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和项羽的评书

项羽,刘邦的故事电视剧,评书?
1个回答2024-02-05 00:19
《秦汉英雄传》、《西楚霸王》、《楚汉争雄》、《鸿门宴》、《王的盛宴》
为什么对刘邦的评价不如项羽
1个回答2024-03-09 20:14
历史的评价不仅仅看他的功绩,往往是那些以道德高尚的人在历史上的美名家喻户晓.楚汉争霸,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但在道德方面,或许对项羽的评价更高些吧!
另外,刘邦当天下以后,为什么不封锁这些消息,因为刘邦执政,以仁义著称.
评价一下项羽和刘邦
2个回答2022-09-21 04:25
项羽宁死不过乌江,一届武夫,不知道峰回路转
刘邦,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我佩服
刘邦和项羽是什么样的人评价好吗?
2个回答2022-12-11 22:50
在鸿门宴上可以看出项羽是非常耿直的一个人了,项羽这个人浑身上下都透露着一股高贵的气息,这也是为什么项羽没有杀掉刘邦的一个很大的原因了。
如何评价项羽与刘邦?
1个回答2022-09-20 11:30
项羽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而刘邦是成大事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所以项羽肯定是都不过刘邦的,但是这两种人请问你喜欢哪种呢?所以说项羽人气肯定比刘邦高了啊
历史名人如何评价刘邦项羽?
1个回答2024-03-14 15:20

评价楚汉最为著名的就是:

1.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这么评价刘邦的,称其是个好美色好酒肉之人,作战能力不是很强大,但是却能很好的听取他人建议,有大量,善于顾全大局,最终成为万人之上。

项羽和刘邦
3个回答2023-06-07 12:40
并不是说楚汉争霸过程中有三次能杀刘邦的机会,而是指鸿门宴中项羽犹豫不决,三次错失了杀刘邦的机会。
一是宴中范增举玦暗示,项羽默然不应,错失良机;
二是项庄舞剑,项伯(丫的就是一卧底)翼蔽沛公,再失良机;
三是樊哙闯宴,项羽邀樊哙入宴,有猛士在场不免投鼠忌器,三失良机。
项羽为什么打不过刘邦
2个回答2022-11-10 02:33
因为没了范增
刘邦和项羽小时候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1 01:56

1、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12月28日),刘邦出生于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中阳里,和卢绾同年同月同日生,两家非常要好。幼时和卢绾交好。高祖长的额头高高隆起,鬓角和胡须很漂亮,左边大腿有七十二颗黑痣。

年龄稍长后,也不喜欢下地劳动,所以常被父亲训斥,说他不如自己的哥哥会经营,日后在统一天下之后,刘邦还拿此事和刘太公开玩笑:“您看我和刘仲(刘邦的二哥)到底谁创下的基业大?”

大人们都认为刘邦没有大志,不能治理商业,也不能干活,没有收入。但刘邦依然我行我素。刘邦少慕魏公子信陵君无忌的为人,很想投入信陵君门下。

于是西行至大梁,但信陵君已死,而故信陵君门客张耳亦召纳门客,于是至外黄投入到张耳门下,两人结成知己。及魏国灭亡,张耳成为秦廷通缉犯,门客皆散去。刘邦回到家乡沛县。

后来,刘邦后做了沛县泗水的亭长(亭长是管十里以内的小官)。

2、项梁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儿子。楚国被奏国大将王翦攻灭的时候,项燕兵败自杀。项梁老想恢复楚国。他的侄儿项羽身材魁梧,又挺聪明,项梁亲自教他念书识字。可是项羽才学了几天,就不愿学下去。项梁又教他学剑,项羽学了一阵子,也扔下了。

项梁很生气,可项羽满不在乎地说:“念书识字有什么用处?学会了,不过记记自己的名字;剑学好了,也只能跟几个人对杀,没什么了不起。要学,就要学打大仗的本领。”

项梁听他的口气不小,就把祖传的兵书拿出来,给他学。项羽一听就懂,可是略略懂得个大意,又不肯深入钻下去了。项梁本是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因为跟人结了冤仇,避到会稽郡吴中来。

吴中的年青人见他能文能武,都很佩服他,把他当老大哥看待。项梁也教他们学兵法,练本领。

这回儿,他们听到陈胜起义,觉得是个好机会,就杀了会稽郡守,占领了会稽郡。不到几天,拉起了一支八千人的队伍。因为这支队伍里大都是当地的青年,所以称为“子弟兵”。

项梁、项羽带着八千子弟兵渡过江,很快打下了广陵(郡名,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市),接着又渡过淮河,继续进军。一路上又有各地方的起义队伍来投奔项梁,和他们联合起来。

参考资料来源:

乌鲁木齐那个地方教二胡
1个回答2024-06-03 09:23
医学院往美居走的那条路-鲤鱼山路,靠近东边的那一面你慢慢找,有个平房门上写着教二胡。具体位置大概就在医学院下一站或者二站(往美居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