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元旦为主题的双人相声短

元旦的由来(简短的)
1个回答2024-02-13 06:10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

“元旦”一词,是中国古代的“土产”。中国很早就有过“年”的习俗。“年,谷熟也”,也就是人们庆祝丰收的节日 。

每年的1月1日为元旦,是新年的开始。“元旦”是合成词,按单个字来讲,“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天亮或早晨。我国在发掘大汶口文化遗物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巅升起,中间云雾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

元旦节的传说简短的?
1个回答2024-02-25 07:54
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部落联盟”的首领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据说这就是古代“元旦”的由来。
元旦的传说?要简短!!!
1个回答2024-03-02 02:18
在历法上,人们习惯称地球绕太阳转1周为1年。但是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转没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所以一年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人为规定的,这就造成了各种历法的不一致。相传“元旦”一词来自我国最早的皇帝之一——颛顼,他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后来有的朝代对元旦的日期有所变更,但原则上还是以每年的第一天为元旦,如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但商代以12月初一为元旦,而周代又以11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以10月初一为元旦。直到西汉武帝时,大历史学家司马迁等人重新制定历法,并规定每年正月初一为元旦,从此历代不改。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决定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于是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而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新中国成立之时,开始正式使用“公元纪年法”,把每年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因为他们多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但也有一些国家和民族由于本地的历法传统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季节气候的不同,因而他们的元旦日期也不一样,这也使得这个世界多姿多彩,更显民族的特色了。



元旦是全世界人民传统的新年。元旦,就是一年的头一天。元旦是合成词,拆开来讲,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一轮红日从地面升起。
元旦的由来(简短的)
1个回答2024-02-18 17:38

元旦是我国的一个法定节假日,元旦就是公历的1月1日,这也是世界大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所谓“元”,指的就是“始”,凡数之始称为“元”;何为“旦”,指的就是“日”,“元旦”合起来指的就是“初始之日”。事实上,“元旦”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元旦”一词自古就有,在文学作品中最早见于《晋书》。我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首月首日)日期并不一致。

那么,元旦的由来是什么?

事实上,元旦的由来,其实可以追溯自尧舜时期。传说在四、五千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当时尧天子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深受老百姓的爱戴,不过,因为他的儿子无才不太成器,他就没有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

当时尧就对舜这样说道:“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就把自己的帝位传给了禹,禹也像舜一样勤政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深受别人的爱戴。因此,后来当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事实上,很多人以为元旦是近代才有的,其实也是大错特错的。在古代的时候,很多皇朝都会在元旦这一天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比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等,而民间也逐渐形成了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

元旦双簧剧本
1个回答2024-02-02 02:00
经典相声台词: 抬杠

乙 今天这个节目啊,是相声。

甲 怎么着?你干什么?

乙 相声。

甲 相声?

乙 啊。

甲 相声这玩意儿怎么吃啊?

乙 怎么吃?

甲 啊。

乙 一半儿打卤,一半儿炸酱。

甲 好啊!好好。

乙 怎么样?

甲 给我来两碗。

乙 啊?两碗? 经典相声台词: 抬杠

乙 今天这个节目啊,是相声。

甲 怎么着?你干什么?

乙 相声。

甲 相声?

乙 啊。

甲 相声这玩意儿怎么吃啊?

乙 怎么吃?

甲 啊。

乙 一半儿打卤,一半儿炸酱。

甲 好啊!好好。

乙 怎么样?

甲 给我来两碗。

乙 啊?两碗?

甲 啊。来两碗?

乙 相声啊,不论碗。

甲 噢,论斤。

乙 哎,也不论斤啊。

甲 嗯?

乙 相声是论段儿。

甲 论段儿?

乙 哎。

甲 那好,你给我来个中段儿。

乙 啊?

甲 不要头尾。

乙 噢,你这买鱼来啦?

甲 你不是说论段儿吗?

乙 相声它不是吃的。

甲 干吗的?

