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闻强识相声

成语博闻强识中的识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9 10:53
博闻强识,亦作“博闻强志”、“博闻彊识”、“博闻强记”。是指见闻广博,记忆力强。《礼记·典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
成语“博闻强识”中的“识”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9 16:37

识:记忆力。

读音: bó wén qiáng zhì 

释义: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造句:

1、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博闻强识的学者。

2、清代颜元,是一位博闻强识的学者。

3、他博闻强识,是一位难得的人才。

4、诸葛亮胸藏百汇,博闻强识,善于筹划,善于分析,见微知著,在隆中就已经定下了三分天下之计。

5、李教授是个博闻强识的人。

成语博闻强识?
1个回答2024-02-16 16:39

博闻强识

成语解释闻:见闻;识:记。见闻学识广博;记忆力强。也作“博闻强记”、“博闻强志”。

博闻强识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2-18 10:31

博闻强识: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惯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四字习语

在人民口里常说的一些四字习用语也可以归入成语里来,如“咬文嚼字”、“拖泥带水”、“阳奉阴违”、“不三不四”、“心直口快”之类,与成语的结构相同。

格式

不是四字的较少,还有三字成语,五字成语,六字成语等,一直到十三字,如“五十步笑百步”、“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

成语一般所以用四个字,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

博闻强识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8-28 20:18

博闻强识: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读音:bó wén qiáng zhì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翻译:有广博的见识和超强的记忆力却很谦让,做善事很勤勉却不倦怠,这就是君子。


近义词:

博览群书,汉语成语,意思是指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形容学识渊博。

拼音:bó lǎn qún shū

出自:《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翻译:庾信,字子山,是来自南阳新野的人。他小时候就脱颖而出,聪明绝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春秋左氏传》。

博闻多识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1个回答2024-01-08 16:07

博闻多识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ó wén duō shí,意思是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解释编辑

博:广博;闻:见闻;识:学识。

用法编辑

联合式;谓语、定语;含褒义举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5回:“公子生长中原,~,必知此兽之名。”

典故编辑

《魏书·李业兴传》:“博闻多识,万门千户,所宜访询。”

释义编辑

博:广博;闻:见闻;识:学识。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出处编辑

《魏书·李业兴传》:“博闻多识,万门千户,所宜访询。”

示 例 公子生长中原,~,必知此兽之名。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5回

见闻学识广博,记忆力强是什么成语
1个回答2023-12-19 21:26
就是博闻强记
博闻强识的识的读音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8-27 12:09
[ bó wén qiáng zhì ]
博闻强识的读音
1个回答2022-08-03 16:22
读音是bówénqiángzhì。
博闻强识,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博:广博。闻:见闻。识:记忆。(也可写作“博闻强志”或博闻强识)。出自《荀子·解蔽》。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
“博闻强识”造句:1.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博闻强识的学者。2.作家、文学研究家、翻译家钱钟书先生向来以博闻强识的能力为人所钦佩,然而这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笔头上记出来的本事。
博闻强识的拼音是什么
3个回答2022-08-31 11:43
博闻强识 [ bó wén qiáng zhì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bó wén qiáng zhì ]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 处
《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例 句
1. 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的学者。
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