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市壮族歌曲快板

壮族有跳跷跷板吗
2个回答2023-10-20 11:15
壮族物激没有翘翘板的习惯,反而是朝鲜族比较喜欢跳跳板,因为壮族大部分生活在深山里,如果踩上翘板的话,对于自己日常的活动反而饥辩是一种阻碍烂蚂缺。
壮族的各地壮族服饰
1个回答2024-02-02 02:10

广西隆林县 云南丘北县  广西大新县 云南西畴县 广西靖西县 广西那坡县 广西凌云县 广西武鸣县 贵州从江县 云南师宗县 云南金平县   云南丘北县 广西龙胜县 云南砚山县 广西大新县 广东连山县 广西武鸣县 广西大新县 广西东兰县 广西靖西县 云南富宁县 广西龙州县 广西隆林县 广西西林县 广西田阳县 广西平果县 云南广南县 云南丘北县 云南丘北县 云南河口县 云南文山 云南泸西县 贵州从江县 贵州从江县 贵州从江县 云南文山 云南文山 云南文山 云南西畴县   广西那坡县 云南西畴县 云南广南县 广西上林县 云南广南县

壮族的各地壮族服饰
1个回答2024-02-02 00:22

广西隆林县 云南丘北县  广西大新县 云南西畴县 广西靖西县 广西那坡县 广西凌云县 广西武鸣县 贵州从江县 云南师宗县 云南金平县   云南丘北县 广西龙胜县 云南砚山县 广西大新县 广东连山县 广西武鸣县 广西大新县 广西东兰县 广西靖西县 云南富宁县 广西龙州县 广西隆林县 广西西林县 广西田阳县 广西平果县 云南广南县 云南丘北县 云南丘北县 云南河口县 云南文山 云南泸西县 贵州从江县 贵州从江县 贵州从江县 云南文山 云南文山 云南文山 云南西畴县   广西那坡县 云南西畴县 云南广南县 广西上林县 云南广南县

壮族山歌
1个回答2024-02-23 21:13
  古老而神秘的壮族山歌

  民歌是由人民大众自作自唱的歌,在流传过程中口口相传,自生自灭,经众人不断地修改而不断完善。从而世代相传 , 流传下来的大多是精华。



  远古的呼唤 : 中国民歌历史非常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当然,呐喊并不能算是歌 , 但从那开始就孕育着民歌的种子。比较算真正义意上的民歌应该是从原始社会中的祭祀活动开始的。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关于绣球最早的记录可见于宁明花山壁画 , 当时是一种球状青铜武器 , 打猎时投出去砸猎物 , 这也是古书上将壮族的绣球称作飞砣 ( 驼 ) 的原因。



  美丽的传说 : 我国各少数民族关于民歌的传说很多。歌圩是壮族人民的传统习俗 , 起源非常久远。是中国民歌中体现集体性的典型代表 .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民歌的起源的踪迹。传说很早以前,一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得很漂亮,又很会唱山歌,远近的小伙子都想向她求婚,于是老歌手提出赛歌择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以期被老歌手和姑娘挑中。从此,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 歌圩。



  深遂的根源 : 近年来有学者经过研究认为,古代歌圩很好可能起源于对图腾、天神的祭祀仪式,特别是和仪式中体现生殖崇拜的歌舞有密切关系。宋时,汉文典籍就有了关于歌圩的记载: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四《送老》中写道: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惋,……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书中强调了“自撰”二字,这正是对歌的特征。卷十《飞驼》载:“上巳日 ( 农历三月三 ) ,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驼。男女目成,则女受驼而男婚定。”直到今天,“三月三”仍是壮族最大的节日。



  历史的熔炉 : 沧海桑田的历史使中国民歌历尽风霜 , 民歌好比是草原上的野草 , 自生自灭。任你风霜雨雪 , 燎原大火 , 但终于还是能大片保存了下来。因为无论在哪个时代 , 民歌始终是人民的心声 , 反映了人民的欢乐与痛苦 , 是一种精神的依托与归附。民歌也是符合优胜劣汰原则的。好的民歌 , 世代传唱 , 婉如醇酒 , 愈久弥香。一些不是很好甚至是下流的歌 , 虽然在某些时候有某些人传唱 , 但终将会被人民所摒弃。比如 , 曹禺的话剧《日出》中有一首名为《叫声小亲亲》的歌 , 是嫖客所唱 , 用和《无锡景》相同的一个调子。到了今天 , 《无锡景》仍深受人民群众所钟爱 , 而《叫声小亲亲》被淘汰则是一种必然。如果不是曹禺先生当年为写戏剧亲自到妓院观察生活的话 , 我们今天可能就不知道有这么一首歌了。然而 , 也有许许多多的民歌由于种种原因而失传 , 包括很多优秀的。汉乐府诗就是从民歌采来的 , 然而现在多是只留下诗而见不到歌了。同样的 , 很多词牌、曲牌也源于民歌 , 但现在还能以原来方式唱的恐怕极少了。民歌被转化成另一种艺术形式流传了下来。中国民歌就是这样经过历史熔炉的冶炼 , 比精钢还精 , 比真金还真 , 世代相传 , 百唱不厌 , 长传不衰!
壮族三月三的由来简介
1个回答2024-03-15 20:32