乙 是听的吗?

甲 听的?

乙 啊。

甲 怎么听?

乙 怎么你连听都不会啊?

甲 啊?

乙 拿耳朵听啊。

甲 拿耳朵听?

乙 啊。

甲 行啊,听它一回。

乙 你呀,你把手拿下来吧。

甲 啊?

乙 揪着耳朵这么听啊?知道你这是听相声的,不知道你这是瞧耳朵来了。

甲 你不是说听吗?

乙 随便这么就听了。

甲 随便听就行?

乙 哎。

甲 听完了,给我什么吃?预备什么了?

乙 这位跟吃干上了!听完了啊……

甲 啊。

乙 不给您什么吃。

甲 那干吗听啊?

乙 哎,还得跟您要钱呢。

甲 跟我要钱?

乙 哎。

甲 那行啊,要多少?

乙 这位倒是随便。有,您多给,没有 ,您少给。

甲 三块行不行?

乙 行啊。

甲 三块两块,你也干不了什么。来一百,来一百块行不行?

乙 一百?

甲 啊。

乙 那好啊。

甲 一百块,一百叫给你啊。找保人啊 ,找个保人。我是每天来取啊,是按月拿啊,是到时 候你给我送去?多少利息钱?

乙 你这儿放帐来啦?

甲 听相声有什么好处啊?

乙 哎,当然有好处啊。

甲 有好处?

乙 啊。

甲 可以免三灾去八难?虱子不叮,袼蚤不咬?

乙 就是有点儿啊,小好处。

甲 什么好处?

乙 听我们这个相声呢,您心里能痛快。心里这么一痛快呢,能够多增饮食,能够多吃两碗饭。

甲 听完了,我多吃两碗饭?

乙 哎。

甲 没米啊!

乙 那你奔去呀!

甲 这叫什么好处啊?

乙 就这么说吧。

甲 怎么说?

乙 你刚吃完了炖肉烙饼。

甲 什么味儿啊?

乙 这位是没吃呢。

甲 本来我没吃嘛!

乙 哎,没吃,也得说吃了。

甲 那我对得起肚子吗?

乙 说不到一块儿。

甲 你说你这什么好处啊?

乙 你呀,别言语。

甲 噢,我这儿打官司呢?

乙 打……

甲 你是那个审判员,我别言语,听你的?

乙 你听我说啊。

甲 噢,你先说,我是被告?

乙 这还是打官司来了。

甲 你说怎么个好处啊?你不说有好处吗?

乙 有好处啊。

甲 有什么好处?

乙 这么说吧,你心里啊,有点儿不痛快。

甲 我怎么不痛快啊?

乙 有点儿啊,不高兴。

甲 我为什么不高兴呢?

乙 就有点儿别扭。

甲 我跟谁别扭呢?

乙 你跟我别扭!

甲 你说啊,怎么个好处?我没听出来呀!

乙 就这么说吧。

甲 啊。

乙 你呀,短人家一百块钱。

甲 什么?

乙 你短人家一百块钱。

甲 你给借的?谁的保人哪?多少利息钱啊?你这都什么语啊?你这?我问问好处,短一百块钱,这不讹诈吗,这不?

乙 没这么挡子事!

甲 那你说它干吗?

乙 你不是不明白吗?

甲 我明白,钱没了!

乙 没人跟你要。

甲 要我也得给啊!

乙 咳!好嘛!你呀……

甲 啊。

乙 短人家一百块钱。

甲 短……

乙 你给不了人家。

甲 那我当初别借呀!

乙 对呀,你比我还明白哪!

甲 不是,你这好处怎么说出来的呀?

乙 慢慢来呀!

甲 啊。

乙 你短人家一百块钱。

甲 啊。

乙 人家跟你要,你心里起急啊。

甲 啊。

乙 从你家你就上我这儿来了。

甲 噢,你就替我还了。

乙 我呀?我替你还帐啊?

