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反三俗相声

写出下列俗语的反义俗语
1个回答2024-03-02 05:10
英雄无用武之地---(天生我材必有用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小心驶得万年船)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夫妻相和好,琴瑟与笙簧

万般接下品,惟有读书高---(百无一用是书生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俗的反义词及其成语
1个回答2024-02-15 03:30
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不与世人交往,不和人们往来。形容品德高尚。村夫俗子 指粗野鄙俗的人;绝俗:指诽谤。与世俗习气不同、俗。迎合时尚和世俗;嫉:当时的社会状况。原指佛教徒功夫深:仇恨、习惯. 改俗迁风 迁。脱离现实生活。凡夫俗子 泛指平庸的人、普通的桃花和李花。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憎恶。一般指消.:超出:风气:没有功名的平民.。凡桃俗李 平凡:指尘世。避世绝俗 避世白丁俗客 白丁. 不同流俗 流俗;拔..:赞扬;俗,痛恨。从俗就简 依照通俗的做法、人间:与世间隔绝。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迎合,已超出尘世、俗、习惯的作用非常大。泛指粗俗之辈。改变风俗习气,以求简易。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愤世嫉俗 愤,痛恨。阿时趋俗 阿:流行的习俗:隐居不出仕。后来引申指风气。诽誉在俗 诽;世。形容隐居山林;誉。超尘拔俗 尘:改
意思相反的俗语
1个回答2024-02-11 06:09
俗语的解释 [flok adage;common saying] 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包括俚语、谚语及口头常用的成语 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本为吏期不对。—— 《汉书·路温郐传》 详细解释 (1).民间流传的说法。 《史记· 滑稽 列传》 :“民人俗语曰‘即不为 河伯 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 (2).通姿扒俗流行并已定型的语句。 《汉书·路温舒传》 :“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 《老残游记》 第十三回:“既是没才的这们少,俗语说的好,‘物以稀为贵’,岂 不是 没才的到成了 宝贝 了吗?” 丁玲 《一九三一年春上海》 之一 :“那是因为‘主贤客来勤’。 萧云 几乎 说出这句俗语来。” (3).方言土语。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濡水》 :“ 濡水 ……西北入 难河 。‘濡’、‘难’声相近, 狄 俗语讹耳。”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 :“所以 晋 楚 方言、 齐 鲁 俗语,六经诸子载之多矣。” 朱光潜 《艺文念册拆杂谈·<但丁的“论俗语”>》 :“他( 但丁 )所谓俗语,就是与教会所用的官方语言( 拉丁 )相 对立 的各国人民大众所用的地方语言。” (4).指当地的 习惯 称呼。 《红楼梦》 第五五回:“这厅上也有一处匾,题着‘补仁谕德’四字;家下俗语皆只叫‘议事厅儿’。” 词语分解 俗的解释 俗 ú 社会 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俗尚。 风俗 。 习俗 。约定俗成(指 某种 事物是由 群众 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大众化 的,最通行的,习见的: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 趣味不高的,令人 讨厌 的: 语的解释 语 (语) ǔ 话:语言。汉语。 英语 。语录。语汇。 语重心长 。 指“谚语”或“ 古语 ”:语云:“皮仔枣之不存,毛将焉附”。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说:细语。低语。 语 (语) ù 告诉 :不以语人。
一些意思相反的俗话
1个回答2024-03-03 17:54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好死不如赖活着。
宁可玉碎不为瓦全。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满招损,谦受益。
写出相反的俗语
1个回答2024-02-07 10:29
1有奶便是娘——良禽择木而栖
2英雄无用武之地——天生我材必有用
3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4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还俗的反义词,在线等
1个回答2024-02-11 00:56
还俗的反义词是出家或遁入空门
关于适得其反的俗语?
1个回答2024-02-02 03:33

拔苗助长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适得其反

帮蝶破茧

南辕北辙

画蛇添足

事与愿违

欲速不达

反驳一句俗语
1个回答2024-03-11 09:29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是错误的,但是我自己领悟的,所以没有例子。是用来写作文吗?
如何写一个反俗套的武侠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19:54
1.要避免借用他人的套路,反套路而行,不要用别人常用的形容。
2、提高立意,不要局限于儿女情长,可以上升到家国大义。
请帮我找关于反思的俗语和名人小故事(50
1个回答2024-02-01 21:16
1、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2、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3、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4、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5、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6、范仲淹断齑划粥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