了漫长的奴隶社会。但是在神话世界里这个转折就是在这一段时间内完成的,而且其标志分界线就是这段黄帝和炎帝的战争(我的独家发明!)。这里所说的炎黄之战是指神话传说中从炎帝和黄帝的逐鹿之战起,包括黄帝和蚩尤的大战,后来的刑天的壮烈斗争,以及共工和颛顼争帝等一系列炎帝势力和黄帝势力的战争。当然其中最为关键和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黄帝和炎帝的战争以及黄帝和蚩尤的战争。若论规模的话黄帝和蚩尤的战争还激烈一些
史书上说黄帝有“四面”是怎么回事啊?
1个回答2024-02-05 01:13
关于黄帝相貌的描写最为有趣的就是“四面”了。神话说黄帝四面其实是突出其统治四方之意,不过到了孔子那里就变成:“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了。孔子这样说是当然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仪态之尊”,于是就与黄帝和四帝的征战矛盾了。至于黄帝与四帝战争的记录应该是历史上部落之间混战的一个反映,不是指的黄帝和神话系统里的那其他四帝之间打起来了——很明显的一点,四帝中的颛顼和少昊都是黄帝的自己人,再怎么样他们也不会去和炎帝结盟打黄帝(也只有炎帝有打黄帝的理由了)。所以这里就是历史和神话的一个相异之处。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记录,我们都几乎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黄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带有封建统治特征的统治者——特别是在封建文化这一点上,黄帝体现得十分深刻。他之前的炎帝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部落的首领或头人,统治方式大多是一些无为而治,而他的主要功用就是确立其人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农业、医药),炎帝的“仁政”也就体现在这里。到了黄帝,我们就已经可以看到他和他的臣子讨论关于封建道德(君臣之义)的事了,并且从他的那个比喻我们也可以看出那时男女之间的封建礼教已经建立起来了,再也不是伏羲女娲的那种原始、自由、平等的关系。所以从炎帝到黄帝,神话意义上的中国古代文明的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变——当然这也是真实历史上的变化的反映。我们知道,历史上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是秦始皇,而且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还经历了漫长的奴隶社会。但是在神话世界里这个转折就是在这一段时间内完成的,而且其标志分界线就是这段黄帝和炎帝的战争(我的独家发明!)。这里所说的炎黄之战是指神话传说中从炎帝和黄帝的逐鹿之战起,包括黄帝和蚩尤的大战,后来的刑天的壮烈斗争,以及共工和颛顼争帝等一系列炎帝势力和黄帝势力的战争。当然其中最为关键和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黄帝和炎帝的战争以及黄帝和蚩尤的战争。若论规模的话黄帝和蚩尤的战争还激烈一些
黄河历史文化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23:22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现存于世的十八篇里,有两篇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和黄河相关。

第一个故事,就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

《山海经》里说大禹是黄帝的后代。在三皇五帝时期,黄河发大洪水,禹的爸爸鲧受命于尧,专门负责治水。鲧从天帝那里偷来息壤,随着水位的升高而生长,水一直涨,“息壤”也随之增高,水涨到了天上。天帝派怪兽把“息壤”吃了。鲧治水不成功,被尧杀死。爸爸鲧治水失败了,大禹苦思冥想,决心把“堵水”的方法废除掉,开始用“疏导”的方式治水,最终取得了成功。文中特写了大禹为了治水和百姓一起奋战,舍小家为大家,"三过家门而不入"。历经十三载春秋,终于完成了治水大业。大禹治理的水系,就是黄河流域。

第二个故事,也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精卫填海”

《山海经·北山经》里说,往北二百里,有座发鸠山,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柘树。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乌鸦,却长着花脑袋、白嘴巴、红足爪。鸟的名字叫做精卫,它发出的叫声也是“精卫精卫”。传说精卫鸟是炎帝的小女儿,到东海游玩淹死在东海里没有返回,就变成了精卫鸟,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而漳水从这座发鸠山发源,向东流入黄河。

黄河的历史意义
1个回答2024-02-27 16:07
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受到近1593次泛滥威胁,而因泛滥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
最近的一次黄河大改道是在1855年(清咸丰帝5年)。在那次黄河大改道之前,黄河下游流经路缐,按照现时中国行政区域划分,大体上经过河南的荥阳、郑州、原阳、延津、封丘、中牟、开封、兰考、濮阳,后经山东的曹县、单县,再经安徽的砀山、萧县、最后入江苏的丰县、沛县、徐州、邳县、睢宁、宿迁、泗阳、淮安、涟水、阜宁、滨海然后入黄海。但在改道后,于铜瓦厢缺口后,黄河冲破原有的河道,改东北走向,在山东境内借大清河入渤海。
黄河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公元前2000多年华夏族在黄河领域的中原地区形成、繁衍。
黄河的历史人物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7 06:48
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古代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黄河明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
1个回答2024-02-27 07:41
从前,有个打渔的老头,他的女儿叫黄荷。有一天,老头在河中捞起一个男孩,他和黄荷一般大。老头将他带回家,起了个名子叫黄河。黄河渐渐长成一个英俊威武的男子,老头便把黄荷嫁给黄河。有一年过年时,老头得了一种病,什么也不吃,急得家人又求神又请医,还是治不好他的病。这事乐坏了一个对黄荷不怀好意的财主,他叫人装神弄鬼,说要治地好老头的病,要用悬崖草,河底沙做药引,小两口一听便去取药引子,黄河去河底取沙,黄荷去悬崖摘草。 谁知黄河一去不复返,死在河里,家里人知道后痛苦不堪。不久,黄荷的爹娘相继去世,财主一见时机到了,便千方百计的要黄荷嫁给他,黄荷为给爹报仇,就假装同意,不过她让财主向黄河取沙的那条河叫三声"爷爷"。那天,黄荷全身洁白,站在河边,泪水象断了线的珠子,在财主面对黄河叫"爷爷"时,乘财主不注意,将他推入河中,然后她也跳进去,河水马上掀起大浪…… 从此,黄河水再没有清过,好象向人们诉说着黄荷的遭遇....... 公元前2500年左右,黄河流域出现了轩辕氏黄帝这面大旗。于是,一朵朵绚丽的文明之花,便从黄帝这个人文始祖中先后开出。黄帝植谷,黄帝造车,黄帝捕鱼,黄帝制镜,黄帝纺纱……在中国文化的曙光里,处处留下了黄帝的剪影。 同时,中华民族的另一远古英雄也出现在这黄土高原上。他就是炎帝。史传他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作耒耜,教民农作,尝百草而治百病,所以又称为神农氏。在他率领下的原始部落,于黄土高原上的渭河流域,种植百谷百蔬,使这一带的黄土地成为我国原始农业的发源地。 后来,炎、黄二帝联合起来,在涿鹿大战中打败了蚩尤部落,而在孤泉大战中,黄帝又打败了炎帝。黄河流域经历了大裂变和大融合,炎、黄两族逐渐融合,也同化了其他一些民族部落,最后形成了以黄帝为黄同祖先的多民族的华夏族。据说,颛顼、帝喾、尧、舜、禹,这些充满灵光的中华民族的远古英雄,都是黄帝后裔。而进入阶段社会的夏、商、周三代的祖先,也都是黄帝子孙。他们自称为“华夏”,有时也单称“华”或“夏”,而把黄帝奉为始祖,又自称为“炎黄世胄”或“黄帝子孙”。凝重的黄土地上,因此而开掘出了一个农业中国。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