壮族三月三的由来是为了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叫阿妹的姑娘,她非常善良、聪明、勤劳,深受父母和村民们的喜爱。然而,阿妹却爱上了一个名叫阿牛的年轻人,两人深深相爱。但是,由于两家之间的地位差距太大,阿牛的父亲不同意他们在一起。为了能够和心爱的人在一起,阿妹决定离家出走。

阿妹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和危险,但她都勇敢地克服了。阿妹在这里安顿下来,过上了平静而幸福的生活。不久之后,阿妹怀孕了,她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儿子。为了纪念这个日子,阿妹每年都在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以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恩之情。这就是壮族三月三的由来。

三月三的习俗

“三月三”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每到三月三时节,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同时,“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壮族重要的传统习惯节日,也是广西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

壮族过三月三大多是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黎族人称三月三为谈爱日,与海南苗族节日相同。畲族群众聚集宗祠,自晨至暮,对歌盘歌,怀念始祖,并采撷乌稔树叶,取其嫩叶汁浸糯米炊制乌饭,款待宾客,以驱邪祈福。

有关壮族三月三的作文
1个回答2024-03-13 14:49
壮族的三月三
美丽富饶的壮乡,素有歌海的美誉。尤其是盛大的三月三,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兴高彩烈地穿上节日盛装赶来参加,少有几百人,多达数千人或上万人。
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嘹亮,成了歌的海洋。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歌圩”或“歌节”。 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由于这种活动相互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代人之为“墩圩”。 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
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的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不过,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这里所说的就是男女青年聚会的歌圩。到了明代歌圩又有了发展,并定期在固定地点举行。 壮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不过,农历三月三最为隆重。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择佳偶,别有风情。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
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 歌圩上,除对歌外,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有精采的抛绣球,有趣的碰红蛋,热闹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等。
壮族名人?
1个回答2024-04-21 02:49

(1902~1991)罗家安,男,壮族,原籍靖西县,30岁参加国民党军队,在军中学到了旱针挑术,1938年回乡后,移居德保县马隘乡贤恩村。一次,本屯一妇女突然病倒,不省人事,其家人不知所措,嚎啕大哭。罗家安知道后,奔进病人家,默默地用缝衣针在病人身上挑刺,顷刻病人就醒过来,家人转悲为喜,感恩不尽。从此,罗家安会治病,能“起死回生”的消息在这一带群众中传开了,上门找看病的人也络绎不绝。罗家安行医,实事求是,也不保守,凡向他求教的人,他都乐意传授,并告诉学者,学后不是为炫耀自己而是为了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壮族三月三 故事
1个回答2024-02-02 00:25
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tuán]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晚清《都门杂咏》里有一首七言诗是这样描写当年庙会之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传说西王母原是我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仙丹后飞上月宫的。此后,在一些志怪小说中,又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

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军事与战争的正神。各地的道教宫观(如: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在三月三日这一天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道教信徒们也会在这一天到宫观庙宇中烧香祈福,或在家里颂经祈祷。“真武山太上真武碑记”对真武大帝的来历和国内主要的真武道场以及真武“救军旅之祸”的“仁人之心”都作了简明而艺术地阐释。说明了人们在三月三纪念真武大帝的来由和意义。

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后汉书·礼仪志上》)。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踏青的内容。晚上,家家户户在自己家里每个房间放鞭炮炸鬼,传说这天鬼魂到处出没。

农历三月三也是通灵人士,如女巫、神汉等宴请鬼神的日子。在这一天通灵人士常聚在一起欢庆,并摆宴席宴请鬼神,以感谢他们赋予自己的神通能力。
壮族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7 03:27
娅阎外婆、洪水淹天 、百鸟衣、姆六甲、娅拜节、月亮妹
还有其他的,具体内容你可以以标题度娘。
壮族女孩怎么画
1个回答2024-02-15 11:11

壮族女孩的画法如下:

1、首先画出Q版壮族女孩子的两只黑眼睛。

2、接着画出Q版壮族女孩子的小嘴巴。

3、再画Q版壮族女孩子的耳朵和脸部轮廓。

4、再画出Q版壮族女孩子头上戴着的帽子和装饰品。

5、接着画Q版壮族女孩子穿着的上衣和长裙。

6、最后再给Q版壮族女孩子画好双脚就完成了。

拓展资料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

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舀起一羹。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并送到分手处。

热门问答