甲 那怎么个好处呢?

乙 来到我这儿了,您听我两段相声,我这么一说,你心里这么一痛快,这么一喜欢,你就把该人钱这碴儿啊,就忘了。

甲 噢,这我就听明白了。

乙 对了吧?

甲 比如我短人家一百块钱。

乙 哎。

甲 应该今儿给人家。

乙 哎。

甲 给不了,我心里着急啊。

乙 是啊。

甲 无精打采上您这儿来了。

乙 对。

甲 听您这相声我哈哈这么一乐。

乙 哎。

甲 把短钱这碴儿我给忘了。

乙 对了呀!

甲 我回家他还要。

乙 唉,那你得还人家呀



甲 啊。来两碗?

乙 相声啊,不论碗。

甲 噢,论斤。

乙 哎,也不论斤啊。

甲 嗯?

乙 相声是论段儿。

甲 论段儿?

乙 哎。

甲 那好,你给我来个中段儿。

乙 啊?

甲 不要头尾。

乙 噢,你这买鱼来啦?

甲 你不是说论段儿吗?

乙 相声它不是吃的。

甲 干吗的?

乙 是听的吗?

甲 听的?

乙 啊。

甲 怎么听?

乙 怎么你连听都不会啊?

甲 啊?

乙 拿耳朵听啊。

甲 拿耳朵听?

乙 啊。

甲 行啊,听它一回。

乙 你呀,你把手拿下来吧。

甲 啊?

乙 揪着耳朵这么听啊?知道你这是听相声的,不知道你这是瞧耳朵来了。

甲 你不是说听吗?

乙 随便这么就听了。

甲 随便听就行?

乙 哎。

甲 听完了,给我什么吃?预备什么了?

乙 这位跟吃干上了!听完了啊……

甲 啊。

乙 不给您什么吃。

甲 那干吗听啊?

乙 哎,还得跟您要钱呢。

甲 跟我要钱?

乙 哎。

甲 那行啊,要多少?

乙 这位倒是随便。有,您多给,没有 ,您少给。

甲 三块行不行?

乙 行啊。

甲 三块两块,你也干不了什么。来一百,来一百块行不行?

乙 一百?

甲 啊。

乙 那好啊。

甲 一百块,一百叫给你啊。找保人啊 ,找个保人。我是每天来取啊,是按月拿啊,是到时 候你给我送去?多少利息钱?

乙 你这儿放帐来啦?

甲 听相声有什么好处啊?

乙 哎,当然有好处啊。

甲 有好处?

乙 啊。

甲 可以免三灾去八难?虱子不叮,袼蚤不咬?

乙 就是有点儿啊,小好处。

甲 什么好处?

乙 听我们这个相声呢,您心里能痛快。心里这么一痛快呢,能够多增饮食,能够多吃两碗饭。

甲 听完了,我多吃两碗饭?

乙 哎。

甲 没米啊!

乙 那你奔去呀!

甲 这叫什么好处啊?

乙 就这么说吧。

甲 怎么说?

乙 你刚吃完了炖肉烙饼。

甲 什么味儿啊?

乙 这位是没吃呢。

甲 本来我没吃嘛!

乙 哎,没吃,也得说吃了。

甲 那我对得起肚子吗?

乙 说不到一块儿。

甲 你说你这什么好处啊?

乙 你呀,别言语。

甲 噢,我这儿打官司呢?

乙 打……

甲 你是那个审判员,我别言语,听你的?

乙 你听我说啊。

甲 噢,你先说,我是被告?

乙 这还是打官司来了。

甲 你说怎么个好处啊?你不说有好处吗?

乙 有好处啊。

甲 有什么好处?

乙 这么说吧,你心里啊,有点儿不痛快。

甲 我怎么不痛快啊?

乙 有点儿啊,不高兴。

甲 我为什么不高兴呢?

乙 就有点儿别扭。

甲 我跟谁别扭呢?

乙 你跟我别扭!

