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民间传承

简答题民间故事传承人有哪些特点
1个回答2024-02-08 07:22
民间故事传承人主要特征 1.时代久远,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 2.口头传播,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 3.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 4.多采用象征形式, 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民间故事就像所有优秀的创作一样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1个回答2022-11-30 16:25
见高中文化生活课本
民间小调的传承意义
1个回答2024-01-22 19:00

在中国民歌的各类体裁中﹐小调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一方面从山歌﹑号子等体裁中汲取营养﹐将一部分曲目加工﹑提炼﹐使之在艺术上更成熟﹐成为小调的组成部分﹔同时﹐某些小调曲目在传播过程中又常常成为戏曲﹑曲艺的唱腔和民间乐种的主题和曲牌。如“四川清袭凳音”中的《麻城调》﹑《泗州调》﹑《放风筝》等﹐都是在原小调基础上发展而成﹔广东音乐中《梳妆台》卖凳﹑《绣红鞋》﹑《剪剪花》﹔山西“八大套”中的《茉莉花》也都取材於同名小调。总之﹐在民间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小调可以说是一种具有极广泛的群众性﹐又有一定的专业特征的民歌类别。
小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极其广泛。它不受某个特定的社会阶层和具体劳动环境的制约﹐它所反映的不仅包括农民﹐而且还有城市小手工业者和其他劳动者﹑商人﹑市民乃至江湖艺妓﹑贩夫走卒﹑和尚尼姑﹑流浪行乞者等各种阶层的爱情婚姻﹑离别相思﹑风土人情﹑娱乐游戏﹑自然常识﹑民间故事等﹐不少小调的唱词﹐往往能够中禅旅以高度的概括力和尖锐的批判锋芒触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使主题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意义。

民间歌曲的起承转合
1个回答2024-02-29 02:58

民歌中的起承转合式乐段主要有如下特征: 第2、第4句之间或是重复(包括变化重复)的关系,或者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音调。第3句在旋律线、节奏等方面与前后乐句形成一定的对比关系。
山歌中即有起承转合式乐段,例如江浙的徵调式山歌。小调中这种结构更加多见,还有
这种结构的变化发展形式。

承德有什么民间故事
1个回答2024-02-17 00:05
十大名山,都有 自己的传说
一尊罗汉倚东山,北掷磬棰南挂冠。
护宝蛤蟆堪称职,神针定海千万年。
金鸡腾飞无有翅,越过天桥难上难。
朝阳古洞藏奥妙,风洞直通地下泉。
硕大元宝无人取,天梯难登双塔山。
风靡岭上纵目望,承德风光如眼帘。
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1个回答2024-05-23 21:26
种单一的三声腔外(即三音歌),尚有各种组织形式:有两个三声腔在四声音阶中一主一次交替行腔的;有几种三声腔在五声音阶旋律中交替行腔的;有各种三声腔混合行腔的;也常采取三声腔转调,例如湖北长阳县“跳丧鼓”《请出一对歌师来》,在一个不长的旋律中转调有5次之多(见《湖北卷》下卷1213页)。



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歌旋律中的三声腔的组织情况也不相同。例如以宽(四二)三声腔的民歌为例:陕北民歌《脚夫调》旋律是sol-do-re-sol上下回旋进行的;福建连城县的宽(四二)的《丝绒搭桥俩人过》是so do re宛转进行的。三首民歌的三声位置各不相同,而显示出不同的地方色彩。又例如福建古田县民歌《担花诗》是sol-la-do上下进行的,终止于sol音上;而福建南安县的《牧牛歌》(《福建卷》上卷420页)却是以do-la-sol行腔,终止于la音上。两曲地方色彩也各有明显差异。



(三)不同行腔中的三声腔与方言字调



(1)语调腔:是旋律模仿词的方言声调(字调)而行腔的。旋律只是念而不歌唱。是语言的腔调,如福建同安县《草蜢公歌》《福建卷》上卷654页)。



(2)韵调腔:有韵词的腔。词的字声与三声腔互相模仿与互相制约行腔。如福建安溪县《日头出来红又红》是以la-do-mi三个音行腔为歌的。旋律似唱非唱,似念非念,音韵很协调动听。又闽南与台湾流行的《安童哥买菜》也是属于韵调腔的民歌,音韵节奏简单优美,可加上乐器伴奏(见《台湾民歌选》152页,福建文化局编)。



