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大鼓黛玉思亲赏析

如何赏析林黛玉的咏白海棠?
1个回答2023-04-28 22:42
新版的话不用赏析了。
林黛玉人物形象赏析
1个回答2023-12-22 17:05

  1、外貌:林黛玉外貌出众,但因身体孱弱,多给人一种娇小、弱柳扶风之感,同时还兼具灵气之美;2、性格:黛玉心思细腻、多愁善感,有一股诗人的特质,十分清冷孤傲;3、书中形象:在书中,林黛玉的孱弱和薛宝钗的灵动相互对立,互相陪衬。

  林黛玉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1、外貌

  在红楼梦第三回中这样描述林黛玉的外貌:“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由此可见林黛玉的身体是瘦弱娇小,让人一看就心生怜惜的,另外林黛玉外貌也十分脱俗,从书中宝玉多次夸赞来看,黛玉的美更胜在灵气逼人。

   2、性格

  黛玉心思细腻,多忧思,同时因为喜爱诗书,有咏絮之才,周身有一股诗人的特质。在大观园中,众人对林黛玉的印象大多是多愁善感和伶牙俐齿,也不如宝钗一样容易让人亲近,她更孤傲,但是心里善良,以诚心待人。

   3、书中形象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作者安排的两个对立的任务,林黛玉属木,薛宝钗属金,黛玉更加孱弱,仿佛风一吹就能吹到,且身世忐忑,是父母双亡的孤女,和薛宝钗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书中互相陪衬,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林黛玉人物分析
1个回答2023-01-28 05:56
路过、。。。。
林黛玉性格分析(越全越好
1个回答2024-03-09 15:11
聪明灵慧,才气超常,气质超凡脱俗,有神仙的飘逸灵动之气.做诗还是做事,有点追求标新立异,不喜欢随大流,价值观与众不同.与宝玉相当一致,对人对事只是求真求美,少有世俗功利和等级观念,为人率真,不虚伪,不掩饰自己的好恶,敏感多疑,痴情致性,只要有爱情,她并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她的小性都是围绕爱情来的.只要爱情有了保障,她对别人的伤害似乎并不在意,别人诚心对待,她立马兵释前嫌,同样真诚待之.比如晴雯让她吃闭门羹,宝钗是她的情敌,湘云说她不如宝钗,但事后只要宝玉释疑,她都没事了.晴雯死后她与宝玉祭典时说的话,心中充满伤感.这与宝钗对金钏死的态度有天壤之别.
赏析“黛玉焚稿断痴情”
2个回答2022-04-18 20:43
黛玉的诗稿中包含的是往昔她和宝玉朝夕相伴在一起的温馨记忆,她怀着对宝玉的深深爱意痴情而写下了这些诗作,所以这些诗其实是黛玉心中对她和宝玉之间爱情的一种承载,而焚化这些诗稿对她而言自然就等同于自此斩断对宝玉的痴情了。
宝玉的诗词赏析?
1个回答2024-04-12 02:15

《红楼梦》贾宝玉诗词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沼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宝玉的这首诗寓进和他关系最密切的两个人,就是宝钗和黛玉。

“出浴太真冰作影”,是借咏海棠咏宝钗。宝钗长得“肌肤丰泽”,和杨贵妃同具健康丰满的美。第三十回书中宝玉就曾以“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的话讥诮过额。“捧心西子玉为魂”,是借咏海棠咏黛玉。黛玉行动如“弱柳扶风”,和西施同具病态柔弱的美。第三回书中宝玉送黛玉的“顰颦”的称呼,就是“捧心而颦”的意思。“冰作影”是形容宝钗的肌肤,“玉为魂”是比喻黛玉的心灵。 晓风不散愁千点”,是暗示宝钗日后寡居时的苦闷;“宿雨还添泪一痕”,则显然是喻黛玉善哭。最后两句似乎是合说钗、黛都对宝玉大有情意,但结局都不好。

早梅赏析
2个回答2022-05-30 22:21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一个“迥”字,一个 “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录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赏析《摽有梅》
1个回答2022-09-27 19:15
也是刚刚读过才没几天《摽有梅》。
深深觉得《诗经》的质朴和魅力。那样朴实的字句,那样朴实的感情。
记得上学的时候读它倒是一直嫌它辞藻不够华丽。倒是现在越来越喜欢它了。
赏析:《早梅》
2个回答2022-08-06 16:38
、"白玉条"句是恰当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也能说明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和颔联相呼应。
《墨梅》的赏析
2个回答2023-03-10 16:20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