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花木兰征北

在木兰诗中写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为什么木兰征战多年而一带而过
1个回答2024-01-27 08:16

木兰诗中写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木兰征战多年只用了短短的六句话,“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因为主题和任务塑造的需要,木兰诗不在于表现木兰驰骋沙场杀敌立功,而重在表现木兰深明大义,不慕荣利,热爱家乡亲人和对和平的向往。


花木兰简评
1个回答2022-07-01 10:19
说的不错,顶一下
木兰从军影评观后感,木兰从军短评好看吗
1个回答2024-06-12 21:09
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带领将士们誓死保卫国土的爱家爱国之情;木兰和小虎,以及将士们的深厚友谊兄弟之情;木兰和文泰之间的至死不渝儿女之情,在你死我活的 战场上,尤显可贵和温情。爱,成了战火连天时期人们的希望所在。
评价花木兰
1个回答2024-01-22 11:23
花木兰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花木兰是北魏人,北方人喜欢练武。花木兰的父亲以前是一位军人,从小就把木兰当男孩来培养。木兰十来岁时,他就常带木兰到村外小河边,练武,骑马、射箭、舞刀、使棒。空余时间,木兰还喜欢看父亲的旧兵书。
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在后世影响深远。其事迹被多种样式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尤其是电影、电视剧多次重拍,甚至影响波及美国和全世界。花木兰其人其事仅限《木兰辞》中,纵观南北朝、隋唐诸史并无记载,所以其生卒年和故里有很大争议。
《木兰辞》是一首北朝民歌。这是一首流传很广的北方民歌《木兰辞》,这首民歌的主角是一位英勇的北方女子花木兰。这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木兰辞》被列入中小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世代诵颂。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国家,可歌可泣。
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纯朴。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将花木兰的故事改编成了动画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
本诗是写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但为什么对十年的征战生活写的比较简单呢
1个回答2024-01-26 14:35

因为它的主旨要求它必须这样安排环节:这诗侧重于描写并赞美木兰这种替父从军的精神,而不是为了强调女子从军有多么的厉害,所以就略去了那部分。
古文风格多数要求文章要精且简,从军过程属于累赘而且有些远离中心主旨了!

木兰替父出征前后的感想200
1个回答2024-04-11 17:50
第一篇:我心中的花木兰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花木兰》。我被书中的这个女英雄给深深地感动了。
现在只要有人一提到“花木兰”,我就会在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女扮男装,代父出征,在战场上整整奋战了二十多年,终于击退敌人,生擒敌首,凯旋而归的女英雄。
自从读了这本书后,我懂得了很多道理:一是要有孝心。花木兰在父亲生重病、弟弟年龄小不能从军时,主动代父亲上战场,她是一个很孝顺的好孩子。我们小学生从小就要学习她这种尊老爱幼的好品德,在学校里,要互相帮助,团结友受;在家里,要尊敬老人。二是要勇敢。花木兰打仗很厉害,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不怕吃苦,是一个英勇善战的好士兵。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吃得苦,不怕困难,勇敢向前,做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第二篇:我心中的花木兰
说道花木兰,大家一定是在熟悉不过了,她可是我们大家所崇拜的偶像呀!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的女英雄,以带父从军击败了北方入侵者民族而文明天下,在后世影响深远。
河南商丘市虞城县是花木兰的故乡。在京九铁路线上,有一个虞城木兰站,不远处即为花木兰祠。
花木兰,她机智果敢,而不失沉稳踏实;勇敢坚强,而不失温柔美丽;文武全才不服输,是一个人见人的“假小子”
花木兰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是一首悲壮的诗。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在保卫国家的战斗中,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壮举。
中外名人对木兰从军的评价
1个回答2024-01-18 15:16
  史家关于木兰记载甚少,木兰究竟魂归何处,如云彩一般飘忽难定,以至传说众多。
[编辑本段]木兰祠
  木兰祠始建于唐代,金代泰和年间(公元1201-1208年),敦武校尉归德府谷熟县营郭镇酒都监乌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献殿各三间,并创塑了花木兰像。至元代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睢阳府尹梁思温倡议,募捐二千五百贯,重修扩建。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7年),由该祠僧人坚让、坚科和其徒田何、田桢、田松等,又募资修祠立碑。由于历代重修,祠宇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祠地四百余亩,住僧人十余人。木兰祠
  1943年毁于战火。现幸存祠碑两通。一是元代《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内东侧。碑为青石,通高3.6米,宽1米,碑首前后皆为深浮雕的二龙云里戏珠,布局对称,造形大方。篆字题名《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碑四边刻有图案,上边用夸张浪温的手法,刻有二龙戏珠,龙头大而逼真,龙身简而细小,穿入流云,生动美妙。两边阴刻牡丹花纹,线条活泼流畅,古朴而不俗。碑文正书31行,满68字,其刻书精美,苍劲有力。龟座高0.7米,龟形伸头直尾,四肢半曲,似起似卧,栩栩如生。碑文下款:元朝元统二年,祖居归德汤德立石,侯有造撰文,曹州李克均、李英刻石。此碑经专家鉴定,确属元代石刻真品。1982年,由省文局拨款,又重修碑楼,顶为轿形,尖顶四脊,合瓦挑角,17层封檐,前后园门,古朴典雅,碑楼四周砌有围墙。另一通是清朝《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外西侧。通高2.14米,宽0.78米,方座,碑额刻有深浮雕盘龙,篆字题名,碑文正书,归德府商丘县庠生孟毓谦撰文,归德府商丘县邑大学生孟毓鹤书丹,芒山石工张握玉刻石。1993年,虞城县举办了中国第一届木兰文化节。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聚集在商丘,一起分析了《木兰辞》内容和尚存的元碑记载。一致认为,花木兰的故乡在虞城,已确凿无疑。
[编辑本段]相关评价
  花木兰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悲壮的诗。《木兰辞》被列入中小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所诵颂;多年来,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木兰从军》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在保卫国家的战斗中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壮举。人们为了纪念她,在虞城县内还建有木兰中学、木兰火车站、木兰宾馆、花木兰度假村、花木兰产业集团、花木兰民兵连。商丘市还组建有花木兰武术协会、花木兰盘鼓队、花木兰舞龙队。每年的四月初八,木兰的生日,人们前来祭祀,人山人海,庙会盛大。现在,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名字不但在我国家喻户晓,而且由于美国迪斯尼公司耗巨资制作的卡通片《花木兰》的巨大影响,她的美名已传遍了全球。美国新闻媒体赋诗称赞"古有神州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名响;今有卡通"洋木兰",融中贯西四海扬。"
帮忙找一下动画花木兰的英文介绍和评论
1个回答2024-01-05 20:32
建议你去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