(3)山歌腔:即是农民歌师傅演唱山田歌的腔调。例如在长江流域,东汉流传下来的山田歌“薅草锣鼓”是歌师傅给农民薅草时唱的歌,起“一鼓催三工”的作用。歌师傅一唱好几天,一天从早唱到晚。有“锣鼓不出乡,各是各的腔”的美称(见《湖北卷》)。



(4)曲子腔:小调属于曲子腔的民歌,有部分小调是古代文人所作,后来成曲流传的。其传承方法是作为“曲牌”填词歌唱的。例如闽南惠安县的《五更歌》,是外地传来的小调《孟姜女》,为惠安人再填词歌唱流传的。曲中旋律出现升F音(见《福建卷》上卷456页)。“如《孟姜女》、《苏武牧羊调)等在传入闽南地区以后,它们往往也都被当地群众唱成了具有升F音的古老音阶形态”(刘春曙撰写《福建民歌概述》)。
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1个回答2024-04-23 14:46
现在民族音乐都快失传了啊 。

我认为要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音乐有几点:

首先国家要制定相关政策保护和发展民族民间音乐。由于汉族文化的入侵,越来越多的本民族的东西在下一代都失传了,更多的年轻人都学习汉族文化而忘了本民族。

其次鼓励本民族的年轻人学习和发扬本民族的音乐。比例在当地学校开设民间音乐课,政府要培养这类人才。

最后本民族人要提高自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民族文化是民族之魂。
为什么只有李承乾在李世民的儿子里是承字辈?
1个回答2024-01-18 15:48

文/炒米视角(更多精彩,点击关注)

谢邀,这一切都缘起李世民。这似乎是一句废话。但个中缘由听小编一一道来。

我们的先祖对起名是非常慎重的,有严格的要求和规范。我们会发现宋以前双字名很少,而单字名比较普遍。纵观唐朝的皇帝,好像也就李世民和李隆基两个皇帝是双字名。夏商周开始,双字名和单字名其实是并行的。但自汉以来,儒家正统的姓名制度是单字名加字号。比如:刘备,字玄德。而双字名通常用于地位低微的男人,妇女。比如:司马懿的老婆张春华。

李渊字叔德,但他的几个儿子都是双字名,比如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这样起名的很显然没有尊重传统。

但李世民后来编了个故事,说起自己名字的由来,说是李渊到了岐山,遇到一个算命的,看到4岁的李世民,说此子在20多岁要建立大功名,以后是个济世安民的人。李渊那时候自己还跟着人家混呢,吓得要杀那个算命的。最后那个人尿遁了。李渊就用“济世安民”中的世民两字给李世民取名。李世民多聪明,这样一下子就高大上了许多。但四岁前李世民叫什么?恳请历史学家们给个答案。

一般中原王朝的皇帝除了开国之君,都是没有字的。因为老百姓取名用“字”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名讳。皇帝的字就没有必要了。李世民这个心机婊也没有字。当然我相信他活着的时候肯定有,但是你翻史书,真心没有。所以,李世民开辟了官修史,用心绝对的不纯良。

那么李承乾同学出生于武德二年。据说出生在太极宫承乾殿。那年李渊同学刚刚废掉隋恭帝定都长安第二年。那时候李渊面临的是全国大大小小十几个政权并立。然而李渊的这帮儿子不白给,都是不世出的将才甚至帅才。李渊笼络儿子是那段时间最重要的工作。所以给李世民同学的嫡长子取名李承乾。李世民似乎感觉到了某种政治暗示。所以非常拼命啊。只用了短短八年时间,到了武德九年五月,李渊基本统一了全中国。

李世民身边有大量的汉人儒生谋士,所以同年出生的李宽,李恪包括后来的十几个儿子都是严格遵守了汉代的单字名加字号的做法起名。

而且李世民后来在选储位的时候,李承乾因为是嫡长子,因此李世民政变继位后,李承乾就被选为太子。但好事多磨啊,李承乾骑马把腿摔断了。李世民就把目光转向了同为长孙皇后所生的李泰。对李泰的爱无以复加,最终导致了李承乾发动兵变,想学把李世民。最后李世民看到李承乾和李泰这样水火不容,于是选择了仍是长孙皇后所生的李治继承皇位。最终避免兄弟间的再次屠戮。

再说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似乎都行承字。真实的历史已被人篡改。真相已不得而知。中国历史上再次出现这种行字的方式是在晚唐时期,是一个太监为了联络自己的力量,给养子们,按某字排行。到这种方式最终一直延续至今。会不会是后人杜纂的也不得而知。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