甲 你说啊,怎么个好处?我没听出来呀!

乙 就这么说吧。

甲 啊。

乙 你呀,短人家一百块钱。

甲 什么?

乙 你短人家一百块钱。

甲 你给借的?谁的保人哪?多少利息钱啊?你这都什么语啊?你这?我问问好处,短一百块钱,这不讹诈吗,这不?

乙 没这么挡子事!

甲 那你说它干吗?

乙 你不是不明白吗?

甲 我明白,钱没了!

乙 没人跟你要。

甲 要我也得给啊!

乙 咳!好嘛!你呀……

甲 啊。

乙 短人家一百块钱。

甲 短……

乙 你给不了人家。

甲 那我当初别借呀!

乙 对呀,你比我还明白哪!

甲 不是,你这好处怎么说出来的呀?

乙 慢慢来呀!

甲 啊。

乙 你短人家一百块钱。

甲 啊。

乙 人家跟你要,你心里起急啊。

甲 啊。

乙 从你家你就上我这儿来了。

甲 噢,你就替我还了。

乙 我呀?我替你还帐啊?

甲 那怎么个好处呢?

乙 来到我这儿了,您听我两段相声,我这么一说,你心里这么一痛快,这么一喜欢,你就把该人钱这碴儿啊,就忘了。

甲 噢,这我就听明白了。

乙 对了吧?

甲 比如我短人家一百块钱。

乙 哎。

甲 应该今儿给人家。

乙 哎。

甲 给不了,我心里着急啊。

乙 是啊。

甲 无精打采上您这儿来了。

乙 对。

甲 听您这相声我哈哈这么一乐。

乙 哎。

甲 把短钱这碴儿我给忘了。

乙 对了呀!

甲 我回家他还要。

乙 唉,那你得还人家呀
中学生元旦短篇相声台词
1个回答2022-12-12 02:59
中学生搞笑相声台词
元旦有什么传说?简短些 20
1个回答2024-03-09 18:51
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把“天子”的皇位没传位于儿子,而是把皇位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最搞笑最简短的元旦小品
1个回答2024-04-12 04:05
本山快乐营-大个相亲
元旦双簧台词
1个回答2024-02-07 07:47
双簧:老顽童过年
甲:领导安排我表演一个节目,真是把我为难了。你说唱歌吧,喜欢跑调,你说跳舞吧,动作又不配套,你说演小品吧,演的又不好笑。我想了一个节目,需要一个观众上来帮一下忙,就是念一下稿子,很简单。有没有那位愿意?(乙上台)
乙:我行吗?
甲:你贵姓?
乙:我姓朱。
甲:我说朱啊,这样叫不礼貌,小朱啊,你晓不晓得什么叫双簧啊?
乙:是不是一个在后面说,一个在前面做的那个……
甲:就是就是。
乙:那看过。
甲:你要跟我帮忙,就是演后面那个念词的。
乙:那简单。有词没有?
甲:有,我早就准备好了。(递词)你熟悉一下词,我化个妆。(旁边化妆)
乙:(念词)改革开放喜事多……
甲:行了,可以开始了。我坐到椅子上,你躲在椅子后面,我一拍巴掌,你就开始。
(各就位)
乙:改革开放喜事多……
甲:呃呃呃,我巴掌都没有拍,你是朗就开始了?重来。
乙:好。
甲:(拍掌)
乙:改革开放喜事多,移动天线架山坡,娃们的手机给到我,五湖四海我随便拨。过新年真不错,满屋里挂的是年货,大鱼大肉我吃多了,我就是想吃喀欢喜坨。
甲:(打手机状)
乙:喂,是不是挨巴子呀?你到城里跟儿子引娃引的想斗了吧!快喀回来沙!回来搞么事?回来炸欢喜坨我吃。喂,你还把那惠峰酒跟我带几斤回来,喂喂喂,你还把那炮竹跟我带喀回来。
甲:(放下手机)
乙:交通方便汽车快,老伴很快就回家来,糯米粉子我准备好,就等你来上锅台。炉火熊熊油烧开,欢喜坨香飘屋内外。
甲:(拿吃)
乙:哎呀,好烫!……真好吃。还吃一个……哎呀,……还吃一个,哎呀,还吃一个,哎呀,还吃一个……
甲:(烫得受不了)停停停,你想烫死我啊?
乙:你不是说欢喜坨好吃吗?我想让你多吃几个。
甲:刚炸出来的,把我的嘴都烫夸皮了!
乙:好,下面我注意喀。

