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帅楚清音

楚人学齐语
1个回答2024-02-01 07:12
问题1

孟子怎么看待让一个齐国人来教楚大夫儿子学齐语?

答:孟子认为这样学不好齐语,因为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受到楚国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多楚国人干扰他,所以是学不好的!

问题2

从这则故事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答:我懂得了,周围环境特别是身边多数人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学习语言也是这样,在品德修养上也是这样。
楚人学齐语里的成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9 10:36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什么成语出自楚人学齐语
1个回答2024-03-13 16:47
不分畛域 餐腥啄腐 大方之家 孤雏腐鼠 顾盼多姿
管中窥天 邯郸匍匐 邯郸学步 濠梁之上 咳唾成珠
虹销雨霁 井底之蛙 井蛙之见 见笑大方 秋水盈盈
寿陵失步 视死若生 双瞳剪水 水天一色 太仓稊米
太仓一粟 望穿秋水 瓮天之见 望洋兴叹 非愚则诬
学步邯郸 夏虫不可以语冰 夏虫疑冰 夏虫语冰 夏虫朝菌
向若而叹 以管窥天 用管窥天 一日千里 曳尾涂中
贻笑大方 遗笑大方 鱼游濠上 盈盈秋水 以锥刺地
楚人学齐语是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09:15

春秋时期,在现在河南省境内有一个小国叫“宋”。宋国大夫戴不胜比较开明,很关心国事,很想让宋国国君多理朝政,就是不知道该怎样劝说宋王才好。戴不胜知道孟子很有见识,很佩服孟子,也很想向孟子请教。有一次孟子到宋国旅行,戴不胜大夫很恭敬地接待了孟子,向孟子请教说:“您是很有学问的人。请您告诉我,怎样才能劝说一个国家的国君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来管理自己的国家,多为国家办些好事呢?”

孟子想了一会儿,微笑着不紧不慢地说道:“这话看怎么说,比如说,有位楚国大夫很想让自己的儿子学说齐国话,您看是请齐国人教他好呢,还是请楚国人教他好呢?”戴不胜亦笑着回答说:“那当然是请齐国人教他好啊!”孟子笑了一下,接着说;“即使请来一个齐国人教他,并且很耐心地教他说齐国话,然而他周围的人觉得很稀奇,整天来干扰他,吵吵闹闹难得安静,到了这种情形之下,哪怕用鞭子来抽打他,逼迫他学齐国话,他仍然是学不会的。如果把他带引到齐国去,并且住在齐国都城最有名、最繁华的街巷里,住下来学讲齐国话。几年以后,他的齐国话学会了,讲得很好了,到那时再要他说楚国话,假若也用鞭子天天抽打他,要他说楚国话,那也是很困难的了。”

听了孟子一席话以后,戴不胜终于明白过来:在宋国,国王周围的大夫少有好人,在太多的坏大夫的谗言欺骗下,也难怪宋国国君会变得无道啊!

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不可忽视客观环境、周围风气对人的影响。

楚人学齐语
1个回答2024-02-05 23:24
出自《孟子》。

原文: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译文:有个楚国的大夫想要叫他儿子学会说齐国话。找了一个齐国人来教他,但由于一直用楚语与周围人交谈,他怎么也学不会齐语。虽然天天用鞭子抽打这个孩子,硬要他学会齐国话,结果还是没有学会。后来,这个大夫把儿子带到齐人聚居的地方,他很快就学会了齐语,反过来,硬要他说楚国话,即使天天鞭打他,也不会了。

寓意:人们要学会一种语言,掌握一门知识,认识一种事物,最好的办法就是生活于(即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之中,同那个事物接触。这也说明环境对于人的重要性。环境,特别是周围人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学习语言是这样,学习其他知识是这样,在品德修养上也是这样。
楚人学齐语的译文
1个回答2024-02-07 10:42
有个楚国的大夫想要叫他儿子学会说齐国话。找了一个齐国人来教他,但由于一直用楚语与周围人交谈,他怎么也学不会齐语。虽然天天用鞭子抽打这个孩子,硬要他学会齐国话,结果还是没有学会。后来,这个大夫把儿子带到齐人聚居的地方,他很快就学会了齐语,反过来,硬要他说楚国话,即使天天鞭打他,也不会了。

【说明】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就是人们要学会一种语言,掌握一门知识,认识一种事物,最好的办法就是生活于(即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之中,同那个事物接触。这也说明环境对于人的重要性。环境,特别是周围人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学习语言是这样,学习其他知识是这样,在品德修养上也是这样。
小孩子问我为什么画家齐白石死后存款非常少,怎么解释清楚?
1个回答2024-01-26 00:32
你不用解释,因为这明显是误传,齐白石怎么会存款少,多产画家,稿费都一堆。
了解得清楚,清楚地知道 是什么成语
1个回答2024-03-01 12:28

明察秋毫、洞若观火 、火眼金睛、了如指掌、独具只眼。

一、明察秋毫 [ míng chá qiū háo ]

【解释】: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出自】:战国 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译文】:明明可以洞察事理看到事实,却见不到这里的问题,王就乎没简答应他吗?

二、洞若观火 [ dòng ruò guān huǒ ]

【解释】:洞:透彻。形察或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火一样。

【出自】:周 先秦诸子《尚书·盘庚上》:“予若观火。”

【译文】: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火一样

三、火眼金睛 [ huǒ yǎn jīn jīng ] 

【解释】: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

【出自】:元·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第三本第九出:“这厮瞒神唬鬼,铜筋铁骨,火眼金睛。”

【译文】:这个家伙把瞒着天上的神仙吓怕地下的鬼怪,自己身强体壮,眼光锐利。

四、了如指掌 [ liǎo rú zhǐ zhǎng ]

【解释】: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出自】:战国 孔子《论语·八佾岁裤》:“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何晏集解

【译文】:有人问柿的说法。孔子说:“不知道啊;知道他说的他于天下啊,其如示在这吗!’指的掌。何晏集解”

五、独具只眼 [ dú jù zhī yǎn ]

【解释】: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形容眼光敏锐,能看到别人不易发现的事物。

【出自】:宋·杨万里《送彭元忠县丞北归》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译文】:近来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要踏唐人最上面那一关。

了解得清楚,清楚地知道 是什么成语
1个回答2024-02-25 05:41

了解得清楚来,清楚地知道成自语是:洞察秋毫

【释义】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近义词】明察秋毫

【反义词】浮光掠影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的意思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