甲:再来,注意啊。(拍掌)
乙:吃完了欢喜坨,我还想把酒喝,京山惠峰酒,味道真不错。没的人陪?我来跟儿子打个电话。
甲:(打手机)
乙:喂!儿子,你能不能回来陪我喝酒啊?安?你们移动公司在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忙的很那?那就算了,我对斗镜子喝!
甲:(放下手机)
乙:我先把镜子擦干净。哈,哈。
甲:(哈气,擦镜子)
乙:感情浅,添一添,感情薄,喝可乐,感情有,喝白酒,感情厚,喝高度,感情好,尬碗搞,感情深,一口清!
甲:(出现醉态)
乙:喝了一碗又一碗,喝了一碗又一碗。呃,这舌头是……是朗不听话了?地球真……真的在转咧!天……天上还……还有星星咧!哎呀,要……要解手了!
甲:(夹尿状,起身走)
乙:一斤酒,照样走,歪歪扭扭到门口,拉开门了就解手。哎呀,手一解,人都轻省了一大截也。
甲:(回原坐)
乙:来,继续喝!喝了白酒喝啤酒,一杯一杯下了肚……只听老婆一声吼:是那个把尿屙到冰箱里了!哎呀!我刚才去解手,把门一开,是看到门里头有个感应灯咧……
甲:(拉出乙)呃呃呃,未必我就醉的怎个鬼了!
乙:喝多了把尿屙到裤子里的不是人吧!
甲:你这样说,严重影响现代农民的形象!
乙:我再注意一点啊。

甲:再来。(拍掌)
乙:过大年,真热闹,家家户户贴对联,老老少少放鞭炮。现在城里不准放鞭了,我们乡的还是一敞的。我叫挨巴子把孙娃子玩的那雄炮,跟我带了蛮些子回来了,我拿出来放的玩罗!
甲:(拿出打火机)
乙:你郎们消边喀,这鞭响的很勒!
甲:(点鞭,扔鞭)
乙:嘶……
甲:(掩耳)
乙:叭!有意思,再来一个。
甲:(点鞭,扔鞭,反复两次)
乙:嘶……,嘶……,嘶……
甲:(没有嘶声后,把鞭检起来看)
乙:叭!!
甲:(倒地)
乙:拐了!(拿出手机拨打)120吗,请你们赶快到绿林镇鸳鸯溪来,一个老顽童受伤了!(将甲背起)你既然心有余力不足,何必喝酒放炮竹啊!(背甲下)
小学生元旦诗朗诵(双人)
1个回答2024-02-27 02:21
新年是什么

张:新年到了,

我听见小鸟飞来飞去在唱歌:

新年快乐!新年快乐!



杨:我问小树,新年是什么?

小树说:

新年是长出嫩嫩的树叶。



张:我问春风,新年是什么?

春风说:

新年是把种子遍地撒播。



杨:我问钢琴,新年是什么?

钢琴说:

新年是叮叮咚咚的音乐。



张:我问老师,新年是什么?

老师说:

新年是更美好的生活。



杨:小鸟小鸟,

我知道了,

新年是无限的期待与欢乐



合:啊!又是一年过去了,

新的一年即将开始。

时间过得很快,

欢乐的时光好像在昨天,

晃晃忽忽的,一下子就过去了。

新的一年,

又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新年!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